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日本佛教>>正文内容

日本人的心与佛教――佛教对日本思想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上山大峻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日本人的心与佛教――佛教对日本思想文化的影响

  作者:[日]上山大峻/李济沧译

  日本在公元6世纪左右,正式形成了国家。我的同事木田知生教授在上次的讲演中,对此有过介绍。在国家形成的初期,主要是从中国输入了大量文化,如文字、典籍、官僚制度、建筑技术等。从制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文化对日本都有绝对性的影响。在整个日本文化与国家的形成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作为基础,那么日本这个国家也就不会成立。从这一点来说,日本从中国受到了莫大的恩惠。

  在众多的文化中,对日本人的精神形成有着巨大影响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我本人即是日本佛教净土真宗西本愿寺派的僧侣,也是研究敦煌出土佛教资料的佛学研究者,所以今天主要想以佛教为中心,与各位谈谈佛教思想、文化是如何影响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意识,又是如何在当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中发挥作用的?

  二、 圣德太子与佛教兴隆

  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产生于印度的宗教。它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又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与日本。根据日本最早的一部史书《日本书纪》记载,大约在公元538年左右,百济国王圣明王将一些佛像和佛教经卷带来日本,也就是说,佛教最初并非直接传自中国。538年以后,日本人建设了自己的国家,开始直接从中国输入佛教。说到日本接受佛教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圣德太子(574—622)。他并不是天皇,而是摄政,也就是专门辅佐天皇的人物。在日本国家的形成以及将佛教定为国教的过程中,圣德太子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今天我想特别介绍一下他。

  圣德太子在日本文化与制度的建设上,贡献极大。他派遣隋使到中国,从中国输入最先进的文化和制度,使还处于未开化状态的日本成为一个国家,提高了国际地位。比如当时日本还没有文字,于是他便从中国引进了文字。此外还有律令制度,也是圣德太子将其导入日本,创建了日本的官位和官僚制度,等等。今天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主要想谈谈圣德太子与佛教的关系。

  圣德太子不但学习佛教,还研究佛教,撰有《法华义疏》、《维摩经义疏》、《胜鬘经义疏》等著作。由于当时日本的技术水平还不够,所以就从中国和朝鲜请来了许多工匠,在全国大修寺院。日本最古老的一座寺院是奈良的法隆寺,据说便是圣德太子请人修建的。法隆寺的建筑物样式、使用的材料历经1400年,没有一点变化。它有一座五重塔,里面据说藏有释迦牟尼的佛骨。塔的屋檐的形状是平移的,这与现在中国寺院建筑物的屋檐有所不同。中国寺院的屋檐一般是向上翘起,而日本则是自然的下滑,这点不同是非常显著的。大家如果有机会去日本观光,请一定去法隆寺看看。

  这张据说是圣德太子年轻时的一幅肖像画。由于圣德太子在佛教上的贡献,所以尽管日本有很多宗派,有很多寺院,但几乎所有的宗派对圣德太子都非常崇敬,这幅画像,一般寺院都可以见到他的画像。我是僧人,也有自己的寺院。在我的寺院里,就有一幅圣德太子的画像。这张是圣德太子成人后的画像。日本纸币,面额最大的是一万圆。旧版一万圆纸币上,印的就是圣德太子的头像。现在用的是新版,上面印的是福泽谕吉(1835—1901)。

  到公元594年,圣德太子把佛教定为国教,让日本人将自己的伦理道德建立在佛教之上,这是他的一项功绩。由于在佛教、文化制度、官僚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巨大贡献,使圣德太子成为日本人最为尊敬的历史人物。

  在简单地介绍了圣德太子以后,下面我想谈一下日本是怎样从中国引进佛教文化的。这里想举两个和我的研究有关的例子。首先这是一件在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吐鲁番发现的锦缎残片,发现当时,是遮盖在一具木乃伊脸上的。而这一件则是在唐代时期,从中国传到日本,现收藏于法隆寺的“四骑狮子狩文锦”锦缎,形状比较完整。大家可以看到,分别出自两个地方的绵缎,在图象和花纹上却非常相似。日本有位从事染织业的专家对两件锦缎进行比较后,认为完全是同一个人用同一种技法制做的。因为这位专家是搞织染的,根据他的经验,好比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这两件锦缎也只有同一个人才能织出,如果换了别人,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他认为这是同一个人制做的两幅锦缎。

