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云南德钦藏族传统铜佛像熔模铸造工艺调查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袁凯铮 李晓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云南德钦藏族传统铜佛像熔模铸造工艺调查

  ——兼论藏族传统失蜡铸造法的存在

  作者: 袁凯铮 李晓岑

  [摘要]本文作者实地考察了云南德钦藏族的铜器铸造工艺,发现了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以手工塑制熔模造型的传统熔模铸造方法。本文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传统熔模铸造法,是藏族掌握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的一个例证,为我们探讨藏族传统失蜡法的存在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所以,藏族的熔模铸造不仅有特殊的工艺价值,对研究历史上藏族与周边地区的技术交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探讨中国传统熔模法的起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熔模铸造;失蜡法;藏族;云南

  [中图分类号]T93+B9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7(X)(2009)02-0067-07

  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高速变革的时代,探寻那些淹没于岁月长河之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的本来面貌是一件充满挑战性的工作。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与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老艺人亲身接触的机会已经是与日俱减。为了寻找那些可能依然存留的传统手工技艺,或者在工匠群体中依然存留的关于传统手工技艺的记忆,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远离现代中心工业地带的边远地区,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世代聚居的地区。期望从这些地区收集到的有关传统手工生产活动的信息,可以为我们探究传统手工艺的面貌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

  一、藏族传统失蜡铸造法是否存在的问题

  失蜡法是古代金属铸造工艺之一,其原理是用蜡料制成与铸件相同的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干燥后加热将蜡化掉,形成整体无分范面的空腔铸范,将金属液浇入。凝固后脱除外范(壳型),即得铸件。此法在现代金属工艺中称为熔模精密铸造,在古代多用于铸造形制复杂、具有立体透雕效果的铸件①(注:韩汝玢、柯俊:《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76页。)。失蜡法的传统铸造工艺在印巴次大陆普遍存在,且历史久远。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以失蜡法铸造的铸件是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谷哈拉帕文化出土的跳舞女人像。中国内陆出现失蜡法的年代应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期或者更早②(注:华觉明:《失蜡法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A],《科技史文集》(13)[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63—81页。)。

  西藏位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这两大文明区之间,因其高海拔的地理环境,加上藏族人民虔诚的藏传佛教信仰,这里一直以来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关于西藏历史的文字记载始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时期。松赞干布先后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两位公主进藏时分别带入不动金刚像和觉卧释迦像,同时营建大昭寺和小昭寺,这一事件被视为西藏佛教信仰的开始。西藏的历史始终与藏传佛教的发展交织在一起,佛教寺院的普遍建立和大规模的群众信仰导致了对铜佛像的大量需求。西藏的众多寺庙内收藏有大量来自喜马拉雅地区和中国内地的精美佛像。意大利学者Tucci①(注:Tucci G.Transhimalaya.Geneva:Nagel Publishers,1973 p140—144.)认为从13世纪开始,西藏在吸收和融合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以佛像和唐卡等宗教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代。但是,关于藏族的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制作佛像的情况,由于缺乏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实地考察资料的记录,其面目一直不甚明朗。

  印度学者M.V.Krishnan认为西藏的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与尼泊尔纽瓦尔工匠所掌握的技术相似,纽瓦尔工匠的前辈将这一技艺带入西藏②(注:M.V.Krishnan.Cire perdue casting in India.New Delhi:Kanak Publications,1976.p32.)。在印度,如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工匠不曾给后代留下任何的技术资料。由于工匠通常缺少知识教育的背景,所以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口传心授将这一技艺世代相传,这也同时导致了技术的传承被限定于血亲关系的特定范围之内③(注:同上,p22.)。金属加工的技艺,在尼泊尔的纽瓦尔工匠中也被限定于特定的种姓家庭而世代相传,如Tamrakar(铜和铅)、Shakya(黄铜、青铜和铅)、Sakyabhikshu与Vajracharya(金和银)④(注:Evelyn Domingo—Barker,DavidK.Baker.Metal casting in Nepal.Arts of Asia,1984(4):p107—110.)。现代尼泊尔从事失蜡法铸造铜像的家庭可能是孟加拉帕拉时代工匠的后代,而纽瓦尔工匠是这一传统技艺的优秀继承者⑤(注:M.V.Krishnan.Cire perdue casting in India.NewDelhi:Kanak Publications,1976.p9.)。

