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生活艺术>> 婚姻家庭>>正文内容

小女孩吴一凡的不凡事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3日
来源:鞍山日报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吴一凡是谁?

南长甸小学4年1班的小学生。

她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当然。

吴一凡的爸爸老吴是一名货车司机,经常跑长途不在家。

妈妈沈洪勇,2003年因患结核性脑膜炎瘫痪在床,

只有右手还能动弹。

很小,吴一凡就挑起了照顾妈妈的重担。



★5岁把日子担上肩

2004年春天,沈洪勇被丈夫老吴从台安娘家接回位于南长甸的家中。

沈洪勇被接回家后的第四天,老吴去盖州跑长途。

那天一早,沈洪勇睁开眼睛,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意识到“谁也指不上”,只好叫醒身旁只有5岁的吴一凡说:“妈教你穿衣服。”

吴一凡不肯,还哭了,沈洪勇说:“你一哭,妈心里可难受了……”吴一凡终于先把两只手伸进衣服里,再把头伸进去……接下来,又在沈洪勇的指导下洗脸。由于香皂水流进眼睛里,吴一凡又哭了。

老吴走时,焖了一大锅米饭,沈洪勇指导着女儿把冷饭盛出来,娘儿俩上一顿下一顿就着咸菜吃。饭吃光了,老吴还没回来。沈洪勇只好指导女儿使用电饭锅焖饭。淘米、加水,等到要把电线插进插座时,女儿又害怕得哭了。沈洪勇耐心地安慰着,吴一凡就是不听。

“这饭不吃了。”烦躁的沈洪勇把饭锅扔到地上,吴一凡的哭声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她小声说道:“妈,我不怕。”然后捡起电饭锅,把电线插进插座……

几天后,老吴回来了,没多久,又去了济南。

没有男人在家的日子,是艰难的。每天晚上,吴一凡都会担心地说:“妈,要是进来坏人怎么办?”这时的沈洪勇就会说:“等你爸再回来,妈不让他出去(干活)了。”可哪一次,沈洪勇也没有阻止老吴再出去。于是,睡觉时,吴一凡就紧握着妈妈的手……

太多的苦,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第一次系鞋带时,吴一凡把手指系在鞋带里抽不出来,急得直哭;第一次用洗衣板洗自己的小袜子时,吴一凡一只手搓得通红,另一只手搓破了皮。怕妈妈难受,她忍着不哭,还劝红了眼圈的沈洪勇说:“手离心脏大老远的,我死不了。”家里买了一台双缸洗衣机,可拎不动浸满水的衣服,吴一凡又急得哭起来……

因为总在床上躺着,沈洪勇开始便秘,只好吃泄药。一天晚上,老吴不在家,沈洪勇就对吴一凡说:“你半夜给妈妈倒便盆吧。”半夜,吴一凡倒便盆时很害怕,就把屋里所有的灯打开,又唱起儿歌,想吓走“可能进屋的坏蛋”。

那两年,沈洪勇的心情特别不好,总是对吴一凡说:“我要是死了,你就能享福。”这时的吴一凡就会抱紧妈妈哭着说:“你死了,大宝怎么办,晚上谁搂大宝睡觉?”

生活,在艰难的应对中,还是看到了希望。

老吴每次回家后,又要照顾沈洪勇,又要买菜做饭,辛苦得不得了。沈洪勇觉得,这样长久下去,不是办法,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一天,她竟然凭着右臂的支撑,靠着床头坐了起来。女儿见了,乐得搂着她说,“妈妈,我真爱你,我真爱你。”说着,“啪啪”地在她脸上亲吻着。

一天,沈洪勇和吴一凡就着榨菜吃馒头,馒头不知在冰箱里放了几天,直掉渣。沈洪勇的眼泪又掉下来,她说:“女儿,咱做点菜吧。”

做什么呢?做豆腐吧,省事。她给女儿一块钱,告诉女儿下楼,到马路对面的市场买一块豆腐。豆腐买回来,她再让女儿把电炒锅搬到她床前的地上,告诉女儿,把油倒进锅里,油噼里啪啦地响着,女儿吓得直往后退,沈洪勇安慰着女儿“没事”,让女儿把豆腐倒进锅里,再放进一小勺盐,豆腐做好了。

做出来的豆腐虽然难吃,但沈洪勇却连声夸奖女儿:“真好吃。”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她还能要求什么呢?

