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汉藏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杜英姿 张顺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汉藏文化交流

  ——专访班班多杰教授、孙悟湖博士、扎洛博士

  作者: 杜英姿 张顺平

  禅宗入藏的事实从思想文化领域里面,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因缘和合、求同存异的格局。

  文化的交往,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这个格局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而是在历史当中不断交往、不断完善形成的。

  一千多年来的汉藏文化交流,促进了两个民族的世代友好,也深刻地影响了民众的现实生活。

  “缘起和合”与“和而不同”看多元一体格局

  班班多杰教授:

  我们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要正确把握统一和多民族两个概念。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同时,中国有56个民族,他们及各自的文化和宗教,都是在统一的中华框架里面繁衍生息,开花结果。对此,费孝通先生用多元一体的概念来概括。我想用中国文化里“缘起和合”与“和而不同”两个传统理念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缘起和合。这是一个佛教理念,它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有三个关系:一、相遇的关系;二、观待的关系;三、依赖的关系。这三层关系概括了事物之间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关系,不可分离的关系。用这种理念,我们看一下中国的民族和文化,整体上是处于这么一种关系之中。中国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之间,有一种“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一种难解难分、水乳交融的关系,这就是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性、统一性和相互渗透性。

  比如古代,青藏高原有古羌人,后来古羌人从青藏高原迁徙,迁徙到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与汉族融合。古羌人迁到云南,与当地人融合,就形成了这些地方的诸多民族,这在文献有记载。

  另一方面,秦汉一直到宋、元、明、清,内地汉族不断地迁徙到青藏高原,青海在汉朝就有了汉族。到了明代以后又有大量的汉族迁入到甘、青一带。现在青海的汉族和内地汉族差别很大,他们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中很多成分都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相一致,而和内地的汉族相区别。

  青藏高原的古羌人内移,内地汉人西迁,形成了民族融合、交流、对话。与此相类似,东南沿海的百越族,也是非常古老的民族,它后来迁徙到了浙江、福建、江苏,后来又到了广东、广西、海南岛这些地区,融入到汉族里面。同时又形成很多少数民族,像壮族、黎族、苗族、畲族等。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是这些众多民族从根上讲,从文化上、从种族上讲,形成了你来我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形成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样一种格局。你想分开是不行的,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历史事实。

  讲到这里,有一个故事。我听说,有一个母亲和儿子之间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最后母亲对儿子提出,我们断绝母子关系吧。拿着一根绳子,用刀子把绳子一刀两断,就表明关系断了。儿子说,亲爱的母亲,我们的来往可以断绝,但是我们的关系断不了。我们俩是血浓于水的关系,怎么断?我是你生的,这个关系断不了。中国各民族的关系也是这样一种关系。举这个例子来说明中国的民族关系也许不太恰当,但道理是一样的。

  “一同而万殊,万殊而一贯”。一里面有万殊,万殊里面始终贯穿同一的东西,是相贯通的。

  用佛教缘起思想谈中国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这样的关系问题再适合不过。他们之间从文化上,从血缘上,从种族上形成相遇、观待和依赖的关系,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是互相联系的。

  第二,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孔子在《论语》里面所讲的观念,一般讲有四层含义:一、事物之间有差别;二、不同事物之间平等;三、因为是平等的,不同事物之间、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要互相尊重;四、因为互相尊重,最后达到了和谐的目的。也就是:差别、平等、尊重、和谐,是和而不同的基本内涵。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者说是多元一体的,一体就是统一,多元是什么?多元就是在统一国家体系和框架之内,不同民族有自己特殊的发展和衍变的历史,相应的也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特殊文化和特殊心理素质、特殊的思维方式。

  中国各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源头是多元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几大文化系统证明中国文明起源是多元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从历史上讲也是这样。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特殊性,因此,在历史上中国的封建皇帝,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采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制度和政策。我们经常讲因俗而治,《礼记》里面讲:“修其教不移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土司制度。这个土司制度,中央政权对它采取的治理方法和内地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在西藏,明代采取了“多封众建”的羁糜政策,清代采取了驻藏大臣制。通过这些特殊的制度和政策有效地治理了边疆民族地区。

  新中国建立初期,毛主席征求有关人士的意见,提出在中国的民族地区是否也可以搞联邦制,向苏联学习。提出这样观点以后,党内的民族宗教问题专家李维汉同志不同意。他说,我们的国情和苏联不一样,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按照这样的历史传统,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才是符合中国的特点,毛主席采纳这样的意见。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国家在民族聚居区实行了省级自治区、地级自治州,以及自治县,八十年代乡一级也设立了自治乡。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尊重历史的实际状况,尊重各民族的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正因为有这样的特殊性,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因此从这个背景看,中国自古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不同民族之间,同中有不同,不同中有同,同和不同是对立统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冯友兰先生讲:“同不妨异,异不害同。”费孝通教授总结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各民族之间有共通性,但这个共通性又影响不了其差别性,各民族之间有差别性,但这个差别性又妨碍不了统一性。这符合辩证法,也符合中国各民族发展的实际。

