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文珠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

文珠法师

  二零零四年讲于香港佛教联合会文化中心

  佛教是人间的,因为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并不是佛教徒心目中幻想出来的人物,更不是甚么虚无漂渺的鬼神或天仙,而是降生于人间,成长于人间,出家修行于人间,觉悟成佛于人间,说法利生于人间,甚至双林入灭,亦是在人间,而且是有历史可以考证的事实。

  虽然,佛的慈悲,是充满十法界,普遍爱护一切众生,平等拔苦与乐,但却特别重视人间。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因为天上太快乐,天人耽恋五欲,无心修道;地狱众生太恶、太苦,不知修道,也无法修道;饿鬼时刻都被饥渴迫恼,如何修道?畜道众生太愚蠢,不懂得修道;阿修罗嗔恨心重,障碍修道;唯有人间,苦乐交参,贫富悬殊,上有天堂鼓舞,下有地狱警惕,最容阳激发厌苦求乐之心。何况人是万物之灵,有向上的智慧心,有惭愧的道德心,有坚毅的忍耐心,也有追求真理的自由,最宜修道。

  起世经说:人有三种特胜:一忆念胜,即是人类经验智慧的积累;二梵行胜,是指人伦道德的观念;三勇猛胜,是说人能耐劳忍苦的精进心。因为人有智慧,故能够向上,肯服从真理,如果获得正知正见的启示,必能引发内在的觉性,自觉觉他,止于至真。因为人有道德的观念,故能修持梵行,讲道德,崇仁义;如果有善知识的辅导,必能敦品励行,推已及人,止于至善。因为人有坚忍的精进心,故能克苦耐劳,修心圣道;如果实践人间佛教的精神,一定可以克服菩提觉道上的障碍,向佛道进军,终于觉悟成佛,止于至美。可知人道众生,的确是佛门法器,故诸佛无不重视人间,选择人间成道,以人道众生为主要教化的对象。

  释迦牟尼佛,亦如十方诸佛一样,选择人间成道,于公元前四世纪,降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宫,由人道出家修行,由人道降魔成道,由人道创立人间佛教,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父母,如何做子女;如何做师长,如何做弟子;如何做丈夫,如何做妻子;如何做主管,如何做仆役,如何做施主,如何做僧伽(见佛说善生经),总之,人的业力不同,做人的品位亦高下不等,或僧俗有异;但无论你在人生舞台上,担当任何角色,都要谨守自已的本份,尽自已应尽的责任,做人成功了,责任完成了,人格建立了,然后学做菩萨,学成佛道。

  佛在世说法四十九年,皆以人间为对象;佛所说的五乘教法,亦是以人道为起点。先教人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保持人身不失;再教人观察人间的正报或依报,皆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同时教人追究苦空的原因,寻求离苦得乐的方法,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了生死,出轮回;然后回小向大,趣向佛道。

  至于佛所说的一乘妙法,更是教人明白佛性本具,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以成佛,令人激发人性的觉悟,去自觉觉他,共成佛道。故佛是由人成的,增一阿含经佛说:我也是人数。显示佛与人的关系密切,不像其他神道或天道之教,所以我说:佛教是人间的。但我们无论是学做人,学做菩萨,学成佛道,都要本着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去利己利人,直至二利究竟,人格圆满,福慧具足,然后可以成佛。

  一、四无量心的意义

  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是甚么呢?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

  大慈大悲,是佛教的根本,没有慈悲,根本就没有佛教。因为诸佛菩萨,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慈悲心的躯使;诸佛菩萨爱护众生,犹如赤子,正是慈悲心的流露。故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大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大慈大悲又是甚么?大慈是仁慈的爱心,大悲是怜悯的同情。由于仁慈的爱心,故能给予众生无限的快乐;由于悲悯的同情,故能拔除众生无量的苦恼。大智度论说:“大慈给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除一切众生苦。”可知慈悲的内容,就是诸佛菩萨仁慈博爱悲悯同情,能够拔苦与乐的慈悲心。诸佛菩萨本著慈悲的心,爱护一切众生,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冤亲,不分人畜,平等拔苦与乐,因此名大慈大悲。由于众生无量,佛的大慈大悲亦无有限量,故又名慈无量心,悲无量心。

