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欧美佛教>>正文内容

佛教在英国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在英国的传播

  英国佛教的发展是缓慢而稳定的。19世纪末叶已有一些欧洲人热心于佛教的传播。1875年布拉瓦茨基卡娅夫人(1831-1891)创立正式宗教团体--神智学协会。该会主张:世界的一切宗教中唯佛教最圣洁。这种强烈的东方倾向为佛教在19、20世纪的欧洲传播起了很大作用。1879年英国诗人埃得温·阿诺德爵士出版了8卷本的散文诗集《亚洲之光》,以优美抒情的文字称颂了佛陀的一生。英国人贝内特18岁时读《亚洲之光》,受其优美同句和生动内容影响,舍弃原来的信仰,皈依佛门。
  1898年去锡兰、缅甸研究佛法,1902年在缅甸受比丘戒,取法名阿堆陀弥勒,成为"欧洲第一位出家人"。他立誓"我皈依佛教,奉献我的生命,转动法轮到我的祖国英国去,并要在欧洲成立僧团和佛教会"。1903年他在仰光创立"国际佛教会"。
  1908年率布教团来英国,在伦敦等地演讲,并出版《佛教评论》刊物,佛教在英国开始成为实体宗教。然而由于没有传教的佛教精舍,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僧伽生活又无法与当时的英国社会相适应,他本人身体、口才又极差,所以这次传教仅半年就流产了,不过由于伦敦报刊曾多次报道过这个布教团的活动,引起一些英国人对佛教的兴趣,其中不少人后来改宗佛教。1905年英国人杰克逊出版了宣传佛教的小册子《给西方人一个宗教》,1906年他开始在海德公园公开作佛教讲演,并与潘恩合作,在伦敦博物馆附近开设了一家佛教书店。1907年11月3日他与戴维斯教授、罗斯特、潘恩、培恩等人,在伦敦共同创立了"大不列颠爱尔兰佛教协会",推举戴维斯为会长。该会以加强巴利文、梵文的佛学研究为宗旨,会员都是从事上述研究和比较宗教学研究的学者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而非一般平民。1907-1922年是该会的黄金时代。为弘扬佛法,该会开办佛学讲座。举行集会、出版佛学宣传品及会刊《佛学评论》。伦敦总部设有佛殿、禅堂、僧房等,还附有新式佛教图书馆。在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牛津、剑桥、布莱顿等地设立分会。该会的活动使干百名欧洲知识分子了解了佛教宗旨,但是由于它只重视佛教知识的研究,缺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核心会员又相继逝世,1926年不得不自行解散。该会的核心会员培恩曾于1924年春创办佛教徒联合会并自任第一任会长,但这个组织不久就夭折了。
  1924年神智学会会员、英国法官洪飞斯(1901一 ,又译作汉弗莱斯)在会中建立"佛教中心"。洪飞斯年轻时曾在剑桥攻读比较宗教学,对灵智学深感兴趣,后听培恩演讲,改宗佛教。1924年11月19日佛教中心改名为"伦敦佛教会"。1926年该会成为独立的佛教团体组织,出版、发行会刊《英国佛教》,1943年该会正式定名为"佛教协会",会刊改名为《中道》季刊(Middly Way)。该会为多元宗派团体,主张南传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并行,没有宗派门户之见。每周请教授、学者或由洪飞斯本人公开演讲佛教,会后互相讨论有关问题;会员定期聚会、研究佛学理论、修习禅定。1964年在该会成立40周年的大会上,洪飞斯致词说:"西方人由于20世纪科学发达与物质文明,对西方原有的宗教信仰发生动摇,在心理上造成空隙,正在寻求合适的东西来加以弥补……,佛教是最合他们需要的。"迄今为止,该会已成为欧洲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佛教社团,在丹佛、爱丁堡等地设立分会。《中道》季刊发行于全世界,在美国尤其畅销。洪飞斯本人所著的"佛学"及"禅学"著作,也流行于西方世界。该会常有固定的集会和弘法演讲;每年开办暑期佛学班,并且设立了佛学函授班,向人传授佛学知识。该会设有经书流通处,出售著名佛教学者演讲的录音带、佛学书刊。该会的图书馆拥有5000多册有关佛教各宗的书籍,并设立了佛教文物室。该会还有供坐禅用的佛殿,供交谊活动的会客室。