  汉传佛教禅宗与藏传佛教的渊源

  班班多杰教授:

  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关系,放到大的政治经济思想背景下去考虑,这个问题才看得比较清楚,梳理比较清晰一些。关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问题,我仅以禅宗为例。

  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分别从印度和汉地传到吐蕃,吐蕃佛教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印度,一个是汉地。到了赤松德赞时期,他决心要在吐蕃发展佛教,一方面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大师,另一方面又从祖国内地请进了佛教,特别是请进了禅宗,让禅宗思想在吐蕃传播发展。我们经常谈到禅宗入藏,其代表人物就是摩诃衍那禅师。

  公元781年,摩诃衍那从甘肃凉州带了两个徒弟来到了吐蕃,他和印度佛教大师一起在吐蕃传播佛法。根据汉文资料和藏文资料的记载,当时汉地禅宗思想在吐蕃非常受欢迎。开始的时候,很多善男信女都跟印度法师学习佛法,后来摩诃衍那一来,他们就从印度法师转向汉地禅宗,跟着他学习禅法。大约792年开始,汉地佛教和印度佛教之间由于观点分歧而发生很大争论,由于种种原因,公元794年摩诃衍那离开了吐蕃。但是他的禅宗思想长久地影响了以后的藏传佛教各个宗派。例如,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大圆满法、噶举派的大手印法,到明代宗喀巴大师的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反复提到了摩诃衍那的禅宗思想和对藏传佛教的影响和渗透。但藏传佛教的这些人物对摩诃衍那禅宗思想的评价各有不同,有些人认为,摩诃衍那的禅宗思想对藏传佛教后弘期影响很大,但他们认为这个影响是负面的。因为他们认为禅宗不是正宗的佛教,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是外道邪教。但是另一方面,藏传佛教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摩诃衍那禅宗思想是佛的究竟了义实教,是佛教最正统的思想。像宁玛派的著名学者隆钦然降巴,在《实相藏》、《宗派藏》里面讲到,吐蕃时期从凉州来到吐蕃传法的禅宗是正统的佛法。清代时,萨迦派一些学者,认为禅宗思想是正统佛教思想,是释迦如来的一代正法,而不是外道邪教。藏传佛教后弘期形成的好多藏文典籍里面,都有汉地禅宗的一些思想文本被翻译成藏文,转载于其中,像藏文古典著作《五部遗教》,就有《楞伽师资记》里的禅宗传承史。《五部遗教》里,还有禅宗鼻祖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论》。还比如清代著名蒙古族藏传佛教学者贡布扎布的《汉地佛教史》,藏族著名学者土观的《土观宗派源流》,也详细地记载了汉地佛教的历史传承和思想教义,如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判教法,也被系统地译成了藏文。

  从禅宗入藏的事实,以及藏文典籍收录汉传佛教内容,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汉传佛教是藏传佛教的来源之一。同时,藏传佛教也影响汉传佛教,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由此,我们说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是中国佛教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关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从思想文化领域里面,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因缘和合、求同存异的格局。

  文化交流促成民族友好与政治统一

  孙悟湖博士:

  汉、藏两族以及与蒙古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从历史上看,我们可以概括为:一个桥梁,三个层面,一个格局,一个结果。

  一个桥梁:即文化,中华民族,不仅汉、藏之间的交往最初是通过文化的桥梁来构建的,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依赖于这一桥梁。这个桥梁是双向的,互动的,你来我往,不是独木桥,而是双行线,通过文化桥梁促成民族的交往,达到民族文化的繁荣。

