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赵朴初说悟禅于日常生活:说吃素——我七十年不吃肉荤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朱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赵朴初说悟禅于日常生活:说吃素——我七十年不吃肉荤

  作者: 朱洪

  吃素以代尝胆

  上世纪20年代,赵朴初在东吴大学附中读书时,曾和同学孙起孟等相约吃素。

  同班同学张梦白问赵朴初:“你信佛吗?为什么不吃荤?”他觉得奇怪,因为东吴大学是基督教学校,学生按理不信佛。

  赵朴初说:“不!我不是佛教徒,我是肠胃不好才吃素。”

  张梦白问:“你不怕营养不够?”

  赵朴初说:“我不忌牛奶、鸡蛋。”

  赵朴初吃素,除了身体原因外,多少受到信佛的母亲影响,也受到了信佛的关家大姨和关家舅舅关絅之居士吃素的影响。上东吴大学附中前,赵朴初曾在上海读书,住在表舅关絅之家。

  不久,孙起孟恢复吃荤。他住在苏州城内,和父母一起吃饭,家中的菜总有点荤,没有办法坚持吃素了。

  赵朴初一个人仍坚持吃素。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6月3日东吴附中召开执行委员会会议,赵朴初说:“我提议大家吃素以代尝胆,倘若附中全体学生茹素两星期,即可募集一些伙食费救济工人,尽管杯水车薪,或可在全国带动其他地方募捐,总计起来,就不是小数目。”

  赵朴初的话,得到其他执委会委员的赞同。当天,在本校募捐1000余元,并立即汇300元给上海总商会。次日,苏州学联组织26所学校的100多名学生代表开会,会上,赵朴初介绍了东吴附中募捐的办法。苏州学联决定各校学生向东吴附中学习,定隔日为苏州各校募捐日,并茹素一星期,将节约的钱全数送沪。到6月20日,苏州学联共募捐17300余元,支持上海“三罢”斗争。

  读大学三年级时,赵朴初因患肺病,离开了东吴大学。有的同学推测,赵朴初吃素信佛,这是基督教学校,他辍学可能和信仰有关。

  赵朴初晚年,日本友人大谷武曾问他:“先生坚持吃素很早了吗?”

  赵朴初笑着说:“很早了。曾经与几位同人相约,以素食度过今生。没想到,慢慢地,一个人、两个人退出了约定,最后只剩下我自己了。”

  “先生真是不容易,连僧侣都感到很艰苦的事,先生却能一直坚持下来。”大谷武赞叹道。大谷武平时看先生,那么慈祥,却又包含着如此的坚强和执著。他相信,任何人具有了像赵朴初先生这样的品格,认定了一个目标,就能终生的追求下去,做什么事都能成功的。

  可见,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也是可以窥视到一个人为什么能成功的。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要诀啊!

  曾误食肉汤饭后即吐

  1949年秋天,赵朴初被推荐为上海佛教界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自东吴大学吃素以来,赵朴初已吃了二十多年的素。北上前,他也有一丝不安,担心自己不得不吃肉边菜了。这次出席开国盛典的大会,有六百多人参加,又是共产党第一次召开全国会议,会议的议题又是研究建国大问题,千头万绪,领导人是无暇照顾个别人的饮食习惯的。

  当赵朴初在签名簿上写上自己的姓名时,工作人员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大声说:“您就是赵朴老,请里面坐,有素席。”赵朴初听了,非常高兴。他这才知道,周恩来已经考虑到自己和一些宗教界代表的饮食习惯,安排了素席。

  东吴大学同学张梦白晚年在《苏州杂志》发表文章《流不尽童心——赵朴老的苏州情》,回忆两人抗日战争时期的交往。其中写了与赵朴初一起用饭的情形:“有时他来访,临时留他便饭,他对菠菜炒肉丝并不禁忌,只是多挑菠菜而少取肉丝而已。”

  赵朴初看了老同学的文章,先是笑呵呵的,然后就皱了眉头,对夫人陈邦织说:“梦白文章写得很有趣,但说我少吃肉丝,是记错了,我七十年不吃肉荤,曾在别人家误喝肉汤,饭后还要吐掉,已经习惯了吃素啊!”

  当天,赵朴初给张梦白写信,告诉他自己自从吃素后,不曾吃肉的事,他写道:“此事虽小,但于个人不肉食之历史中见此误记,不得不说清楚。”

  收到朴老的信,张梦白心中不安。老同学专门为吃素的事来信,可见,赵朴初还是在意此事的。此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小,因为只是一个人的饮食细节;大,因为朴老不是寻常的佛教居士,而是当今中国、世界的佛教领袖,他是否吃肉,关系到老人是否遵循佛教义理,关系到老人信佛的诚意。朴老说“不得不说清楚”,说明朴老眼里,不是小事。

  收信当天,张梦白即给朴老去信表示歉意,并给《苏州杂志》写信澄清了上篇文章中一字之差的话。

  但朴老平常不忌鸡蛋。鸡蛋是日常的食品,也是必需的营养品,不在禁戒之列。圣严法师在《学佛群疑》中说:“至于蛋类,应该是属于腥类,因为它可以孵成为雏,而且它的味道,就是腥味,如果持素清净的人,最好不吃。”

  “最好不吃”,并不是不能吃。

  念佛的人也可不吃素

  佛教主张清净寡欲,不追求享受。佛陀告诉弟子,将食物看成药石,用来治疗我们这饿病而已。妙叶禅师说:“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此话是告诫僧人不贪吃。对于僧人,吃,是治疗疾病的药石,维持生命而已。

  但佛陀不强制一定要素食。

  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而南传地区的佛教国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们不亲自杀生。

  原来,在原始时代,印度的沙门托钵化缘,不像中国佛教有大寮厨房。他们沿门托钵,所谓“一钵千家饭”,化缘化什么吃什么。他们并不选择托钵的对象,也没有所谓洁净或不洁净,神圣或不神圣的饮食禁忌,为的是一律平等、广结善缘。

  因此,赵朴初主张因人因民族习惯和风俗而异,不企求一律吃素。

  20世纪50年代末,赵朴初在上海功德林法会上谈佛教信仰,说到吃素:“有宗教信仰的人,有吃素念佛习惯的人,也有不吃素、不念佛的人,都可以研究佛学,都不应该相互排斥,更要相互尊重……佛教是无国界的,但是信教人必须是爱国的……佛教徒可以相互交流,教旨、教义和教派有区别,守戒与吃斋茹荤也可以因人因宗派而异,各宗各守其规,不应该歧视。”

  佛教所谓“荤菜”,是指大蒜、葱、韭菜、小蒜等。《愣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在比丘戒律里面则规定:吃了荤菜要单独住,或者距离他人数步以外,并位于他人下风而坐,防止将味道传给别人。

  一般人眼里,吃荤就是吃肉,朴老区别了这一常识错误。像藏族僧人,是离不开吃羊肉和牛肉的。

  佛教还主张过午不食,认为这有好处。下午或晚上吃多了,打坐念禅容易打瞌睡,头脑易昏沉,晚上如不吃,或少吃,身心可以轻安。这在医学上,也有根据,因为饭吃得太多,血到胃里去了,头脑就供血不足,容易昏眩。

  朴老不吃得过饱,他喜欢在下午吃一点零嘴。

  朴老活到了93岁。他希望活到100岁,目的不是贪生,而是护法。如事务少一些,替自己多想一点,他的愿望是能实现的,因为他有坚持吃素、禅定等良好习惯。

  资料来源:新民晚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