  大慈,不但给予众生物质上的快乐,还给予众生精神上的快乐;不但令众生今生快乐,还可以令众生来世快乐,甚至究竟离苦得乐。因为一切众生的心,无不充满贪嗔痴嫉妒种种恶习惯,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贪享受,贪占有,贪不得时,即嗔恨妒忌,互相斗争,互相陷害,互相杀戳,令人生舞台如战场,悲剧不断上演,而人间的一切忧悲苦恼,亦随之俱来。

  欲想消灭众生心中悭贪与嗔恨,非运用佛的大慈不可。因为大慈,是人性的挚爱,本质无嗔,可以对治众生的悭贪,可以消灭众生的嗔恨,可以令众生远离恶行,抛弃灾难,获得安乐。故大宝积经说:“慈性安隐,离诸怖畏,…慈能灭诸恶嗔恚,…慈能遣一切诸难,烦恼恶趣;慈能济拔一切众生,大慈无量,捐舍自乐,能与一切众生安隐快乐。”又说:“声闻慈唯能自救,菩萨慈毕竟度脱一切众生。”又说:“菩萨摩诃萨,安住大慈波罗蜜,则于一切众生,慈心遍满。”正因为菩萨慈心遍满十法界,普遍平等爱护一切众生,不但给予众生物质上与精神上满足的快乐,同时还能拔除众生心中贪嗔嫉妒种种烦恼恶毒的毛病,令其苦因既断,苦果不生,而获得真理生命自由平等,究竟而又永恒的快乐,故说:大慈能与一切众生乐。

  大悲,能拔一切众生苦。诸佛菩萨,皆因观众生苦,而起大悲心。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被业力牵引,来此五浊恶世受生,就与苦结下不解之缘。谨就人道说:一出母胎,为了生存,就需要饮食营养,需要衣服遮羞御寒,需要房屋居住作息,需要交通往返活动。人只是为了争取衣食住行的需要,不得不出卖劳力,出卖心力,出卖智力;不得不承受一切人事界的冲击,不得不接受自然界的灾害,还要忍受本身求不得苦的挫折,忍受爱别离苦的悲伤,忍受怨憎会苦的恼害,忍受老苦的侵犯,忍受病苦的折磨,忍受…,这一连串的忍受,一连串的苦恼,都是为了生存,可以说:都是生的苦恼。至于死,谁不恐惧?谁愿意死?可是谁都不能不死!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所以死,该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古人说:人生最苦是甚么?无非生别与死离。可知生死,实是人间最苦恼的事。

  然而,众生的生死,从何而来?佛说:众生的生死,起源于颠倒妄想。因为众生的心中,不但贪嗔炽盛,而且愚痴颠倒,不知诸法无常,四大无我,五蕴色身,苦空不净,故被五蕴所覆,执着四大五蕴所组合的色身为自我,妄认六尘诸法为我所有,有了我及我所有的执着,故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只知爱我,不肯爱人。每为了我的享受与占有,而起贪嗔痴慢疑邪见种种烦恼,为恶知识所缠,远离善友,而作杀盗淫妄种种恶业,招致无量生死,轮回六道,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实在苦恼。

  大宝积经说:“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安住不实虚伪颠倒,于无常中,妄起常想;于诸苦中,妄起乐想;于无我中,妄起我想;于不净中,妄起净想。童子,菩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其永断虚妄不实诸颠倒。”由于众生于现实生活中,非常计常,以苦为乐,无我执我,不净计净四种颠倒妄想,贪恋执著,作诸恶业,故招致无量生死的苦恼。诸佛菩萨,观众生苦,激发无缘大慈,运用同体大悲,为说佛法,欲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永断颠倒,取消烦恼妄想,得度生死苦海,出离三界牢狱,解除众生生死的根本,所以说:大悲能拔除一切众生苦。