  三个层面:官方层面,即中央王朝和地方政府之间朝觐聘问;学者僧侣层面,即文化精英阶层为了弘扬文化,总是自觉地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和交往;民间层面则是自发性的,在同一个地区共同生活,总是不自觉地进行互相之间的交往。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层面。从唐朝有文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把汉地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带到吐蕃,同时吐蕃也从印度引进了印度文化。印度佛教和汉地佛教最后形成藏传佛教。唐朝以后,宋、元、明,汉藏之间交往不断,官方、僧侣、民间都有长期的相互交往。比如五台山就是典型的汉藏佛教合璧的范例。元朝,蒙古族当政,但是汉、藏的交往,汉、蒙交流,同样走进历史舞台,形成一种大交往、大融合的局面。明朝建立,同样重视藏传佛教,迎请高僧大德到北京,比如说释迦也失,被明成祖敕封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释迦也失于进京前便先到五台山朝拜文殊,住锡显通寺,辞京后,又入五台山,一面修行,一面弘扬黄教。住锡五年,使格鲁派在五台山兴盛起来。清朝至民国这种交往更多了,清朝时期,藏传佛教高僧在汉地举办法会、收受门徒。藏传佛教高僧到汉地五台山、峨眉山等地传法。清代章嘉、达赖喇嘛、班禅、哲布尊丹巴等朝礼五台山。清顺治年间,曾诏命藏传佛教高僧阿旺罗藏前往五台山,敕封为“扎萨克”大喇嘛,总理五台山番汉僧人。六世达赖喇嘛、十世达赖喇嘛都曾到峨眉山寻访和参拜过。民国时期,很多汉族学者到藏区学法。如1924年9月在释大勇、胡子笏居士等的鼓励筹划下佛教藏文学院诞生,招有学生30人,聘请川边康定人充宝琳教授藏文。在藏文学院学习结束后赴藏学生便改组为留藏学法团,公推大勇为团长前往康藏学法。

  一个格局:官方层面的交流会随着王朝更替而中断;学者和僧侣层面的交流会随着两个民族的关系紧张而阻隔;民间层面的交往则绵延不绝,从来没有中断过。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交流互动,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一个结果:文化交流的结果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汉族、藏族、蒙古族宗教思想文化交流的硕果,就是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确立了谁也离不开谁的新型民族关系。今天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底蕴厚重、内涵丰富,乃是历史上各子文化体相互交流的结果。汉地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不断与藏族、蒙古族等民族文化接触、交流、冲突、融合,赋予了文化整体性以旺盛的生命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格,使得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川流不已,整体性为文化交流预设了平台和目标,多样文化的交流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文化的交往,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一体格局,这个格局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而是在历史当中不断交往、不断完善形成的。最后文化交流的结果,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像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民族文化交往,最后才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以佛教来说,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最后形成中国佛教大发展。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化、丰富、完善、发展了中国佛教。又如元代出现《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忽必烈组织汉族、藏族、维族、回族的佛教学者共同对勘藏文大藏经和汉文大藏经,对勘的结果是汉文大藏经和藏文大藏经是“文辞少异,义理攸同”,最后结集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这是汉族、藏族、蒙古族等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举。

  凉州译场见证汉藏文化交流

  扎洛博士:

  汉藏两地佛经翻译质量很高,也没有大的差异,这跟吐蕃时代设在河西走廊特别是凉州的译场有很大关系。唐朝时去印度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是吐蕃道。吐蕃道就是直接穿过拉萨、翻越喜马拉雅山,距离比绕过新疆、帕米尔高原去印度要近一半多。吐蕃和唐朝关系好,社会相对安定的时候,走这条道非常方便。这在汉文史籍里有清楚的记载。

  吐蕃占据凉州以后,在敦煌设立了很大的译场,专门翻译佛典,也翻译世俗文献。据记载,河西地区有四个大的译场,有的译场有译师两千多人,他们有非常严格的翻译程序,有翻译人员、校对人员。有汉文校对,有梵文校对。校对的程序非常复杂,由高水平的人做校对。所以我们看到藏文大藏经翻译水平非常高,更加平实和口语化。当时在凉州的佛学大德,既懂梵文又懂藏文,很多都是当地的汉族人。凉州译经是汉藏高层的学者共同完成的一项文化盛举。

  吐蕃时代是藏文化形成非常重要的阶段,唐朝文化或者说汉地文化是重要的来源,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点藏汉文献都记载得非常清楚,比如重要的藏文历史文献《贤者喜宴》里讲,吐蕃是集中学习了唐朝法律制度和官僚体制。藏文化就是吸收唐朝文化、西域文化、印度文化融合创造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五千年没有中断过,藏文到现在为止,也延续使用了1300年,在全世界能够延续使用1000年以上的文字,大概不过六种。可以想象,作为中华文化有机部分的汉文化与藏文化都是非常杰出的。唐朝与吐蕃,纵然也有兵戎相见,但友好交流是主体。唐朝有很多吐蕃的学生,一些佛典以外的典籍如《春秋》、《诗经》、《论语》都被译成藏文。同时像马球、氆氇等流行的体育项目也从藏地传到长安,是汉藏之间共同的娱乐活动。