  1925年9月锡兰的阿纳迦里伽·达摩波罗(Anagarika Dhammapala,1864-1933)由瑞士抵伦敦传授佛法。在此之前,他曾于1890年应阿诺德爵士之邀,来英国调查英国人"追求内在精神的气氛"。他于1926年创立"摩诃菩提会伦敦分会",以宣传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宗旨,常与上述的佛教协会合作,定期公开演讲佛法,共同组织"经论"研究,编印书籍,同修禅定。此外,该会还自行出版一些佛教书籍和宣传品,创办了《英国佛教》杂志,并为教徒答疑设立了驻会比丘。同年,达摩波罗在伦敦购到一处房产,命名为"弗斯特精舍"。1928年金刚智法师(Ven.P.Vajiranana,1936年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的第一位比丘)等三位高僧驻锡伦敦。此后,该会每星期日均有佛法演讲,平日里常举行专题讲演,开设巴利文课程及修习止观坐禅技术,图书馆也备有供人查阅、参考用的巴利文经典。
  1954年欧洲第一座南传上座部佛寺或佛教僧伽中心伦敦佛教精舍创建。自1957年起,由真谛帝须博士(Ven.Hammalava Sadhatissa,1914一 )主持。他曾在印度大学教授巴利文、梵文及佛教教义,编辑巴利文三藏索引,1966-1969年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英文著作有《佛陀的道路》(1971年)、《佛陀的一生》(1976年)、《佛教伦理学》(1980年)。在《佛教伦理学》二书中,他提出:不能只把佛教理解为简单的哲学,它是实际的道德修炼活动。佛教不仅仅是个人的宗教信仰,佛法的原则适用于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其它各个方面。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其说是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如说是根源于道德的堕落,而这方面恰恰可以用佛教来弥补。他在伦敦佛教精舍主持多年,培养出很多弘法人材。精舍定期举办佛法演讲会、座谈会,共研佛法,同修止观。真谛帝须法师还常应邀到各佛教道场和大学演讲佛法,听众中有锡兰、英、德、加拿大等国人。精舍严格规定僧人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动,必须专心修法。精舍还依律传授沙弥戒,为西方知识青年授戒。1966年真谛帝须恢复了摩诃菩提学会伦敦分会的活动,它以《法轮手册》向西方读者介绍佛教,并出版《英国佛教徒》(1926-1 934年)、《法轮》(1935-1 936年)、《佛学季刊》(1968一 )等弘扬佛教。1971年12月缅甸商人吴妙苏(Umyat-saw)又在牛津附近的法默尔村(Farmor)购得一处乡村大宅,改作佛教中心。请真谛帝须任中心主席,并由他从斯里兰卡带来的两位比丘指导修习止观禅法及佛教教义。1976年8月4日,这座佛教中心被作为西方人士出家授比丘戒的中心,为西方人出家提供了方便。
  1956年"英国僧伽信托。(The English Shanga Trust,亦名"汉普斯泰德佛教精舍")在伦敦成立。它试图树立真正纯粹的英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僧伽传统,但因不能与英国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历尽坎坷,终未能如愿。
  1964年5月,泰国曼谷摩诃他寺的智成上座与帝须达多来伦敦弘法。智成上座获泰国巴利文最高学位,也是著名的传授止观大师,信徒众多,又精通阿毗达摩。帝须达多是智成上座的后学,朱拉隆功大学毕业,掌握各种现代知识,并通晓英语。在英国智成上座采取求知与修持并重的方法教授止观,开设的有关课程是:一般佛教常识、阿毗达摩、修止行法、修观行法,并讲授佛教礼仪、佛教基本知识,如"经"、"论"内容,特修止观日等。智成上座还在伦敦附近的比都而夫(Biddulph)开设佛教禅定中心。