  众生的心,不止充满贪嗔痴三毒,同时不喜他善,不耐他荣,见人增益,往往妒忌障碍,甚至设法中伤破坏。致使人间充满仇恨敌对,无法和谐共处,共存共荣。菩萨修行,不仅大慈大悲,拔众生苦,与众生乐;还要大喜,大舍,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心,见人功德,随喜赞叹,舍弃人我是非的观念,取消人与人间的界限,溶化彼此的仇恨敌对,促进人间互助合作的精神。于诸众生,无损害心,无嫉妒意,反而能见善则喜,见不及我者,悲悯同情,喜欢协助;见胜我者,恭敬仰慕,喜欢爱戴。如大宝积经说:“由是喜故,于诸菩萨,起深爱乐,犹如大师;于正法所,起爱乐心,如自己身;于如来所,起爱乐心,如自己命;于尊重师,起爱乐心,犹如父母;于诸众生,起爱乐心,视如一子;于阿遮利耶受教师所,起爱乐心,敬如眼目;于诸正行,起爱乐心,犹如身首;于波罗密,起爱乐心,犹如手足;于说法师,起爱乐心,如众重宝;所求正法,起爱乐心,犹如良药;于能举罪及忆念者,起爱乐心,犹如良医。如是童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大喜无量波罗蜜,诸菩萨摩诃萨,住是大喜波罗蜜故,行菩萨行,常怀欢喜,勤求正法无有厌倦。”准此可知大喜,是喜欢止恶行善,是喜欢善与人同,是喜欢协助救济困苦的人,更喜欢爱戴拥护胜过自己的人,一反往日妒忌障碍的卑劣行为,不管对任何人,任何事,只要是公益的事业,无不喜欢参与,喜欢赞助,喜欢见其成功,绝无妒忌之心,悔恨之意,是名大喜,亦是喜无量心。

  大舍是甚么?大舍,是舍弃个人主观的固执,舍弃人我是非的观念,舍弃一切眷恋或怨恨,不忆念众生对自己的恩怨而起分别爱恶,能平等拔苦与乐,救度一切众生。大宝积经说,舍有三种。如果对如法或不如法,如意或不如意,有利或不利于自己的事,能够不生分别,不起烦恼。例如:顺我不贪,逆我不嗔;赞我不喜,毁我不怒;对于外来的一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不被所动;舍弃爱欲,断诸嗔恚,于持戒犯戒,一律看待;于有恩无恩,不分彼此;于善作恶作,其心平等无二,内则感情与理智平衡发展,外则怨亲平等,心无憎爱,是名舍烦恼舍。

  对于有意或无意,伤害自已身体,或立心侵犯自己权益的人,皆能忍受,心无损害,不生烦恼,不思报复,正如弥勒菩萨所说:“有人骂老僧,老僧只说好;有人打老僧,老僧自睡倒;我既省气力,他亦免烦恼。”就是护自他舍。

  又于非法器众生,应起于舍;于不恭敬所,应起于舍;于小乘学处,应起于舍。但佛法是不许一个修学菩萨行的人,只作消极的舍,更要发起勇猛精进之心,求诸善法,广行六度,四摄,教化众生,自利兼他。应舍时舍,不应舍时,能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不忆念众生对自已的恩怨,不分别执著众生的好丑及善与不善而生爱恶之心,平等拔苦与乐,救护一切众生,名时非时舍,能实行以上三种舍,即是大舍,又名舍无量心。

  故菩萨的心,不但要大慈、大悲,还要大喜、大舍,才是真正的慈悲。菩萨以大慈对治贪嗔,给予众生佛道正法乐;以大悲解救愚痴颠倒,拔除众生生死轮回苦;大喜故,见众生离苦得乐,心生庆幸,不妒忌障碍,反而赞叹随喜。大舍故,不忆念众生对自己的恩怨,不分别执著众生的好丑而生爱恶之心,能平等爱护一切众生。

