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认识参考资源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2日
来源:佛教图书馆馆讯   作者:曾为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图书馆馆讯 第九期 86年 3月


认识参考资源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讲师 谢宝暖

【摘要】:本文将参考资源分为资讯性参考资源和指引性参考资源两大类,分别介绍各类型参考资源之种类、特色、编排体例以及评选利用原则,冀供读者查检资讯时之参考。资讯性参考资源之编辑目的是直接提供资讯给读者,是直接性的参考资源,包括字辞典、百科全书、类书、年鉴、年表、历谱、名录、手册、便览以及传记、统计和法规资源等。指引性参考资源则是指引读者所需资讯的出处,是间接性的参考资源,包括书目、目录、索引和摘要。

关键词:参考资源;资讯性参考资源;指引性参考资源
    Reference sources;Informative sources;Indicative sources


  参考资料(或称参考书、工具书、参考工具书)系指具有参考价值,能针对一般性问题提供直接简要答案,或者能提供找寻资料的门径,提供治学涉经的指引。图书馆通常将参考资料集中存放于参考室或是参考专区,限于馆内阅览,以提高接触率,确保读者公平使用的机会。

  然值此网路资讯时代,可以协助读者解决问题的来源,已不限于传统印刷型式的参考工具书。有愈来愈多的答案,尤其是即时性的资讯,可以透过网路连线方式查检得到,也愈来有愈多的出版机构将其印刷型式的参考工具书以电子型式出版,以争取时效,增加检索弹性,提高读者检得资讯之品质。是故,本文所介绍之观念,不局限于印刷型式之参考工具书,亦扩及电子型式之参考资源。

  参考资源一般可区分为“资讯性”和“指引性”两大类。资讯性参考资源之编辑目的是直接提供资讯给读者,是直接性的参考资源;而指引性参考资源则是指引读者何处可以找到所需的资讯(注1),是间接性的参考资源。兹分类略加说明如下。

一、资讯性参考资源

  资讯性参考资源的种类广泛,包括字辞典、百科全书、类书、职官表、年鉴、年表、历谱、名录、手册、指南、地图以及传记、统计和法规资源等。

字辞典

  字辞典是查检背景知识最常用的参考工具书。由于语文的不同,中西文字辞典之编排体例,也有相当大的不同。

  中文字典与辞(词)典原意略有不同,字典专以解释字之形体结构、声意、意义以及用法;辞(词)典则用以说明词语之意义以及来源典故,惟今日多混用。中文字辞典之编排体例,以部首法居多,间或有采注音和四角号码部次者。好的字辞典应提供多元化的助检方法以及难检字表,以方便读者利用。中文字辞典可以分为普通字辞典、特殊字辞典、语文字辞典和专科字辞典等四大类。其中特殊字辞典系专以解释文字之形体(如说文大字典)、音韵(如增注中华新韵)、破音字(如国语日报破音字典)、联绵字(如联绵字典)、虚字(如古籍虚字广义)、歧字(如别字辨正),或者是专收成语(如常用成语八解辞典)、俗语谚语(如中国俗语大辞典)、外来语(如国语日报外来语词典)等。

  西方语系之字典多依字顺排列,亦有专收同义字、反义字、缩写字、俗语或谚语者。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可说是各学科知识的敲门砖,更是答覆各种背景问题的最有效工具。除了若干最具专门性的问题,几乎所有参考问题都可以从百科全书著手寻找答案,百科全书虽不能解答所有问题,但是可以作为研究问题的良好开始。

  一般习将百科全书区分为综合百科全书、专科百科全书和青少年百科全书三大类。将人类的各种主要知识,有系统地搜集整理,分门别类地厘订为许多条目,以提要勾玄的方式,浅显通达的文字,加以诠释,再以便于查检的方法,将之排列组合,汇编成册者,系为综合百科全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华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Encyclopedia Americana等。如以同样的方法所编成之百科全书,其范围仅限于一科或几个相关学科者,则称为专科或主题百科全书,如经济学百科全书、McGraw-Hil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至于青少年百科全书,顾名思义便是以青少年为对象所编写之百科全书,如幼狮少年百科全书、World Book Encyclopedia。

  大体而言,百科全书多半卷帙浩繁,价格昂贵,且在编排体例上更具特色,选择时更需慎重。百科全书之评鉴与利用,须注意下列几项重要因素:

1. 权威性
  编辑群、执笔者以及出版机构之专业均影响一部百科全书之权威性。选择百科全书时应查明该出版机构之声誉,组织是否健全?是否有出版参考工具书,尤其是大部头工具书之经验?对其过往出版品之评价如何?是否聘有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编辑群,负责条目内容之编审工作?主编者是否具有经验?各主题条目是否由专家学者执笔?是否由执笔者于文后署名,以示对撰文之负责?