老吴经常早出晚归,往往是吴一凡已经睡了才回来,吴一凡还没醒时又上班去了。所以,每次看见爸爸时,吴一凡都高兴得不得了,在爸爸脸上亲了又亲,给爸爸捶腿,还给爸爸讲笑话。要是老吴想喝酒,吴一凡就拿着小筐乐颠颠跑到楼下小卖店买啤酒。

一家人的开销,全靠老吴一个人那有限的收入。老吴经常不吃早饭和午饭,为的是省下几个钱。沈洪勇体谅丈夫的不易,就在老吴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用右手给他挠头帮他解乏,要不,就教导女儿:“妈死了,你一定要疼你爸。”

★7岁上学只一个人

转眼间,到了吴一凡上学的年纪。

上学前,老吴特意教会女儿怎样开屋门、怎样买菜等生活技能。但是,最让夫妇俩忧虑的是,他们无法像其他父母那样接送吴一凡上下学。家,离学校大概七八分钟的路程,中间要过一条大马路,穿过几个楼群,这对于七岁的孩子来说,有点困难。沈洪勇躺在床上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到:“孩子要是有个手机,上学和放学时开机,我就可以遥控了。”。

吴一凡入学后,老吴接送了几次,领她认得路了,就让她独自一人上学。和放学有同学结伴同行相比,上学的路上,吴一凡是绝对地“孤伶伶”。于是,落寞的小姑娘就踢着路上的石头子,一路踢到校门口,对石头子说一声“到家了”,然后关掉手机,飞快地跑进学校。中午放学时,一走出校门,吴一凡就会打开手机,这时,妈妈总会准时地打来电话,为了省下两角钱话费,吴一凡会把电话按掉。如果10分钟之内,吴一凡不能及时赶回家,那么,就是“出事了”。

“孩子出事了咋办”,这是沈洪勇作为母亲天天都会设想的一个危险,她惟一的答案是:“那我和她爸也不活了,这个家就完了吧。”

但是,手机并不能弥补没有父母接送的缺欠。

一天,天气预报有小雨,吴一凡拿了一把遮阳伞,结果,那天的雨“比暴雨还暴雨”,沈洪勇想让女儿打车回来,吴一凡怕被雷击,不敢接听手机。经过一根电线杆时,一个火球从电线杆上窜下来,差点击中吴一凡。

回到家,吴一凡站在妈妈面前,哭着说:“妈,我可算回来了。”沈洪勇瞅着浑身湿透的女儿,跟着心酸。不知为什么,她没有安慰吴一凡,只是催促着“快把湿衣服脱下来洗了。”吴一凡转身走进厨房,却又传来她的哭声,原来,她被绊了一下,摔倒了。躺在床上的沈洪勇只能叹气。

所以,沈洪勇一辈子都忘不了女儿的班主任刘玉秋老师。

那次,也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大雨,吴一凡没带伞,沈洪勇正心里为难的时候,吴一凡竟然“干棱棱”地回到家,手里还拿着一把雨伞。伞是班主任刘老师特意借给吴一凡的。吴一凡形容刘老师“她放学骑自行车时,雨都把她淋湿了。”晚上,母女俩议论此事时都觉得:“刘老师真像《春天的雨点》里的那个好老师。”《春天的雨点》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一名老师借学生雨衣的事儿。

许多个夜晚,老吴不在家的时候,躺上床上,沈洪勇会握住女儿的手,和蔼地说:“妈领你上学去”,吴一凡乐着应承道:“好呀”。

“今天阴天,咱们得带把伞”,黑暗中,沈洪勇说道。

“不对,得带两把伞,咱们一人一把”,吴一凡回答道。

“还是女儿想得周全”,沈洪勇夸奖道。

“哎,这儿有市场,女儿,你想吃啥妈给你买?”

“牛奶”。

“好,咱买一袋,再买点水果,买苹果咋样?”

