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人间佛教的经证(2)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善友第一厚

  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别译杂阿含经》说:「若远至他国,行伴名为亲;于自居家中,慈母最为亲。」,人所以能存在,乃是靠众多的因缘关系而来。朋友,就是重要的因缘之一。朋友有益友和损友。《长阿含经》载,益友有四可亲:

  一、止非:见人为恶,则能遮止;示人正直;慈心愍念;示人天路。

  二、慈愍:见利代喜;见恶代忧;称誉人德;见人说恶,便能抑制。

  三、利人:护彼不令放逸;护彼放逸失财;护彼使不恐怖;屏相教诫。

  四、同事:为彼不惜身命;为彼不惜财宝;为彼济其恐怖;为彼屏相教诫。

  《孛经抄》说,友有四品,「如花、如称」的是损友,「如山、如地」的是益友。又说交友之道乃:「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励,义会友道。」《四分律》谓亲友具有七法:1、难与能与,2、难作能作,3、难忍能忍,4、密事相语,5、互相覆藏,6、遭苦不舍,7、贫贱不轻。

  所以,我们结交朋友,是为了互相砥砺,互相帮助。好的朋友能给我教导,给我劝解,给我知识,给我帮助。譬如春秋时代的鲍叔牙与管仲,二人笃于交谊,世称「管鲍善交」。目犍连因知友舍利弗,得以归投佛陀,共同追求真理。所谓「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亲近善知识,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结交恶知识,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此,好的朋友是最可亲的人,也就是「善友第一厚」。

四、无为第一安

  无为,是涅槃的异名,就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充满快乐、光明、物我合一、自由自在的境地。人活在世间上之所以有痛苦,是因为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成了要坏,坏了再成;人生了要死,死了又生。但是涅槃的境界是:

  一、无生的境界:涅槃已没有生死、变异,是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固然不生有漏杂染的烦恼,也不起无漏清净的涅槃想,是个染净俱捐,境我皆泯,无生法忍的绝对世界。

  二、无住的境界:涅槃之后,无处不在,在清净心里,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内,在万里虚空里。

  三、无我的境界:已去除我执之我,而存真如之我。犹如黄金去了杂质,发出灿烂的大乘光芒,发出慈悲平等的光辉,普照世间众生。

  四、无缺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我们心灵上永恒的乐土,那里面充满法乐,有完全的平静,有至高的妙乐,有持续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脱,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实的世界……。所以说,涅槃就是圆满,也就是所谓「无为第一安」。

二十一 利己利人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净离众毒。

  ——《华严经》——

一、利己与利人

  一般社会上的情形,对利己与利人,可分为四种,即:1、利人不利己,2、利己不利人, 3、人己都不利,4、利己又利人。平常,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萨发大心,不然可说少之又少。在佛陀的本生事迹中,有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可说是利人不利己的最好典型。利己不利人,这在一般人可说是最普遍的,一个人生存在世间上,处处都以「我」为前提,为自己的利益著想。先利人,再利己,佛陀的本生——一切施王,可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大乘佛教中,菩萨发心先为众生,后为自己,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与宋朝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谋而合。阿弥陀佛在菩萨位时,所发四十八大愿,愿愿为饶益一切众生;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利人的精神,可见一斑;近代慈航法师说:「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这都是愿代众生苦,普济一切众的菩萨精神。

二、回向的意义

  回向,是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一切众生,以拔除众生的苦恼,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讨巧的修行法门,回问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蜡烛炬引燃其他的蜡烛,原来蜡烛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减弱,反而由于点亮其他的蜡烛而使室内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将一粒种子再播种到田里,种子经过发芽、开花而结成累累的果实。回向的功德犹如聚宝盆,不但能使功德不会流失,反而会转大。

  诸经论有关回向的说法甚多,如《华严经疏》列举有十种回向:

  一、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饶益一切众生。

  二、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许的功德,发广大欢喜心,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普获利益。

  三、回小向大:将自觉的小乘之心,回向趣于大乘的自利利人。

  四、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众生同证菩提佛果。

  五、回劣向胜:菩萨能够喜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并且使他回问殊胜的无上菩提。

  六、回此向证;一切善根回向永离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净的彼岸。

  七、回事向理:将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理体。

  八、回差别行向圆融行:从千差万别的现象界,回向圆融无碍的平等法性。

  九、回世间向出世:所有世间善法都能随顺回向出世间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众生。

  十、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从宇宙万有如如不动的理法界,回向本体与现象「相即相人」的理事无百法界。

三、回向的实践

  回向是一种「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无私无我的广大心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实践回问的修行,譬如课诵或法会结束时,唱诵回向文:

  一、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众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三、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法华经·化城喻品》、

  四、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观经玄义》、

  五、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六、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何时何地,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时时都能与上述等回向文的善行相应,并且将这些回向于一切众生,当下就是佛果,当下就是净土。

四、回向的功德

  实践回向法门,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缘法,而将一切成就归于大众,不敢独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执我贪,明白诸法法性本来平等,实无功德可得,心常清净,远离诸毒。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会减少,并且能利益更多人,甚至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可谓自他两利,怨亲平等。

二十二 治身

  己得身心教,不复难教馀,欲教馀者,先须教自己。

  ——《佛治身经》——

  《论语·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若想自度度人,首先就必须先以身作则,净化自己,自己若不先求得净化,又如何来净化社会,净化他人呢?所谓净化,不仅思想要净,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净,唯有身心净化,才能成就自己,完成他人。因此,吾人要以持戒修法净化身心,以定以慧安住身心。意即:

一、持戒布施勤作务

  持戒,就是守法。身心教,谓身受七戒,心受三戒,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行贪欲、瞋恚、邪见。经上说,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激烈的毒药,瞋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著戒律的铠盾,披著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上最光亮的明灯——智慧。《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所以,戒是净化身心的良药,戒是轨范,使我们一切行止中规中矩,受人敬重。

  除了守法、持戒,更必须积极行布施,勤劳作务,如此必能健全自己,树立自我的良好形象,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二、忍辱精进结善缘

  做人处事,「忍」是很大的力量,「忍」是很大的修养,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教育他人,要忍耐他人的能力不足,忍耐他人的拒绝接受。所以我们要有如船夫一般,两岸来回,度入不厌不倦,忍辱精进,要以忍耐和他人结善缘。

三、读经礼佛增福慧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所以我们平常要谦冲自牧,埋头苦读,广修一切世学内典。能够熟知外学,才能够制诸外道;知道一切工巧明,才能造就世间之利济;能圆满了达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之法,才能自觉觉人,普化群伦。此外,礼佛可以庄严身心,可以增加修养,可以健身净心。能够经常读经礼佛,自然福慧多增。