2. 内容和资料
  百科全书之内容首重完备和均衡,收录之主题范围应涵盖相关知识之全部领域,中西兼顾,古今并蓄;对于争议性论题之叙述应客观中立;文笔应流畅简洁。所提供之资料具正确性、新颖性和客观性,选择时可以熟悉之主题或专长之学科,抽检相关条目,以评估其资料之正确性与客观性;至于新颖性则可由其统计资料所涵盖之内容得到佐证。

  此外,传记资料和图表是百科全书之主要特色,更是评鉴百科全书时不可忽略的项目。传记资料应包含当代的名人传记,一部出色的百科全书尚且应包括在世的名人传记,至于重要的条目则应搭配相应的插图、图表或地图等,以收画龙点睛之效。

3. 编排体例
  百科全书之体例有按分类和按字顺编排两种方式,惟因大英和大美等著名之百科全书均采条目式(entry),而以字顺方式排列,使得字顺排序之体例逐渐成为百科全书之主流,尤其是综合百科全书。中文之字顺排序可依部首、笔画多寡和国语注音三种方法,选择时应考虑读者对象及辅助排检方法之有无。

  相关条目间应以“参照(cross-reference)”相连结,利用“见(see)”、或“参见(see also)”等引导系统,指引读者参阅较大范围之主题款目或内容相近之条目。条目之后应附推荐书目,以供读者进一步研究之参考。所推荐之书目应与条目内容相配合,应具新颖性。全书之末则应有详尽之分析索引或相关索引,将全书所论及之人名、地名、条目名称及未立为条目之重要主题,一一析出,做系统性地汇整编排,注明出处,以协助读者触类旁通,串连相关知识。采分类方式编排之百科全书,尤应编制索引,以利读者查检特定概念之知识。

4. 外型版式
  一部百科全书之装订、印刷、纸张以及版面设计等也相当重要。百科全书系以翻检查寻为目的,其装订应牢固,书眉标示应清晰醒目,能有书口标示排检次序,则更利读者使用。

5. 更新方式
  为维持百科全书之新颖性,应定期更新内容,常见之更新方式有三种:(一)出新版,全盘更新,重新审核每一条款目之内容,将需要增删部分彻底修正;(二)出版补编(supplement),定期增加新的款目内容;(三)出版年鉴(yearbook),每年增补新的资料,尤其是统计资料和传记资料。

  利用百科全书时,除依其编排之方法查检外,最好利用其附编之索引,尤其是没有“参照”体例之百科全书,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若该百科全书编制有“分析索引”,更推荐读者多加利用,因其将全书中关于某一主题之资料汇集整理,可一次检得完整周详之知识或概念。另外,百科全书之补编和年鉴可以提供较新之资讯,也是常被读者忽略的。

类书

  类书是一种采辑群书,将各种材料依类或分韵汇编,以供查检之用的工具书。类书的内容包括经史杂传、诸子百家的言论以及诗文作品;罗列文字训诂、辞藻、典故;涉及典章制度、山川地理、医卜星相、草木虫鱼等,以杂见称。

  类书按所采事、文之内容部次材料,其编排体例可区分为以韵隶事(如永乐大典)、以类系事(如艺文类聚)和以字系事(如骈字类编)三大类。

  类书摭拾群书,各家著录文献之方式略有不同,亦可分为三类:

1. 摘录文句
  仅摘录与类目有关之文句,以字或韵系事的类书多采用此种方式著录文句。

2. 载录全篇诗文
  将与类目有关之历代诗文完整收录,以类系事之类书,常采用此种方法。

3. 载录全书
  如永乐大典之“忠”字下,将马融忠经、国朝忠传等书,完整引录。

  至于所摘引文献之排列方式,自艺文类聚开始,多采事居于前,文列于后。事指自然知识、社会现象;文指文学创作,如诗、词、赋、散文、学术论著等。(注2)