  菩萨能大慈平等爱护一切众生,就可以广度众生,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能大悲平等拔一切众生苦,就可以断除自他的烦恼,即是烦恼无尽誓愿;能大喜庆悦他人的功德,善与人同,就可以学习无量法门,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能大舍抛弃怨亲的观念,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就可以自觉觉他,二利究竟,圆成佛道,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是以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即等如菩萨的四宏誓愿。大慈大悲,是下化众生,重于情,是情感的流露;大喜大舍,是上求佛道,重于理,是智慧的开发。大慈大悲,是修福;大喜大舍,是修慧。若但修福不修慧,那只是痴福,福尽还堕;若但修慧不修福,那只是自私的穷慧,不肯为众生而受苦;是以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要以智慧领导慈悲去修福,以慈悲辅助智慧去修慧,使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结合为一体,故能像金刚经所说:无住生心,生心无住。而能本着无我大悲的精神,去入世救世,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悲智双运,利益人间。

  二、四无量心的实践

  有了慈悲的心,还要有慈悲的行,然后可以令众生获得佛法真实的利益。慈悲行是甚么?慈悲行,就是实践大乘佛教的四摄法。故菩萨藏正法经说:“菩萨应当勇猛以四摄事,于长夜中,摄受有情。”

  四摄事中的第一种,就是布施。布施是将自己拥有的东西,分布给予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分享自己所有,包括自己所有的财物,知识,学问,心力,智力,甚至生命;故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实践人间佛教基本精神的菩萨,不但要以财施救济人生活的需要,以法施解除人精神的困苦,还要以无畏的精神,来保障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三种布施中,以法施为上,因为财施有尽,法施无穷;财施之益止于今生,法施之益荫及来世;财施令人取消贫穷困苦,法施令人解脱生死轮回;财施多得益少,法施少得益多,故布施以法施最胜。

  又布施要离相,内不应执著我能布施,而生我慢贡高之心;外不见有受施者,而起分别心;于其中间,亦不见有可施之物,而分贵贱,生舍与不舍之心。必须三轮体空,如大般若经说:“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不见财物、施者、受者,以无相故,是则具足檀波罗蜜。”但具足檀波罗蜜,已经是登初地的大菩萨了,非初发心菩萨的境界;初发心行菩萨道,初学布施,不但要内至诚恭敬,外尊重对方,而所施之物,还要如法。

  发菩提心经论说:“修行布施者,于己财物常生舍心;于来求者,起尊重心,如父母师长善知识想;于贫穷下贱,起怜愍心,如一子想。随所须与,心喜恭敬,是名菩萨,初修施心。”

  又说:“财施复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信心施,三者随时施,四者自手施,五者如法施。所不应施,复有五事:非理求财,不以施人,物不净故;酒与毒药,不以施人,乱众生故;罗网钓具,不以施人,恼众生故;刀杖弓箭,不以施人,害众生故;音乐女色,不以施人,坏净心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亦说:若因布施,令人互相嫉妒,彼此不和;又布施时,若轻贱讥毁受者;或施已追悔;或希望他人赞叹而布施,或怖恶名而布施,或择时布施,或择人布施,皆不如法。

  是以布施,非在于财物的贵贱或多少,而是所施之物要如法,内心要平等,态度要至诚恭敬。最好是如法求财,持以布施;心无谄曲,而行布施;见苦厄者,悲悯同情,而行布施;虽贫穷少财,而能布施;珍爱宝物,乐意布施;不观持戒毁戒,或是福田,或非福田而行布施;不求人天妙善快乐,而行布施;志求无上大菩提道,而行布施。更要本著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心而行布施,并将布施所得功德,回向众生及佛道。故大般若经说:“诸菩萨摩诃萨,应愍有情而行布施,应住慈心,与有情乐,而行布施;应住悲心,拔有情苦,而行布施;应住喜心,庆有情类,离苦得乐,而行布施;应住舍心,于有情类,平等饶益,而行布施。如是施已,应生是心,我所作福,及所作善,普施十方诸有情类,令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

  或有人说:贫穷布施难,没有金钱财物,教我如何布施?其实布施,不一定需要大量的金钱,只要我们有布施的心,乐善好施,肯关怀别人,肯为他人设想,自己的心力、智力、体力,甚至一句说话,一个动作,都可以布施。

  杂宝藏经说:常用亲善敬爱,或悲愍同情的眼神,注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或以恭敬心,瞻仰三宝,是好眼施。

