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9日
来源:   作者:维华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维华法师

 

        宽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宽容才使许多人有了浪子回头的决心。因为宽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安全的回旋余地。当你选择宽容时,你就给了这个世界无比的荣耀。而你将得到这世界最美的祝福。禅者说:“量大则福大。”就是在说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所以,能获得最大的福缘。

  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错,这是何等的胸怀。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因为你能容得他人不能容,所以你也必将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容是一剂良药,医治人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跳动,滋生永恒的人性之美。我们不仅要宽容朋友、家人,还要宽容我们的敌人、对手。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体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道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但是纷纷攘攘中难免有碰撞。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上。

  宽容敌手,除了不让他人的过错来折磨自己外,还处处显示着你的纯朴、你的坚实、你的大度、你的风采。那么,在这块土地上,你将永远是胜利者。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一些人为的紧张。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心存介蒂,从而拥有一分流畅、一分潇洒。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与人发生摩擦和矛盾,其实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不愿去化解它,而是让摩擦和矛盾越积越深,甚至不惜彼此伤害,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用宽容的心去体谅他人,真诚地把微笑写在脸上,其实也是善待我们自己。
一个人能否以宽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是一种素质和修养的体现。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宽容和谅解,可是自己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总是把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放在心里。所以,带给自己的就只能是烦恼和怨恨。宽容是一种美,当你做到了你就是美的化身。

  悟语:选择对别人的宽恕就是选择了爱护自己。

  宽恕,是一种净化。当我们手捧鲜花送给他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而当我们抓起泥巴想抛向他人时,首先弄脏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手。

  宽恕别人并不困难,但也不容易,关键是看我们的心灵是如何选择的。

  佛陀说:“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悟语:因为任何人都难以做到。所以,能做到的人才最值得别人去尊敬和赞美。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伟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

  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者,必是人中之佛。

  宽容应该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宽容应该是一个神圣的概念,宽容应该是一种人类精神。宽容是一种善,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人性,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更是一种境界。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成熟,这种修养表现出来的不是软弱,相反是力量,是魅力。

  悟语:忘记不快的记忆对自己有益,对他人有利。何乐而不为!

  嫉妒心特别强的人,将别人的收获看成自己的损失,为别人的成就暗自神伤。为了不让身边的人太得意,他经常在背后搞小动作,干一些损人不利已的勾当。他们成天忙于这些惹麻烦没好处的事,哪怕一生劳碌,也百事无成。
一个人可以在一念之间变成耶稣也可以变成魔鬼,那是因为人性中本就存在光明与黑暗的两面。当妄念太过执著时,人便舍弃了光明的那一面,而走向黑暗。其结果也必将是黑暗的。人生如过眼云烟,最终必是一切成空。为恶一生所得的所有益处都无法带走。只有以无所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方能得到“极乐”的赠予。

  悟语:对恶人以善相待,胜于对其严惩。

  忍辱精神:当国王将修道者侮辱后,修道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他,回答:“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慈悲心在他的神态中表露无遗。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忏悔。这位忍辱仙人,下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佛法中的一视同仁度化世人在这个故事中可以极其明了地说明一切。无论恶人还是善人,他们的心始终会有柔软的那一部分。只要你不抛弃那个恶人,你终会感化他向善。

 

标签:舞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