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修心养性>>正文内容

三十七道品讲义——八正道篇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7日
来源:佛教导航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七觉支”是教导我们时时警惕自己的心念,注意日常生活的行为,心住于一境,不可散乱放失,所谓“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们的心志若能时时守于道,道业自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你透彻了千经万律,也如同镜花水月一般,一点用处都没有。

“八正道”是我们初学佛者应该认识的见解:

‘八正道,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我们要如何选择正道呢?若能了解这些字句的内容,那么,这一生所走的路绝对不会偏邪,这八种法不依偏邪,可以行于正道上,不断地精进。此处所谈的八种方法,一一是引导我们行正道的方法,诸如在家弟子应该以什么观念待人处世、出家弟子应抱持何种观念,做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正规;所以这里说:“此八法不依偏狭而行,故名为正。”做人一定要正直,否则讲话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不能取信于人,则如同废物一样,对人世一点作用也没有,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正”为规。

修行的人若能心正行正,就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乃修行者梦寐以求的的境界,这是真正宁静的境界。心地若能时刻保持宁静,则正大光明;光明又宁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所以这就是修行者所要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道”。

第一、正见

‘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名正见。’

“见”乃见解、观念,一个人在人生道上,分分秒秒之间都存在的许多复杂的念头,而且每个人的心思皆不同。例如你们坐在我们前面,此时此刻你与我的心念必定有所不同,何况你们每个人彼此间也有不同的观念,这就是说,“一念心”是最复杂的。单单一个人就有许多互相矛盾与冲突的心理,若是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则更加矛盾了,这都是由于一个观念问题而已。

所以,如果我们大家都学佛修行,观念就能一致,没有冲突;我们若不修行,在世俗上就会为了生活而与人竞争,为自己的利益而争斗;这都是世俗人为了日常生活、工作、学业····等等,而产生的竞争现象。每个人的心念有如野马一样,各朝不同的方向奔驰,这是因为世俗人没有道念的缘故。

那么,现在我们既然学佛了,就要将奔驰于八方的心念收摄回来,同行于一条道路上。有如一群已经受过训练的马一样,只要发号施令,就能整齐划一,踏步前进,若没有经过训练,就会散乱各奔前程。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统一心念,而其目标在于“无漏道”。我们去掉染著的心,常常装满甘露法水,这就称为“无漏”。若能如此,自然能见四谛分明。佛教中不论是修小乘、中乘、大乘等各种法,都不能离开四谛法的真理──苦、集、灭、道。想透彻此四种真理,就一定要修无漏道;四谛法的道理透彻之后,自然能产生智慧、明辨是非,破除外道的种种邪思邪见。

外道的见解都是极端的,一种是“有”,一种是“无”,所以印度的宗教非常复杂。当初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教,这些教法都不离“无”、“有”两种极端的道理,而且都是邪见。而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中道思想,可以说是透彻人生“一切皆空”的道理。

我常常分析“空”的道理,宇宙世间一切万物,从我们的身躯到所有的一草一木,都没有离开“四大”因素,而每一个“四大”因素,也都是由“四大”所组合而成,如果我们将“四大”慢慢的分离,则最后──“四大皆空”,一切万物都是空的。

这只不过是透彻世间万物的道理,而佛教中尚有一甚深微妙的无上道,称为“真空妙有”,说“无有”真的是“无有”,但是只有在真正“无有”当中,才能发现一个真正微妙的“有”,那就是──每个人的本性。“本性”是什么模样?“本性”根本无“形”与“色”,就是因为它无形无色,所以我们才称它为“妙有”。

这个微妙的真理,是佛教最透彻的教育,并非“有”就永远有,也不是“无”就永远无;如果说事事都“有”则会迷,说样样都“无”则会断;说“有”则执常,说“无”则执断。人间若是“无”,则什么都没有,无因也无果,作恶不可怕,为善无果报,这就是“断见”。如果说人间什么都是“有”,什么都是永远存在,则会“执常”。

佛教教导我们“一切唯业”。业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业”,无形也无色,一个人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如果你今天想要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情,却遇到一位和你有障碍缘的人,一看到他心里就不高兴,听到他说话,心中就起烦恼,无形中便会说出不好听的话,而招惹很大的困扰与麻烦。等你说完话之后,才发觉自己错了。本来打算心平气和地对待人,心念却不自觉地从温和转成嗔恚暴怒,这就是心力的影响,造成彼此之间缘的歧异,也称做“业力”。人被业力牵引,注定了一生之中的一切果报,这也就是佛陀所分析的“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一切的“因”,都是由我们的心力所造成。凡夫被业所转,因为过去业力的影响,使现在的心念无法控制;若是圣人,则能够转业。学佛,就是要学得能够转业,用心力控制自己所有的行动,这些都必须由“正见”修得;我们若能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自然不会被外道的邪思、邪见分散精神。