  类书在汇总材料和保存文献上颇具价值,然利用类书时有若干事项值得注意。

1. 类书中所征引之资料,不可尽信
  类书大多成于众人之手,诸人所据版本不同,辗转抄录易生讹谬;再者引文常有删削,甚至改窜者。读者利用时宜尽可能核对原始资料,多方参稽,以免以讹传讹。

2. 应择善本而用之
  类书因传钞传刻,易生讹误,故应择善本而用。

3. 应了解类书之体例
  有些类书兼收四部,如北堂书钞;有些类书只收与君臣事迹有关之经史文献,如册府元龟;有些类书只收录野史、传记及小说,如太平广记。了解类书之收录范围及编辑体例,有助于文献之检索。(注3)

4. 善用目录和索引
  各类书之前均编有目录,是查检类书之钥。推其类目名称,有些与现今习惯用法相距甚远,难望词生义;有些类目之归属不合理,类与类、子目与子目之间缺乏逻辑连贯,不熟悉古籍之读者,应尽可能利用后人所编之索引,如太平御览引得、册府元龟引得、古今图书集成索引等。

  类书依其查考问题性质之不同,可分为四大类。一为检查事实掌故的类书,内容广博,类似西洋百科全书;可再细分为综合性和专门性两种,前者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之属;专门性者为专收一类或几类,如太平广记专收笔记和小说,事林广记专收日用百科知识。二为检查事物起源的类书,如格致镜原,专供查考事物之发生、发展过程。三为检查文章辞藻的类书,最有名的是佩文韵府和骈字类编,专供旧时文人作诗填词时,用典用韵,寻章摘句。四为专供查考岁时典故的类书,如岁时纪丽、月日纪古之属。

年鉴

  年鉴是资料密集便览型参考资源,汇录重要的事实性以及统计性资料,经常以图表方式来辅助说明,举凡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物、事件、发展趋势等,均有介绍。

  西文之Yearbook和Almanac中文均译为年鉴,实际上两者之体例略有不同。Yearbook主要记录特定年度(通常是出版前一年)之活动事实和统计资料,一般常采分类分章方式叙述,基本体例包括专论、回顾与展望、机构与人物、最新动态统计资料、法规增修、大事记和附录等,如中华民国年鉴。Almanac则不仅收录当年度的最新资讯,往往汇录完整的回溯性资料,内容亦不以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为限,更扩及文化、体育、休闲等各方面,甚至是邮递区号和急救方法等实用资讯均包括在内,如实用百科年鉴和Information Please Almanac等。此外,百科全书亦常以出版年鉴方式来维持新颖性,惟内容多限于该年度之大事记、新闻焦点人物、讣闻、运动新闻、最新统计资料和有关当年度重大事件之评论性文章,如Britannica Book of the Year。

  年鉴最重要的是收录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以及易用性。由于年鉴是属于第二手资料,其内容多取材自第一手或第二手资料,因此利用年鉴时应注意其是否注明资料来源,其资料来源是否值得信赖,是否具备时效性;若为统计资料更应注意其资料是否取自官方统计资料或有公信力之统计调查机构。

年表、历谱

  年表和历谱都是系年的参考资源。年表是按年编排,间或依年代列表,以明事,具有条分缕析,文简事丰的特色,涵盖层面广泛,举凡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等各层面的事略均有涉及;而以年系事,以表叙列,脉络井然,按时索事,查检极为方便。由于年表多提纲记事,故亦称大事年表。

  利用中文年表时,应注意其记年方法,有仅记中历者,有以西历为纲者,亦有中西历兼记并列对照者。此外亦应注意其隶事范围,有中外并叙者,有古今通记者,有专记一代或一地者。如中外近百年大事记,中国近代大事年表。

  然而古今中外记年日的方法各有不同,读者常为年代和时序问题所困扰,而无法贯古今、通中外,历谱即为解中西史日问题而编制的参考工具书,如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

  历谱,亦称历表或史日对照表,系依历法编制之工具书,为中文特有之参考资源。历谱之记年方法互异,有以干支、王位或年号记年者,亦有以西元记年为序者。内容一般载录年月日及星期、朔闰、四季、节气等。

名录

  名录(Directories)是将个人或机构的名单,有系统地加以编排,通常采字顺或分类方式排,用以指示地址、电话及提供其他基本资料,以供通讯连系用之工具书。中文书名有时亦用“指南”、“指引”、“机构录”、“要览”或是“总览”;西文名录间或称为Handbook或Encyclopedia,如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