  1966年第一座由泰国佛教徒集资兴建的寺院在伦敦落成,全寺占地4英亩,内有湖泊、花园、果园、僧房,还供奉着一尊16世纪的佛像。泰国国王为之赐名"法光寺"。8月1日泰国国王与王后亲自主持开光典礼,英国外交部长等1500余名贵宾出席典礼,英国电台、电视台、各大报刊竞相报道了典礼盛况,对社会影响很大。法光寺是依律举行仪式的寺院,所以可在佛殿中举行任何僧伽羯磨,如传比丘戒、说戒等重大仪式。这是欧洲最早的一座唯一能举行僧伽羯磨的佛寺。在它落成之前,西方人要出家,都在东方僧教团受比丘戒,自该寺建立后,为西方人受比丘戒提供了方便。法光寺出版《友道》季刊(TheFriendlyWay)、《法光寺手册》及其它宣传佛教的小册子。它一直属于泰国皇家驻英大使馆宗教事务部领导。1975年,法光寺成立三个附属组织"英国佛教布道团"、"青年佛教会"及"居士佛教会"进行活动。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可谓英国佛教史上的分界线。在此之前,英国几乎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天下。由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僧侣为弘扬佛法,逐渐采用西方人的习惯,按西方人的需要和易于接受的方法传教;再加上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其思辨的理性和实用的层次迎合了某些英国人的心理需求;因此吸引了许多英国人。他们在学的方面大多喜欢研究阿毗达摩,在行的方面,愿修习南传止观。在此之后,英国佛教开始朝多元化发展,这表现在:①一些南传上座部佛教僧团或组织自身发生变异,向社会适应性或学术性转化。②藏传佛教各宗、日本大乘佛教系统各宗相继传入英国,并积极拓展。
  1964年上述的英国僧伽信托邀请一直在印度活动的著名英国出家人满迪法师(也译作桑加拉什塔,Ven.Sangharahhita orVen.Bhante,1925一 )回英国弘法。满迪法师在其弘法的两年间深感佛教在英国尚未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动力。他确信僧侣集团不适合西方人的心态,认为许多佛教团体只沉湎于穿黄袍、剃光头、带雨伞的僧侣或似是而非的僧侣形式主义之中,只是徒有其表,对于佛法并不太重要。单靠僧侣生活是不能提高精神生活的境界的。在西方社会要形成寺院社区,必须以一种新型结构和改革的戒律才行得通。于是,他又回印度去体验佛法。1967年4月他回到英国,发起"佛教新运动",创立了"西方佛教僧团之友"(Friends ofthe Western Buddhist Order Or FWBO Centers)。这是一种新型的、改革的佛教团体运动。这个运动基本上是无宗派的、并在经济上必须完全独立自主。西方佛教僧团之友也是西方所有佛教团体中最独特的组织,基本上,它是追求内在心灵的社团(居士林),并实践佛教"八正道"中的"正业"为弘法的经济后盾。这样,既可以在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内在精神生活又可以获得满足,与西方社会相适应。这个组织认为:传统的佛教强调苦修,这使西方人觉得是受罪。所以主张履行佛祖的教导,修下的最大功德,最好是劝人信教。而僧侣履行佛规,穿上黄色僧袍,脱离世俗文化,无视世俗文化,坚持自己的佛教主张,会妨碍佛教实践和传教。到1988年这个组织已有成员337人,男女老少、已婚者、未婚者均有,其中有100多名受具足戒的僧侣,却没有人穿黄色僧袍。他们在英国各地建立分支社团与中心,比较重要的有:西方佛教僧团"伦敦中心及社区"(女居士社区)、布来登、格拉斯哥、诺威治、帕德玛洛卡退隐中心社区(男居士退隐中心)、爱丁堡社区、阿亚塔拉社区中心。这些社区(中心)都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迅速发展起来的。每个社区(中心)都能自给自足,其成员既经营着名菜饭店、健康食品店、书店、印刷所、园艺所、建筑公司,又潜心钻研佛法,因此这个组织发展很稳定。它在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和北欧各国也有些支持者。
  1974年5月8日,英国佛教协会成立,指导法师是上述的金刚智法师。这是个佛学研究组织,其宗旨是:以有组织、有系统的方式教授佛法(主要根据巴利文经典);提倡对各种佛教经典与语言的研究;加强对佛教理论与修持的指导。为此它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包括:基础佛学、佛教心理学、再在与因缘说、佛教伦理道德、佛陀的一生、佛教禅定、印度佛教史、佛教派别(包括大乘佛教各宗)。
  以上是自身发生某些变异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组织情况。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一些逃亡的西藏僧侣来到西欧,从事弘法活动。尽管他们人数很少,却相当活跃,遂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震撼着英国佛教界。下述是几个在英国影响较大的藏传佛教中心。
