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仪式中的西藏民间面具艺术(3)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30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虎生 陈映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藏民间的这五类面具分述如下:

  1、藏戏表演仪式及其面具

  藏戏在藏语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大姐”或“仙女”的意思。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其起源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按艺人们的普遍说法,藏戏祖师是14世纪的僧人汤东杰布,他为募捐造桥,将简单的跳神仪式穿插情节,注入民间故事,使之戏剧化,受到群众的欢迎。所以,一直到现在,许多民间藏戏团在演出之前都有祭祀藏戏祖师爷汤东杰布的重要仪式,有时他的“唐卡”[1]神像就被供奉在表演场地的中央。到17世纪五世达赖时,藏戏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编出了“脚本”;演员也从寺院中独立出来,组织了职业性剧团,并逐渐在前后藏和山南广大地区传播兴盛起来。藏戏在表演形式上逐渐形成以唱为主,舞、韵、技、艺相结合的一套程式,里面也会穿插一些典型的宗教仪式,如煨桑和撒糌粑等。表演时,演员头戴面具,身穿传统藏装,右手持“达塔”(五彩丝带所装饰的箭),以表示吉祥和纯洁。

  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温巴”(意为渔夫或猪人)面具,又分白面具和蓝面具两类。白面具有白色的,也有用黄色作底的,周围用较长的山羊毛装饰,表演时面具戴在额头上,“长发”披肩,“白须”前垂。蓝面具藏戏则晚于白面具藏戏,其影响范围较广,面具制作是蓝色硬质的,可分出四个蓝面具流派,分别指西藏拉孜的迥巴藏戏、仁布的江噶尔藏戏、南木林的香巴藏戏和拉萨的觉木隆藏戏。据艺人说,温巴是劳动人民,整日在湖边或山上劳作,脸被湖水映蓝了,被太阳晒黑了。除温巴出现蓝色面具外,还出现其它角色的不同面具,如隐士的面具是黄色的、白胡子;父亲的面具是红色的、黑胡子;母亲的面具是绿色的等等,而且这些面具在绘制、配色和装饰上都比较精致。人物面具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平面面具用各种布料、纸板、山羊皮等组合而成,多用来表现剧中有身份和性格的角色,如国王、大臣、喇嘛以及老妇、老翁、巫女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藏戏中出现的动物面具有羊头、牛头、马头、虎头、豹头、鸟头和大象头等,有些是西藏原始本教所崇拜的神灵,但大多还是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猎人狩猎的对象,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藏戏的代表作主要有《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瓦桑姆》、《苏吉尼玛》、《朗萨雯波》、《白玛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登》八大传统剧目,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故事、历史事件、传记和民间故事。藏戏一般都在藏族的传统节日中演出,如藏历年、雪顿节等。藏戏与以下的各种面具表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己经具备了舞台正式表演的基本要素,如完整的故事情节、较复杂的角色人物和多样的表演形式。

  藏戏面具使西藏面具艺术从主要表现神的世界迈入了主要表现人的世界,直接、生动地传达出人类善恶的两面。

  2、牦牛舞表演仪式及其面具

  牦牛舞又叫“卓达卓嫫”,主要流行于拉萨等地。在大的庆典和节日里表演,主要表现生产性内容,表演形式以舞蹈为主,说唱为辅。该舞由五人表演,一个领舞者,为牧民打扮,头戴白面具,有时也有戴蓝面具的;其余四人扮演两头牦牛,分别一人饰牛头,一人饰牛尾,与汉族地区的狮子舞相似。首先是扮演牧人的领舞者演员登场,边跳舞边朗诵一些诗歌,用鼓点和锣镲伴奏。诗歌内容不一,主要是祈祷丰收和祝愿和平。之后,由四个演员扮演的两头牦牛会上场,一黑一白两头牦牛(有时两头牦牛皆成黑色)的动作有扭犄角、抛蹄甩尾、奔跑旋转、起卧、翻滚等多种姿态。关于白牦牛和黑牦牛的象征意义,说法不一,有的说白牦牛象征前藏地区,黑牦牛象征后藏地区;有的说白牦牛象征温顺和善良,黑牦牛象征勇猛和彪悍。最后戴面具领舞表演的牧人在牛角上套上哈达表示祝福,整个表演就算结束了。