  名录资源可概分为个人名录和机构名录两种。个人名录经常刊载之项目有姓名、地址、电话、性别、职称等,如中华民国企业经理人名录。机构名录则登录机构名称、负责人姓名、地址、电话、组织沿革、产品或服务项目等,如中华民国研究机构名录。电话号码簿因具有指示机构团体地址、电话之功能,亦是名录之一种。

  名录资源之评估与利用宜注意下列数点原则:

1. 收录范团:
  多数名录资源在其书名中已载明其收录范围为那些地区,或是何种性质的机关团体或个人。更详细的资讯则可从凡例或前言中得知,例如工商名录是否仅收录资本额多少以上的公司。

2. 时效性:
  名录最重要的是新颖性,故在利用名录资源时应特别注意其出版频率和资料搜集登载的时间。

3. 正确性:
  名录通常用来找寻特定机构或个人的最新资讯,以做为通讯连系之用,资料内容的正确性益形重要。资料内容的搜集和更新方式对于名录资讯的正确性影响很大,常用的方式有:电话查证、寄发问卷、参考公开资料,以及由研究人员剪辑报纸或期刊上之消息报导。

4. 编排体例:
  名录的编排体例也会影响读者的利用效率。款目的安排是否清晰?体例是否前后一致?是否提供书眉标示方便读者检索?

5. 索引:
  名录的索引更是影响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一本好的名录应该提供多元的索引,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机构名称索引和主题索引等。其中机构名称索引尚可包括机构名称关键词索引。

6. 媒体型式:
  名录资讯之新颖性最重要,而印刷型式之名录资料通常是每年更新,光碟则是每季更新,而线上资料库和网路系统则可即时或不定期更新,其资讯内容应较为正确,故应优先利用电子型式之名录资源。此外,电子型式之名录资源亦提供较活泼多元之检索方式,以American library directory为例,其纸本没有人名索引,但在电子版就提供人名做为检索点。

  如果没有适当的名录资源可供找寻有关个人或团体的通讯基本资料,或现有名录之时效性不够时,可以利用年鉴之专栏或附录。尤其是专科或专业年鉴,通常附录该专业之个人或机构名录,可补名录工具书时效性不足之缺憾,如中华民国出版年鉴便收录出版业名录和图书馆名录。

手册、便览

  手册是汇集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事实性资料或统计数据,将其浓缩整理,加以系统性地编排,以便解答各种事实性问题的参考工具书。一般认为手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英文称为handbook,主要在提供有关某一主题的基本知识(know-what),以助学习;第二种英文称为manual,中文有译为“便览”以资区别者,内容旨在教导读者如何自己动手做,著重程序和步骤(know-how),时下流行之DIY书籍属之,各机关常备之“工作手册”亦属之。然而现有出版品中,两者经常混用,内容不易区分,以“便览”为名者较少,除了“手册”之外,亦常称为“指南”、“大全”、“全书”、“要览”等,如溪头赏鸟手册、国民营养指导手册、How to Find Out about Engineering。

传记资源

  传记资源是用来回答有关特定人物相关资讯,可分为直接资源(Direct sources)和间接资源(indirect sources)两大类。

  直接资源提供有关个人的事实性资讯,如年鉴、出生日期、学经历、专长等,如Who's Who,中华民国现代名人录。又可进一步区分为普通传记参考资料和特殊传记参考资料两大类。普通传记参考资料,包括传记指南、传记辞典等,通常汇录众人资料,依字顺编排,简明叙述人物姓名、异名、年里、生卒和生平事迹,如家世、学历、思想、道德、文章、功业、行踪、交游等。特殊传记参考资料则包括姓录、同姓名录、异名录、生卒年表、题名录等,提供查检有关人物之特定传记项目,如姓氏源流、别号、笔名、籍贯、生卒年、登第等。

  间接资源则仅指引传记文献之出处,包括传记书目和传记索引,如Biography Index和中国近代人传记资料索引。然而有些传记资源兼具直接与间接之特性,如Contemporary Authors,不仅提供作家之详细介绍,亦汇集有关之传记书目提供读者深入研究的指引。至于传略书目(Bio-bibliography)虽以书目为主体,亦附有著者之传略。

  传记资源的选择与利用应注意下列几点原则:

1. 收录范围与标准:
  通常由书名便可知道传记资源的收录范围,是限于某一地区、国家或是某一学科、专业领域。而其选录之人物通常须具备相当知名度,在前言或凡例中,可得知其收录标准。一般性的传记资源因收录范围较广,收录标准较严格,内容介绍较为简略。因此,若知道被传人之专业领域,宜优先利用专科之传记参考资源,以查得较为完整详备之资讯;若欲查考人物之特定资讯,则应利用特殊传记参考资料。

2. 时效性:
  直接资源之时效性深受其资料更新方式和出版频率所影响。出版社多数采邮寄问卷方式更新资料内容,未回收者以旧资料照录,其现职、家庭状况和通讯资料可能不正确。出版频率是另一个影响资讯正确性的因素,西文的传记指南或传记辞典多半是每年或每两年更新一次,至于中文的传记辞典多数未更新,因此在利用时应特别注意其收录时间。

3. 索引:
  传记参考资源通常附有辅助之人名索引,由于人名屡有变异,尤其是中国人名更是变化万千,读者所提供的人名不见得是最著称者,更不一定是传记参考资源所采用之排检依据,故应善用所附之辅助索引,以增加检得资讯的机会。

  电子型式之传记参考资源虽然收录内容不见得比纸本新颖,然确实提供较多的检索点,对于找寻特定项目的资讯最有利,值得优先采用。此外,电子型式可以一次找到多年的资料,不必像纸本一年一本的翻检,可以节省读者的时间,较有效率。

4. 参考书目:
  长篇论文式的传记资源通常会注明参考文献,以示其写作依据,较严谨者进一步编制参考书目,提供读者深入研究之参考,非常具有价值,然而常被读者忽略。

  可供解答有关“人”的问题的资源相当广泛,并不限于参考资源,事实上传记图书可提供最完备、详实之人物资讯。此外普通字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期刊、论文、剪辑资料中,均含有丰富之人物资料,类书所收之人物资料亦极为可观,更不失为查考古代人物之有用工具。

统计资源

  统计资料多由官方出版,故有些图书馆辟有官书室或政府出版品典藏专区来陈列统计资料,而统计资料之出版则可由政府出版品目录中查得。自民国21年及23年政府公布统计法及其施行细则,统计书刊之编印已成定制,举凡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均定期或不定期出版与其业务相关之统计月报、季报、年报、年鉴、或辑要,以示其业务执行绩效,以应各界参考利用。

  统计资源可以概分为国势调查、调查统计、综合统计和专题统计四大类,兹分项说明之。

1. 国势调查
  国势调查系以国家整体为范围,将维持一国之生存要素,进行全国性之普查,其目的在征集农、林、渔、牧及工商业之资源分布、人力结构、生产结构、劳动力特性,以及资本设备与经营实况等基本资料,以作为厘订国策及各项施政之参据。我国基本国势调查包括户口普查、工商业普查、农渔业普查及国富调查。

  户口普查为基本国势调查之首要,旨在明了一国或一地区特定时间内人口之质量与户之组成及住宅质量与居住状况,以应政府厘订人力运用、居住改善及各项建设规划之需要,如中华民国七十九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

  工商业普查之目的在搜集台闽地区公民营工商及服务业之经营概况、资源分布、主要设备、资本运用、生产结构及其产销变动等经济活动基本资料,作有系统之统计分析,俾供政府研析发掘工商及服务业变动真象,厘订工商及服务业政策取向,以及各项施政计画之依据,并供民间各界之多元化用途,如中华民国八十年台闽地区工商及服务业普查报告。

  农渔业普查系为配合政府施政参考,搜集农林渔牧业资源分布、经营状况及其结构变动等有关基本资料,以为推动农林渔牧业建设、改善农林渔牧业经营、加速经济发展之依据,如中华民国七十九年台闽地区农林渔牧业普查报告。

  国富调查旨在搜集国民经济活动各部门拥有有形资产总存量现值与国外资产净额,以明了国民财富之结构、分配与使用状况,经统计整理与推计分析后,以供下列各项用途:提供政府规划总体与部门经济开发计画及国家建设计画等之基本依据;衡量改善产业结构与提升产业生产力,以健全产业发展;测定我国经济实力,资本累积程度,以及各期间之经济发展成果;配合国民经济会计制度,编算各部门资本存量及资本系数;作为各项经济分析与经济预测模型设计之重要参据;衡量社会富裕程度,改善社会福利制度,以健全社会发展;提供产业界企划经营、学术界研究应用与政府实施物力动员及国际间比较等之参据;如中华民国七十七年台湾地区国富调查综合报告。