  能面带笑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父、母、师长、及一切人,是和颜悦色施。

  用喜欢语,柔和语,安慰语,对待父母、师长,或歌颂赞叹父母、师长、及一切人的功德,是言词施。

  执役服劳,恭敬侍奉,父母师长,或对需要帮助的人,义务协助,不取报,不夸功,是身施。

  用恭敬友善的心意,至诚恳切的对待父母、师长、及一切人,是心施。

  对父母、师长,敷座令坐;或敬老尊贤,舟车让座;或舍已床褥,供给父母师长及远至客人享用,是床座施。

  舍私人住宅,建立道场,供佛安僧,或布置美好的居住环境,供给父母、师长住宿,是房舍施。

  此外,入到佛门,用恭敬至诚的心,在佛前奉上一杯净水,一枝香,一朵花,都是布施。或打扫殿堂,清洁道场,亦是布施。何况在美国,无论怎样贫穷,还有一份退休金,或救济金?请不要吝惜,当知“布施犹如井中水,一边吊打一边盛;三朝五日不打水,何曾满盈到井边?”所以懂得布施的人,是不会因布施而贫穷的,不管是今生或来世;唯有悭贪不肯布施的人,不只今生贫穷,来世将会更贫穷。

  据说:佛弟子中论议第一的迦旃尊者,有一次在回祗园精舍的途中,看见一个老妇人在河边大哭,不禁悲悯同情,问妇人因何伤心至此,是否需要帮助?老妇人说:“你怎能帮助我呢!我是一个苦命人,常被贫穷困苦折磨,真的不想活下去了!”说着,便向河中走去,意图自杀。

  迦旃延急忙阻止她说:“不要伤心!世间上贫穷的人很多,不止你一个,你不喜欢贫穷,何不卖给别人呢?”老妇人听说贫穷可以出卖,惊奇的问:“贫穷怎可以出卖?卖给谁?谁肯买我的贫穷?”迦旃延说:“卖给我吧!我肯买你的贫穷。”妇人问:“如何进行卖买贫穷呢?”迦旃延即为他演说佛法,说明罪福报应的因果法则,并告诉她:“你前世悭贪,不肯布施,故今生招致贫穷困苦的果报,现在,你要实行布施修福,布施,就是卖掉贫穷最好的方法。”

  老妇人闻法,心开意解,欢喜信受,但苦无可以布施之物。迦旃延将自已的钵交给她说:“布施,不一定需要金钱,现在,你持此钵去盛满清净的水,布施给我,就可以把贫穷卖掉!”妇人依教奉行,用恭敬至诚的心,将一钵清水,布施给迦旃延,迦旃延为他回向祝福,不久命终,即生天上享福;因为天人是有宿命通的,知道自已前生,因被贫穷困苦所逼而要自杀,幸得迦旃尊者慈悲,教她布施,今得生天享福,故特别来人到间,礼谢迦旃延的恩赐,证明她真的把贫穷卖掉了。

  所以,我们无论怎样贫穷,都应该乐善好施。对不起,我不是要向各位化缘,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实行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用慈悲的心,来实行慈悲的布施而已。佛在世时,所以天天带领比丘们入城平等行乞,正是慈悲心所驱使,目的令所有人,都有机会布施修福。而迦叶尊者,专门乞贫不乞富;须菩提尊者,则专乞富不乞贫,亦是基于慈悲心,为对方的利益着想。迦叶尊者可怜贫苦人家,前生己经不懂得布施修福,致使今生为贫穷困苦所迫,若然今日生再不布施修福,来生将会更苦恼,故专向穷人行乞,令穷人有机会种福;相反,须菩提尊者认为,富贵人家,是前生布施所得的福报,如果今生不继续修福,则福报享尽,又会变成穷人,因此,专向富人行乞,令续善根,生生世世,福报随身。是以身为佛弟子的我们,不但自已要实行布施,还要劝导他人布施。可惜很多人不理解,以为出家人教人布施是贪心,其实,真正布施的对象,并不限于出家人,三宝的福田,父母师长的恩田,一切贫穷困苦者,及残障人士的悲田,都是布施的对象,都可以种福。布施福田、恩田与悲田,同样是散播幸福的种子,一定有幸福的收获。