  Erberto Lo Bue认为⑥(注:E.LoBue.Casting of devotional images in the Himalayas:history,tradition and modern techniques.In:W.A.Oddy and W.Zwalf.Aspects of Tibetan Metallurgy.London:British Museum,1981.p69—86.),直到20世纪,尼泊尔的纽瓦尔铜匠一直在西藏承担着铜佛像生产的主要工作,这些工匠在拉萨、日喀则、江孜定居,为寺庙和其他客户制作铜佛像。没有来自尼泊尔的历史记录显示西藏金属工匠曾经在尼泊尔的工作,但是西藏的唐卡画家却在尼泊尔闻名。在不丹、拉达克及尼泊尔的藏族聚居区都未发现采用失蜡铸造法生产铜像的情况。Ulrich von Schroeder认为技艺高超的纽瓦尔工匠不仅接受佛教徒和印度教客户的委托,而且从早至7世纪开始,特别是在早期Malla时期(1200—1480年),他们在西藏的艺术工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持续到现代。尼泊尔工匠作为商人和工匠居住在西藏,主要集中在后藏的日喀则和江孜、藏中的拉萨,在西藏东部和东北部居住的非常少,这些地方后来接受来自中国内地的影响⑦(注:SchroederUV.Indo—Tibetan bronzes.HongKong Visual Dharma Publications,1981.p35.)。

  过去30多年内,西方和印度学者们曾对喜马拉雅山以南尼泊尔和印度广大地区,采用传统失蜡法工艺生产铜像的作坊和工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从不同角度对这项工艺的技术细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M.V.Krishnan对印度有关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在印度不同地区的考察资料,阐明印度大陆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的面貌⑧(注:M.V.Krishnan.Cire perdue casting in India.NewDelhi:Kanak Publications,1976.)。Erberto Lo Bue论述了尼泊尔工匠在西藏从事铜像制作的历史⑨(注:E.Lo Bue.The artists of the Nepal valley-II.Oriental Art,1985/86(4):p409—420.E.Lo Bue.The Newar artists of the Nepal Valley:a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ir activities in neighbouring area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ibet—I.OrientalArt,1985(3).p262—277.),并在尼泊尔的Patan地区考察了传统失蜡法的铸造工艺⑩(注:E.Lo Bue.Casting of devotional images in the Himalayas:history,tradition and modern techniques.In:W.A.Oddy and W.Zwalf.Aspects of Tibetan Metallurgy.London:BritishMuseum,1981.p69—86.)。C.L.Cajurel和K.K.Vaidya通过对尼泊尔Lalitpur(Patan)的传统作坊的实地考察,系统介绍了失蜡法铸造铜像的工艺,包括原材料的要求、工具的种类、合金的配比、工艺的流程等⑾(注:Cajure CL,VaidyaKK.Traditional art and crafts of Nepal.NewDelhi:S.Chand&CompanyLtd,1984.pl—65.)。Chandra L.Reedy实地考察了印度西北部Chamba地区的一处传统铜像作坊,对铸造铜像的两种方法:失蜡法和沙范法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记录,并用现存的传统铸造工艺推测中世纪时期佛像的制作方法①(Reedy C L.Modern statues and traditional methods:a castting workshop in Chamba,Himachal Pradesh.Expedition,1987(3).p47—54.)。Axel Michaels在尼泊尔的Patan地区考察了传统的失蜡法铸造工艺,并对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论述了纽瓦尔工匠的工艺传统和经济、组织状况②(注:Axel Michaels.The making of astatue:lost—wax casting in Nepal.Stuttgart:FRANZ sTEINER VERLAG WIESBADEN GMBH,1988.)。