  这幅绵缎的图像非常对称,上面还织有汉字“花树对鹿”,根据这位专家的判断,既有汉字,又强调了对称,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技术,而这项技术,只有在中国的长安才能见到。同一个人在长安的作坊里制做的锦缎,一件在吐鲁番,另一件却在日本飞鸟时期(6世纪末—8世纪初)的法隆寺,简直是相隔万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对此,有的历史研究者推想,罩在木乃伊头上的锦缎残片,可能是当时建立在吐鲁番地区的高昌国(450—640)国王麹伯雅从朝贡的长安带回高昌的(609)。可是另外一幅又是怎么传到日本去的呢?当时日本曾派遣好几位遣隋使访问中国的隋朝,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叫小野妹子(607、609年两次遣隋),于是有学者便推测,或许是小野妹子把这件锦缎带回了日本。

  两幅锦缎,一件由麹伯雅带回高昌国,另一件则由小野妹子带去日本,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有理由的。大家看这幅法隆寺藏锦缎,图像上织有四匹马,在骑马者中有一人头戴皇冠。这个皇冠很特别,不是中国的。根据史料判断,戴皇冠的人是位于现在伊朗地区的一个古代王朝的国王,翻译成中文叫珂思路二世,在位时期是公元589年到628年。上面的锦缎就是专门为珂思路二世制做的。有些学者认为,当时的伊朗人并没有制做这种锦缎的技术,所以便派人到中国,请长安的工匠完成了上述锦缎,时间大约在6世纪末7世纪初,刚好与麹伯雅朝贡及小野妹子至长安的时期一致。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当时西亚、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非常发达的。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这张照片是刚才介绍的法隆寺的一幅壁画,虽然曾经被火烧过一次,但还是非常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画的中央是释迦牟尼,两旁是观音。

  现在大家看的是敦煌千佛洞第220号洞窟的壁画。最早发现这幅壁画的是平山郁夫(1930—),他是中日交流协会的会长,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他到了敦煌,又去了法隆寺,看到这两幅画除了颜色稍微不同以外,在构图上极其相似。当时画这种壁画需要一个工艺,就是先用纸做出一张纸型,把它贴在墙上,然后根据纸型进行描画。为什么法隆寺与敦煌的两幅壁画如此相似呢?有位学者的观点令平山先生十分赞同,这就是敦煌与法隆寺的壁画可能用的是同样的纸型。这与刚才介绍的锦缎事例一样,都是从中国产生的文化技术、工艺技术传到了中亚、西亚和日本,都反映了当时的东西文化交流是以中国为中心进行的,而且也十分繁盛。

  这张照片是法隆寺的一尊带有光背铭的佛像,又称释迦三尊。之所以想作一下介绍,是因为它的头形、脸形和笑容,与中国北魏时期的佛像特点十分相似。当我们再看这尊佛像在佛堂里的全景时,就可以发现整个建造环境和北魏的佛像营造也是完全相同的。在佛像后面刻有文字,内容是建于何时以及建造的理由等等,十分详细。据此可以知道,这尊佛像建于公元623年,是圣德太子去世后,为了纪念他而建造的。法隆寺模仿北魏营造佛像,也可以说是当时文化交流的一个典型事例。

