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五十五节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五十五节课

 

  现在是在讲遣除胜义谛与世俗谛的争论。前面已经抉择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分类、本体,有部、经部等小乘声闻派和没有学过宗派的人觉得这些观点不合理,于是跟大乘中观宗进行辩论。今天讲的是第五个“遣除太过”。

  癸五(遣除太过)分四:一、破除不得福德之诤;二、破除不能结生之诤;三、破除无有善恶之诤;四、破除奉行无义之诤。

  子一、破除不得福德之诤:

  供幻佛生德,如供实有佛。

  对方站在万法实有的立场上说:“你们中观宗认为万法没有自性,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世俗的显现如梦、如幻、如阳焰、如水月,这样的话,那佛陀也成虚妄的了,供养佛陀就不会获得功德了。”

  恐怕有些人也这样认为:“倘若诸法如幻如梦,那我念观音心咒不是成了幻化吗?我放生、供佛、布施、持戒,全部都没有功德了,梦醒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个问题表面上是有实宗与中观宗之间的辩论,实际上也是我们相续中的邪见和疑惑,通过这样的学习,心里的疑团会自然解开。所以对每个人来讲,学习中观意义非常大。

  对方提出问题后,作者回答说:没有这种过失。虽然万法没有真实的自性,世俗谛中有明明清清的显现,但胜义谛中离一切戏论,从本体、因缘、果上进行剖析,没有一个成实不坏的法。供养者的我、所供养的供品(世间一切有主物和无主物)、供养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所供的对境佛陀(以前住世讲法的佛陀、现在佛殿里的佛像),这些全部是幻化的,最后获得的也是幻化的果位、幻化的福德、幻化的资粮。佛陀在《幻师善贤请问经》中说:“我即清净幻,无为之法身。”《不退转轮经》中也说:“一切法如幻,菩提亦如幻。”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虚幻休息》中,第一品用“如梦”抉择了万法不生,第二品用“如幻”抉择了万法不灭(显现是有)。第二品主要讲了四种幻:自性幻、所境幻、方便幻、智慧幻。自性幻,指基——如来藏的心性本体是幻化的;所境幻,指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等是幻化的;方便幻,指对治障碍的方便是幻化的;智慧幻,指一到十地之间的智慧是幻化的,最后佛陀的法身果位也是幻化的。学了这部论典以后,就会知道从轮回到涅槃之间的所有法,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这个我们明年学吧,明年大经堂修完以后,就开始讲《虚幻休息》、《大幻化网》,在新经堂里过幻化的生活,这样就不会有执著了。不然,我最近看个别道友有了新经堂后,有点执著,不知道这是幻化的,还认为是真实存在——“啊!窗帘这么漂亮,上面的灯这么亮”,把一切都执为实有。其实,不要说经堂犹如水泡般现而不实,乃至佛的智慧、相好也全部是幻化的。但这样的幻化会不会得到福德呢?会的。供养如幻的佛陀可以生出如幻的功德,就像小乘宗认为佛陀、供品、供者是实有的,最后能产生实有的福德一样。

  知道虚幻不实的道理后,对基道果的一切执著自然会消失。大家平时修行、念咒语、作功德,也不要有特别强烈的执著,包括修上师、本尊,应该懂得其本体是空性的。很多高僧大德对弘法利生的事业都视如幻化,永明禅师说过:“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建寺院、建学校,建立弘法的中心、学会,以及讲经说法、念咒语、磕头等等,全部是如梦如幻、现而不实的。学过中观的人都知道,这些是因缘聚合的产物,没有一个不能用幻化八喻比喻的。龙猛菩萨说:“非缘起之法,始终皆无有。”不是因缘而生的法,从来也不会有。谁能通达这样的因缘和合,就是最殊胜、最稀有的见解。

  从众生到佛陀之间的法虽然犹如水月、阳焰,但在名言中也不能放弃做善事、积功德。有些人说:“既然一切如梦如幻,那就不用供佛、不用磕头了。”这种说法是邪魔加持,非常可怕。我们在见解上,应该依照莲花生大师、龙猛菩萨的甚深观点,了知万法现而无自性,但在行为上一定要行持善法。毕竟在幻化中有幻化的果报,能够遣除我们幻化的痛苦。