  在喜马拉雅山以北的西藏地区,此前尚未见到有关失蜡法工艺的考察资料。在华觉明先生《失蜡法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中,其所论及的藏族铸造工艺来自1966年西藏文管会的函调材料③(注:华觉明:《失蜡法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第63—81页。)。其中关于藏族失蜡法的信息,出自一位藏族工匠的介绍,缺少关于作坊生产情况和工艺流程的信息。在藏族艺人扎西威色对西藏传统金属工艺的总结中,只提及沙模(范)法铸造铜像的工艺,并未介绍失蜡法的铸造工艺④(注:扎西威色著,佘万治、胡恒译:《藏族金属文化工艺》[J],《西藏艺术研究》1993年第1期,第68—73页。)。最近10年,藏族学者关于西藏传统金属工艺的实地考察和研究资料中,也没有提供有关西藏失蜡法铸造法的信息⑤(注:扎呷:《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56—73页。次仁央宗:《拉萨地区手工业调查》[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西藏的商业与手工业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第299—314页。)。2005年,笔者在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和昌都地区对铜佛像生产加工作坊进行实地考察时,也未发现使用失蜡法铸造工艺生产铜佛像的情况,当地普遍采用的是沙范法铸造工艺。据此,是否可以认为传统的失蜡法铸造工艺在西藏地区并不存在?或者在历史上仅为在拉萨执业的尼泊尔工匠所掌握,后来由于近代尼泊尔工匠离开导致了失蜡法铸造工艺的消失?如果要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下面在云南藏族地区发现的有关传统熔模铸造工艺的情况,或许可以对此提供一些新的线索和论据。

  二、德钦县传统熔模铸造工艺调查

  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西北端,隶属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其北部与西藏自治区盐井县连接。德钦旧称阿墩子,历史上一直是连接云南和西藏的著名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转运站。笔者曾于2001年8月和2006年5月两次在这里考察铜制品的传统制作工艺,期间发现在县城一家制作铜佛像和其他宗教法器的铜器加工作坊中,依然保留有其他地区所罕见的以羊油为主要熔模材料的传统铸造方法。本文这一部分的讨论,系根据对该铜器加工作坊的实地考察和相关藏族艺人的访谈材料整理而成。

  (一)艺人及其从艺经历

  洛桑扎西,藏族,1964年生于云南省德钦县,是这家铜器加工厂的主人,也是这家铜器厂里唯一的师傅。由于洛桑制作铜像和铜器的技艺精湛,在整个藏区远近闻名,他于1999年被授予云南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师称号,后又于2005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2001年笔者首次在德钦调查时,他的铜器加工厂有15名工人,到2006年调查时,工人已增至25名。这些工人都是藏族,他们不仅是洛桑的徒弟,而且大多数与洛桑有亲戚关系。在工厂内,每个工人除了有不同的分工,如制范、塑模、表面修饰、炉工等等,还要求对全部工艺流程都有所掌握。据介绍,一名学徒学会全套工序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而有些难学的工艺,如铜佛像的眼睛如何表现等,则要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摸索,并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准才可以掌握。

  据洛桑扎西的介绍,他家世代居住于德钦的羊拉乡,祖祖辈辈从事金属加工工艺,手艺代代相传,到他已是第十四代。他家对外保密的绝技有铜鎏金技术、铜器雕刻技术,还有铜佛像的设计,利用这种技术制作的鎏金产品,可百年不变色,所采用的乃是一种火鎏金技术。在2006年的考察中,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其家族中传承至今的以羊油为熔模材料的传统铸造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传统失蜡法。洛桑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这种铸造铜像方法,并且在1988年以前在实际生产制作铜佛像时采用。洛桑扎西告诉我们,他家的技术主要是从印度和尼泊尔学来,现在还有许多亲戚在那边生活,他的外祖母还生活在印度。

  洛桑扎西的学艺经历是从13岁开始,除了从父亲和大伯那里继承祖传的技艺,他还曾经到西藏学习藏族的传统文化。后来独立从事金属加工工艺时,受国家民委的支持,于1993年到昆明冶金工业学校学习现代的金属加工工艺,后来又到上海和苏州等地学习铸造工艺。所以,从他的工厂呈现出的多样化的技术特征,可知其技术来源是比较复杂的。洛桑家族主要采用熔模铸型生产各种铜器,自他开始,由于不断学习和引进现代工艺,他家制作铜器的技术和工艺也在不断演变,不再是纯粹的藏族风格。1988年以前,他家的生产主要用传统的羊油、松香和蜂蜡做熔模的模型;1988年到1993年,开始使用蜡模;1993年,从昆明斑铜厂学得用石膏作范型的方法,现在已采用现代的制模材料——硅胶。在藏族的传统手工业者中,洛桑扎西或许可以被称作“亦旧亦新的一代”,现代技术对传统技术的取代在他的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是传统的技术还留下没有抹去的印迹。