  刚才我曾提到,日本人从中国带回了壁画的纸型、锦缎等工艺技术。这里我还想进一步推测,很有可能是中国的工匠直接来到日本来在日本建造了这尊佛像。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大家都知道,敦煌石窟的墙壁上,描绘有唐代的飞天,形式非常流畅,那种在天空飞舞的形象,十分生动、精采。现在大家再看这幅法隆寺的飞天的照片,与敦煌的在形象上虽然有点不太一样,但两者在构思和意境上却可以说异曲同工。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法隆寺是受到了敦煌飞天画像技术的影响,而且工笔如此细腻,图像如此相似,都不能不使人感到,极有可能是中国的工匠来到日本直接描绘这些飞天的。有鉴于此,对上述佛像的营建,也可以作出同样推测。

  这张照片里的弥勒佛像,藏于圣德太子所修建的一座寺院里,作深思状。这种类型的佛像在中国或是韩国都有很多,可以证明圣德太子为了从中国、朝鲜输入佛教,是花了极大心力的。圣德太子死后约一百年,在奈良营建了拥有日本最大佛像的东大寺。当时在敦煌以及山西的大同,都有十分巨大的佛像。这股营建大佛的风潮也传到了日本,东大寺的大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东大寺,大佛就建造在中央这座巨大的建筑物里。附近的这一个小型建筑物叫做正仓院,里面收藏了许多7-8世纪的奈良时代从中国引进的文物。这是正仓院的外景,1000多年前建造的这个建筑物至今没有任何变化。因为那时没有空调和调湿器,所以花了很大功夫,用一种木头搭建的方法来调节空气,防止湿气的进入。

  这是一个玻璃碗,估计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亚传入日本的,在当时可以说价值连城。产于7-8世纪的玻璃碗中,保存如此精美完整的,现在或许只有在正仓院才能见到。当时官僚的皮带,根据官位高低,镶嵌的宝石颜色、形状也不一样。当时中国的于阗(今和田)是出产宝石最为有名的地方,这些皮带上的宝石,也可能是从那里引进到日本的。这是一件琵琶的照片,也是正仓院的收藏品。当时库车地区十分喜欢音乐,这件琵琶正是从那里传入日本的。

  还有一位人物,也必须向大家介绍,这就是鉴真和尚(688—763)。他是扬州人,后来到了日本。这张照片就是鉴真去世前,弟子们为他建造的一尊像,大家都知道他是失明的人,所以像的眼睛也是闭着的。鉴真五次东渡日本,都失败了,最后第六次取得了成功(754)。在去日本之前,他已经失明,但还是下定决心要去日本,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鉴真在佛教传播上的贡献,尽人皆知,这里不拟多谈。只有一点,这就是他在医学方面的知识十分丰富。他不是医生,但对中草药非常有研究,到日本后,去山川田野采集中草药,因为失明,只有用鼻子判断草药的功效,就这样把中草药的知识传给了日本人。所以在日本,不限于僧侣,就是卖中草药的人对鉴真也非常尊敬,他们要捐款,也都要捐到鉴真和尚的寺院里。

  从圣德太子到鉴真,他们所做的都是尽可能把中国的佛教传到日本,教给日本人。除了圣德太子和鉴真,还有两位人物值得一提:一位是最澄(767—822),他开创了天台宗;还有一位是空海(774—835),他是真言宗的祖师,他们也都竭尽全力,将中国的佛教带到了日本。

  佛教传到日本以后,并非一直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就像佛教在中国经历了许多变迁一样,传入日本的佛教也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13世纪以后,出现了亲鸾(1173—1262)、日莲(1222—1282)等人,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索,构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佛教。有关日本佛教的历史与现状,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我在下面只准备从两个方面谈谈佛教对日本的影响。

  三、圣德太子的《宪法十七条》

  在上面,我主要介绍了佛教是如何传到日本,有哪些人做了什么样的贡献等等。至于谈到佛教对于日本人的精神影响,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圣德太子的《宪法十七条》,一是禅宗。首先来看前者。

  圣德太子虽然醉心于研究佛教,但不要忘记他同时还是一个摄政官员,是一位政治人物。把佛教定为日本的国教,这是他所做的第一项工作。而第二项工作,就是如何才能将佛教变成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基础,如何使官员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教的教义?为此,圣德太子特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汇编了17条,称其为《宪法十七条》。《宪法十七条》成于604年,文章现在都保存了下来,内容并非全都是佛教,还涉及到了儒家思想。这里主要介绍其中关于佛教的几条。