四、梵行禅坐利身心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常行梵行。譬如:说话,所说都是清净的语言;做事,所做都是清净的事情;闻声,所闻都是清净的音声;思想,所想都是一切清净的人事。能够常行梵行,身心自然清净。又,禅坐亦是安住身心的法门,有了禅定的修养,不论是行往坐卧,进修辩道、生活之中必有很大的利益。

  《法句经》说:「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因此,能克己,凡事从健全自我做起,已正而后正人,必能自利利他,自教教他,如《佛治身经》说:「已得身心教,不得难教馀,若欲教馀者,先须教自己。」

二十三 信心

  因有信心故,则不造诸恶,一切诸功德,以信为使命。

  ——《大庄严经论》——

一、信心的意义

  信心,是说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碍心,也就是远离怀疑的清净心。《出曜经·信品》说:「欲见诸真,乐听讲法,能舍悭垢,此之谓信。」《梵網经》说:「信心者,一切行以信为首,众德根本。」信为入道的第一步,所以菩萨五十二阶位中,即以十信位为首,五根或五力中亦分别以信根、信力为最初。因此,诸经论中有关劝发起信之处特多。

  此外,关于所信之法,诸经论所说亦有别,例如:《俱舍论》举出四谛、三宝、善恶业果等事理之法,《杂阿含经》谓佛法僧及圣戒等四证净信,《大乘起信论》则强调对真如及佛法僧之信心。

二、信心的作用

  信心是向上的、向善的,信心能成就一切善事。《华严经·贤首菩萨品》说:「信为道无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净信离垢心坚固,灭除憍慢恭敬本。信是宝藏第一法,为清净手受众行。信能舍离诸染著,信解微妙甚深法。信能转胜成众善,究竟必至如来处。清净明利诸善根,信力坚固不可坏。信永除灭一切恶,信能逮得无师宝。信于法门无障碍,舍离八难得无难。信能超出众魔境、示现无上解脱道。一切功德不坏种,出生无上菩提树,是养最胜智慧门。信能示现一切佛,是故演说次第行。信乐最胜甚难得,譬如灵瑞优昙华,亦如随意妙宝珠。」所以,有了信心,就能舍离诸杂染,不造众恶,一切功德由此生长,如《大庄严经论》说:「因有信心故,则不造诸恶,一切诸功德,以信为使命。」

三、信心如何增长

  信心,好比田园里的幼苗,如果遭受风吹雨打,就不容易生长,这就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么,要如何增长信心呢?

  一、 从灵感而增长信心。

  二、从福德而增长信心。

  三、从慈悲而增长信心。

  四、从慧解而增长信心。

  五、从体验而增长信心。

  六、从见性而增长信心。

四、结 论

  《大庄严经论》说:「信为第一财宝。」你有信心,财富就在你的心里。我们不但对宗教的信仰要有信心,对事业、道德,乃至对任何饶益众生的事情,都要具备有信心。

二十四 戒闻利身

  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欲知利身,戒闻为最。

  ——《法句经》——

一、自利利人的意义

  自利利人,又称自益益他、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他二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人,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菩萨以修行六度,能自利利他。如《发菩提心经论》说,修行布施,能使善名流布,随所生处,财宝丰盈,是名自利;能令众生、心得满足,教化调伏,使无悭吝,是名利他。……

二、自利利人的好处

  自利利人是大乘佛教的目的。一个人的所做所为能够自他两利,是最上等人,是佛的世界。《七处三观经》说:「人有四辈:有人自护身,不护他人身;有人护他人身,不自护身;有人亦不自护,亦不护他人;有人亦自护,亦护他人。是人不自护,亦不护他人,是最下贱人。护他人,不自护,是胜上。若人自护,不护他人,是胜上。若自护,亦护他人,最第一。」

三、如何利身

  我们的身心好比脱疆的野马,顽劣不羁;又像猿猴,变化不定,掌握不易。如何握紧手中的绳索,调伏这匹烈性的野马,驯服这只急躁的猿猴,让它听从使唤,循规蹈矩?如何策励我们的行为,使他走向美善的大路,而自利利人?

  一、持戒:戒能防非止恶,戒是一切修行法门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为;戒如缨络,庄严菩提之道。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所以做人要受持杀、盗、淫、妄、酒五戒。如《发菩提心经论》说:「修持戒者,悉净一切身口意业,于不善行,心能舍远,善能呵啧恶行毁禁,于小罪中,心常恐怖。……修持戒故,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是名自利;教化众生,令不犯恶,是名利他。」

  二、闻法:除持戒外,亦需多闻,所谓闻所成慧。佛法中一切功德,都由闻法而来。龙树菩萨说,闻法由三处闻,即从佛闻法。从佛弟子闻法,从经典闻法。又闻法有四种功德: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因此,常常听闻善法,接受学习,实践体会,便能受益。

四、结 论

  《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可见凡是能发心自利利他,就是大乘菩萨。而要达到自利利地之行的两个基本要件,就是「戒」、「闻」。所以,《法句经》说:「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欲知利身,戒闻为最。」

二十五 财富的处理法

  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馀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

  ——《杂阿含经》——

一、合法的财富

  佛教不完全否定钱财,黄金是毒蛇,黄金也是弘法利生修行的道粮,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合法的钱财,能用来作福利人,钱财越多越好。

二、发财的方法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不过如何合法取得呢?在社会上,聚集财富最基本的方便法门,就是要学习作工、经商、务农等各种的工巧技艺,同时亦要能勤劳、节俭、宽厚、信心、结缘、布施,如此必能致富。

三、如何处理财富

  经过努力而获得的合法财富,在《杂阿含经》里,将其分为四分来处理:

  一、 分自食用,取之四分之一用做衣食住行之需。

  二、 二分营生业:保留四分之二经营事业,继续投资。

  三、 馀一分藏密:另外一分要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四、结 论

  佛教里处理财富的方法,除了《杂阿含经》的财富四分法外,馀如《心地观经·厌舍品》的财富四分法为:

  一、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瞻家业。

  二、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

  三、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

  四、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

  在《大宝积经·善顺菩萨会》以波斯匿王为例,说明财富的处理方法是把它分作三分。

  一、一分奉如来世尊及比丘众。

  二、一分施与舍卫城中贫穷苦恼,无依怙者。

  三、一分财物留资国用

  在《般泥洹经》中,对财富的处理方法是说,除了生活必需之外,有四分法:

  一、为供养父母妻子。

  二、为瞻视人客奴婢。

  三、为给施亲属知友

  四、为奉事君天正神沙门道士。

  若能依上述方法处理财富,家居生活必能安定富足。

二十六 善护口过

  护四种口过,常说利益言, 自过能发露,是故得上音。

  ——《无所有菩萨经》——

  「一言兴邦,一言丧国。」口,能像刀剑伤人;口,能做功德;口,也能修行。但是,口舌往往是最容易造罪业的。《四自侵经》说:「谛观一切扰扰纭纭,但诤咽喉不急之事,祸从口出,千殃万罪,还自缠绕。」因此,智者应舍离四种口过,常发正语。四种口过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一、妄语