  二爱语、爱语是说些令人喜欢爱听的话。语言对于人际关系至大,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维系,意志的传达,思想的交流,皆凭借语言为媒介。若然不善于措词,或口不择言,势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不可不慎。

  特别是志在救护众生的菩萨,说话更加要谨慎小心,既不可唇枪舌剑,伤害别人,还要随顺世间正法,说些契情,契理、契时、契机的话;令众生欢喜信受,去恶修善,调伏身心。例如:见人生病,或事业失败,或遭遇不幸时,应该说些同情、安慰、劝勉的话,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与抚慰。当人学业成就,事业成功,或家有喜庆时,应说些祝贺语,赞叹语,鼓励语;令人喜悦,鼓舞,发向上。或与人闲谈时,要善巧方便,说些引人入胜的说话,令对方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佛法的感化,发心学佛,追求真理,修己利人。是以爱语,亦是摄受众生的方法之一。

  三利行、利行是一种纯为利益众生的行为。可分为三类:

  一是发慈悲心,用财物布施,积极展开社会福利工作,拯溺、扶危、济困,解人危急,令群众改善生活环境,获得现实的安乐与利益。

  二运用智慧能力,从事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作育英才;或弘扬佛法,教人止恶行善,改往修来。令众生因今日所作的善因,引至他日或来生的善果,而获得学佛修行的好处。

  三本着无畏的精神,不畏生死苦,发菩提心,留惑润生,常住世间,广度众生;或劝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或劝人出家修行,主持正法,续佛慧命,令正法久住于世,指导迷途中的众生,都是属于利益众生的行为。

  菩萨为了教化众生,不但要自利兼他,还要舍己为人,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已求安乐,故梵网经说,菩萨应该“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本乎自我牺牲的精神,从实际行动中去济世益群,目的不是为了邀誉于世间,以遂个人名利的私欲,而是要令人景仰,令人感动,令人肯接受自己的教化,以达到摄受众生之目的。

  四同事、一个以慈悲为怀的菩萨,绝不会潜迹深山,闭门自修,但求自利;必须本着慈悲济世的精神,深入社会,接触各阶层的人物,与众人同事共行,以收潜移默化的效益。是以人间佛教的实践,不止是要布施、爱语、利行,还要研究五明学,发展五明的事业,从事五明的工作。

  五明是甚么?五明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前四明是一般学者所共同学习的科目,后一种内明,是单独阐明自家的宗旨。西域记说:“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即是说:古代印度的一般儿童,七岁就开始研习五明学,首先学习声明。

  声明,包括语言文字。语言注重发音,及其声韵的屈曲;文字着重笔画次序,及其所诠的义理。由于语言能够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意志,使人与人间互相沟通,彼此传递消息,维系感情;文字能傅授古代文化与古人的经验,使人能够吸取前人的知识,开发自已的智慧,以达到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之目的。故语言文字对于人类,是非常的重要。特别是要弘扬佛法,教导一切众生的菩萨,不但要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还要学习其他国家语言的音韵,及其文字的组织。因为众生的类别不同,种族不同,生长的地理环境,及其历史背景都不同,菩萨欲想平等教化,广度众生,非懂得多种语言文字不可。

  菩萨持记经说:“声论有二种,一者显示界色(字界字缘),二者显示巧便言辞。”声可分有情声、无情声。有情声与无情声,皆有可意声,与不可意声。又佛之教法,是以声为教体,如法华玄义说:“如佛在世,金口演说,但有声音诠辩,听者得道,故以声为经。”维摩经疏说:“菩萨观众生眼等六根,何根偏利?若耳根偏利,即以音声为佛事。”楞严经文殊菩萨选择圆通根时说:“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是以一个菩萨,无论是要上求佛道以自利,或要下化众生以利他,首先都要研究声明。

  工巧明,是指世间一般的工程与艺术,无论士农工商,皆各有其专业的技巧与艺术,欲其专业的进展,发扬光大,必须不断钻研及修改其工艺。古之工巧明,还包括阴阳历数等科目的研究。现代人衣食的精美,交通的方便,筑建物的不断创新,与环境的不断改善等等,皆拜工巧明所。