  《宪法十七条》第一条便提倡“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讲求调和,不要争斗(无忤)。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让人和人不要斗争呢?紧接着在第二条中,就提到了这一方法,即“笃敬三宝”,只要遵照佛教的教义,用佛教的思想去修行,就能达到这一境界。

  为什么要遵照佛教教义呢?这是因为佛教乃“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亦即世界万物的最终目标,世界各国最根本的思想。当时的上国——隋王朝,也是非常崇佛的,所以圣德太子要求人们遵守佛教。第二条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人鲜尤恶,能教从之。其不归三宝,何以直枉”。人本来没有那么坏,即使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只要遵照佛教之教,就会变好。

  另外,人们在判断事物是非的时候,往往需要有一个标准,佛教就提出了这个标准。比如有两方正在进行战斗,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圣德太子提到,要从佛教里去找判断的标准。他在第一条里强调“和”是终极目标,在第二条中强调了理由,可是为什么要强调“和”呢?在第十条里面,作了如下阐述:

  十曰,绝忿弃嗔,不怒人违。人皆有心,心各有执。彼是则我非,我是则彼非。我必非圣,彼必非愚,共是凡夫耳。是非之理,讵能可定?相共贤愚,如镮无端。是以彼人虽嗔,还恐我失。我独虽得,从众同举。

  要达到“和”的境界,首先需要人和人之间的调和,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凡夫。什么叫凡夫?人都是有自己的欲望,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因此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这一自我认识,十分重要。

  “和”的最大敌人是争斗。互相挑衅,想把对方压倒,认为自己绝对正确,对方绝对错误,一般人都有这种思想。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凡夫,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你就不会认为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自己有缺点,对方也有缺点,大家都让一步,退一步,反省自己,就会重视对方的观点,然后想办法调和双方的想法。世界上既没有绝对的聪明也没有绝对的愚蠢,既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既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这些对立的概念其实都相对的。当有了这种思想时,人和人之间才能达到“和”。上面“人皆有心,心各有执。彼是则我非,我是则彼非。我必非圣,彼必非愚,共是凡夫耳”一句,应该说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

  “和”是佛教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人总是处于纷争之中,总想把对方压倒,取得自己的胜利。每天这样想,就会忽视对方的存在。认为自己是绝对的善,绝对的正确,最后就会破坏生活、社会的秩序,会变得非常混乱。如果你把自己当作一个凡夫,想到大家都是有缺点的人,这时就会用一种平心静气的“和”的思想去对待对方,这样往往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也会给大家带来更大的幸福。

  强调“和”,实际上也在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即人和人之间从根本上来说是平等的。不论官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你还是一个人,也有很多错误,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是凡夫,因而也都是平等的。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去压倒对方,这是佛教最为反对的行为。所以说,要想达到“和”的境界,首先必须认识到大家都是平等的。

  作为日本人, 我的感觉是日本社会还存有这种“和”与平等的观点。比如,日本人开展集体活动时,一般都尽量不想突出自己,也不过分强调或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日本人看来,处于一个团体内,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不一定了不起,我的想法也不一定就高明,因此需要尊重别人的意见,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因而在接纳别人的意见时,就会让自己做些妥协。这种思维方式和佛教有着很深的联系,可以说是日本人的一个特点。

  大连与日本的交流非常多,大家和日本人接触时可能有一个感觉,就是他们在说话过程中一直说“对不起”,似乎老是想表达自己的歉意。实际上, 在日本人思维深处,始终留有一个需要向对方道歉的意识。可是,如果日本人听见日本人说对不起,并不觉得说的人真的作错了什么,日本人的感觉是,你有错我也有错,大家彼此彼此。正因为日本人不爱突出自己,主张不太明确,不太善于强调自己的意见,所以外国人尤其是欧美人总认为日本人性格暧昧,说话含糊,并指出这种不直截了当和不明确就是日本人的缺点。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生活在这种大家都能退一步的环境里,相反倒会觉得有些事情能因此处理得更好,就像中国的一句俗话: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在我看来,欧美人说的日本人的缺点,可能正是日本人的一个优点。