  妄语,又称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是十恶、五戒之一。谓以欺人为目的而说不真实的语言。据《四分律》载,说虚伪不实语,名「小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谓证,乃「大妄语」。由于妄语言说,诳惑他人,令人妄解,致使万苦争缠,百忧总萃,如此种虚妄之因,将感得轻贱之报,及地狱重苦。《诸法集要经》说,若发虚妄言,则舍真实法,亦坏他世善,无恶而不作,为他所嫌恶,是受轮回苦,无由生诸天。又《优婆塞戒经》载,乐于妄语者,现世得「恶口恶色,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等恶业之报;后世得「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之报;受报之后,若生人中,则「口不具足,人不信受,见者不乐,虽说正法,人不乐闻,一切外物,资产减少」。

二、两舌

  两舌,又称离间语、两舌语,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是十恶业之一。《正法念处经》说:「太喜多语言,增贪令他畏,口过自夸诞,两舌第一虚。」又《华手经》说:「恶口而两舌,好出他人过,如是不善人,无恶而不造。」两舌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亦得弊恶眷属与不和眷属之果报,如

  《法苑珠林》说:[ 两舌斗乱人,地狱被分裂,狱卒擘其口,焰刀割其舌。苦痛既如此,加之以饥渴,恶业不自由,还饮身中血。」「谗毁害人深,固受三涂苦,设使得人身,馀报仍依怙,眷属多弊恶,违逆恣瞋怒。」

三、恶口

  恶口,即口出粗恶语毁誉他人。据《大乘义章》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恶口。《法界次第初门》说:「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五分律》说:「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斫身,由其恶口。应毁反誉,应誉反毁,自受其殃,终无有乐。」另据《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载,若恶口骂詈、诽谤,其人将获大罪报。

四、绮语

  绮语,谓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为十恶之一。《成实论》以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最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又《瑜珈师地论》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辞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此诸绮语无益自他,唯增放逸,长诸不善。死落三涂,后生人时,所就正语,人亦不信。如《大智度论》说:「有堕饿鬼中,火焰从口出,四向发大声,是为口过报。虽得多闻见,在大众说法,以不成信业,人皆不信受。若欲广名闻,为人所信受,是故当至诚,不应作绮语。」

  所以,我们要多用口修行,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口过,常说赞美别人的话,利益别人的话,如《无量寿经》说:「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若是自己犯过,能心怀羞惭,发露忏悔,如此必能得广名闻,得妙音声。

二十七 益友和损友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佛说孛经》——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叫益友,什么又是损友呢?在《佛说孛经》里说朋友有四品,就是四种朋友:

一、 有友如花

  ——好时插头,萎时损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

  有的朋友像花一样,当你盛开的时候,他把你插在头上,供在桌上;假如你凋谢了,他就把你丢弃。也就是说,当你拥有权势、富贵的时候,他把你捧得高高的,凡事奉承你,随顺你;一旦你功名富贵没有了,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就背弃你,离开你,这是嫌贫爱富的朋友。

二、 有友如称

  ——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

  有的朋友像称一样,如果你比他重,他就低头;如果你比他轻,他就高起来。也就是说,当你有办法、有名位、有权力时,他就卑躬屈膝,阿谀谄媚的向你低头;等到你功名权力没有了,他就昂起头来,看不起你了。

  这两种如花如称的朋友都是损友,我们应当远离,如《增一阿含经》说:「莫亲恶知识,亦莫从愚事,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根,永在暗中行。」

三、有友如山

  ——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

  有的朋友像高山一样,山能广植森林,豢养一切飞禽走兽,任凭动物聚集在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好朋友像山,有著广阔的心胸,就像孟尝君一样,有食客三千,能容纳很多的朋友。

四、有友如地

  ——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

  有一种朋友如大地,大地能普载万物,我们在大地上建房子,栽种花草树木,乃至人、车行走其上,大地都毫无怨尤的承受著。所以,像大地的朋友,可以普载我们,替我们担当,替我们服务。

  这两种如山如地的朋友都是益友,我们应当亲近承事,如《增一阿含经》说:「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人中无有恶。」

二十八 粗言与善语

  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

  ——《无量寿经》——

一、口业的重要

  口业,有善有恶,善良的口业可以鼓励人向善向上;粗恶的口业,犹如一把利斧,若运用不当,不但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所谓「自害害彼,彼此俱害」。

  又人生不过身、意、口业,据佛所言,口业果报多于身、意二业,以发意则未必形于外,而出口则易见;又举身为恶,犹有时艰阻,不若口之易发。况且一句话是功德,一句若是罪过,所以说话要非常戒慎啊!

  在《龙舒增广净土文》中,举出九种譬喻以劝戒口业,即:1、口诵佛名,如吐珠玉。2、口宣教化,如放光明。3、口谈无益,如嚼木屑。4、口好戏谑,如掉刀剑。5、口道秽语,如流蛆虫。6、口说善事,如喷清香。7、口语诚实,如舒布帛。8、口言欺诈,如蒙陷井。9、口称恶事,如出臭气。

二、粗言的过患

  凡夫瞋恚之火炽盛常燃,逢缘起障,触境生瞋,所以发言一怒冲口烧心,损害他人,痛如刀割,有乖菩萨之善心,常违如来之慈训。所以《业报差别经》说:「粗言触恼人,好发他隐私,刚强难调伏,生焰口饿鬼。」如《大智度论》载,或有饿鬼,先世恶口,好以粗言恼害众生,众生憎恶,见之如仇,以此罪故,堕饿鬼中。又《修行道地经》说:「口痴而心刚,不柔无软说,常怀恶两舌,不念人善利,所言不了了,藏恶在于心,如灰覆炭火,设蹑烧人足。」这都是粗言于人于己之祸害。

三、善言的利益

  所谓修行,是要使身口意三业清净,尤其修口,是非常重要的。《修行道地经》说:「其语常柔和,顺从言可人,言行而相副,心身不伤人,譬如好华树,成实亦甘美,佛尊解说是,心口之谋相。」《金刚经》里说,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佛陀说好话、正语,所以能受众生尊敬。因此,我们要口常行慈,不妄不假不骗,常说善良、慈悲、道德、恭敬、赞叹别人的语言。例如:佛陀往昔在因地中与弥勒菩萨一同修行,由于佛陀经常赞叹诸佛菩萨,以此赞叹功德,所以佛陀较弥勒菩萨早成正觉。

  又佛陀说修习善语可获十种功德,即得柔软语、捷利语、合理语、美润语、言必得中、直语、无畏语、不敢轻凌语、法语清辩、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四、结 论

  语言是表达意志、思想的重要工具,所以我们要善用它,修习善语,随口说赞叹的话,鼓励的话,建设性的话,使口里所出,句句是金玉良言,是法味珠玑,利益众生,充实自我,这即是「彼我兼利」。