  所以大家懂得了空性法门后,千万不要把积累资粮放下来,做一点点善事的功德也很大。我最近看到佛经中说,一个人念了一句“顶礼佛陀”,以此善根,在六十劫中转生于三十三天,八十劫中能回忆生世。我们念一句佛号并不难,但这个功德非常非常大。而且无论在哪里看到佛像,都应该心存恭敬。如果特别忙,实在没时间磕大头,那么稍微单掌合十,功德也是不可小觑。我们出门如果到东方去,心里应观想东方有无量佛陀,“我要顶礼供养东方的诸佛”;如果到西方去,西方也有无量佛陀,“我要顶礼供养西方一切如来”,这样想的话,功德也是非常大。《妙法莲华经》云:“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在藏传佛教中,也有“依靠一泥像,三人得成佛”的公案(《前行》中引用过):一个擦擦像,一个人造了它;一个人怕它被雨淋,在上面盖了鞋垫;一个人觉得鞋垫很脏,就把鞋垫扔掉。结果这三个人暂时获得转轮王位,究竟得以成佛。因此,三宝的对境极其殊胜,对之生嗔心、生邪见,果报非常可怕;若对之生起信心,果报确实不可思议。《大悲白莲经》云:“佛陀不可思,佛法不可思,信奉不可思,异熟不可思。”

  汉传佛教中也有“三宝门中好修福”的说法。以前梁武帝在佛教历史上贡献非常大,他造寺院、供养僧众、修建经堂,尤其在吃素方面,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他这么大的福报从哪里来的呢?他的国师志公和尚说,梁武帝上辈子是个贫穷的樵夫,每天靠砍柴去卖来维生。有一天下大雨,他看见路边有尊泥菩萨正在淋雨,就赶快脱下斗笠盖住菩萨。以这个果报,他做了皇帝掌管江山五十年。

  所以大家不要轻视微小的功德。我最近翻译了一些佛陀名号的功德,过段时间要求大家学习,尤其人死的时候,这些佛号非常有帮助。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遇到佛法确实需要福报,遇到了以后,既要学中观,也要学一些世俗的法门。有些人喜欢走极端:要么认为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故没必要积累资粮(这种人学是学了,但没有学究竟);要么对中观法门一无所知,认为一切都是实有的,这种实执成了解脱障碍。大家应该知道,尽管一切都是幻化,但在幻化的轮回中,依靠佛陀不可思议的幻化力,可以让我们幻化的烦恼和痛苦一并遣除,最终获得幻化的佛果。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深信不疑!

  子二、破除不能结生之诤:

  对方认为:“如果一切都是空性,那众生流转生死是不合理的。”下面就破斥这种观点。

  有情若如幻,死已云何生?

  众缘聚合已,虽幻亦当生,

  云何因久住,有情成实有?

  若问:你们中观宗认为一切法如梦如幻,如阳焰、水月、乾达婆城,是现而不实的,那众生死后又怎么能再生呢?幻化师所幻现的大象、骏马,变灭后便归于虚无,不会再生;电视上的人物影像,死后也不存在转生的问题。但我们有情从无始以来一直流转轮回、辗转生死,经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众生若是幻化,怎么会一世接一世地投生呢?

  回答:只要因缘聚合,纵然是虚幻,也会不断地投生。

  古印度的幻化师通过石子、木块、咒语、药物,再加上自己的等持力,可以变出大象、骏马、山河大地。如果具有转生的因缘,这些幻化就会不断地流转,不会灭尽。佛经云:“因缘和合时,果报即成熟。”(《中论释》也引用过这个教证。)《百业经》云:“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释量论》中也说:“因住果不灭。”只要因没有消失而住留,那么果也不会消灭。比如说电视荧屏上的东西,因缘具足就会不断地显现。有些人认为电视只能显一个东西,而众生却可以今世变成人,来世变成牦牛,一世一世地迁变。其实只要显现的因缘不灭,电视上的幻现也不会息灭。如电视里的玉琳国师,前世是天仁,最后成国师,整个情节都可以显现。所以只要具足幻化因,即便是幻人也可以有生生世世。同样,众生的本体虽不成立,跟幻化没有任何差别,但只要无明烦恼、爱、取等投生因缘具足,便会在轮回中一直流转。任何法在幻因没有灭尽之前,必定会有显现的。

  对方又问:“一切虽然是幻化,但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做梦的时间就很短,幻化也是刹那间,而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直至成佛,时间是那么的漫长,因此二者不可能相同。众生存在的时间特别长,所以应该是实有的。”

  驳斥:“云何因久住,有情成实有?”怎么能仅仅以相续长久,将有情执为实有呢?如果时间长一点就是实有,那有两个幻化的物体,一个是三天,一个是八天,八天的幻化是不是就成实有了?或者说,一个婴儿刚生下就死了,而《霍元甲》的连续剧持续放了八天还没有完,这样的话,婴儿是不是就成幻化了?

  荣索班智达曾在《入大乘论》中,讲过一个巴雷的故事:一个人有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名字叫巴雷,有次主人因要事外出,托付一个仙人帮忙照看孩子。后来孩子丢失了,古代的仙人非常厉害,就用咒语变出一个和巴雷一样可爱的小孩。主人回来后根本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直对他非常疼爱。过了一段时间,巴雷回来了,结果主人有了一真一幻的两个孩子。但仙人没有把咒术解开,幻化的巴雷就一直存在着,他活的时间非常长,死了以后也照样有白骨。(《入大乘论》的这个故事,我大概是18年前看的,有没有差错也不知道啊!)

