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五色、五声、五味与五脏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4日
来源:凤凰网读书频道   作者:曲黎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五脏还涉及五色的问题。肝所表现出来的是青色,实际上在传统文化当中,应该是苍色。因为肝木从肾水生起,肾水是黑色,黑色慢慢生发起来后,会出现黑中带白的一个象,这就是苍色。青色是生发过度的象,而苍色是从肾精慢慢生发起来的肝木之象。脸的颜色表现心的色,是心脏所浮现出来的颜色,即红色。脾是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如果脸非常白,又瘦又高,这种人容易有肺气虚的象。如果脸发黑,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的肾有问题了。

中医里还有五声,不同的声音可以表现出五脏六腑不同的问题。
  
“肝音为呼”。“呼”又分几种声音,如果肝血空虚,人就会狂呼乱喊;如果员工受了上司的气,回到办公室以后就会发出叹气、叹息声,这是肝气被郁的象,其实,发这种声音是一种自救,可以缓释肝气的压力。所有养生的东西,都是从身体里发出的,都是对身体发出的这些东西的一种总结,因为人体是知道自救的。
  
“心音为笑”。笑分正常的和非正常的两种,如果一个人心气特别足,笑就代表他的心气的运行没有窒碍;但如果总是笑,没事就坐在那呵呵乐,那是心气将散之象,叫“心气动泄也为笑”。大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出人的很多疾病。大喜和大恐会让人死,《说岳全传》中就讲过,牛皋抓住自己的老对手金兀术之后,非常高兴,结果“大笑而亡”。笑让他的心气一下子全都散掉了。
  
“脾胃为歌”,即像唱歌一样。正常的脾胃之象应该是歌声广大嘹亮,可以传播四方,就像脾的四方输布之象一样,无所限制。但是如果脾胃有病,在唱歌上也会有表现。脾胃过度压抑或者是实证,就会显出一个“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象,即没事就爬到高地方去,狂呼乱喊、唱歌不停。所谓唱歌,在五音和五声上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一切都要有节制,为什么会有哆来咪发唆,这五音都是相互制约的,如果哪个声音太过度,它就“将绝”。《红楼梦》里有一回是“感秋深抚琴悲往事”,宝玉和妙玉听黛玉弹琴的时候,妙玉说“君弦太高”了,听到后来,妙玉又说“如何忽作变徵之声!音韵可裂金石矣!只是太过。”宝玉问她太过会怎样?妙玉道:“恐不能持久。”正议论时,听得君弦“嘣”的一声断了。这就像我们生命当中的很多现象,如果过度,不知节制,发出来的声音就是一种病态的象。
  
“肺音为哭”。肺气足,哭的声音就特别嘹亮。小孩子哭的时候,绝对不是使劲叫,而是升中有降,因为小孩子是哀而不伤,他们哭是不动情的。所以有时小孩子只哭但不流眼泪,哭声嘹亮,实际上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告诉家长我需要你了,你要过来为我服务。他们“哀而不伤”,哭的时候不会伤到气,所以他会“终日号而不嗄”,整天哭嗓子也不会哑。《黄帝内经》曾经专门探讨过哭的问题,认为从一个人的哭声里面,能听出很多东西,比如一个人要是流眼泪了,就说明他动了肝气,因为肝主木;如果哭得满头大汗,就像贾宝玉听说林黛玉要回南方以后,哭得浑身大汗,说明他动了心气,因为汗为心液;如果哭的时候流鼻涕,说明这个人动了肺气;等等。
  
“肾音为呻”。呻,就是伸发。元气藏于肾,所以如果一个人发出呻吟之声,那就说明动了“老本”。一般人在疼痛、受伤、自虐、过度虚弱、性高潮的时候有可能发出这种呻吟的声音。

五脏在五味上也分别有表现。
  
肝味为酸。中医认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正常的疏泄需要收敛功能的制约,疏泄兼收敛的功能需要有形的肝脏来蕴含。肝主木,“木曰曲直”,“曲”就是人要有所收敛,不能直接就条达上去,所以肝味为酸。酸味有收敛作用。
  
心味为苦,焦味就是苦味。烤馍片的味道就是焦香之味。
  
脾味为甘,小孩子爱吃糖,是因为脾胃太虚弱。
  
肺味为辛辣之味。
  
肾味为咸,凡是咸味的都可以调肾精上来。人活着,要靠每天调一点点元气,就靠盐去调肾气,因为盐是最方便调肾气的东西。(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