二十九 四摄化地

  布施及爱语,利行与同事,如是四摄法,普摄诸世间。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吾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脱离不了你我的人际来往,除了物质需求之外,更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俗若就:「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人与人之间如何勾通?如何保持和谐?佛法提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圆满、和谐。

一、布施

  布施谓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是众行之源,六度之初,亦为四摄之首。如何布施与人结缘呢?布施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劳力、欢喜、智慧、无畏等布施,也就是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布施在日常生活上是非常容易实行的,随口的布施,随手的布施,随意的布施,随喜的布施,随心的布施,不需要花很多本钱,随时随处

  可以做功德。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能招感幸福的果报。据《优婆塞戒经》说,乐施之人可获得五种利益:1、终不远离一切圣人,2、一切众生乐见乐闻,3、入大众时不生怖畏;4、得好名称;5、庄严菩提。布施是摄受众生的第一步,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心思,切实去奉行,必定能够处处如意,人人有缘。

二、爱语

  爱语,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大宝积经》说,爱语是常不舍离欢喜之心,爱语是以无染心分别开示,爱语是对来乞众生善言安慰,爱语是演说利益之事。佛陀是爱语的实践者,据经典记载,佛陀每见人来,则曰善男子、善女人,对众生软言慰喻。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说爱语,让人生起欢喜心,必能获得许多的友谊。

三、利行

  利行,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大宝积经》说,利行是满足自他所有意乐;利行是深心无悔;利行是自利利他,平等摄受;利行是弃舍自利,专务利地。佛陀在过去世中,为了度化众生,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种难行能行的利他行,莫不是以平等心、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

四、同事

  同事,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随众生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霑利益,因而入道。《大宝积经》载,同事是随己所有智慧及功德,为他人说法,摄受建立一切众生,令其安住佛法之中;同事是以平等心帮助成就诸来乞者;同事是回向大乘;同事是常起深心,无间说法。佛陀降尊就卑,示生娑婆,不舍慈愍,教化顽强众生,又常分身遍尘刹,摄受众生,这正是同事摄的最佳明证。

  为什么菩萨要行四摄法度化众生呢?据《大宝积经》说:「言布施者,为欲坚固菩提根本。言爱语者,为欲成就菩提萌芽。言利行者,为欲开发菩提妙花。言同事者,为欲成熟菩提胜果。菩萨摩诃萨为欲修行大菩提故,以如是等四摄之法,处于长夜,摄受众生。」

三十0 知足与不知足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佛遗教经》——

一、多欲为苦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死死生,受著无穷的苦迫,这都是由贪欲而引起的,故多欲为生死的根本。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出曜经》说:「天雨七宝,犹欲无厌,乐少苦多,觉之为贤。」科技进步,物质文明并不能令人少欲知足,欲望多了,苦自然也就多了。所以,《佛遗教经》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

二、知足为乐

  知足,谓对既得之物,不嫌其少,不生悔恨,为守道之根本。世间的罪恶,人生的祸患,都是由于心无厌足而来。《萨遮尼犍子经》说:「贪人多积聚,得不生厌足,无明颠倒心,常念侵损他,现在多怨憎,舍身堕恶道,是故有智者,应当念知足。」所以,佛教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获得多少,而是对于已经拥有的能珍惜几分。《出曜经》上说:「知足第一富。」能知足感恩的人才是世间上最富贵的人。能够知足,不忮不求,就是至上的幸福。「勿羡他人富,勿悲自己穷,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就是这个道理。

三、知足者的世界

  一个知足的人,能「以无为有,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空为乐」,不比较、计较,不悲不恼,山河大地、宇宙星辰、花开花谢、鸟啼虫鸣,……这一切莫不为其所有,是一个真正快乐富有的人。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在山林水边塚间,过著头陀苦行的生活,却乐此不疲,不以为苦。日本良宽禅师虽是「囊中三升米,炉边一束薪」,依然是「夜雨草庵里,双脚等闲伸」,何其悠闲满足!

  古德先圣之所以有这种淡泊清高,陶然自得的胸襟,最主要的是他们精神上的富有,已不需要物质上虚伪的享受。知足就是他们富乐安隐之处,所以《佛遗教经》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四、不知足之苦

  在人的心里,对于这尘劳的世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金钱有了一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万,名位做到县长想当省长,当了省长又想做部长。有一首不知足的歌,形容一个人「心无厌足」是非常恰当的。歌云: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农,衣食两般皆具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支虚。

  买得良田干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官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死无期。

  总总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憾归。

  不知足的人,就是像这样生活在功名富贵永无满足的欲望里,苦苦恼恼过了宝贵的人生。《佛遗教经》说:「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诚然也!

三十一 报恩与息怨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优婆塞戒经》——

一、报恩的人生

  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但是,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己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当然更遑论报恩了。我们学佛的人,要学习佛陀的慈悲,要以大众的安乐为安乐,对于宇宙世间要能知足、感恩,要有「我能给别人什么」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因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分享快乐给人,唯有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二、报恩的对象

  既然如此,我们要感恩什么?佛教说「报四重恩」,即:1、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2、感念父母生养抚育之恩,3、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4、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

  除此之外,我们要感念众生自旷劫以来供我所需之恩;感念宇宙自然界: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雨水供我洗涤,花草树木供我赏悦,……,感念世间种种的给予。

三、报恩的态度

  《增一阿含经·等见品》说:「当知反复,识其恩养,小恩尚不忘,何况大者?」因此,一个人应该时时自忖:自己何功何德而能生存于宇宙间,接受种种供给,不虞匮乏?他人给我们的一个笑容、一个点头,都是给我们大慈大悲,我们都要力图回报。《大方便佛报恩经》说,能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名知恩,亦名报恩。即:1、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以修慈因缘故;2、见苦众生,目不暂舍,起悲因缘故;3、见师长父母有德之人,心情欢悦,起喜因缘故;4、见怨家众生,心不瞋恚,修舍因缘故。

  古来的大德,他们都知道从感恩中去体证佛法,如印光大师二十一岁出家,在一个寺院里挂单当水头,每天烧热水供应全寺大众,柴火没有了,还要亲自上山砍伐。虽然工作如此粗重,但是印光大师却非常感谢地说:「啊!你们对我太好了,你们给我的恩德实在是太大了。你们准许我挂单,并且给我学习的机会,我要感恩图报,把热水烧得更好!」印光大师,他带著感恩的心情,虽然做的是粗重的工作,却也能够逍遥自如。

  过去的人都是「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如韩信接受漂母一饭,后以千金相报。可是,现代的人,你对他施以九十九分的恩惠,只有一分不如意,他就会永远记恨你。人与人的相处,若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则仇恨、嫉妒便会消失于无形,是非烦恼自然匿迹于无影。又我们能时时以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即使只是树上小鸟的轻唱,路旁花朵的芬芳,也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生活的人间自可获得和谐美满。