  (二)传统熔模铸造法(羊油法)的工艺流程

  在铸造工艺方面,洛桑扎西家传的方法是采用羊油混合松香、蜂蜡作熔模材料进行铜器的铸造。以下根据对洛桑扎西的访谈及其作坊的实地考察,介绍这种传统的铜像铸造技艺。

  1、塑内模:①塑模材料:在羊油中按比例添加松香和蜂蜡进行配伍制得。②塑模工具:以手工进行捏塑,配合使用烧热的铁钳进行修正和粘接。③塑模过程:将生羊油放入铁锅中,置于炉火上加热提炼;提炼出的羊油倒入另一铁锅中,加入松香和蜂蜡配伍,混合均匀后,将锅端离炉火,放置冷却;待羊油蜡料逐渐凝结后,进行手工塑形,完全凭借工匠的雕塑技艺进行制作;完成后,放置2—3天,待其干燥后使用。

  2、制外模:①制模材料:干牛粪混合稻草灰和青稞壳,也可混合小麦壳、玉米壳。②制模方法:手工混拌好泥料(面、背料),用湿麻袋或湿羊皮盖放1—2天,使材料渗透均匀;然后涂在羊油制成的内模上,外壳一般要涂4—5遍,其中涂第一层时最为重要,直接影响到铸件的质量,大件要涂厚些,小件可稍薄;涂泥时,要预留两个孔,一个作为浇铸时的浇口,另一个作为浇铸时排气之用;泥模需要先放在阴凉背光处干燥,阴干过程至少需要2天时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铸造:①脱油:将阴干的泥模置于火上烘烤,在泥模底下用碗盛接,混合了松香的羊油内模融化后流入碗里,在泥模内形成待浇铸器型的空腔。②外模的处理:向外模的内腔熏入松烟,在浇铸前需将外模加热至400-500℃左右,增加浇铸时铜液在内腔的流动性。③浇铸:在坩埚中融化铜液,加热至铜液达到融熔状态,把铜液由预留的浇口慢慢浇入外模,直至铜液溢出浇口为止。④脱模:待外模冷却后,用锤和凿子将外模小心地敲开,取出铸成的器物,藏族的佛像一般是空心铸造,在铜像内的泥芯也要去除。

  4、修饰:包括:①切除铜像表面的多余铸造部分;②酸洗;③錾刻;④修补孔洞;⑤打磨;⑥清洗和抛光等。从修饰阶段直到佛像最后完成为止,还包括镏金和宝石镶嵌的工序。此过程所采用的修饰方法与铸造过程相对独立,无论采用何种铸造工艺,此过程所采用的修饰方法基本相同,在此暂不详述。

  (三)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的传统铸造工艺特点

  这种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的传统铸造方法,与印度、尼泊尔的以树脂混合蜂蜡作为熔模材料的传统失蜡铸造法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所使用的熔模材料不同。在考察中,洛桑扎西将羊油和现在使用的石蜡熔化后分别浇入同一石膏质模具中,塑成两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佛像牌饰内模。对比这两个内模(见图1)可以发现,使用羊油塑成的内模在细节的表现上更加清晰、细腻,其效果明显优于使用石蜡制成的内模。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不但不会降低铸造成品的质量,相反,还会对质量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方法是以手工塑造羊油内模,一次只能完成一件,但是演示中使用的是以石膏模具翻制内模。由于现在洛桑的作坊生产铜佛像已不再使用这种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的传统失蜡法,所以不论其使用的工具,还是演示的工艺流程都无法如实还原过去的生产情况。下面仅就洛桑的羊油铸造法使用的熔模材料与印度、尼泊尔以及云南其他地区的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中使用的材料进行简单比较(表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①(注:M.V.Krishnan.Cire perdue casting in India. New Delhi:Kanak Publications, 1976.p10--20.)

  ②(注:Cajure CL, Vaidya KK. Traditional art and crafts of Nepal. New Delhi: S. Chand & Company Ltd, p1984.)

