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學佛人的一天(之三十六)──輕安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6日
来源:明伦创刊   作者:智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輕安」是善法之一,也是吾人在這苦難、煩惱充滿的世間,積極學佛修行所欲達到的
境界。何謂「輕安」?簡言之,即心中輕快、安樂。吾人之所以不得輕安,根源便在於惑業
未伏未斷,因此,只要調伏、遠離貪瞋癡等煩惱,心中便感調和、舒暢,如人釋去重負一般


  輕安一法 唯定地有

  《百法贅言》云:「輕安一法,唯定地有,欲界中無。」意即欲界眾生由於缺乏禪定功
夫,因此無法獲得輕安。然而,只要吾人善加調伏煩惱,卻也可得「相似輕安」。天臺宗有
所謂修定前的「二十五方便」,可以幫助吾人在念佛時,更能入定而趨近輕安,即:(一)
具五緣:衣食具足、持戒清淨、閑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二)訶(訶斥)五欲:
訶色、訶聲、訶香、訶味、訶觸。(三)棄五蓋(覆蓋本性的煩惱):棄貪欲、棄瞋恚、棄
睡眠、棄掉悔(內心浮躁、憂愁、懊惱)、棄疑(對佛法沒有信心)。(四)調五事:食不
饑不飽、眠不節不恣、身不緩不急、息不澀不滑、心不沈不浮。(五)行五法:欲(志願好
樂各種甚深修行禪定智慧的法門)、精進、正念、巧慧(善能比較世間與出世間之樂,而知
出世間喜樂的究竟)、一心(專注不散亂)。(按:可參閱寶靜大師《臺宗二十五方便輯要
淺述》)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曾指出,淨業行人只要至誠懇切念一聲佛,當下就能「免災
難、有智慧、少煩惱、身輕安、必康壽」,可見欲界凡夫欲得輕安並非全然無分,若能再參
考「二十五方便」而加功用行,相信身心定能輕快、安樂。

  舉四大為輕

  從醫學的角度出發,懂得「飲食之道」,也能幫助學佛人的身心獲得輕安。姜淑惠醫師
在〈佛門飲食觀〉(《明倫》二六八期)一文中,就特別強調「生食」的重要:「在中醫食
物分成五味,梵醫分成六味,舉凡『酸鹹甜』為一類,『苦澀辛』為另一類。前一類會促動
欲念,增強欲望,致使心識難安。後一類則會汰除吾人之欲念,淡化貪欲,使行者身心保持
輕安平靜。『生食』多半都屬於『辛澀苦』三種味道,故初嘗難以下嚥,但假以時日,必收
身安道隆之妙。」
  另外,在〈健康之道〉(《明倫》二四八期)一文中,姜醫師也指出配合季節來調整烹
調及飲食型態,也能達到放鬆身心及增益精神輕安的效果。比如暖和的氣候,應多攝取「擴
張型微陰食物」,即多吃向上生長,葉多、汁多、嫩軟的綠色植物,並增加生食的分量,在
烹調上採取快蒸、快煮、快燙的方式。而寒涼的氣候,則應多加選擇「收縮型陽性食物」,
即多吃向地性的根莖類植物,或組織較緻密的蔬菜水果,在烹調上採取快炒、快煎,或小火
慢慢煮、加壓煮食、爛燒的方式,以提供舒適暖和及充足的力量。
  雖然強調飲食的型態、方式對於身體輕安的重要,但姜醫師也從佛法觀點指出,從心態
上淡化對於身體的執著,才能真正獲得身的輕安:「身體是湊合著用的,不要把它認為非常
了不起。很多人愁眉苦臉、心情很沈重地來看我的門診。我並不是因為我沒有得病而這樣輕
描淡寫,而是如果我得病,我也要這樣輕描淡寫、舉重若輕,舉四大為輕就能得到身的輕安
。」(〈健康之道〉,《明倫》二七三期)可見,真正的輕安,根本處還是要從破除身見、
我執入手。

  身心輕安 放鬆不得

  由前文可知,學佛人入輕安之境,乃由善於調適身心及精進修定中來,然而,一旦獲得
輕安,卻也不可執著,必得有所覺察,否則容易著魔。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便云:「念佛人
,果得一心不亂,則佛護念不虛。如其未得一心,或有以輕安為禪定,淺解為深悟者,隨有
所得,生增上慢。此則自取過愆,非如來咎。是故吾言:善友、經教、覺察之心,三者缺一
不可;而覺察之心,尤為最要,不可須臾暫離。若一念不覺,則一念顛倒;念念不覺,則念
念顛倒。顛倒既起,魔事興焉。畢世工夫,一朝唐喪,可不畏歟?」(《省庵大師語錄(上
卷)》)念佛人於修行中得輕安,必得有所覺察,並且不離經教、善友的開示、引導。倘若
因輕安而生慢心,自以為開悟或證果而沾沾自喜,那就顛倒錯亂,一生的用功盡成魔事了。
  《金剛經講義》的作者江味農老居士,在〈復毛敬泉書〉中,對於念佛而得輕安,也有
相當精闢的開示:「功夫念到念純之時,心無渣滓,遍體輕快,異常安適,此佛經所言輕安
是也。然切不可一味悠游自在,必須緊緊著力,益加勇猛;否則不進則退,並此輕安而失之
矣。夫欲逆生死流而出輪迴,豈可片刻鬆勁乎?故曰鬆不得。」
  在念佛中獲得身心的輕安,並不等於出離生死、圓成佛果,因此更得綿綿密密地用功,
不能有苟且偷安的念頭。若因一時的輕安而鬆懈修持的勁道,不但道業的退轉加速,就連輕
安的境界也就此失去了。因此,學佛人還是得在正工夫上著力,以此為根本,精進不懈怠。
只要根本扎得深、扎得牢,就不愁沒有「輕安」的花果。若本末倒置,以求輕安為務,而忽
略正工夫的修持,那就失去覺察,不是菩提道上真正的智者了。
 

标签:轻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