“妈,听你的”。

“妈,这件衣服真漂亮”,吴一凡又说。

“妈给你买”,沈洪勇果断地说道,仿佛真有个市场在那里一样。过了一会儿,沈洪勇用啧啧的口吻说道:“我女儿穿上这身衣服真漂亮。”

“到学校了,你进去吧,妈走了,等你中午放学时,妈再来接你” ……

“孩子没有妈妈送接的印象,我得满足她”,沈洪勇这样向记者解释着自己之所以“自欺欺人”。

像很多母亲一样,沈洪勇最关心的,还是吴一凡的学业。

虽然吴一凡在班上总考第一,但是,每天晚上,她还是要在沈洪勇的监督下做功课。这时的沈洪勇侧躺在床上,盯着女儿写字的手,时不时地告诉,这道题怎么计算、那个单词怎样发音。

为了能让吴一凡专心学习,沈洪勇禁止吴一凡看电视,还逼着吴一凡把买小食品时附带赠送的小玩具全扔了。老吴看不下去,劝沈洪勇:“孩子够可怜的了,你别管那么严”,并替女儿捡回一个扔掉的玩具手电。沈洪勇听不进去,在她的思想中“哪个孩子爱学习,不看紧点哪行?”

慑于沈洪勇的严厉,吴一凡一直顺从着,偶尔也会有些反抗。比如,妈妈逼得太紧,她就把笔往桌子上一扔,气哼哼地说“爱会不会,我不学了”。这一次,沈洪勇没有责骂,而是用被蒙住头,一个人静静流眼泪。发现她妈妈哭了,吴一凡又不作声地开始学习了。

最极端的一次,沈洪勇正监督吴一凡练习英语听力,吴一凡忽然说:“我想上厕所”。沈洪勇认为“女儿想偷懒”,气得抓起身边一叠卫生纸,向女儿脸上抽去了,血一下子从吴一凡的鼻孔中流出来,滴在地上。沈洪勇惊呆了,吴一凡也惊呆了,两个人都不知所措地愣在那儿。过了一会儿,沈洪勇才听见女儿懦懦地说:“妈,我错了”,吴一凡起身时,沈洪勇看见,女儿刚才坐着的地方已经湿了,这才意识到:“孩子没有骗我。”

事后,沈洪勇问吴一凡说:“你恨不恨妈?”吴一凡摇摇头,“往后再看到妈要生气时,你跑远点,省得妈打到你。”沈洪勇叮嘱着……

每天,吴一凡都会精心地照顾着母亲。如今,她已经能麻利地给妈妈洗澡,还经常换着样式给妈妈梳头。在吴一凡看来,妈妈是漂亮,“年轻时,身材没说的,长的也是柳叶眉、核桃眼。”这些,都是她从妈妈以前拍的照片上看到的。放学买菜时,吴一凡也比以前老练了许多。有一次,她买3根胡萝卜,小贩说:“10斤”,吴一凡看了一眼电子秤说:“这不是1斤吗?你看我小,骗我呀。”

生活在继续,对生活的应对,也在继续。春节前,吴一凡学会了去公共浴池洗澡。当时,是亲戚带她去的,看着淋浴头喷下的热水,吴一凡感到恐惧,亲戚就鼓励她:“这就是战场,你是小英雄,往里面冲啊”,吴一凡冲进水幕中,头一下子撞在了墙上。第二次,吴一凡独自一人去浴池,洗完后,“扬着脖”回到家,一进屋就得意地对沈洪勇说:“你看我多干净,谁也赶不上我。”



★彼此的给予最温馨

这些年,沈洪勇已经对吴一凡产生了一种微妙的依恋,吴一凡出去玩的时间长一点,她就会因为“心里没底”打手机让吴一凡“快点回来”。时间久了,吴一凡懒得再出去,如今,即使想出去也找不到玩伴,好多小朋友她都不认识了。于是,家里养的一条红剑鱼成了吴一凡“最好的朋友”。吴一凡经常观察小鱼怎样在水中游动,还问小鱼“你饿不饿?”小鱼陪伴了吴一凡四年,一天,从鱼缸里蹦出来,死掉了。看着一动不动的小鱼,吴一凡嚎啕大哭:“我就这么一个朋友。” 哭得沈洪勇在一旁跟着落泪……