  ③(注:E.Lo Bue. Casting of devotional images in the Himalayas:history, tradition and modern techniques.In:W.A.Oddy and W.Zwalf.Aspects of Tibetan Metallurgy.London:British Museum, 1981.p69--86.)

  ④(注:谭德睿:《灿烂的中国古代失蜡铸造》[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15—36页。华觉明:《失蜡法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科技史文集》(1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63—81页。)

  三、讨论

  在云南德钦发现的以羊油作为主要熔模材料的传统铸造工艺,为我们探寻藏族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的情况提供了新的线索。首先,在德钦发现的以羊油作为主要熔模材料的传统铸造工艺,在其他藏族聚居地区尚未发现;其次,通过从已掌握的印度和尼泊尔失蜡法铸造工艺的资料来看,基本可以确定这些地区失蜡法铸造工艺所使用的熔模材料也不是羊油。因此,德钦发现的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的铸造工艺可说是一个孤立、特别的现象。是否因此就可断定西藏具有使用失蜡法铸造工艺的传统?这个问题,还需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和讨论。

  根据洛桑扎西的介绍,其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到他这里已是第十四代。如果以20年为一代来计算,该技艺的传承已有将近300年的历史,由此大致可以推测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的传统铸造工艺在此地应该也有300年的历史。这样一项在当地有着300年传承历史的手工技艺,单从时间延续的长度来看,也有理由将其归入当地固有的传统之列。因此,我们可以将在云南省德钦县发现的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的铸造工艺作为藏族具有失蜡法铸造工艺传统的一个例证。

  根据洛桑的介绍,他家有三项保密的技艺,羊油法的铸造工艺并不在保密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这种铸造技艺是可以公开传授给徒弟的。因此可以推论,羊油铸造法应该是更加容易传播和被普遍采用,不论塑内模使用的羊油,还是制外模的材料,在当地都易于获得。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藏族地区更多使用的还是沙范法,当地羊油铸造法并没有被广泛采用,而是与沙范法的铸造工艺并存。

  羊油铸造法之所以在广大藏区没有被普遍采用,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使用羊油法的材料成本要远远高于沙范法,尽管羊油有铸造效果优良的特点,但是羊油的价格较贵,不像泥沙那样容易获得而几乎没有成本。其次,从铸造器物的生产效率方面来看,采用羊油法和沙范法的效率几乎相当,甚至使用沙范法的生产效率还会更高。不论塑内模还是制外模,沙范法都要来得简便,制外模基本上是一次成型,而失蜡法还是要多次涂抹泥料方可制成型。再次,就藏族地区整体而言,铸造工艺制作的佛像、法器的尺寸高度不超过40厘米,多数都小于30厘米,尺寸大于40厘米的佛像多是采用锤鲽工艺制作。第四,藏族工匠对于铸造质量的依赖并不十分强烈,更多地依靠于后期工匠高超的雕刻和修整技艺而使佛像呈现出精美的面貌,铸造工艺在制作佛像的所有技艺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羊油法与沙范法相比无法体现出其在铸造工艺方面的优势。上述出于技术选择的原因,导致了羊油或者失蜡铸造法在藏区没有成为主流的铸造技术。按照普遍存在的铜佛像制作工艺传统,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失蜡铸造法在藏民族中开始采用的时间不会比沙范铸造法更早,从而导致这种技术没有沿着中国内地或印度的传统那样发展成为主流的铸造工艺。

  如果更进一步讨论德钦发现的这种以羊油为熔模材料的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的来源,我们仍然无法回避其与尼泊尔、印度失蜡法铸造工艺传统的关系。洛桑扎西已经说明他家的金属工艺学自印度和尼泊尔,并且家里的亲戚还有在尼泊尔生活的。即使是现在,洛桑使用的一些制作佛像的模具仍然来自尼泊尔。那么这种技术又是怎样从印度、尼泊尔传到这个地方的呢?据《昌都地区志》,元延祜七年(1320年)修建的昌都类乌齐查杰玛大殿,历时6年完成,筹集大殿的高僧吴金公布不惜重金,特意从尼泊尔聘请工匠,参与大殿的设计与建造①(注:西藏昌都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昌都地区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822页。)。昌都地区的众多寺庙中亦藏有印度、尼泊尔等地制造的佛像。德钦紧邻昌都地区的盐井县,由德钦去往拉萨的茶马古道必经昌都。因此,通过历史上有关尼泊尔工匠在昌都工作的记载,我们不排除尼泊尔工匠继续向东来到云南藏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历史上一直以来都存在各藏区的僧人去拉萨、印度、尼泊尔学习的情况。这种持续的人员往来,可以为失蜡法从印度、尼泊尔传入德钦地区创造可能的条件。