在家的学佛者,若能修无上道的正见、无量的正见,则日常生活中一切事业皆在正法的道上,不会有任何偏差。佛性平等,不独是出家人才可以称为“修行”;在家人从事任何事业,无不是在修行。今天听了佛法,就要表现在今天的行为上,力行“正见”,不断增长智慧,则所做所为都是福业。

佛法所教导的,就是为了端正我们的心念、见解,为了清净我们的观念及心病,所以佛陀设教三藏十二部经,其每一篇经论的教育都大同小异。就是要端正我们的心念及见解;因此“正见”是学佛的要道。

第二、正思惟

‘正思惟──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

学法一定要先从“闻”开始,“闻”就是听。学法须多听法,但是闻而不思则罔──听了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完全不经过思惟,那就没有一点用处了;所以我们听完道理后,要好好做一番思惟与考量。

所谓“思惟”,是用心去体会所听的法,听了道理之后,要实践于日常生活中,这就称为“行”,行是行动,也可以说是修养。所以,将所听到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上,就是“修”。“闻、思、修”若能同时力行而无漏失,就可以修得“戒、定、慧”,完成三无漏学。

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的行为动作,都是由内在的观念、见解所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思想、心念稍有偏差,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作所为,最后必定与目标相差非常遥远。我常常说,圣人与凡夫之间的距离很远,凡夫是圣人的起点,圣人是凡夫的目标,如果我们在起点上稍微有偏差,则走到终点时一定与目标相差千里之远,所以我们平时的观念、思想,不能稍有一点偏差。

“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四谛法是三十七助道品的根本道法,学佛、学法,不论是大乘或小乘,都离不开四谛六度的道理,这四种真理与六种行动是佛法全部的内容。四谛法是佛法的基础,六度是学佛得过程。这里说“人见四谛时”──“见”是透彻、了解,若是了解四谛的道理,透彻四谛的方法,就能“正念思惟”──见解与观念就会很正确;见解观念正确,行为举止就会非常端正。

地藏经中有段文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口一开、舌一动都离不开业。当然,所谓的“业”,有善业与恶业,若是劝人为善,教人守正道,那开口动舌就是修了善口业,这就是福业,能引导人走入正道。如果人家要行善事,却从中阻挠破坏,开口动舌就想阻碍人家的道业,那已经造了恶业。所以地藏经说,善业与恶业无不是在开口动舌中。

我们要爱众生,使众生造福,首先要考虑的事是──莫让众生造业。普贤行愿品中有句话说:“恒顺众生”,每天课诵,经文回向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十种大愿中为何要提出恒顺众生呢?就是不要让众生造口业,不要使众生有障碍道法的罪业。所以必须先迎顺众生,先使众生欢喜,而起赞叹之心,若生赞叹心,就可以成就功德。所以菩萨修行时,首先要注意不扰乱众生的心思,要恒顺众生。

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既知业有善业与恶业,我们要把握因缘,使众生造善口业,使他赞叹佛法、称赞善法,种下善的种子。绝对不可执著在自己的理上,使众生造业。世俗有句话说:“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我有理就要争到底,争到赢为止,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将这句话改成“理直气和”。虽然我们有理,但是要时时“气和”,不可“气壮”;认为自己有理,什么都要争到赢,这样就太刚强了,太刚强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若能“理直气和”,态度温柔,这样不是非常完美吗?

普贤菩萨就是以柔和善顺来引导众生,使众生的一切动作都能合于佛法、赞叹佛法、完成佛法。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非常谨慎,所有的思考与观念、见解要时时为众生著想,不可只为自己争个“理直气壮”,要为众生考虑,行道时要使众生培养善业,这样就称为“正念思惟”。

第三、正语

每个人都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观念、思想及语言,而这几项中最容易犯过、最容易造成业因的是口,因为开口动舌是非常简单的事,不必花用多大的气力就能轻易地出声说话。我们出声与人谈话时,常会使人改变观念,若以正语(正当的语言)来引导人,可以使人改变观念,向于正道;设若有一句戏言,或是不负责任的话,很容易导人误入歧途,堕落深渊,而不得自拔,这种言语真是可怕啊!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谨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开口动舌,必须说正确、负责的话,这就是“正语”──“八正道”中的一种道法。