  3、“卓”舞表演仪式及其面具

  “卓”是藏语的汉文音译,意为舞蹈。“卓”舞主要流传于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是一种为了震慑邪魔和祈求吉祥的集体舞蹈,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卓舞也多出现在人们大的庆典和节日表演活动中。卓舞中面具表演的特色在于通过身体的各种姿态展现表演的内容,并无说唱内容。卓舞又叫“鼓舞”,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可氛围山南地区和日喀则地区两种风格。山南地区的鼓舞有两人领舞,一先一后,领舞者皆戴白色的平板面具(即平面非立体的面具),舞者头戴假长辫,舞到高潮时两手快速击鼓,身体左右上下翻转,长辫随之扫地旋转。山南卓舞的鼓较小,无长把柄,系在腰间,所以舞时身体动作幅度很大。日喀则地区卓舞的鼓较大,鼓身又有长把柄,舞时鼓把柄插入背部腰带间,一人领舞,领舞者戴蓝面具,手握长柄吉祥箭,在场地中心飞舞。与其他面具表演的形式不同的是,卓舞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领舞者戴面具,是象征性的。

  4、“折嘎”祝愿表演仪式及其面具

  “折嘎”是藏语的汉文音译,是一种民间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的名称。内容多为祝愿祈福。呈一种典型的、具有夸张喜剧色彩的民间表演形态,最初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乞讨时的说唱艺术表演。如今它已被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保存下来,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曲艺形式而走上了西藏的文艺舞台。

  表演折嘎的民间艺人,因为生活穷困,一般在喜庆气氛的节日里,走街串户,展演技艺,向家户主人和观众献吉祥话语,以求得到施舍。他们往往肩搭白山羊皮做的面具,手持名曰“桑白顿珠”[2]的木制魔棍,怀里还揣着一个特大的木碗,用以讨喝茶酒。木棍和木碗有时也用作滑稽打趣表演的道具。为了讨得主人的欢心,一边耍弄此棍一边介绍其的妙用,不仅能防身打狗,还能敲门揽众、表演得赏。他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谚语,华丽的词藻配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人生哲理,在牛角胡或六弦琴的伴奏下演唱,即兴创作,有时也用风趣幽默的比喻嘲讽时事。当两人或两人以上演唱时,主演人戴面具不演说,其余的伴演者手持乐器和道具表演,表演形式主要有诵唱、合唱,独舞、群舞,或以歌舞交替轮流,但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这些民间艺人们一般出现在藏历新年、林卡游园,或是在新婚的庆典里向人们祝福,人们则向他们赠送食物等。折嘎艺人走到那里,就为那里增添几分欢乐的气氛。

  演唱“折嘎”的艺人多为男性,分一人演唱或两人以上演唱的。艺人在说唱时,首先手指着肩上的面具各个部分逐一解释其来历和象征意义。一人演唱时,左肩挑着毡毛制作的、蒙有白布的面具一面。面具上涂有红和黑两种颜色,还有黑山羊毛缝制的老人鬓须。面具的前额位置还镶有一面小铜镜,据说此物为格萨尔王无穷智慧照耀四洲的象征,有了这种东西,艺人演唱时灵感倍增,无所不知。“折嘎”面具一般只是搭在说唱人的肩上,偶尔戴在脸上,因此它只是配合表演的一种道具。一般质地粗糙,制作随意,但它是用最美的象征符号伴随表演者动听的祝福博得施主欢心,求得施舍。该面具的各部分有丰富的象征符号。如面具左侧的黑毛象征汉皇帝,右侧的白毛象征印度王,鼻子下的贝壳象征尼泊尔王,额头上的日月徽象征莲花生,胡须象征山羊等。诸国帝王代表福运来自四方,莲花生护估家业平安,吉祥的山羊能带来丰衣足食。表演者所唱的内容与面具的象征寓意相一致。面具制作的用料有兽皮、布、毡等,或者再用贝壳、珠子、纽扣、兽骨等物装饰。藏族人认为,在婚礼和年节等喜庆的吉日,如果得到“折嘎”艺人的祝福是一件幸运的事。这样的表演既满足了主人积德行善的意愿,也显示了自己的财富,该面具也自然被视为—种吉样的象征物。