2. 调查统计
  除了前述定期举办之基本国势调查之外,政府尚举办各项调查统计,以广征行政或业务管理所需之资讯,进而陈示或剖析国家建设成果,经济社会之结构变迁、相关影响与未来发展情势等,藉供厘订政策及研拟施政计画等之参考。此类调查统计报告,对各业从业人员及学者专家均极具参考价值,然各项调查分由各不同机关办理,调查时间定期或不定期间或有之,读者不易掌握,有时民间机构尚且自行办理类似之调查,造成重复与浪费。行政院主计处为增进各机关调查统计业务及资料之彼此了解与交换运用,协调有关机关对调查统计时间作最适切之安排,俾加强调查统计之管理,防止重复调查与减少民间困扰,特出版《中华民国调查统计索引》,将历年来核定列管之调查统计有关资料,整理汇编,俾便各界利用,是掌握调查统计资讯最有效之工具。

3. 综合统计
  综合性统计系各级政府机关针对全国或一地区之土地、人口、劳动力、社会福利、卫生医疗、教育文化、司法、财政收支、金融物价、农林渔牧及生活品质等,汇编调查而得之各项数据,可作为建设规划之重要参考,如中华民国统计月报、中华民国统计年鉴。

4. 专题统计
  各级政府为陈示其业务绩效,便利民众了解,各编有专门性之统计刊物,如人力资源(中华民国台湾地区人力资源统计月报)、教育科技与文化(中华民国教育统计)、社会福利(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社会指标统计)、卫生医疗与环保(中华民国卫生统计)、经济与国民所得(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国民经济动向季报)、财政金融(中华民国财政统计月报)、物价(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物价统计速报)、商业贸易(中华民国台湾地区进出口贸易统计快报)、运输通信(中华民国交通统计月报)、农林渔牧(中华民国台湾省农业统计手册)、司法与考选(中华民国考选统计)等。

  由于我国各项普查与调查统计业务之管理与审核,系由行政院主计处所掌理,故可由该站[gopher://rs570.dgbasey.gov.tw/]查询台湾地区公务机关所编制之各项最新基本统计,如:人口概况、人力资源、生活环境、司法及公共安全、经贸、物价、观光…,甚至是垃圾清运处理等统计,并有统计法规、主计处出版品目录、统计资料标准及代码、政府统计名词等。此外,各级政府及相关业务单位之网站亦提供各项相关之统计数据。

  查检统计资料除了可利用专门汇辑之统计资料外,年鉴亦是统计资料之重要来源。不论综合性年鉴或是专科年鉴皆报导一年内之大事及各项统计,尤其是专科年鉴中所汇录之统计资料,有时是统计书刊中无法查得者;而年鉴之创刊号更是常收录丰富之回溯性统计数据,值得利用。此外,各级政府公报亦常刊载与业务相关之统计资料。

法规资源

  法规资料之查检途径,可视法规之新颖程度加以区分。查检一般性之法规资料可利用六法全书及法规汇编。尤其是法规汇编,通常按法规内容分类编次,各法规通常著录历次公布及修订之日期,且多采用活页方式装订,以便随时抽换,增补新增资料。因此,在查检法规资料时,应优先考虑利用“法规汇编”,同时注意法规之颁布日期及修订日期,以掌握时效。

  若欲查考最新修订或修订中之法规,应利用“法律资讯系统”或是相关“公报”。公报中经常刊布各机关最新之政令、公告、裁判、议决书等,这些资料往往来不及编录在“法规汇编”中,故查考“公报”可掌握较具时效性之法规内容。而多数公报均附有索引,查阅方便。如《台湾省政府公报》每月编有“法规动态通报”,著录法规名称、编号、异动区分及其公布机关、日期及字号等,可视为新订法规之索引。至于若干较具争议性或喧腾一时之法规,则可在报章杂志上找到相关论述,法律文献索引是主要之查检线索。此外,年鉴中亦收录法规资料,如中华民国年鉴,于“总统”章中可知有那些法律公布、修正或废止;“立法”章中有“重要法律之制定”,可知一年内通过之法规及修正案;而“司法”章中有“司法法规”之研订。(注4)