  以前我们讲“南柯一梦”时,说那人在下午睡下去的,出星星的时候醒过来,这么短的时间就过了一辈子。“黄粱美梦”中也说,那人在米刚下锅时睡着,米还没有熟就醒来了,这段时间也经历了整个一生,所以不能以时间长而认为实有。麦彭仁波切在《醒与梦的辩论》中说,白天显现的事情时间很长,梦境中也会有这种情况。上师如意宝讲过藏地的西根活佛,他于一天晚上的光明梦境中,在清净刹土享受了21年的生活。因此,一切都是幻化的,时间的长短只不过是众人的共同业力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真假差别。

  许多人认为梦境短暂,所以不是实有的,而从1岁开始到现在,经过了无数的岁月,因而是真实的。其实白天与梦境没有任何不同,不能因时间的长短而断定是否实有。一切万法无有自性,跟幻化无二无别,若懂了这个道理,对一切法就不会特别执著了。没有执著的话,是心入于禅定最好的一种途径。

  子三、破除无有善恶之诤:

  对方说如果万法是空性的,那不应该有善恶之分。又开始进行辩论。

  幻人行杀施,无心无罪福,

  于有幻心者,则生幻罪福。

  对方又发难道:若像你们中观宗所声称,万法都是空性的,如幻化一般,那么杀幻化人并不会犯杀人罪。比如电视里两个人打架,结果一个被打死了,但凶手不会犯罪的。或者说,两个机器人打架,一个被杀了,另一个不会受到法律惩罚,被关在监狱里。(不过现在什么样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有,也许有人觉得这很好玩儿,就把机器人也关在监狱里。理由是它杀了幻化人,所以专门给它修个九层楼的监狱。)供养各种供品、饮食、财物,也不可能得到福德。这样一来,比丘杀人不会破根本戒,供养十方诸佛也不会有任何功德。因为这一切都是幻化的,哪里会有罪业和福德呢?

  表面上看来这个问题比较尖锐,因为我们确实承认万法如幻如梦,既然是如幻如梦的,就像幻人互相杀害不会受惩罚一样,我们这些幻化般的人,杀人怎么会有罪过呢?供养怎么会有福德呢?

  对此,作者回答说:“幻人行杀施,无心无罪福。”二者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幻人没有感受苦乐的心识,不能成为真实的杀施对境,所以用刀子杀一个电视上的仇人,并不会有杀人的过失。杀人必须具足四种条件,断绝对方的命根才能圆满杀生支分,而幻人没有命根,故不会造下真实的罪业。但由于对其生起嗔恨心,在阿赖耶上种下了恶心的种子,加行罪还是难免的。同样,对幻化的对境作供养也没有功德,因为它没有接受之心,也没有苦乐之心。

  而世间上的人,虽如幻化,但若把他作为对境来杀害,他的命根会被断除,再加上他会感受无量痛苦,因此我会犯杀生罪。对乞丐布施的话,他会生起欢喜心,接受我的食品,所以我能积累福德。

  所以说,福德与罪过建立在心的基础上。《涅槃经》所讲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也是在心的本体上安立的。如果没有心,就像石头一样,则不会有苦乐之报。譬如一个石头砸死了人,石头是不会有果报的,公安局不可能把它抓去审问,它也不可能堕入地狱中去,因为它没有心的缘故。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这也必须有心才可以安立。

  当然,在二谛中幻化是有差别的。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有个老头子对空性法门一窍不通,但听说过一些空性的字句。有次他要杀一头羊,就抓着羊说:“你这只羊是空性的,我本人也是空性的,所以我今天要把你宰了。”这种说法真的非常可怕!现在有些人也是如此,让他做善事的时候,他就说:“一切都是空性的,念金刚萨埵、观音心咒有什么用啊?”这种人对空性的正理一无所知,如果一切都是空性,那让他几天不吃饭,看看他还空不空。所以,龙猛菩萨说,若没有通达胜义谛和世俗谛的道理,则无法了知佛法的深意,原因也在这里。

  我们学院在法王如意宝的加持下,大家都明白因果在哪些地方空、哪些地方不空,这个甚深的道理,如今在汉地弘扬得也比较圆满。很多人都知道佛法并不是口头上说的,而是真正有道理的,任何一个理论都破不了。依靠上师如意宝的加持和威力,这一代很多人懂得了胜义谛的离戏空性和世俗谛的因果不虚。不然,有些人分不清二谛,要么认为因果不空,要么认为什么都空,就像麦彭仁波切所形容的巴瓦匝草一样,很多问题杂乱无章、混成一片。在这个时代,我们虽然人很渺小,但依靠传承上师们的加持,对佛教在有些问题上还是做了一点事情。

  我非常希望大家不要成为法油子[6],稍微懂得一点空性,就什么都不存在了,大肆诽谤因果;或者稍微懂得一点因果法门,就认为连中观的见解也破不了,这些说法都是不合理的。在不同的环境中,应该用不同的道理来观察。了达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的究竟密意,对我们来讲非常有必要!