  说到这里,我已经预料到了各位会有这样一种想法:你既然说日本人这么重视“和”,重视协调,经常反省自己,可为什么会发动侵略别人的战争呢?对于那场侵略战争,作为一个日本人,我的心情是非常沉重、非常痛苦的,深深感觉我们作了对不起亚洲人民的事。但是作为一名研究者来冷静分析时,我认为那个时候的日本人心中可能已经没有了佛教的思想。大家都知道,目前影响中日关系的是靖国神社问题。靖国神社与佛教无关,他是神道,也叫神教。在当时,日本人的神教思想特别重,敬神不敬佛。从我的立场来分析,正因为受神教的影响,轻视了佛教思想,才使日本最终走上了侵略的道路。

  四、与自然一体的观念

  有关佛教对日本的影响问题,第二点我想谈一下禅宗。禅宗是在中国兴起的一门宗教,也就是把老庄思想融入到了佛教思想之中。它以公元6世纪从印度来到中国的菩提达摩为始祖,到慧能(638—713)时正式成立。赵宋以后,经荣西(1141—1215)、道元(1200—1254)传至日本,对日本的文化与艺术产生了影响。

  大家都知道,老庄思想主张无为自然,禅宗也主要强调崇尚自然,讲究自然,佛教和老庄学说融合到一起,这就形成了禅宗的思想。不过,一般人的观点似乎并非如此。他们认为人有很多欲望,有着很多要求、需求,而强调自然就不太符合人的这一思想,因此就总想对自然加以人为的改造。但在禅宗那里,却强调原来的自然并无不好之处,也无需改造,这即是上述“无为自然”的体现。当人有一种欲望时,便想方设法要实现自己的欲望,要达成自己的欲望,但在此过程中,往往就会排斥某些东西。对自然也是同样,总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自然,要用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它,这应该说是一般人的思想。

  禅宗有句话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现在的存在就是一个佛,人便是一个自然,不需要对他强加多少东西。以一种平常心,用一种自自然然的方式去对待自然,这就是禅宗的主要思想。必须承认,这种思想对日本的艺术和日本人心理构造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大家看见的这张照片是位于京都的禅宗寺院大本山妙心寺。为了准备这次报告,我最近专门又去了一次妙心寺。这里是方丈,方丈一词出自《维摩诘经》。大家首先看它的建筑物,这是一块没有加任何人工雕饰的木头,非常质朴。在寺院里的拉门上,画的是一幅山水画。日本人认为,在拉门上画上自然山水,就仿佛使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这是一幅典型的自然山水画,大家可能以为出自中国的某位画家之手,其实这是日本人画的。日本人极为崇尚中国的山水画,他们学会这种画法后,就有许多人模仿中国的山水画,非但如此,还让自己生活在其中,极力让自己融入山水之中。

  这张照片拍的好像是什么地方的田园风光,其实是京都龙安寺的庭院。有山有水,中间还有小岛,四周的树木自然生长,这即是自然的表现方式。下面这一张,不知各位中国朋友会有什么的感想?日本人如果看了一定会充满感动的。这是日本庭院的风景,山水交融,一片自然的风光,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对日本人来说实在是妙不可言。再看下面这幅画,中间摆着几块石头,四周全是沙子,这也是一种庭院布置,因为并没有水,所以日本人称之为“枯山水”,也就是没有水的山水。这个庭院属于龙安寺,意在不用水而达到身临大海之感,于是就以沙石为水,在上划上一层层的纹样,代表着波浪。用石头和沙来反映山水,这大概也是日本人追求自然的一种表现。大家注意庭院后面的这堵墙,完完全全是建造当时的模样,异常质朴,毫无修饰,这些都是深受日本人喜爱的。