  5、“吉达吉姆”傩仪表演仪式及其面具 “吉达吉姆”是藏语的汉文音译,“吉达”指父亲(包括他的几个弟兄,是一种一妻多夫的家庭结构)。他们均戴黑色的皮毛面具,头戴纸做的尖顶高帽子;“吉姆“指母亲。戴与藏戏中的母亲面具相同的平板绿色小面具。这是一种民间傩仪性质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的名称。内容多为驱魔祈愿。又称“抗灾傩”,是流传在后藏地区的一种抗灾歌舞,具有较强的祭祀色彩,是典型的民间傩。后藏以农业为主,常遇雹灾,人们期盼降服灾害,保丰夺收,于是“吉达吉姆”便应运而生。其实,在西藏民间,特别是在农区一般都有专门降服冰雹的“冰雹喇嘛”,主要职能就是消除化解或降低冰雹给农作物等造成的灾害和损失,但雹灾还是不断发生。所以,“吉达吉姆”的内容主要就是描述雹灾情景,调侃讥讽冰雹喇嘛的无能,夸赞农民们的勤劳,赞颂寺庵的壮观崇高及各种极富特色祭祀的功效等等。

  “吉达吉姆”舞蹈为圆圈状,中心为打鼓人并放置供品。歌舞内容以表现人们耕作、纺织、生育等人与土地相依为命的生产生活场面为主。最后舞蹈者拉弓射击并举刀将放置在场地旁的干羊腿砍断,表示将居住在其中的冰雹魔鬼杀死,战胜了妖魔。在演出过程中,观众不断送上糌粑、青稞酒等物品。

  “吉达吉姆”一般由九个人表演,人物关系以家庭辈分的大小排列,扮演父亲的四兄弟、母亲和四个“阿扎尔”(印度僧人),其中只有父亲、母亲和阿扎尔戴面具。父亲母亲的面具与传统藏戏面具相似,“阿扎尔”面具用山羊皮制作,四周的羊毛翻向外侧,主要有白、黄、蓝、黑四种颜色。

  “吉达吉姆”歌舞因为祭祀性很强,所以只能在受灾期间表演(不尽是雹灾),平时被认为是一种不吉利的歌舞,不能谈论,连名称也不能提;如需提及也只能指称为“坏艺术”。不能在无灾时演出。每次演出结束时,观众还要集中在原地表演一段吉祥歌舞,以示驱邪。演员演毕归来进家门前,要在河中洗澡并请喇嘛。每年外出演出结束,或藏历年之前,都必须将所用道具、面具全部焚烧,否则会把邪气带给来年。

  西藏民间还有一些原始祭祀面具,主要在由俗众和部分僧人参加的民间驱傩活动中使用。如,米林县东多村“嘎巴鼓舞”中的男女木刻面具;林芝县林芝村“米那羌姆”中“博庚神侍”面具;措纳县勒布和墨脱县德兴的门巴族祭祀戏剧《阿拉卡教父子》中的木雕面具;察隅、墨脱、米林、隆子县等珞渝地区珞巴族的祭祀面具。除此,西藏还有一种民间表演艺术面具,如,林芝县的民间歌舞“羌博”中击鼓而舞的女巫面具;曲水县希荣野牛舞中的领舞师面具;乃东县哈鲁岗乡的阿卓鼓舞领舞师面具等,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详述。

  --------------------------------------------------------------------------------

  [1] “唐卡”是藏语音译,意为卷轴画(一般是佛教题材),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宗教艺术形式。

  [2] “桑白顿珠”藏文意为“心想事成的魔棍”,参见普布昌居:《论传统藏戏表现形态的宗教性和世俗性》,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