沈洪勇瘫痪后,吴一凡再没有吃过她亲手做的饭。有一年春节,老吴回台安看望沈洪勇的父母。初一晚上,在窗外的鞭炮声中,吴一凡忽然说:“妈,我好几年没吃过你做的饭了”。“妈给你做”,沈洪勇回答道。她让女儿取来面,想做一碗面片。和面、擀皮、切面片,沈洪勇靠在床头,一只右手吃力地忙碌着,额头上渐渐浸出汗水。吴一凡则在一旁帮着烧水。

面片下在水里,没有盐、没有葱花、没有味精、没有香菜……其实,就是白水煮面片,有几片面片因为太厚,还粘在吴一凡的牙上,可吴一凡吃得特别兴奋,一个劲地说:“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晚上,吴一凡还想吃“妈妈做的饭”,沈洪勇已经没有精力再做给她了。直到四年后的一天,吴一凡又提起“想吃妈做的饭”,沈洪勇才给她熬了一碗大米粥。所谓大米粥,就是吴一凡把剩饭倒进锅里,沈洪勇用小勺“和弄”了几下。吃的时候,吴一凡还像上次那样兴奋。

于是,吴一凡希望母亲好起来的心情非常迫切,甚至自己每天买牛奶增加营养时,总选些最便宜的,省下的一二角钱攒起来,好给妈妈治病。有一天,沈洪勇的二姐来串门,看着还在熟睡的吴一凡说:“这孩子晚上肯定哭过”。吴一凡醒后,两人再三盘问,吴一凡这才说:“妈妈的病,为什么总不好呢?”一句话说得沈洪勇差点流下泪来,她安慰吴一凡说:“没事,你妈毕竟活着,比死了强。”

知道女儿活得“有些委屈”,老吴尽量使女儿“正常些”。吴一凡过5岁生日那天,老吴特意领着吴一凡到影楼拍了一张明星照,又买了一块小蛋糕。以后,每到吴一凡的生日,都是如此。吴一凡的红剑鱼死掉后,老吴马上花了15元又买了5条送给女儿,看着女儿破涕为笑才放心,结果,却被沈洪勇埋怨“大手大脚”。

在吴一凡的眼中,爸爸“可好了”,她呢,当然对爸爸也好。有一次,老吴领着女儿去市场,途中忽然反胃,吴一凡立即跑到附近的小卖店买了5块硬糖,让老吴吃下去“顶着”,老吴挺知足:“这闺女不白养。”

老吴最爱吃猪蹄,有时,沈洪勇会派吴一凡“去市场买一个,给你爸下酒”。每次,老吴都让吴一凡和他一起吃。吴一凡不肯,后来,老吴就告诉沈洪勇:“你以后别说是给我买的,孩子不吃,我也吃不下去。”

老吴只要在家,每次吃饭时,总会抱起沈洪勇,让她像正常人那样坐在桌子旁边吃饭。沈洪勇明白老吴的心思:“他看我躺在床上,心里难受。”沈洪勇的脾气非常暴,没瘫痪前,曾当着老吴的面掀过桌子,还偷着查看老吴的手机短信。有病后,沈洪勇的脾气越发暴躁,干脆“命令”老吴,“把你手机拿来,我要查查”。老吴体谅“有病的人心都焦”,总是乖乖交出手机,不争辩什么。

沈洪勇的担心,似乎有道理。想当年——1997年相识时,两人相差11岁,沈洪勇图老吴“有技术、人厚道”,就嫁给了他。婚后,老吴在外赚钱,沈洪勇在家带孩子,日子挺好的。4年后,沈洪勇瘫痪了,整天躺在床上,没有工作没有医保,每月药钱一千元,而且,没了老吴当年中意的“年轻漂亮”,身材更是走了样,胖得连老吴都有点抱不动。

变故中,是继续走下去?还是“就此分开”?