  医方明、包括一切医学知识,手术,及药物的运用。古代还包括药石针炙,与禁咒等学术。现代医学的进步,药物的发明、卫生的设备,以及健康学,营养学等,皆属于医方明。

  因明、是一门考定正邪,研究真伪的学说。由于人的思想不一,见解互异,究竟谁的见解正确,有利于人?谁的思想歪曲,会危害社会群众?必须要有一定的准则,以定邪正真伪。因明学类于近代的论理学,以宗因喻三支以立论,例如立论:声是无常(宗),为所作性故(因),犹如瓶等(喻)。但以因支,最为重要,故名因明,佛典中有因明正理门论,陈那著,义净译,一卷;后陈那之弟商羯罗主著:因明入正理论,唐玄奘译,一卷。

  内明:是一种阐明自家宗旨的学说。包括宗教学、伦理学,心理学、道德学、以及人生哲学等科目的内部典籍,往往因人的思想,因人的见解,或因人的信仰而异,彼此立论,与他不同,限于自已的思想,故言内明。佛在世时,印度婆罗门教,是以四吠陀论为内明;佛教,则以三藏十二部教为内明。因为三藏十二部教,是说明人内在心性的经典,可以开发人内在的智慧,令人了解真理,不同于世间其他心外立论的学说,故名内明。

  瑜伽师地论说:“诸佛语言,名内明论。”大智度论说:“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菩萨地持经说:“明处者有五: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可知以上五种学问,不只是古代印度学者所学习的科目,而一个实践慈悲行的菩萨,更要精通。

  一个精通五明学的菩萨,不止可以在文化教育界服务,潜移默化教育界的人士;可以在军政界服务,推展仁慈的德政;可以发展工商事业,改善工商界的积蔽;亦可以从事医药工作,提升医药界人士的道德观念;更可以从事农作业的活动,以协助贫农,解除困苦。总而言之,无论士、农、工、商,科学、哲学、医学、音乐、以及文化教育等科目,身为菩萨,都要学习,都要精通,作为救人救世的技术,济世益群的资本;使自已凭借多方面的学识,能与社会各界人士共事同行,给予各行各业人士的影响与辅导,以提高各行各业人士的质素,以取消各行各业的积弊,以解救各行各业的困境,以促进各行各业的成功。令人心仪敬佩,然后,利用同事的关系与情感,劝导他人发菩提心,利已利人,以达到方便教化众生之目的;共同建设人间乐土,共同促进人间永久性的和平,谓之同事摄。

  菩萨所以要运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方法来接近众生,摄受众生,无非是想于生死长夜中,制造教导众生的机会,实行鼓励众生和自己一样,修学佛法,实践慈悲,共同离苦得乐,究竟觉悟成佛,以实现:“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弘愿。

  三、四无量心与人生

  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每个人都不愿意受苦,而喜欢追求快乐;但不幸的是:每个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众苦已经追随左右,而且是片刻不离。我们应该如何努力,始可以令人远离众苦,获得快乐的满足,而达到人厌苦求乐之目的呢?这的确是地球上所有人生存最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够实践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爱扩大,变成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使每个人见他人受苦时,都从内心的深处,生起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愿意拔除他人的痛苦(悲),给予他人的快乐(慈),见他人离苦得乐时,都从内心的深处,发出庆幸欢悦,随喜他人功德之心,不妒忌障碍,反而赞叹协助(喜),同时能够舍弃私人的恩怨,从内心深处,产生冤亲平等之心,取消人间仇恨敌对,平等爱护一切人(舍),那么,自然令所有人都能够离苦得乐,一定达到人生厌苦求乐之目的。

  因为人,是互相依赖而生存的高等动物,无论人怎样聪明才智,富有或能干,都必需他人的支持,始可以生存。因此,他人对自已的爱护,同情、喜悦、与平等的待遇、便成为人生存根本的要求。

  一个婴儿,不仅出生后,完全依赖母爱而生存,即使是在母胎时,已经需要母爱的照顾了;因为一个孕妇的饮食营养,以及内心的仁慈,同情与喜悦,宽恕与平等种种精神状态,足以影响未出生的婴儿未来身心的发展。

  一个儿童,必需要有家长慈悲喜舍的爱护与鼓励;当儿童长大入学,亦需要老师慈悲喜舍的爱护与教导;而青年人,最初进入社会工作,固然需要他人慈爱的关怀,悲悯的同情,喜悦的赞赏,以及平等的待遇?老年人又何尚不需要人仁慈的照顾,悲悯的同情,喜悦的协助与原谅宽恕呢?