  唐文化入藏的两位使者,就是文成与金城公主,她们把先进的唐文化带入藏地,也带来汉藏的友好与交融。比如藏医藏药,吐蕃时期的药典《月王要诊》,开头就讲到,这是药王在五台山讲座,记录下来的。藏医的诊断,包括把脉,望闻问切等,完全来自中医,非常好地学习了中医的理论和技术。

  以河西走廊为例,吐蕃势力被唐朝驱逐出去以后,这之后几十年,仍然沿用吐蕃的制度,官方文件,依然用藏文。以后翻译佛经的体制,也是汉藏结合。正文怎么写,落款怎么落,都是汉藏结合。

  就佛教来讲,藏传佛教也有一个向汉地回流的过程,元朝以后,一直到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扬都非常兴盛,同时,一直有汉地的高僧到藏地求学,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汉藏文化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一千多年以来,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影响一直不断。在汉文化和藏文化交界的地方,我们今天仍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在青藏高原东部,汉族居住的西部地区,形成藏彝语走廊。这个地方很多民族,他们都融合藏文化与汉文化。比如,青海地区很多地方藏族都有汉姓,给孩子起名字有汉族名也有藏族名。甚至很多汉族人不起汉名,起藏名。这些地方的汉族,也会到藏族寺院磕头进香。当地藏族丧葬盖房子也会看风水。这些现象非常有意思。

  可以看出,一千年来的汉藏文化交流,促进了两个民族的世代友好,也深刻地影响了民众的现实生活。

  藏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处境

  扎洛博士:

  一种文化总是根据时代的需求来发展,藏族文化也是这样,不是一成不变,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在发展过程中间,根据挑战的需要,他会决定吸收得多,还是保持得多。对藏文化来讲,与汉文化一样,从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需要学习的东西,比需要保持的东西多得多。藏族文化中很多传统的观念和技术,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生存、竞争、发展都必须得学习。一种文化的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学习,不断地扩展;二是文化本身向纵深发展,提高文化本身的内涵。现在因为西方文化来得非常猛烈,在这样有限的阶段,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学习。当然这种学习,到了适当的时候,可能会经过一种转化以后,把它变成自己的文化,历史文化都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文化学习是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比如藏医的诊断,主要是望闻问切,还有有一些尿诊、便诊的方法。西医进来以后,藏医诊断普遍采用化验、透视这样的手段,诊断更加准确、快速。同时在治疗病理药理方面,又保持了传统的内容。藏医跟西医的结合,使它提高了一个层次,让现代人能够接受。现在藏医发展非常好。各个地方的藏医院,门诊量不比人民医院门诊量小。藏医是现代和传统结合的典型。

  传统的藏族文化,现代数学、化学这些东西没有,而我们要学习和发展现代科技文明,就必须学习这些基础内容。在青海师范大学把数理化大学教材全部翻译成藏语,可以培养专业大学生。这是文化发展非常好的例子。西藏传统的工艺技术,佛像制作,建筑技术,也都完全恢复了。比如青海的同仁县有几个村子,所有农民有从小学习绘画、制作佛像的传统,现在比以前还发展了。好几年前我到那个地方去,他们这几个村子每年有两千位画师,被请到其他地方从事藏族传统绘画工作。我自己介绍过12个艺术家在深圳住过八个月专门绘画唐卡,他们住在五星级宾馆,绘制的唐卡是老板们之间互相赠送的珍贵礼物。从这些现象来看,这样一些传统工艺,不是衰落,而是更加地兴盛。社会发展本身有取舍,有些东西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那就逐渐被人们淘汰掉。有些东西有持久的魅力,就会保存下来。

  藏传佛教曾经一度受“左”的宗教政策和思想的影响,确实在一段时间特别是“文革”时期遭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以致出现了某一年龄段人才的断层,但这不光西藏是这样,内地也是同样。

  在改革开放以后,宗教政策落实,西藏寺院宗教生活走上了非常有序、健康的发展路径。我有一个小学的同班同学,后来他出家当了僧人。十多年以后,我们见面了,他的寺院学习不如学校学习那么正规,在寺院也没有特别好的老师。但是他接受了非常正规的寺院教育。他入寺二十多年以后,30多岁的时候,自己可以写宗教方面的专著了。不管他的见解是否有很多创新,但是他可以表达,可以发表他的宗教见解。像他这样能够自己发表宗教见解的僧人越来越多,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正规出版的书,有很多都是僧人写的。还有一些僧人用传统木刻版印刷的书,我们也陆续可以看到。从这种情况来看,藏传佛教虽然在历史上走过弯路,有过断层,但现在已经逐步接轨,走入了正常的轨道。

  来源: 人民日报 《大地》杂志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