四、以德报怨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或摩擦的事情产生,只要我们有宽大的度量容人,不念旧恶,犹如大海之深广,能纳任何污秽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净,又如虚空之宽大,任何美丑之物皆能包容无馀。所以,与人相处,不论任何的怨隙、过失,都要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如大海之容纳百川,如泰山之不辞土壤。《出曜经·忿怒品》说:「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这是说以怨报怨,永远不能息怨,唯有以德报怨,才能结束一切冤怨的根本。例如提婆达多虽然一再和佛陀作对,甚至三番两次设计陷害佛陀,但是,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了,群医束手无策,佛陀还是亲自前往探视,给予无尽的关爱。《维摩诘经》也告诉我们,对朋友要不念旧恶,要感念别人对我们的好处,如《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巴怨者,恒生善心。」

三十二 交友

  犹如在于鱼铺下,以手执取一把茅,其人手即同鱼臭,亲近恶友亦如是。

  ——《佛本行集经》——

一、交友的重要

  朋友,在人的一生当中,扮演著相当重要密切的关系。《别译杂阿含经》说:「若远至他国,行伴名为亲;于自居家中,慈母最为亲。」又《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所以交朋友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友交,就能得到利益;与恶友交,就会有过失。

二、善友之利

  《善生经》里说,有四种入是益友,即:1、见非即来劝止;2、有同情慈愍心;3、乐于帮助他人,4、苦乐皆不相弃。这四种益友皆有四事可贵:

  一、见非即来劝止的益友:第一见你为恶,则能遮止;第二为人正直,可作模范;第三慈心感念,常思助人;第四示人善路,指导迷津。

  二、有同情慈愍心的益友:第一见你获得利益,则代为欢喜;第二见你错犯恶行,则代为忧急,第三称人名誉道德,不言人非,第四见人说恶,便能制止。

  三、乐于帮助他人的益友:第一护你不令放逸;第二护你不令失财;第三护你不令恐怖;第四对谈常作忠言。

  四、苦乐皆不相弃的益友:第一永不揭发朋友秘密;第二灾危之时永不舍离;第三为朋友愿牺牲生命财宝;第四常相教诫,济其恐怖之事。

  上述这四种善友,与其相交,人格自会提高。因此,《佛本行集经》譬喻亲近善友为「若有手执沈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

三、恶友之弊

  《善生经》里说,有四种人是损友,即:1、有贪欲而假畏伏;2、有所求而说美言;3、有谄谀而来敬顺;4、有图乐而来交友。这四种恶友,亦有四事可弃:

  一、有贪欲而假畏伏的人:第一你给他少了他望多的,第二他给你小利要你报酬大利;第三畏惧你而勉强来亲近;第四为求利益才和你相交。

  二、有所求而说美言的人:第一无论你的行为是善是恶,他都顺从;第二等你有难的时候他就离开;第三见人有善事而来求助,他便密为隐藏,不使你知;第四见有危险的事情发生,他便诽谤你而忘记恩惠。

  三、有谄谀而来敬顺的人:第一见你有不好的行为他不劝谏;第二见有善事可作他不协助;第三见到有利可得的事他便趋承逢迎;第四见到有义无利的事他便后退。

  四、有图乐而来交友的人:第一有喝有吃的时候才和你为友;第二有赌博游戏的时候才和你为友;第三有淫逸放荡的时候才和你为友;第四有歌舞出游的时候才和你为友。

  上述这四种恶友,要与其远离,因为亲近这些恶知识只会令自己堕落。因此,《佛本行集经》譬喻亲近恶友为「犹如在于鱼铺下,以手执取一把茅,其人手即同鱼臭,亲近恶友亦如是」。

四、结 论

  「若人亲近恶知识,现世不得好名闻,必以恶友相亲近,当来亦堕阿鼻狱;若人亲近善知识,随顺彼等所业行,虽不现证世间利,未来当得尽苦因。」由此可知,交友得当与否,和我们的一生息息相关。因此,交友能不戒慎吗?

三十三 恶心自贼

  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消毁其形。

  ——《佛说孛经》——

  《佛般泥洹经》说:「心当随人,人莫随心,心者误人,心杀身,心取罗汉,心取天,心取人,心取畜生、虫蚁、鸟兽,心取地狱,心取饿鬼,作形貌者,皆心所为。」所以,人的心「一念三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我们的心本具佛性,清净自在,却因种种妄念,使我们的躯骸受苦受难,如《佛说孛经》说:「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消毁其形。」如果我们能够泯除我们的妄心杂念,这个冤家便能与我们化敌为友,情同袍泽。如何照破心中的一切迷妄,涤尽心中的所有污垢,将心中蕴含的佛性完全显现出来呢?

一、以好心对坏心

  我们的心,时而圣贤,时而恶魔,浮浮沈沈,好好坏坏。好心一起,万事一切如意;恶念一生,百万障门就启开。因此,我们要摒除坏心,摄护正念,培养佛菩萨对待众生的心。《华严经·升须弥山顶品》载,菩萨当发十种心,即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己心、师心、导师心。在诸佛菩萨的心目中,众生就像染有重病的幼儿,要竭尽所有心思来呵护他、照顾他。我们如果能以慈母疼爱孩子的心来对待一切的人,就能泯除自他对待的关系。

二、以恒心对疑心

  怀疑也是根本烦恼之一,世间上有不少的悲剧导因于猜疑:怀疑朋友对我们不义,妻子丈夫对我们不贞,亲入对我们不友爱。疑念一起,如绳缚身,寸步难行。我们对人产生了猜忌,彼此之间就形成了隔阂,不能沟通;我们对于真理生起了疑虑,真理怎能流入我们的心田而感应道交呢?《大方等大集经》说:「智慧缨珞庄严有一种,所谓心无疑網。」《大智度论》也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唯有以信心的手,才能采掘佛法的宝藏。

三、以真心对妄心

  我们的心纷纭虚妄,要以正念的真心来对治。什么是真心呢?就是泯除差别,平等一如的佛心。以佛心的真实来对治虚妄心;一旦虚妄心去除了,连真实心也要扬弃。妄固然要舍,真也要舍,所谓得意忘言,上岸舍舟,才不会落入新的执著中,而能与真正的般若妙慧契合。

四、以大心对小心

  世界有多大,我们的心就有多大;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据《华严经》载,菩萨摩诃萨的心就如同大地,能够长养一切众生的善根;又如同大海,一切诸佛无量无边的大智法水悉流入菩萨的心中。我们的心要像大海虚空一样,荣誉宠渥固然能接受,毁谤打击也能包容,荣也不曾增,辱也不曾减,任他浮云飘过,舟筏破浪,也不随境而轮转。

  《佛说孛经》说:「天下有四自坏:树繁花果,还析其枝,虺蛇含毒,反赋其躯;辅相不贤,害及国家;人为不善,死入地狱,是为四自坏。」因此,以四善心除四恶心,必能化自贼为自利,化地狱为天堂。

三十四 致富之道

  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善生经》——

一、什么是财富

  财富,是每一个人所希望,所喜欢的。什么是财富呢?金银、珍珠、玛瑙、琥珀……是财富;身体的健康、生活的如意、前程的顺利、眷属的平安、内心的能源,也是财富;信、戒、惭、愧、闻、施、定慧,更是圣人的财富。

二、发财的方法

  世间上广聚财富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此对于佛教认可的财富,要如何合理取得呢?