  前面讲过,崇尚自然的观念中深藏着不强加欲望于人的意图,也就是干什么都要存一个知足的念头。抑制自己的欲望,是来自佛教的思想。日本人到寺院参观时一般要用清水洗手,这张照片就是一家寺院的洗手石。整块石头外圆内方,中央方形储水口的上下左右都刻有文字,合起来就是“吾唯知足”这四个字。“吾唯知足”也就是少欲知足之意。提醒大家要知足,不要把自己的欲望推加给其他人。

  这是龙安寺的另外一处小园子,苔藓自然而然地生长,没有清除的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部分美国军人住在这里,他们首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掉苔藓,用油漆把石灯笼、石楼台刷得漂漂亮亮。在美国人的思维中,自然并不美。由此也可以看到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与日本人大相径庭。这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庭院,一扇自自然然的门,四周似墙,极尽自然之能事。只要去日本人的家,一般都会发现这种情况:不论房子怎样狭窄,主人都要设法种几颗树,树一个小灯台,旁边还要布置一个洗手处,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酿造出自然的气氛。

  现在想介绍一下日本的茶道。

  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是千利休(1522—1591),但茶本身却是禅宗僧人由中国传入日本的。谁都知道喝茶可以提神,不会打瞌睡,禅宗讲究坐禅,不能瞌睡,所以对禅宗来说,喝茶是再好不过的。在日本,喝茶还有一套讲究的仪式,称之为茶道。这是一个茶室,汉语叫“壁龛”,日本人的住居里一般都有这样的空间。整个空间里,只有一朵花作装饰。我估计这种形式也是从中国传过来的,不过现在的中国却不太多见,中国人要放花的话,可能会摆设很多才会感觉漂亮。日本人则不同,虽然只一朵,看上去也单调,但却感觉十分自然。再看一个茶室,这里的“壁龛”中挂有一幅反映自然的汉字,通常“壁龛”里都挂着这样的字。旁边一朵花,下面再加一个香炉,大家看前面还有一个茶炉,是专门烧茶用的,旁边再放一只茶碗。人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中,大概都是能作到心平气和的。即便是来了平常不太喜欢的人,这时也会用一种平常心来招待对方,为他沏茶。“壁龛”里的这一朵花也是有讲究的。茶道祖师千利休曾有一句话:要插花,就尽量要让这朵花好象开放在自然田野之中一样。因此日本人插花,一般都讲求自然的情调。下面这张不是茶室,而是一般日本人家中的“壁龛”。大家一看,就知道这家并不宽敞。虽然不大,也还要做一个“壁龛”,为的是显示自然。主人的志趣,在此可以说一览无余。这是我家的“佛龛”,因为我是僧人,所以就在里面挂了一幅南无阿弥陀佛的字。这是一座寺院里的茶室,叫草庵,非常俭朴。佛教教义要求少欲知足,为了表示自己遵守教义,所以就建造了这种极为朴素的房子。

  这是一只中国的青瓷茶碗,这是高丽的茶碗,都是日本的国宝。中国的青瓷和高丽的茶碗制造技术很早也都传到了日本。在日本,越朴素越是美,价值也就越高。大家看这只茶碗,因为讲究自然,所以碗口是弯弯的,根本就没有制做平展。在一般人看来,就好像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或者说是一件失败的作品,但日本人却觉得这是一种自然,一种美。为什么日本人追求这种并非完美的东西呢?或许是善于喝茶的缘故吧,这就是感觉世上万物有好有坏,如果单纯追求完美,就会把一些并不完美的东西一古脑全都扔掉。在日本人看来,即便是失败的东西,即便是杂草,也都是具有灵气的,不应轻视。这种思想发展到现在,就是日本人比较喜欢追求质朴。就是这种碗口弯弯的日本茶碗,在日本的茶道中却被视作是美的极致,所谓 “静寂”、“简素”正是日本式的审美观。