‘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我们所说的话句句实话,所说的事,句句负责任,就称做“正语”;反之则造口业。我们的口有四种恶语,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我们要好好地、时时地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可妄言、不得绮语、不可两舌、更不可恶口,日常生活要记得放弃昨日的杂念,要谨慎于今日的举止行动,行兹在兹,时时刻刻处寂静之境界中,在工作体验中也必须善加用心,若能如此,则可得到正语及智慧。

第四、正业

“业”是种子,延续过去也造就未来,是一切作为所造成的结果。业有善业有恶业,业是动作之后的结果,但是业有在前、在后,前后不断的延续,而成因果轮回,说明白些──业就是果。

譬如种树,一切植物之所以能生长起来,就是因为有种子,种子可以长成大树,大树生累累的果实,果实内的种子又会成长····。业就和树一样,因过去的动作而成就现在的形象,由于现在的形象而应现未来的果报,业的种子即由此而来。

业必须正,要有正确的业,心保持正直,心正、念正、见解正,行动自然会端正。正是正道,我们必须善加选择所要走的道路,无论是见解、思惟,或是开口动舌,都要好好警惕自心及外在的行为,一点也差不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走路时若方向稍有偏差,则到达终点时会与目标距离非常遥远。与此同理,我们一定要守持正确的方向,心念正确、见解正确,则我们一切动作的业果都会正确。

‘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身,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谓正业。热心消退之后,犹如废铁。’

我们已经在学佛,学佛最主要是修心养性,必须将心修得端正,将性好好地培养。修心是表面的功夫,养性是往下扎根、坚固道心。我们过去身为凡夫,心思散乱、观念偏差,所以产生无明的凡夫心。无始以来,我们就是以无明来延续业因,才造成今世凡人的果报,现在我们必须修心返回平静的本性,把浮面的凡夫心好好修养,回复清净的圣人性。

在“五根”、“五力”中,已谈过,一个人只发心是没有用的,爱心发芽后很快就会败坏、断损,所以必定要向下扎根,往上生长。根是本性,好好培养根源,自然会向上增长得很贸盛。因此我们要修心养性,仍必须先藉人事、环境、时日开始做起,多多利用时间、人事、环境,来培养自己的耐心与耐性。欲成就道业,必须好好修心、好好养性,如此,一切动作就可以归于正业。

第五、正命

业的成就是因为众生有活命(生活的命根),有生命就有动作,有动作就会产生业。福业与恶业,无论是幸福或罪恶,都是由于众生有命的存在,才会造就这些善恶的业,我们若能正确的利用生命,则生命力可累积福分。

蠢动含灵皆是命,有知觉的众生都称为命,有气习的出入就是有命的存在。气即呼吸,呼吸存在则众生还活在世间,当一气不来时,命就断了。一期的寿命称为“分段生死”,如幻的命根也有变异生死;断了变异生死,就是四圣生命的慧根。学佛就是希望能去掉如幻的变异生死,进而延续四圣的慧命。

四圣的慧命就是出家修行,这里所谓的出家不是形式上的出家。出家有所谓身与心俱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的形式。当然,因缘具足时,身心出家则能延续佛的慧命,假若因缘不具足,宁可心出家而身没出家,如此尚有功德。以出世的精神入世、发挥生命的功能,成为正信的在家居士,这也是功德。假使身出家而心没出家,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无法自立,反而破坏了佛法,这就是一种邪命。所谓出家,有上述的不同形式,我们都是身心俱出家者,心出家而身没出家的人,也是修行者;总之,发心修行的人,就是真正学佛的修行者。

‘正命──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

真正要学佛修行的人,应该远离五种邪命。五种邪命是指一些人为了自我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争取世人对自己的供养,以求不劳而获。“五种邪命”: 一、诈现异相。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

第一种邪命──诈现异相。“诈”是不实、虚伪,例如“未得谓得”──自己尚未得道,一点功德也没有,但是为了使众生供养自己、尊重自己,便告诉他人说自己已得道放光、惊天动地,说法时天龙八部都会现前!众人所以没看见,因为是凡夫、是肉眼。有的人听了这些话,就会认为对方很了不起,他说的法虽然平凡人听不懂,而天龙八部却都很欢喜地来听;为了怕丢脸,就干脆说自己也听得懂、也很感动,这叫做“诈现异相”。