  一、勤劳:「黄金随潮水流来,你也要提早把它捞起。」所以,财富都是落在勤劳人的手里。

  二、节俭:勤劳可以致富,但是不懂得节省,很快就会流失。所以,节俭可以得到财富。节俭,不只是在金钱上的节俭,爱惜时间,不滥用感情,节制物欲,都能拥有财富。

  三、宽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说话宽厚会获得财富,处世宽厚会得到很多方便,方便就是财富。

  四、信心:信心门里有无尽的宝藏,你有信心,财富就在你的心里。

  五、结缘:结缘是发财最好的方法。语言、和人点头微笑……虽是小事,却可以和他人结下善缘。

  六、布施:布施如播种,在悲田、敬田里播种都会有收成的。

三、储蓄积财

  财富要想广聚,必须平时养成储蓄的习惯,有了收入,能少分少分累积,犹如蜜蜂勤勉地在花丛中穿梭采集花蜜,点滴储藏,酝酿成蜜而富足,蚂蚁不懈地四处搬运粮食而积蓄。这也就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意。

四、结 论

  总之,财富不会从天而降,要想发财,要有正当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要能妥善处理财富,财富才能日益增加。因此,《善生经》告诉我们:「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三十五 惭愧

  世倘有人,能知惭愧,是易诱进,如策良马。

  ——《佛说孛经》——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羞耻过罪之精神作用。《俱舍论》谓,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大般涅槃经·梵行品》说:「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著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所以,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心念,感觉羞耻,知道忏悔改正。

二、惭愧的重要

  惭愧的力量非常大,这个惭愧心好比是推动船儿前进,反拨于后的海水,是将来进趋更高佛道的根本力量。《佛遗教经》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勾,能制人非法。」虽然犯了过错,如果知道羞耻,穿上惭愧的衣服,过去的暇疵仍然可以去除,显得无比的庄严。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就是强调改过的可贵。而知道惭愧认错,万恶的罪人也会被接纳原谅。

  惭愧,是能拥护世间的二种善法,如《本事经》说:「二白净善法,能护诸世间,令不失人天,谓断及与愧。若无此二法,都不识尊卑,秽杂似牛羊,鸡猪狗等类。由有此二法,能了别尊卑,非如牛羊等,行诸杂秽事。诸有智慧人,成就二白法,常守人天趣,终不堕三涂。」

三、惭愧的实践

  印光大师自称为「常惭愧僧」,我们每一个佛弟子应该要常发惭愧心、羞耻心,要耻于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无法担当很多的责任,耻于有很多不清净心。在《佛说孛经》里,提出人有十事可愧,即:1、君不晓政;2、臣子无礼;3、受恩不报;4、过不能改;5、两夫一妻;6、未嫁怀妊;7、习不成就;8、人有兵不能战斗;9、悭人观布施;10、奴婢不能使。

四、结 论

  惭愧是「七圣财」之一,因为有了惭愧心,想到佛法没有兴隆,众生没有得度,就要更勤奋不懈,想到事业未成,德业未净,心越虚,头垂得越低,人格就越崇高。

  《佛遗教经》说,人之异于禽兽者,是因为人有羞耻心;若无羞耻心,则与诸禽兽无相异也。今日的社会,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惭愧心,所以做坏事面不改色,大言不惭,不怕羞耻。如《新婆沙论》云:「若作恶时,不羞天者是无惭;若作恶时,不耻人者是无愧。」因此!今日社会教育,应教人培养有惭愧心,有了惭愧心,就容易教育诱导,使之有所作为,犹如鞭策良马,只要鞭子稍微一扬,良马见鞭影即知疾奔。这就是《佛说孛经》所说的「世倘有人,能知惭愧,是易诱进,如策良马。」

三十六 生命的维系

  田宅众生有,贤妻第一伴,饮食以存命,业为众生依。

  ——《杂阿含经》——

一、田宅众生有

  凡人生活在世间上,必须要有良田以资生,因为色身必须依靠粮食的滋养才能生存下去;要有舍宅以安住,因为没有遮风蔽雨的房舍,就要露宿街头。所以,田宅为众生所拥有。

  有人良田非万顷不能为足,舍宅非高楼洋房不能为屋,因此而迷失于物质的诱惑,为物欲所束缚,不得自在。所以,资生、安往当以方便为宜,不应仅贪求享受,如此才能适当安排自己的身心,过著安乐自在的生活。

二、贤妻第一伴

  婆婆世界人类种族的繁衍是靠著家庭的组织,男女的结合生儿育女。所以夫妻是五伦之一,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开始。一个家庭要获得幸福美满,一个男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这里面必定有一个很贤慧的家庭主妇,也就是所谓「贤内助」。如何是贤妻呢?春秋时代齐国黔娄的妻子主张「斜之有馀,不若正之不足」,坚持丈夫的矢志,名留千古;东汉乐羊子的妻子引刀趋机,劝夫努力向学;这些都是贤妻的典范。

  在《玉耶女经》里,佛陀说,为人妻者,应奉行五道:1、要做母妇,2、要做臣妇;3、要做妹妇;4、要做婢妇;5、要做夫妇。《善生经》里,佛陀也说,妻子应以五事爱敬其夫:1、早晨先起,打扫家内,2、请夫先坐,然后入席;3、和言爱语,不谈粗言;4、敬顺其意,不可违背;5、先承意旨,而后作为,这都是夫妻相处和睦融洽的美德。而如此贤慧的妻子,必能使先生无后顾之忧,是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建立美痛和谐家庭生活的好伴侣。所以说「贤妻第一伴」。

三、饮食以存命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我们基本生存的条件。佛教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要求每一个信徒要苦修。当吃,要吃得饱,吃得健康。如何能吃得健康长寿呢?即少肉多菜、少盐多淡、少糖多果、少食多嚼。也就是要饮食知节量,如《大萨遮尼乾子经》说:「噉食太过人,身重多懈怠,现在未来世,于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觉悟,应时筹量食。」

  此外,进食时,心存五观想,更是一种健康饮食法。即: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性,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四、业为众生依