  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的失蜡法铸造工艺在此地存在,也与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有关。由于德钦并不出产蜂蜡,蜂蜡必须通过贸易从外地输入,因此缺乏在尼泊尔完成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必备原料,导致了采用替代的熔模材料——羊油。当然,失蜡法铸造工艺采用的熔模和塑模材料在备地都不完全相同。即使在印度的不同地区,应用失蜡铸造法时使用的熔模材料在成分和配比也不完全相同,这与当地所能提供的原材料有关,而特定地区的独特气候条件也在熔模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和作用①(注:①M.V.Krishnan.Cire perdue casting in India.New Delhi:Kanak Publications,1976.p11.)。和印度一样,中国的不同地方应用失蜡法采用的原料和配比也不完全相同②(注:谭德睿:《灿烂的中国古代失蜡铸造》,1989年,第15—36页。)。因此,使用羊油作为熔模材料有可能是洛桑家族在德钦当地的独创,因为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发现使用羊油作为熔模材料的情况。

  但是由上面表1的塑模材料比较中可以发现,德钦的羊油法与云南昆明的失蜡法在用料上更加接近,尤其是昆明失蜡法中的油蜡一项,以牛油和蜂蜡作为主要熔模材料,与羊油法以羊油配合蜂蜡、松香的情况非常相似,而且这种油蜡在昆明也主要用于手工塑制蜡模的情况。由此,我们又会提出德钦的羊油法是否与昆明的失蜡法具有联系这样的问题。云南熔模铸造技术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晋宁石寨山遗址出土青铜贮贝器上的人像,已经采用手工塑制的熔模法工艺制作③(注:李晓岑:《云南青铜时代金属制作技术》[J],《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2期,第52—57页。)。茶马古道在沟通西藏和云南贸易交流的情况下,是否也沟通了失蜡法铸造工艺的交流?或者存在洛桑的前辈在历史上也曾受到来自云南中部地区失蜡法传统影响的情况?虽然这些问题目前仍无法解释,但可以引起我们对失蜡法来源与传播情况的更多思考,对于我们探究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起源问题也会有所帮助。

  四、结语

  在云南德钦藏族艺人洛桑扎西家发现的以羊油作为熔模材料的传统铸造方法,因其采用的独特塑模材料——羊油,并具有较长历史的家族传承关系,应视为藏族传统失蜡铸造法存在的一个例证。由此,可以确定过去几个世纪里,在藏族地区使用失蜡法铸造工艺制作佛像的不仅有尼泊尔工匠,也有本地藏族工匠。但是,由于洛桑家族与尼泊尔的金属工艺传统具有渊源关系,而尼泊尔有着使用失蜡法铸造铜像的悠久历史和高超工艺,所以我们在判断其失蜡法技术来源时,无法避开尼泊尔失蜡法工艺传统的影响。另外,目前在德钦考察到的铜器作坊只能提供关于藏族失蜡法的一个孤证,我们尚无法依此做出更多的推断,要探讨藏族传统失蜡铸造工艺的相关问题,仍有待于其他藏族地区发现更多类似的铸造工艺。

  通过对传统手工艺生产作坊的实地考察,可以获得有关传统手工生产的第一手材料,这些材料可以为我们推测历史上一直以来延续的工艺传统提供有效的证据。但是,这种有效性的前提是现在的手工生产作坊所采用的技术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变化或者变化很小。过去半个世纪中,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的快速改变,即使在许多传统的民族地区,传统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也在快速的消亡和变异。上述情况不但使从事传统工艺考察获得有效信息的难度不断增加,而且也使保护和保存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信息的工作变得更加紧迫,因为当失去了存在于当今时代真实的传统生活的图景时,我们将更加难以触及曾绎的历史和文明。

  [作者简介]袁凯铮,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晓岑,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83)

  来源: 中国藏学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