第二种邪命──自说功能。何谓“功”?即内能自谦。谦虚是内在修行的功夫,一个愈有修行的人就愈是谦虚,愈有学问的人愈觉得不足。因为世间的学问浩翰如大海,何况出世的教育,更是无量无边。了解道理后,才知道自己离真理尚远;与道差一大截,才自觉渺小;愈觉自己渺小,才会愈向前精进。

第三种邪命──占相吉凶。学佛不可动不动就求看命、相命,须知道我们原是依善恶业而来的人,“凡夫被命转,圣人能转命”,因为凡夫一切都是因命运来安排──所谓命运,在佛法中称做“业力”,而世俗人则称做“运气”。

第四种邪命──高声现威。学佛修行是修养自己。何谓“修养”?我在此向大家解说可做为我们修养的两个准则;也谈谈败坏我们形象的两件事,这就是──声与色。说话时若粗言恶口、大呼小叫,这代表个人人格的标帜,如此容易破坏别人对己身的观感,所以我们对待他人要柔和善顺。佛陀僧团中有“六和敬”,教导佛弟子的身形动作要外同他善。即别人在行善、在修行时,身体、行动若配合大家的动作与形态,则称为“吉”;也就是不逆他人之意,自己能配合团体、行动一致。

第五种邪命──说所得利,以动人心。这是自赞──常常自我赞叹,说自己修行得到什么、又看到什么,以此来打动人心。学佛要去妄回真,妄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是最大的妄语业。此处所言的“得利”,是说自己未得谓得,利则是夸称自己利益众生、自己已经做了很多。

第六、正精进

‘正精进──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精进。’

这是浅而易懂的佛法,我们想修行学佛并不是困难之事,只要能够精进,则“一勤天下无难事”──一个人能勤奋努力的话,天底下还有什么困难艰钜的事情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弟子,学佛志在成佛,这个志愿非常宏大。当然,首先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发大心、行大道,能够到达佛的境界。从凡夫到佛的境域,唯有一条路,那就是必须专精无杂念,专心一意,走好这条菩萨道,才能够到达成佛的目标。所以,“学”一定要“专”。

此处说“正精进”,“正”就是不偏邪。“八正道”不断地谈这个“正”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的方向稍有偏差,就会与目标相距日远,所以我们必须时时自我警惕──心念是否正确?心念若正确,则方向自然不会偏差。

“精进”就是“勤”,如果在不正确的道路上勤奋精进,越认真则堕落的越快、偏差越大。所以精进努力时,必定要用正确的行动、正确的修养、及正确的行道方法,这就称为“正精进”。

“精”是不杂、精纯,我们若能用天真纯洁的这一念心来学佛、来修学道法,就不会有任何偏失差错。最怕的是心存杂念,有污染的心态。有的人修行只是为了求取名望地位。例如在“五种邪命”中所谈到的第二项──自说功能,就是要显耀自己的名声而时常自赞诲他。

赞叹自己而诲谤他人,就如同一般做生意的商人一样,推销货品时,都会夸称自己的货品多好多棒,而且还会批评他人货品的缺点。像这种情形,就是“自赞诲他”,也可以称为“自说功能”。一意夸赞自己的功能,就是杂糅污染之心。或有人“诈现异相”,在修行中掺杂大妄语,也是叫“污染心”。

所以,学佛一定要抱持单纯的心态。学佛要先学会做人,守本分,守护好今日的道心,绝对不能存有一点虚妄之念;若能如此,就称为“不杂”,也就是“经”或“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道就说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知”,这就是单纯、也就是天真本性。

第七、正念

‘正念──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法,堪能进止涅槃,是名正念。’

我常强调思惟、观念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最主要是由内在修养所表现的,所以“大学”曾说:“富润屋、德润身。”只要看一间住宅房屋的装饰,就可以知道这家主人是富有或贫穷;一个人是否真正有修养,只要观察他日常生活的举止行为,以及待人接物的一切举动,即可知道此人内心的修养境界到何种程度,所以说“德润身”。

“德”者“得”也,外在的行为有修养,则可建立内心的道德观念。例如我们尚未拜师学艺之前,还无所得,因为功夫没有学成;如果用心努力下功夫,把师父指导的过程都细心第加以练习,再配合专一的精神,久而久之就会不断地进步,自然能练就一手好功夫。今天比昨天熟练,则多得一分,而且不只得一分,还可以将它再创造、创新,然后传授给别人,这就是所得之后的功能。

