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素食起步>> 素食利益>>正文内容

吃素意义之佛学因果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0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君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现代人流行吃素,其最大的理由是“吃素可以健康”。或许有宗教信仰的人,其理由是慈悲众生,少杀生造业。健康是人人所追求的,现在以佛法和中医的角度,初步探讨生病的原因。

    有缘者如明了因果后,不造因,也就不必怕生病。对于过去不明,导致今日体弱多病者,能以佛法的念佛修行和中医的养生之道,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 

一、中医所谓的疾病

     中医以“阴阳调和”来说明健康,相对而言,“阴阳失调”即是生病。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

    人毕竟生于天地内,外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热)不同节气侵袭致病,内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伤及脏腑,再加上饮食不调、劳累过度、外伤、痰饮、瘀血各种情况都可能致病。

    现代人处于污染的环境,工作压力过大,也渐出现文明病。以现代医学角度,如寄生虫、细菌、病毒的感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失调、甚至农药、化学药剂,都有可能发生病变。现代人只要不生病就好,已谈不上“健康”。 

除此之外,中医把致病的原因统称为“邪气”。个人正气不足,外在邪气入侵,正邪相搏决定是否病。古代解剖不发达,相信当时的医生有的修持到有一对X光眼,才清楚五脏六腑位置与大小,也清楚邪气正气在体内之流行。今日有些气功师也具有如此能力。 

    中医强调“养生”,强调“精气神”、“培元固本”,即是基于“正气足则外邪不侵”这个观念。

    大部分的人所谓“健康”,也仅止于“肉身”和“气身”的健康而已。 

二、佛法所谓的疾病 

    佛教认为病是因为因果业障现前。每个人都有因果业障,但只有破坏到精神,气身或肉体时才称为病。相信在佛菩萨眼中,凡夫身心皆病。有些人吃遍中西药皆看不好的病,一学佛就不药而愈。

     这种一般无法解释的奇迹,从佛教的因果观点,就很容易解释。因果虽不能改变,却可藉由学佛功德,偿还因果的债,最后消弭这个因果,病自会好转。但肉体器官的损坏,便较难恢复,故佛教把肉身视为“臭皮囊”,肉体毕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

三、以佛法观点看吃肉,杀生引起的病 

(一)吃肉可能引起的病: 

     例如肝硬化,肝癌,可能是贪吃猪肝或其他生物,在精神上引起细胞病变。体弱多病,可能是贪吃水产生物如鱼虾等,在精神上引起正气不足,邪气入里。虽然吃肉并非杀生,但精神层次上易累积而成为邪气(业障),轻则延至来生才造成疾病,重则今世成为不治之症或车祸意外。 

(二)杀生可能引起的病: 

      通常长年头痛,如果不是头部血管病变或血压过高的生理现象,就有可能是造太多杀业引起。有人年轻时杀鸡宰鸭,老年便长期吃头痛药。其他较严重的因果,轻则中风、慢性癌症、精神失常、骨髓再生不良、自体免疫疾病等;重则车祸、半身全身瘫患、急性癌症、精神错乱等治不好的病。

     一般可能是来自过去生的问题。再更严重的因果业障,也可能延至来生。佛教讲“正业”,即是少从事杀生事业,以避免种下业因。 

     上述之病一般指久病不愈之病。精神层次引起肉体器官功能的损坏,虽然学佛修行可解除精神层次的障碍,但肉体仍须靠药物时间来调养恢复。 

四、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中医或现代医学对于单纯的气身,肉身疾病已有良好的治疗方式(如气功、针灸、中药、西药、开刀等)。但对于精神的处理仍处于摸索阶段(如精神科处理精神分裂、失常、幻听,近日又有催眠处理恐惧之个案等)。精神层次问题,让人恐惧而诉诸于神坛、符咒、巫术、求神问卜、通灵算命。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或者几个月几年有效,而后忽然车祸、暴毙或问题重现。

     其它宗教有能力者,则利用“神迹”解决问题,广招信徒,也是或有效或无效,但人多迷于不可思议的力量。而学佛者就懂得问题可能是因果业障,懂得自我忏悔,懂得念佛回向,懂得勿再造新的恶因,懂得从五戒十善,贪嗔疑慢疑修起,虽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这才是真正化解问题,而非逃避问题。一般人病急就乱投药,找偏方,问神明,以求有效就好,殊不知更大的果报在后头。 

     好的医生治“未病”,强调“养生之道”。深知因果的修行者“畏因”,故强调“消业障,了因果”,常保“慈悲喜舍”之心,在心地上下功夫。

    学佛人如能“身心调适”,相信不会有什么大病,即使过去因果业障现前,也能坦然面对。一个修行人常现病容,以“挑众生业障”为由,这也不对,表示其未“上求佛法”,只想“下化众生”,渡众生愈多,功德愈大?心态有所偏差。(如果修行要示现病容,地藏菩萨定是满脸病容)。