  咒等无功能,不生如幻心,

  种种因缘生,种种如幻物,

  一缘生一切,毕竟此非有。

  对方又问:“既然众生有心,而幻人无心,这不正是关键所在吗?众生有心,肯定是实有的,怎么会如同幻人一样虚假不实呢?”

  作者回答说:有心无心只是因缘不同而已,有心并不等于就是实有。

  幻化师的咒语、石子、木块等,根本不具备产生心的能力。这不仅是幻化师,现在世界上的科学家,尽自己最大力量,也无法制造心。科学家兼佛教徒的尤志表,曾写过《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一书,以前我去五台山时看过,里面就说:“科学即使再怎么发达,也不可能创造生命,甚至连一个小小的蚂蚁也不可能造出来。”有人认为克隆可以创造心,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我在《佛教科学论》等中已经遮破过[7]。因此,幻化师只能幻现出人、象、马、房子、山河草木等各种物质,而创造出具有如来藏光明的心,他根本没有这种因缘和能力。众生心的产生,必须具备无明、烦恼、业等特定因缘,一旦这些因缘具足,才会产生苦乐的觉受,并成为业力的所依,造作一切善恶业。

  众生与幻人的有心、无心,只是因缘不同,不能以此判定二者有真假差别。麦彭仁波切举过一个例子说:牦牛和白马由于因缘不同,一者有角、一者没有角,虽有这样的区别,但不能说牦牛有角就是实有,马没有角就是虚幻不实。再譬如,有些道友年纪轻轻,头上就有很多白发,而有些道友虽然老了,头发仍然乌黑,二者只是因缘上的差别,不是以此而断定有白发的人是实有,没有白发的人就是不实。

  世间上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事物,以各自不同的因缘产生,一个因不可能产生一切果。《长阿含经》中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到某偏僻的地方去,那里的人没有听过海螺声。他吹海螺的时候,村里的人觉得很好听,纷纷来围观问是什么声音。(就像有些记者到非洲去了一样。)那人说:“这是海螺的声音。”村民于是用手触摸海螺说:“海螺啊海螺,你发出声音啊!”但是海螺没有动静。那人又拿起海螺吹,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好听的声音不是海螺以自力发出的,它需要用手拿着,嘴里吹着,还有人的气息等因缘,然后才能产生。

  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有些人认为某人是坏人,因为“我那么喜欢他,对他那么好,但他不愿意跟我好。”如果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只需要一个因缘倒是可以。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他对你好的条件,还需要即生的不同因缘、前世的不同业力。所以很多人比较愚笨,始终觉得一个因缘就足够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因此,不同的因缘产生不同的法,有些是有心的、有些是没有心的,不能认为有心就是实有,没有心就是幻化。以一个因缘来判断一切现象,这种情形绝对不可能存在。

  当然,最究竟的观点,正如《中论·因缘品》中所说:“略广因缘中,求果不可得。因缘中若无,云何从缘出?”以理观察时,不管是各种因缘聚合(略),还是各种因缘分开(广),都不可能产生果。既然因缘中没有果,那么因生果的说法如何成立?这完全是以迷惑而耽著的假象。但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在名言中应该知道,众生与幻人虽然一个有心、一个无心,如同自己与镜中的影像一样,但二者都是现而不实的,从这个角度讲没有任何差别。

  此处所强调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法显现上虽然有,但跟镜中的影像没有差别,本体丝毫也不存在,没有必要抓着一个幻象特别痛苦。我们到了医院就知道,没学过中观的人见父母死了,痛不欲生、呼天抢地,而若稍稍懂得现而不实的道理,一般来讲是不会哭的。以后谁的家人死了他哭的话,说明他没有懂得中观,把幻境当成实有。假如知道家人虽然显现,但就像水泡一样,其本体是不存在的,水泡灭了没什么可哭的,这说明你对中观现而不实的道理有所了解。你们以后也看看,凡是哭的人,都是没有懂得中观。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法王如意宝曾说过,玛尔巴罗扎尊者在儿子死了以后,特别伤心,一直哭着。有个老太太就问:“上师啊!您不是说一切都是如幻如梦吗?今天您为什么哭?”尊者告诉她:“虽然一切如幻如梦,但我儿子是特殊的幻化[8]!”(你们怎么不笑呢?)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