与此相同的道理,初学佛之人,不知佛法是什么,经过专心的学习,慢慢体会什么是佛法,体会之后再身体力行。在实践佛法、力行正道时,会感觉到这条路的风光与境界,这就是真正体会的心得。若是你已经走过这条路,就可以回过头来,以真诚的心境,去教导他人,告诉大家如何行走这条道路,走道何处会得到何种境界···等,这就是由“得”而成“德”,所以说“德”者“得”也。

心念可成就人的德行、充足人的德业,因此必须由心修起。心念若正,则用心下的功夫一定也是正的;思惟与观念若正确,则所追求的目标就会正确;追求的目标正确,精进用功之后的体会就称为“德的成就”。设若心念不正、思惟偏失,则所走的道路就会偏邪,走上邪道后,所做所为就是恶业──堕落的恶业。这些结果都是由心念所生。

我们现在所谈的“正念”,是警惕大家举止动作、待人接物要时时善加思量。思就是警惕之意,每个人都要自我警惕,想想自己应该以何种声调、形态来待人处世;与人交接时,应该考虑自己要采取何种观念,为将来的立身处世奠定根基,这都称为思与念。“思”就是警惕,“念”就是观念。

我们过去与现在所思念的是“戒、定、慧”,这是学佛者应该注意、时时反省警惕以及实行用功的道路。“戒”就是防非、预防错误,必须时时刻刻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语行动,“开口动舌无不是业,举手投足无不是罪”,所以要时时遇防过失错误,这就是“戒”。

“定”是心灵的训练,我们要时时刻刻自我训练心念的定静。学佛最怕的是心念散乱;心若散乱,则一生之中,绝对无法成就任何道业。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定力,选择一条道路,选定道路之后,要下定决心走完路程,这就是“定”。

人之所以修而无得,就是因为欠缺一个“定”字,我们拜佛、念佛、打坐、读经,无不是为了收摄杂念心,训练自己的定心。佛陀慈悲,为了收摄众生的散乱心而设教,开启八万四千法门,其实他只为收摄我们的心念专一静定,所以这个“定”字对学佛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第八、正定

‘正定──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我们学佛要学得心念正定。三十七助道品中皆不离“正”字、也不离“定”字,因为我们学佛最主要是要学“三无漏学”──戒、定、慧。这三个目标是学佛者最想追求的,为了预防我们的错乱、预防我们心思与行为的错误,所以一定要有“戒”;有“戒”就不会犯错,身心不犯过错,心自然能“定”;心定不散乱,自然能产生智“慧”。总之,“三无漏学”就是出自这份不散乱之心。

“正定”法,也是教我们要“摄诸散乱”。“摄”就是专一、统一的意思。大多数的人,心与念都无法统摄在一起,这就是凡夫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气。有时我们念佛,尽管想专心念,但常常在无意中心念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凡夫心念容易散乱,所以我们要将心念收摄住。

世间障碍,有自障、他障,有内障、外障;使我们行不通就称为障碍。许多人想发心修行,但却受到很多障碍;有的人因家庭责任障道业,有的则是受到情与爱所缚,这就是外在的障碍,也就是“他障”──身外起了障碍。

其实他障不算什么障碍,自己内心的障碍才是最可怕的;外在的魔不必畏惧,最可怕的是内心的魔。我们的心若有散乱疑惑,道自然就行不通了,所以,平时要收摄自己的心念,只要心专、意专、神专,自然能道道皆通。

所以,我们一定要摄心于道。收摄散乱的心思,成为统一的心念,就称为“道”;若能如此,则“身心寂静”。若能将散乱迷惑的心收摄在一起,成为一念道心,则身与心皆可清净寂静、轻安快乐。

我们不与人作对,则事事如意,有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只要平常不做亏心事,即使走在暗路也不会遇到鬼,这就是轻安,不论何时何地都能自在安然。若是与人有恩恩怨怨,就会时时提防被人暗算;如果平时以爱待人,则无论走到那里都能轻松自在、心安身轻,这就称为“轻安”,也可以说是“寂静”。

“寂静”就是不粗动,粗即是烦躁,烦闷得身、心皆不自在。一个浮动不自在的人与一位庄重定静的人相比较,那一个人可爱呢?定静之人就是表示他的心态寂定;浮动轻浮之人是表示他非常烦躁,心不自在、不静寂。

我们修行学佛,就是要学得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定静,让人看起来觉得非常庄重,这就叫“贤相”。因为人的身形动作皆由心所指挥,“富润屋,德润身”,德行、心思到什么程度,只要看其身体的行动就能一目了然。

所以,“身心寂静”就是表示一个人德行的成就,而其身心也能够轻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