  当一个病人躺在病床上,如果获得医生与护士爱心的照顾,该是最好的特效药;如果医生缺乏真心关怀病人,而护士又不耐烦、不友善的表现,必然会令病人失望与不安,甚至影响病人的康复。是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该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营养素。无论是幼年,青年,或老年;是健康或生病;是在生活上、学业上、或事业上;都需要他人仁慈的爱护,给予自己的快乐;需要他人悲悯的同情,拔除自己的痛苦;需要他人喜悦的欣赏,赞助自己的成功,不妒忌障碍;需要他人平等的对待,不记宿怨,不含恨报复。如果再由慈悲心,进而慈悲行,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来饶益众生,那简直是令人在享受最基本的营养素的同时,还获得无上补品的滋润。

  可是,现代科学虽然极端昌明,忽视了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营养素,更不知道人生非常需要四摄法的无上补品的滋润,致使人类被贪嗔嫉妒所统治,被愤怒仇恨所包围,内心深处的爱,竟被恶意抑制,甚至破坏,结果,令人世间充满苦恼,战祸弥漫,不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我可以肯定的说:今后人类唯一自救的方法,不是科学无止境的发明,而是每个人都要将内心深处的爱,提升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去爱一切人,救一切人,欢喜协助一切人,平等对待一切人。唯有这样,当你需要别人支持时,才有人肯伸出同情之手,真心愿意帮助你。

  世间上,很多风云的人物,他们拥有大量的金钱,高尚的地位,显吓的权势,表面上看起来,也有很多拥护的朋友;可是,当他们一旦失意时,他们的朋友,亦随着他们的金钱、地位、权势而消失,无处可寻觅。原来他们的朋友,只是金钱权势的附属品,并非由爱心培养出来的友谊。

  如果你平常肯用爱心、同情心、随喜心、平等心去对待一切人,那么,当你需要人支持时,一切人自然会为你付出一切,包括生命在内。此刻,你才知道,利人即是利己,爱人等如爱己;原来欲想自利,不是损人利已,而是舍己为人;是由利他的行为,来成就自利的功德。当你二利究竟时,就可以成佛啦!所以我说: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不但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营养素,亦是自利利他的资金,是觉悟成佛的基石,各位!你相信吗?你愿意学习?

  其实,你们是应该相信的,更应该专心学习。当知佛出现于人间,觉悟成佛,不过是发现人性的优点而已。此人性的优点,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佛性的原始功能,就是无限量的仁慈博爱心(慈),无限量的悲悯同情心(悲),无限量的随喜功德心(喜),无限量的冤亲平等心(舍)。慈悲喜舍,既然是人性本来具有的优点,故与人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而成为人皆依赖生存的基本营养素。

  可惜!可惜人性的缺点,贪嗔与嫉妒,愤怒与仇恨,往往遮蔽了人性的优点,使人性优点,无法发挥其功能来利己利人,反被贪嗔嫉妒,愤怒仇恨等人性的缺点,坝踞心灵,使自己与他人,都饱受痛苦的折磨,甚至永远轮回生死,不得解脱。

  佛为拯救人的愚痴与苦恼,更为取消人性的缺点,发挥人性本具佛性的功能,故创立人间佛教,教人发展人性的优点,去爱一切人(慈),救一切人(悲),随喜赞助一切人的功德(喜),平等对待一切人(舍)。使一切人皆获得基本营养素的资润,皆可以远离众苦,接近幸福,甚至究竟离苦得乐,觉悟成佛,这就是佛创立人间佛教最终之目的。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