  至于我国古代法规资料之查寻,则需利用政书。可翻检十通、历朝之会要与会典,以及正史或类书中有关典章制度之相关类目。

二、指引性参考资源

  指引性参考资源是指引读者所需资讯的出处,如书目、目录、索引和摘要等,均无法直接提供答案给读者。

书目、目录

  书目(bibliography)即图书目录之简称,系将有关于一个学科或主题、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时代的各类型的出版品,加以汇整编排的参考工具书。书目著录项目通常包括著者、题名、版本或版次、出版年、出版者、出版地、稽核事项、内容梗要、收藏处所,以及流传存佚等资讯,以供了解出版品之概况。

  书目依其编辑体例,可分为列举性书目和分析性书目两种。前者为普通书目,系统性地列举前述各项书目资讯,如中华民国出版图书目录(光碟系统)等。后者即解题书目(annotated bibliography),或称题要书目,除罗列重要书目款目外,并扼要介绍内容、作者生年,时或考证版本和存佚情形,同时就内容加以评论,以助读者了解各书之优劣,如书目答问补正、台湾文献书目解题等。有些书目则缕述著者之传略,称为“传略书目(bio-bibliography)”。

  若欲查得国内图书之最新出版消息,可利用新闻局之书香文化广场资讯网[http://crab.ccl.itri.org.tw/newbooks],该网站于民国85年2月13日正式上线,汇整国内各出版社、杂志社、书店之网路资源,是网路中有关书籍资料查询之总站,提供书籍资料之查询,读者可以利用关键词、书名、作者、书籍分类、出版社或ISBN等查询所需图书资料之书目资讯。

  目录(catalog)是书目的一种,系将一所图书馆或资料单位所典藏之图书资料,加以汇编整理而成者。目录除著录一般之书目资料外,并注明资料之馆藏地点。目录中所收录之资料,包含两个以上的图书馆或资料单位者,则称为联合目录(union catalog)。大体而言,目录所收系以特定馆藏为对象,而书目所录则不限于特定单位所收藏之资料;然在实际使用上,两者之界限并非如此清楚。

  由于国内各图书馆均提供线上公用目录(opac)供读者连线检索,若欲查询某一特定图书馆之馆藏资料,以直接连线查检该图书馆之opac最为方便有效。若欲查询国内那个图书馆搜藏某本中文图书,则可连线至国家图书馆,查检全国图书资讯网路;若欲查询国内那个图书馆搜藏某本西文图书,则可连线至科技资讯网路(STICNET),查检西文图书联合目录资料库。

索引

  索引旧称引得,系将图书资料中所包含之概念或词句,缕析为条目,依特定之排检法序列,以便检得该条目在文中所在之位置,俾便快速检得原文之工具。中文索引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称呼,如韵编、备检、通检、引得、堪靠灯、语汇集成等。其中堪靠灯系译自英文Concordance,专指经文及重要文献之逐字索引。

  索引是搜集资料、查寻出处、分析资料内容之重要工具,利用索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索引可依其编辑体例之不同区分为一般文献索引、引用文献索引和期刊目次索引三大类。

1. 一般文献索引
  一般文献索引依其搜集资料内容之不同,又可分为索引的索引、书籍索引、论文索引、学位论文索引、文集索引、报纸索引等类。索引的索引是索引的书目,通常依学科或主题汇列已出版之各种索引,读者可从中得知有关某一学科或主题,有那些索引可资利用,如汉学索引总目。

  书籍索引可分为一般索引和逐字索引两种。一般索引是将一书中所含各类概念或事物之名称及主题,加以析出,通常只收重要之字、词,不收虚字及连接词等,如史记索引。逐字索引系将文献中所见之字全部收纳,不分词性,依句摘录编辑为索引,有助于文辞训诂,语法文句之研究以及辞书之编纂工作,如台湾商务印书馆编印香港中文大学所编辑之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等。

  期刊论文索引则将期刊学报所刊载之各类论文篇目及作者等析出为条目,以备寻检期刊中之论文资料,掌握最新之研究发展现况及前人之研究成果。为提高时效性及检索弹性,期刊论文索引多以光碟或网路连线方式提供查询,如中华民国期刊论文索引光碟系统、科技性全国资讯网路(STICNET)。学位论文索引则是将博硕士论文之作者、篇名析出为条目,以供查寻,通常附有摘要,亦以光碟方式出版,如中华博硕士论文检索光碟、Dissertation Abstracts on Disk(DAO)。