  关于日本人追求简素和古拙,还有一个例子。中国朋友到京都吃日本料理,就会发现日本人在饮食方面也讲究自然,无论是菜还是碗碟,都尽量要体现出自然的气氛,为此往往还要加放许多花草,而且是一道菜一道菜地端出。有的中国朋友会觉得日本人是不是太小气,怎么能拿这点东西出来招待客人呢?其实这也是一种误会,在日本人看来,这是最高形式的款待,因为用的是最美的东西在款待大家。我每次来中国,就感觉中国朋友非常热情,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也令人大饱口福。可以说,仅在饮食这一点上,就会发现中国与日本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说话上,日本人也不主张话要多,而是讲求用“言外之辞”来传达自己的意思。正如《维摩经》所云,言语并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心情。于是,寡言也成为日本人性格的一个基本特点,追求一种“以心传心”(汉语称作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这正是受到禅宗的影响之故。日本人一般都不太爱表达自己的欲望,认为“少欲知足”(吾唯知足)、自制与清贫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这,即是来自佛教的影响。

  五、现代所面临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和日本都相继引进了西方的文化和思想,以佛教、儒教为根基的传统文化及思考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西方的思想与前面谈到的佛教迥然不同,它主张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是幸福。发展科学,正是为了追求这一目标。自然并不完美,所以要通过人工使其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完善,这似乎也是一般欧美人的想法。所谓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乃是自然进步的法则等观念,现在也席卷了整个亚洲。

  我经常在想,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确实发展很快,可以说走在了亚洲的前列。但是我现在却非常怀疑这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从西方引进了那么多的技术、制度、文化甚至思想意识,可是引进来了以后,日本人真的就变得幸福了吗?你到现在的日本去看看,社会问题非常严重。尤其令人寒心的是,孩子可以拿刀子去杀自己的父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是那样的干枯、紧张。虽然不能说完全是西方的错,但它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怎样去面对这个事实,怎样继往开来,怎样迎接一个更幸福、更美好的明天呢?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最后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日本女诗人,叫金子美铃(1903—1930)。在准备这个报告时,我就想介绍她及其作品了。这位女诗人才活了27岁,她生长在我的故乡山口县。她的诗最近在日本很受欢迎,听说很多中国朋友也喜爱读她的诗。大家现在看的这首《鱼儿丰收》,大意是:

  绚烂的朝霞,丰收的船队

  肥肥的鳁鱼,沉甸甸的鱼网

  海滨好像变成了集市

  但在那大海中,又有多少

  鳁鱼在为自己的伙伴而落泪呢

  鳁鱼也叫沙丁鱼,日本人十分喜爱,因此有很多船队出去捕捞,捕鱼回来,船上的人岸上的人都十分高兴。但作者却提醒大家,高兴的同时,不要忘记海底下有成千上万的沙丁鱼在为同伴而掉泪。也就是说,人不能只顾自己,吃沙丁鱼固然开心,但也要想一想还有许多鱼在悼念自己的伙伴。这就是金子美铃的诗想要表达的东西,应该说,她的思想与佛教的关系很深。

  金子美铃的诗,现在引起了日本人的瞩目,这也就说明日本人开始在反省,在深刻考虑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实质。中国现在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我非常希望中国的将来变得更加美好。中国朋友经常说希望在经济发展中,从日本那里得到一些经验和借鉴。这些当然很重要,但我还是想把金子美铃的诗介绍给中国朋友,衷心期望中国能从日本那里得到思想上的借鉴和教训。

  最后,衷心感谢大连图书馆为我提供了这次与中国朋友交流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到这里听我的报告!我所介绍的佛教对日本的影响,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问:您好!通过您的演讲,我对日本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对于自然的认识。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捕鲸问题,日本一般人民是怎么看的?