     好的医生自身正气十足(这样他才了解健康),真修佛法者,即使偶有病态,应是不久而愈,自心能圆满自在。

五、众生的病,便是菩萨的烦恼 

     吃素可保身体健康,学佛才能保心灵健康。希望常年身体病痛者,可来学佛,以期在佛法上得大利益。而我相信,学佛方法正确可以又健康,又法喜,身心舒泰,深信佛菩萨,自然正气十足,百邪不侵,众生的病,便是菩萨的烦恼。 

    至于学佛学的体弱多病,诸事不遂,相信是方法上有问题,或心态不对,有所贪求,应请教高僧大德或善知识,调整修行方法,身体的毛病,该看医生时还是得看医生。

     千万勿执著迷信,非得“名僧”开示才是佛法,大寺大庙的法会才有利益,神通广大的上师才能皈依。 

     希望学佛者能从因果了解吃素的意义,而非执著“学佛一定要吃素”的教条,这样才是“有智慧的学佛”。

素食长养慈悲

     素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者避免因果业报,都有莫大的利益。再由个人扩大到社会国家,能令社会安靖、世界和平,可见素食的利益不可胜计。

     在许许许多多的利益之中,素食的最大利益,应是增长慈悲心。这话怎讲?大智度论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说明白点,有慈悲心的人可望成佛,做三千大千世界的无上法王。

    所以说素食的最大利益为增长慈悲心。慈悲的意义,是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慈悲到极点——大慈大悲,即同如来。

    涅槃经和大智度论等都说慈悲有三种:

    第一种叫“众生缘慈悲”这是在凡夫地修道之人发的慈悲心,因为是凡夫,他对众生相没有空掉,看见众生在受苦不知苦,反而以苦为乐,重造苦因,将来痛苦无穷,于是就生起慈悲心。

    这慈悲心还不够亲切,须再观想一切众生,六道轮回,舍生受生,生生不已,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的过去父母,姻亲眷属,这样的慈悲心就亲切了;既然把六道众生,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亲属,你给他与乐拔苦还来不及,还能把他宰杀,吃他的肉吗?

     第二种叫“法缘慈悲”这是菩萨的慈悲,法缘就是证得诸法缘起性空之理的菩萨,他本身已证我法皆空,没有人我相,没有众生相,但是他怜愍有情,不知诸法缘起性空,在那里终日奔忙,起惑、造业、受苦,菩萨为其生起慈悲心,缘于法空之理,随顺众生,与乐拔苦,就叫法缘慈悲。

    第三种“无缘慈悲”这种慈悲,惟独诸佛才有,佛已究竟证得诸法实相,生相无明都断了,故心无所缘。但是众生没有证得诸法实相,轮回六道,受苦受难,佛还是要大慈大悲,救度六道众生,给众生与乐拔苦。

    虽然救度众生,而不起众生相,那是佛的大慈悲心,任运自然流露与乐拔苦,这就叫无缘慈悲。

    梵网经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食肉之人,杀生自肥,这就是残忍的行为;将这种残忍之心,推而广之,可以损人利己,无恶不作。

    食肉之人,畜类众生,见到他的身子,闻到他食肉过后身上发出的臊气,舍之远避,例如屠夫入村,狗见惊吠。素食之人,心存仁慈,日益增长,推而广之,一切众生,皆可喜可爱,皆欲与乐拔苦,这就是慈悲为佛道之根本的原理。

    至若大智度论卷十一记载:往昔雪山中,有一仙鸽,生活优游自在。有一天,鸽见一人,为大雪弥漫而失道,穷厄困苦,饥寒交迫,在须臾,鸽见此人,大发慈悲心,即飞行求火,聚薪燃之,为此人烤火取暖;又复以己身投火自焚,以施此饥人果腹。仙鸽以此功德,后来转世成佛,即释迦如来。

    这是慈悲为佛道之根本的事实。我国儒家有“君子远庖厨”之说,古时候齐宣王,以羊易牛,孟子许其不忍之心,推恩及人,可以王天下。这和佛教的素食可以增长慈悲,以及慈悲为佛的根本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东西二方大圣人,世出世法,各臻极至。真使我们凡夫众生,赞佩不已。

    周礼云:“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庶无故不杀犬豚。”

    而唐朝的颜真卿,白居易等,曾先后奏请建放生池,凡此德政,皆慈悲之道,是故周朝享国八百年,唐朝二百九十余年,此皆戒杀护生之善报,非无因而致也。

    所以我们要想为国家奠基业,为世界求和平,为自身求健康长寿,为子孙求累世繁荣,应竭力戒杀茹素吃素意义之佛学因果!
 

标签:佛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