  业,是行为的意思,其定义有四:1、自力创造,不由神力,2、机会均等,绝无特殊;3、前途光明,希望无穷;4、善恶因果,必定有报。

  世间上的人,有的荣华富贵,有的贫苦潦倒,这是为什么?有的人把它归之于命运,其实一个人的贫贱显达,是依行为而决定的。行为有因果的关系,种什么因,就收什么果,这种因果循环相报可说毫厘不差。所以,有的人幸福快乐,有的人烦恼痛苦,为善为恶,完全在一念之间。一念迷就会造大孽因,一念觉也能登菩提岸。

  《正法念处经·地狱品》说:「火刀怨毒等,虽害犹可忍,若自造恶业,后苦过于是。亲眷皆分离,唯业不相舍,善恶未来世,一切时随逐。随花何处去,其香亦随逐,若作善恶业,随逐亦如是。众鸟依树林,日去暮还集,众生亦如是,后时还合会。」业维系著我们三世的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生生世世、永无休止的在六道里轮回不已。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田宅、妻子、饮食等种种的需求,这是现世生活的依据;而此生中所造的善恶业,就是我们未来的依据,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此,积聚善业是很重要的。

三十七 常富之道

  信佛法众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诲。

  不愚不恚不放恣,以法自御为常富。

  ——《佛说须赖经》——

一、信佛法众行恭敬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人常常感到自己没有主宰,不能确立中心的目标,这是因为他本身还没有信仰所致。没有信仰的人,往往不能使思想统一而产生力量。信仰可以把各握不同的见解陶融成统一的思想,运用这统一的思想,可以解决人生许多的难关。谈到信仰,有人邪信,有人不信,有人迷信。当然,最好的是正信。正信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成唯识论》说,信有三种:1、信实有;2、信有德;3、信有能。譬如我们所信仰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是确实存在;他的道德是圆满清净的,具足知德、断德、恩德等三德;他具有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大力量。如《僧伽罗刹所集经》说:「法王为第一,众尊无过佛,愍彼众生类,三界佛覆护,可事可恭敬,欲度不度者,如是功德者,佛觉不觉者。」又《八十华严·贤首品》说:「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于佛法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又说:「深心信解常清净,恭敬尊重一切佛,于法及僧亦如是,至诚供养而发心。」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如看护,所以,能够对佛、法、僧三宝生起正确的信仰,恭敬三宝,必能获得佛法的利益。

二、恕己安人善教诲

  教育,要有方法。人与人相处,日久难免有不愉快的摩擦,有时在有意无意间冒犯了别人都不知道。因此,在人事的交往上,如果能以责人之心责己,就会减少自己的过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必能增进人间的喜悦。《菜根谭》说:「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僧伽罗刹所集经》说:「日夜所造行,欲使众生安,究竟怀欢喜,无有若干苦,况当长在世,众患常逼己,不以苦尽智,离俗至彼道。」因此,遇事要能以你大我小、你对我错、你有我无、你乐我苦来要求自己;对待别人要能以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来安定别人。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能实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是一个善于教诲的人。

三、不愚不恚不放恣

  人生于五浊恶世之上,为六尘境界所围绕,不是贪欲作祟,就是瞋恚鼓兴,愚痴邪见,颠倒是非。烦恼,像扭械枷锁一样,紧紧的系缚了人生。

  愚痴,又称为无明,是三毒之一、六种根本烦恼之一。是不明理之意。《大庄严论经》说:「愚痴盲瞑故,翳障生是心。」我们要从重重的障碍中解脱出来,必须要有智慧。《佛所行赞》说:「生老死大海,智慧为轻舟,无明大闇冥,智慧为明灯。」有了智慧的明灯,就能照亮我们的前程;有了智慧的舟筏,就能渡过人生的苦海。因此,不愚痴而有智慧,是解脱烦恼的法宝。

  瞋恚,是三毒之一。《佛所行赞》说:「瞋恚坏正法,亦坏端正色,丧失美名称,瞋火自烧心。瞋为功德怨,爱德勿怀很。」瞋恚是和谐人生的一大障碍,应当以慈心对治。《大庄严论经》说:「慈心除瞋害,以除瞋害故,能获善果报。」瞋恚去除,即得身、心清凉,安然自在,如《出曜经》说:「人无瞋恚,不见众恼,安卧睡眠,天晓不寤。如服甘露,心识淡然。」

  凡人由于贪欲,放纵自己,舍于善道,习于秽浊,而为爱欲所缚,不得自在。《所欲致患经》说:「贪爱所在,放心恣意。……放心恣意,为欲所溺。」又《出曜经》说:「诸有自恣,不顺正教,为爱缚所缚;不自恣者,便离于缚。」又说:「以欲網自蔽,以爱盖自覆,自恣缚于狱,如鱼入于狱。」因此,我们要摒弃私我,淡泊欲念,净化贪瞋痴的烦恼,使不愚不恚不瞋,幸福大门必能时时为我们敞开。

四、以法自御为常富

  众生由于为愚痴、瞋恚、放逸所缚,因而身、口、意三业时常造诸恶业,譬如牧牛,不善守护,犯人苗稼,致使自他多受苦恼。《大涅槃经》说:「若能善守此五根者,则能摄心;若能摄心,则摄五根。」又说:「如善牧者,设牛东西噉他苗稼,则便遮止,不令犯暴。」如何摄受我们的身心呢?《杂阿含经》说:「住于法依。」也就是以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爱瞋恚愚痴等烦恼。如《大方广宝箧经》中所载的安隐法、无戏论法、无过恶法、无怖畏法、正念之法、波罗蜜法、方便法、慈法、悲法、喜法、舍法、禅法等,皆是降伏身心的佛法。以此等善法驾驭身心,不为五欲所染,必能得大解脱,证悟永恒的真理,这就是最究竟的财富——般若。

三十八 真智者

  恭敬不生喜,轻慢无瞋恚,智慧如大海,是名真智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一、恭敬不喜

  佛教常有三关之说,即名关、利关、恭敬关。一般人对于名关、利关,都比较容易看淡,而恭敬关,则十之八九皆难突破。唐懿宗钦仰悟达法师的德风,因此待之备极礼遇,特尊为国师,并赐檀香法座,国师亦自觉尊荣,遂招累世冤业于其膝上生人面疮。玄奘大师西行求法,沿途受到各国国王及人民大众的礼遇,尤其在高昌国受到国王的恭敬供养,更是无人能比,然而玄奘大师却不为恭敬而淹没其西行求法的壮志、心愿,毅然决然地以绝食表明心迹。《大智度论》说:「种种恶毁佛,佛亦无恶想;种种称誉佛,佛亦无喜想。大慈视一切,怨亲等无异。」因此,当别人恭敬我们,抬举我们之际,我们更要谦虚客气,什么名关、利关、恭敬关,都一概去之,以悲心利益大众,才不致走上失败之路,乃至招来无穷祸患。