  第二个问题,中国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当然现在政府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了。日本的科技发展在明治维新后,可以说跃居世界前列,在这方面中国今后应注意哪些方面呢?想听一下您的意见。

  答: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在经济科技发展过程当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中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老师,我们作为学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经验,更没有什么可以教给中国朋友的。唯一想提醒大家的是,互相借鉴,互相帮助最为重要。

  中国文化也好,日本文化也好,实际上都有一个共通的根,这就是都尊奉仁义之“仁”与道德之“德”。我们要发展经济,要发展科技,但在这一过程中,绝对不要忘记我们的这个根,一个“仁”一个“德”,这是根本。在这方面,我也想继续做些研究。

  关于捕鲸问题,我想换一个角度回答。刚才介绍的金子美铃,她生活的山口县也有吃鲸的习惯。不过日本人在吃的时候,往往对鲸鱼有一种感激之情:你把自己的生命给了我们,让我们能够活下去,所以请接受我们的感谢之意。佛教原本是主张不杀生,不吃肉的,但是只吃蔬菜不吃肉,人就很难生存下去。所以不光对鲸鱼,日本人对任何食物都心怀感激之念。吃饭前说我吃了,吃完后说我吃好了,这就是在感谢神赐予我食物。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能得到理解,但这确确实实是日本人的一种普遍想法。吃东西无论是鲸鱼还是别的食物,既然让我吃了,那就是我生命的恩人,吃了之后,我就应该做一个完整的人,做一个好人。以上回答,不知能不能让您满意,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仍然属于佛教的思想范畴。谢谢!

  问:谢谢您的讲演。您提到中国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儒家和禅宗,影响更大。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既然佛教文化产生那么重大的影响,为什么日本的统治者还会发动侵略战争呢?当时佛教文化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去阻止那场战争呢?第二,日本一些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如果这是日本文化的话,那这种文化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答:您所提出的问题,我遇到过很多次。实际上,包括我在内的整个日本佛教界一直都在作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发动那场战争时,佛教界无力阻止呢?我们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十分痛惜的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如果说我自己的意见,这就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一直在走一条弱肉强食的道路,这是欧美的道路。单纯追求政治经济的发展,其结果就是抛掉了从中国引进的优秀文化。明治维新后,对儒教、佛教大加排斥,拼命吸收欧美的文化,在那时,这是大势所趋。佛教被当时的统治者们抛弃了,这就是我的看法。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如此,佛教同样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和影响。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日本人应该在这一惨痛的经验中吸取充分的教训,同时日本的佛教界也要多作努力防患于未然,示人以警钟。谢谢您的提问!

  问:尊敬的上山校长,今天上午听了您的讲座之后,感觉收获非常大,我对禅宗有过特别深的偏好,特别喜爱,我也曾经很多次地想到一个问题,天地自然生养万物,孔子曾经说过,“四时兴焉,万物盛焉”,庄子说“天地有大美,尔不言”。因为树木、花草,他们是自然而然地生长,但是有血腥的动物,比如说狮子等等他们需要一个生物链。从禅宗的角度讲,因为花草树木没有自我,他们靠天地自然地生养。但是人需要有自我,所以他们需要去争夺。我非常喜欢日本的池田大作先生。他是一位佛学的传播者,贯穿在他心中的是每天每日都在战争,是否能够自我完成。如果说禅宗崇尚自然,也就是像您刚才说的“无为”,可是“无为”又怎么样融进“有为”呢?我觉得无为和自然也应该为我们生活所用,能够帮助人们成功,能够让我们的事业成功,对此,我很想听听您的意见。

  答:这个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能够听到您这样一个好的提问,我心里非常高兴。池田大作属于日莲宗,这个宗派强调要把事物中不好的东西去掉,努力建成一个好的事物,这是它的一个特点。在日本,还有另外一个亲鸾开创的宗派,它比较承认现状,认为现状的东西、自然的东西都是好的,要接受自然的东西。总之,日莲宗和亲鸾开创的宗派是两种不同的思路。您的问题要深入探讨,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我现在只能作这样简单地回答。

  最后,在今天的这场报告中,我老是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人非常了不起,也很伟大,但人同时也是非常恐惧非常可怕的。现在,我们要努力做一种什么样的人呢?我想这个问题是我们大家都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我也必须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研究工作。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