老吴没动分开的念头,为此,他吃了不少苦。刚结婚那会儿,老吴的头发总是立立整整的,即便父亲去世时也没掉几根。现在,已经秃顶了,秃顶的原因,老吴归结为“累的”。吴一凡曾给他编了一个顺口溜:“干得比牛多,吃得比鸟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对此,老吴并不抱怨什么,觉得“男人就应该拚命赚钱。”他对男人的理解是:“‘男’这个字,上面一个田字,下面一个力字,合在一起,就是卖力气耕地,也就是拚命赚钱养活老婆孩子。”

其实,老吴不是没有“解脱”的机会,曾经有个女商人十分喜欢老吴,三番五次地约老吴晚上到她家去,老吴左躲右闪着回绝了。后来,女商人有了男友,给男友买了一台轿车代步,有人就问老吴后悔不,老吴说不后悔,问的人却不相信。沈洪勇知道了,也问老吴,“你干嘛不把我甩了?这年月,你甩了我,不会有人谴责你什么。”这时的老吴总是不吭声,问急了,才不高兴地蹦出一句,“出于人道主义”。

其实,老吴最真实的想法是:“她没病时,我们分开她有出路,现在,她还有出路吗?”。老吴对记者说,自己书读得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叫责任感?”

老吴还觉得,“她有病,是她的不幸、我的不幸、孩子的不幸,但最不幸的还是她,从30岁有病到现在,躺了整整7年,以后躺多少年还不知道呢。”说这话时,老吴一脸的悲戚。

  所以,自从沈洪勇瘫痪在床上,老吴就主动上交全部工资,每次工资一拿到手,立即打电话:“老婆,饷了。”老吴的意思是,“她早知道一会儿,就早高兴一会儿”。一有时间,老吴就包饺子,因为娘俩都爱吃带馅的。和面、擀皮、上屉,都是老吴一个人干,一忙就是两三个小时。

没事时,老吴会和沈洪勇探讨:“将来,咱俩谁能走谁前面”,老吴觉得:“她走在我前面,就是幸福的一生,要是走我后面……”他不愿想下去,所以,张罗着买个DV,拍下生活中的点滴,万一谁不在了,好留个念想儿。

多少次,特别是春夏的时候,老吴驾着大货车,从城市乡间经过,看着家家户户其乐融融,一起吃饭啊散步什么的,心中就会升出无限的羡慕,觉得这才叫家呢。啥叫家?老吴说:“有老婆孩子,回家有人唠嗑,有口热饭,这就叫家。”

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个家庭没有乐趣。

去年夏天,有一天,老吴可以下午两点下班,这是难得的清闲。老吴就对沈洪勇说:“咱们找点高兴事。”老吴说的高兴事,是一家三口去外面的饭店吃烧烤。这是沈洪勇瘫痪后,全家人第一次出去。最高兴的是吴一凡,吃饭时,还在唱歌。饭后,一家人还逛了一趟小市场,沈洪勇给女儿买了一个大西瓜。

一些夜里,老吴很晚地从外面回来,刚上床,妻子和女儿就像变戏法似的,一人拿着一个手电筒,按住他,用手电光晃他的眼睛。老吴努力睁开眼睛,吴一凡就大声说:“你还敢睁小眼”,黑暗的小屋里,一片笑声……

在彼此的给予中,三个人,诠释着家的真谛。  

附记:家的真谛

采访时,老吴说,“现在好了,闺女大了,日子见亮了。”因为他最初的坚守,所以,今天,一家人,可以期待明天。

家的真谛是什么?吴一凡觉得:“就是互相帮助”。想了想,又说:“虽然(我们)没有钱,但毕竟是一个家啊。”

按着这个思路,家的真谛,是爱,一个彼此无条件给予对方的地方。

当“给予”,可以用“无条件”来形容时,这就是爱。

因为,爱与金钱无关,所以,一个家庭的幸福,并不取决于物质的多寡。

不是吗?

采访结束时,沈洪勇说,她以前想不明白,自己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瘫痪了呢?现在,只好“不想了”。但是,倘使没有这场变故,她,还有老吴、吴一凡,对生活又会有怎样的理解?

许多时候,人生的祝福是包裹在苦难中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孝的真谛
下一篇:父亲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