二、轻慢不瞋

  《大智度论》说:「一切凡人,侵至则瞋,益至则喜,怖处则畏。我为菩萨,不可如彼。虽未断结,当自抑制,修行忍辱,恼害不瞋,敬养不喜,众苦艰难,不应怖畏。」世俗的人常以外在的条件去衡量人,别人比我大,比我高,我就把头往下低;别人比我低,我又把头抬得高高的,这些都是心理的病态。别人对我们轻慢,我们不但不与他计较,不与他生气,反而应当作消业障想,即如《金刚经》所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常不轻菩萨因尊重他人而被侮辱轻慢时,非但不瞋怒,反而礼拜赞叹,说道:「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因此,别人对我们的轻慢非但不应该生气,更应该感谢对方成就我们修行忍辱的功德,使我们福慧日益增长。

三、智慧如海

  《大般涅槃经》说:「一切属他,则名为苦;一切由己,自在安乐。一切憍慢,势极暴恶,贤善之人,一切爱念。」能够作到一切由己,就必须要有智慧为前导。《正法念处经》说:「智第一甘露,第一安隐藏,智为第一亲,智为第一宝。」因此,有智慧即能面对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风,不为其所动摇,犹如大海能容纳污秽垢浊而不失其大海之清净。所以,《华严经·净行品》云:「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就是说我们依法能可以有如大海般包容的雅量,这就是智慧。

四、结 论

  有的人往往以为自己很聪明,但是,有时候听了一句不好听的话,自己就糊涂了 ,敬养当前时,自己就给境界迷惑了,这都不是真智慧。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所谓心如大海,能包容一切好和不好,所以《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恭敬不生,喜,轻慢无瞋恚,智慧如大海,是名真智者。」

三十九 说话的艺术

  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

  ——《十善业道经》——

  说话不容易,然而语言又是人与人之间勾通的桥梁。因此,要能达到双方勾通的效果,说话就必须有要领,否则就会有「做人难,难做人」之苦。那么,要如何说话呢?《十善业道经》提出四点要领如下:

一、言必契理

  契理,就是上契诸佛之理。有的人见到老农老圃,就说如何种植稻谷菜蔬;见到商人,就说出一套生意经;见到工人,就说各种工巧技艺;这表示其说话能契合众生的根机。契机固然必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言论能够合理、也就是契合诸佛的道理使众生都能蒙沾甘露法味的滋润。例如:佛陀在世时,对调琴的琴师就以音乐为譬,教导众生如何不急不缓地调和自己的心性;对放牛的牧童就以牧牛为喻,化弟子如何驯服放逸的身心,使奥妙的教理都能贴切善巧地契入众生的心中、这是佛陀对至高至善的道理,能适合众生的程度,运用智慧,深入浅出地施予教化,可谓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二、言可承领

  这是说所有的言论,要让别人能接纳领受。现在的社会中,老师的话,学生不接受;父母的言论,儿女反抗。…如何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言说呢?《诸法集要经》说:「常说利益言,令自他安乐。」又说:「常以柔软语,爱念于群生。」这是说对众生要慈悲多说好话,不要吝于赞美。此外,即使说好话也要能适时适地,简洁透澈明了,让人生起欢喜心,而接受我们的美言。否则,有好话不能使人承意领受,岂不可惜!

三、言则信用

  「言而无信,如何立身?」所以,说话要有信用。《正法念处经》说:「若人无实语,小人中小人。实是法之阶,明中第一明。实是解脱道,财中第一财,救中第一救,是智者所说。…实为第一藏,王等不能夺。若实说之人,行到第一道。」我们一生说话童叟无欺,不虚伪,能让人相信我们的言说,人格必为人所肯定。

四、言无可讥

  这是说我们所说的话要圆融,面面俱到,令人无懈可击。孔子教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告诉我们要慎言,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而随意发言,让人有讥讽的口实。什么话可以让大家接受、欢喜而不讥评呢?说「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言论,则能不为人所讥讽。

  总之,一个人若能做到「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必是懂得说话艺术的人,懂得做人做事的人。

四十0 修行之道

  恒思得慧根,恭敬得义理,无贪作事成,不悭财物长。

  ——《宝行王正论》——

一、恒思得慧根

  般若是诸佛之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云:「如来则从智慧度无极生。设人观察,推其本末,过去、当来、现在诸佛,谁为母者?则当了知:智慧度无极是其母也。」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智慧。怎么样才能有智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智慧的特性在于思考,生吞活剥经论上的文字,纵使能博学强记,充其量也只是世智辩聪而已,无法成为自己的智慧,所谓「如人数他宝,自无半分毫」。只有经过深刻思惟,亲自体验的智识,才能成为自己的法宝。因此,我们要把自己融入到真理的法海里,多思惟,多考虑。以恒心愿力,锲而不舍地从听闻、思考、修证中求智慧,如经云:「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

二、恭敬得义理

  恭敬,是自谦而尊重礼敬于他人的意思。通于身口意三业。《十住毘婆沙论》说:「恭敬,名念其功德,尊重其人。」此就意业而言;「恭敬,名尊重礼拜,迎来送去,合掌亲侍。」乃指身业而言;「以大乘法教化众生,名为恭敬。」此以口业之说法教化而名恭敬。

  《西方要决》主张净土之行人须修五种恭敬:1、恭敬有缘之圣人;2、恭敬有缘之像教;3、恭敬有缘之善知识;4、恭敬同缘之伴;5、恭敬三宝。《优婆塞戒经》载,听法之人须具十六事,其中之一即是要「恭敬听」。又修行佛道有四种方法,即恭敬修、无馀修、无间修、是时修。此中恭敬修,谓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亦不憍慢。所谓「佛法在恭敬中求」,能以虔诚恭敬的心修行,自然能与佛法相应,故云「恭敬得义理」。

三、无贪作事成

  无贪,又名不贪、不贪欲。为心所之名。谓于诸境界无爱染,能对治贪烦恼的精神作用。此心所恒与一切善心相应,为十善地法之一。又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本,故与无瞋、无痴共称为三善根。

  贪,往往使人味于事理,感情用事,甚至为了个人的私欲而伤害别人,牺牲大众的利益,使善事不能成就。《萨遮尼揵子经》说:「贪人多积聚,得不生厌足,无明颠倒心,常念侵损他,现在多怨憎,舍身堕恶道。是故有智者,应当念知足。」无贪,欢欢喜喜帮助他人,没有目的,没有企图,给人利益,广结善缘,因此所作一切事必能圆满完成,所以说「无贪作事成」。

四、不悭财物长

  不悭,为无贪之一分。悭是对财施、法施悭吝之心理。《撮论》说:「悭惜是多财障。」《萨遮尼揵子经》说:「惜财不布施,藏举恐人知,舍身空手去,饿鬼中受苦,饥渴寒热等,忧悲常煎煮。智者不积聚,为破悭贪故。」不悭,是心不贪著,能随人所须,一切结予。如此广结善缘,自然生财有道。《摩诃迦叶度贫母经》说:「施如芥子,获报如山。」又《大庄严论》说:「布施得财富。」所以说「不悭财物长」。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