  报纸索引则是将各报纸之社论、专刊及副刊论文等,依照分类方式编排,以供查检者,如中文报纸论文分类索引。

2. 引用文献索引
  引用文献索引是将期刊文献所列之参考文献(references)或是引用文献(citations)建立连结与统计,可以得知某一文献被那些论文引用或参考过,并可列出参考该篇文献之全部文献与出处,可提供读者以滚雪球的方式,搜集到有关某一关键文献(key paper)之所有后续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由其统计资料则可得知发表某一研究主题之期刊族群、最常被引用参考的期刊、最具影响力的期刊等重要资讯。最常用之引用文献索引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3. 期刊目次索引
  期刊目次索引或称期刊目次选粹,是将最新期刊目次内容依其主题类别聚集,做最快速之报导,方便读者掌握最新之资讯,如Current Content。有些图书馆为协助读者掌握最新的到馆期刊资讯,亦提供最新期刊目次选粹服务,依读者之研究兴趣,将最新到馆期刊之目次,影印汇编成册,寄送读者参考。

摘要

  摘要系摘取文献之重要内容,并按特定之排检方法予以编排之参考工具书。摘要依其编写方式,可分为指示性、资讯性和评论性摘要三种。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之文字简约,通常仅说明论文或研究之主旨,对具体的内容、方法、结果等,并未摘录,通常由作者所提供。资讯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较为详细,浓缩原著论文,摘录研究问题、方法、结论等,通常由专人撰写,读者不需要阅读原文,已可知其大概,可以节省读者的时间。评估性摘要(evaluative abstract),通常评比多篇同一主题之文献,除摘录原著大意外,并指出其优缺点,评估其价值,提供读者参考。

  学术性期刊多数要求作者提供简短的摘要,以说明该篇论文之主旨、研究方法及重要发现,摘要工具书即是原来之期刊论文索引或是学位论文索引加上作者所撰之摘要而成,是索引的延伸。索引仅提供篇名、作者、出处等基本书目资讯,摘要则可对该篇文献有更完整的了解,帮助读者决定是否需要阅读该篇论文之全文。

  由于索引和摘要均仅提供期刊论文相关资讯,供读者判定是否阅读原文,读者尚须找到该期刊,才能看到全文,是属于间接性的工具。有些摘要出版社为节省读者的时间,出版全文资料库,可以直接以雷射印表机输出全文,如Business Periodicals OnDisc(BPO)收录ABI/INFORM企管、商学专业期刊相关论文之全文,值得读者善加利用。

【附注】
注1:Richard E. Bopp and Linda C. Smith,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Englewood, Colo.: libraries unlimited, 1991), p.238.
注2:张锦郎,〈类书的源流及用法〉,《教育资料科学月刊》,19卷4期(民71年6
   月),页403。
注3:刘兆祐,〈中国类书中的文献资料及其运用〉,《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新
   22卷2期(民78年12月),页122-127。
注4:中华民国年鉴社编辑,《中华民国年鉴。八十三年度》,(台北市:正中,民
   84年)。


《佛教圖書館館訊》稿約

一、本館訊旨在發展佛教圖書館事業,提供佛教圖書館經營、管理、服務之理
  論及實務作業資訊。

二、本刊歡迎關心佛教圖書館先進不吝惠賜有關專題論述、研究心得與結果、
  新知報導等各類型文章。

三、來稿以原創性為主,如已刊載於其他刊物,恕不轉載。稿件涉及版權部分
  (如圖片及較長之引文),請事先徵得原作者或出版者書面同意,本刊不
  負版權責任。

四、來稿請自備底稿,本刊恕不退件。

五、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如不願被刪改者,請預先註明。

六、來稿請具備以下項目:
  1. 中文篇名及真實姓名。
  2. 服務單位、職稱。
  3. 學術論著請附中文摘要(三百字以內),關鍵詞(五個以內)。

七、來稿刊出後,將致贈稿酬及當期本刊三冊。

八、來稿一律以稿紙書寫或附電腦建檔磁片。除特約稿外,每篇以不超過五千
  字為宜。

九、來稿請寄: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四十九之一號《佛教圖書館館訊雜誌
  社》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