  "噶举派桑耶林西藏佛教坐禅中心"(Kagyu Samye Ling Tibetan Center)1967年由西藏喇嘛阿贡(Shetrop Akong Tarap)和仲巴活佛(Chogyam Trungpa)在苏格兰创立,是藏传佛教在英国的第一个坐禅中心。该中心向所有人开放,有不少西欧、北美、日本及其它地区的人士来此修习,学风自由。中心设有佛殿、图书馆和招待远客住宿的宿舍、食堂,主要教授藏传佛教的坐禅技术,并辅导学生修习佛法。
  "康藏之家"(KhamTibetan House)是继"桑耶林"之后成立的又一个噶举派西藏佛教坐禅中心。1973年11月10日由奇美活佛(Lama Chime Rinpoche)创立。是供信徒净化身心、远离尘世纷优的退隐中心。由于信徒日益增多,奇美活佛又建立了康藏之家的直属机构"玛尔巴学院"和"伦敦佛法之家"。
  "文殊师利佛学院"(Manjushri lnstitute)是宣传藏传佛教格鲁派教义的机构,1976年由"保留大乘佛教传统基金会"在英国北部的乌尔沃斯顿(Ulverston)创立,开设了适合现代英国人生活节奏的短期课程;供攻读博士学位学生选读的学期课程;旨在对佛教哲学及禅定做深入研究的博士课程。该学院还在伦敦设立了"伦敦中心",以使伦敦的修习者有机会参与每周的佛法讲授课。
  "莲华生佛法中心"(Dzogchen Orgyen Cho Ling),是藏传佛教宁玛派驻伦敦及巴黎的坐禅中心,教授坐禅技术、菩萨道、瑜伽与密宗等,导师为西藏喇嘛索嘉活佛(Lama Soygal Rinpoehe)。索嘉能说流利的英语。他的讲经说法深入浅出,非常吸引人,所以在英、法两国拥有众多信徒。
  "萨迦派佛法中心"(Thinley Rinchen Ling)由西藏辛雷活佛(Karma Thinley Rinpoehe)及其英籍法嗣萨耶(Jampa Thaye)于1977年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创建,是萨迦派在英国的唯一道场。除注重佛法理论与修持之外,还注意加强艺术训练。出版辛雷著作《萨迦派佛法手册》及其它有关萨加派历史的书籍。并发行《通讯》和《佛学》季刊。
  1972年后,日本佛教各宗派,如:禅宗、净土真宗、真言宗、日莲正宗等相继传入英国。1972年6月曾在日本学禅的英国籍比丘尼肯妮特禅师(RoshiJiyu Kennet,1924一 )在英国诺桑伯兰谷地创立"瑟罗塞尔洞修道院"(Throssel Hole Priory),此为美国"霞斯塔修道院"的分支机构,开英国禅宗之先河。该院除供学生修习坐禅外,住持禅师还为人主持婚礼,举行幼儿命名的宗教仪式,举办葬礼、纪念仪式及佛教主要庆典等活动。受肯妮特影响,又加上洪飞斯和史罗格尔(Irmgard Schlogl)等人的极力倡导,禅宗在英国已极为风行。各地纷纷设立坐禅中心,其中以"法屋"(Dharma House)和"伦敦禅学社"(London Zen Society)等最为著名。1976年"英国净土真宗协会"(Shin Buddhist Association:Of Great Britain)成立,会长是奥斯汀(Rev.JackAustin)。该会出版会报《西方佛教徒》,并印发一些书籍或宣传品,介绍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说教。同期在伦敦成立的"英国真言宗佛教协会"(The British Shingon Buddhist Association)也出版会报《流星》(Flowing Star),并开展经典研渎、教人修习静坐、举行曼陀罗仪式等活动。此后,日莲宗也在英国创建了"和平佛塔"(PeacePagoda)等传法中心,发展势力。
  当今英国,藏传佛教最受欢迎;禅宗影响次之;南传上座部佛教仍有二定实力,其所属的一些组织或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成份,或加入了适应英国生活方式的新内容(如:西方佛教僧团之友),生命力增强。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英国约有12万佛教徒,其中藏传佛教徒占50%,南传上座部佛教徒占25%。1989年英国已拥有200多佛教团体,成员从数十到数千不等。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