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道教常识之一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2日
来源:道教网   作者:道教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问:何为道教及基本信仰是什么?

答: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发源最早,始於轩辕黄帝,为中国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尊奉《老子》一书为《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认为:在万物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居住的所谓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道化为三种气,再化成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信奉的神还有许许多多,拥有庞大的神团系统。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君、斗姥君、骊山老母、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等等。

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2、问:道教为何是中国固有的宗教?

答:道教始源於黄帝,发扬於老子,成教於张道陵天师。战国及秦汉诸儒,皆崇黄帝老子之学,称为道家。唐宋以降悉宗道教学术思想,信仰崇奉,普及於中华民族,故道教是为中国固有的宗教。

3、问:道教为什么以道名教呢?

答: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4、问:什么是道与德?

答:老子所说的“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所以“道”能使一切有形在三清众神面前,不论贵贱、贫富、聪愚,一律平等。道教强调,任何人都可以信仰道教,都能够学道、得道。《老子想尔注》把“道”说成是“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词一耳”。《混元皇帝圣纪》也有类似的说法:“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这是把太上老君看成了“道”的化身。

“德”和“道”是一个整体,成为道教教义的核心。《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贵”的“德”指的是这个“德”。《清静经》中说:“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所以道教徒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准则,必须做到既要修道,而更要积德。《道教义枢·道德义》说:“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所以可以说,凡是符合“道”的准则的,便是“有德”;凡是违反“道”的准则的,便是“无德”。《西升经·序》云:“道之在我谓之德”。按照“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教强调,修身、治家、统治天下,都应该修道,从而使“道普德溢”,以达到太平和仁爱。道教将“德”按态度区分为“阴德”和“阳德”二类。所谓“阴德”,是指个人不被他人所知道的德行;所谓“阳德”,是指个人被大家了解的德行。道教提倡“阴德”密惠,“大以及于人,小以及于物,修身积德”。

5、问:何为道教三宝?

答: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於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也。

6、问:什么是五斗米道?

答: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东汉时由张陵创立。顺帝时学道于鹤鸣山(今四川)中,称得到太上老君亲授,制订了一系列宗教仪式,要求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病人请医生诊治也要出五斗米,以符水为医疗手段。后人称张陵为“天师”,他的儿子张衡、孙子张鲁被称为“系师”和“嗣师”。五斗米道的组织系统称作“治”。在巴蜀一带设立了24个“治”,这是处理道教事务和祭神的地方。仪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经常仪式,静室思过,让病人或教徒在静室忏悔自己的过失。第二种是请祷仪式,称“三官手书”,即在纸上写病人姓名,表示服罪的意思。第三种是祭神仪式,偶像是太上老君及九卅土地之神。

主要教义思想是:“道”为“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就是“道”的化身,五斗米道的尊神。创立较为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为南天师道。唐、宋以来,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到元代演变为“正一道”。

7、问:什么是太平道?

答: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东汉灵帝熹平(172—178)年间,由张角创立,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张角以“太平”理想为号召,吸引了广大苦难的民众。张角将全国太平道的组织划分为“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管理“方”的神职人员,称作“渠帅”;张角是太平道的最高领导,自称“大贤良师”。

太平道有其特定的宗教仪式。一种是以符水治病,大贤良师或渠帅持九节杖,为信徒用“符”祝祷,随后让病人饮下符水。另一种是跪拜首过,患有疾病或犯有过错的人,叩头跪拜,诉说自己的错误。

张角在经过周密的布署后,予定甲子年甲子日,即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简称“黄天太平”。起义者皆著黄巾为标帜,故称“黄巾军”。后被镇压而失败。以后太平道在民间仍有秘密流传。

8、问:什么是真大道教?

答: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是道教派别之一。金初,刘德仁所创立,后传至郦希诚,受到元宪宗(1251—1260在位)的赏识与支持,被赐名为“真大道教”。遵循老子“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慈俭不争”的宗旨。要求教徒忠孝诚谦,去恶扬善,绝欲忍苦,利民爱物,不尚符,不提倡“飞升化炼,长生久视”之术。六传至孙德福,至元五年(1268)奉诏统辖诸路“真大道”。又三传而至张请志,其教益盛,授“演教大宗师”、“凝神冲妙玄应真人”。教徒遍及黄河流域与江南一带,经十余传而衰落,后来也许并入了全真教中。

9、问:什么是太一教?

答:太乙教,是金代初叶由萧抱珍所创立于卫卅(治所在今河南汲县),道教宗派之一。因传“太一三元法录之术”,或称“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故名其教曰“太一”。教旨以老子之学修身,认为“做仙做佛不难,只依一弱字便是”。又以巫祝之术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验”。其教传嗣有秘录法物,继法嗣者皆改姓萧,即以祖师之姓为姓。因其以符济人,故与全真道、真大道教相异。四祖萧辅道,五祖李居寿(入道改姓萧)。因元朝重视,其教进入全盛时期。太一教传至六、七祖后,逐渐融合于正一教派。

10、问:什么是正一道?

答:正一道又称“正一教”、“正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东汉顺帝时张陵所创。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天师道等符派的总称,与全真道同为道教的两大派。宋理宗封三十五代天师张大可,总领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位居江南各道派之首;元世祖敕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此后凡是道教的符各派统称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可以不居宫观,拥有妻室。

11、问:什么是全真道?

答:全真道是金代初叶由王重阳祖师所创立的道教宗派,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

王重阳,字知明。金世宗大七年(1167)在山东宁海(今牟平),马钰,孙不二夫妇筑庵侍奉,庵名“全真庵”聚徒讲道时创立。认为“识心见性”,即为全真。主张释、儒、道三教合一。《全真教祖碑》记载:“先生劝人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孝经》,云可以修证”。《重阳仙迹记》载:“尝率其徒演法建会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不主一相,不拘一教也”。王重阳还亲自创立了“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等组织,供奉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和孔子。诗云:“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即表达了这个思想。

正当全真道在北方兴盛时,南宋统治下的神霄派受到朝野摒弃,也出现了一个主张内修的道派,相传是吕洞宾传于张伯端,再传石泰,又传薛道光…元代道士陈致虚兼受王重阳、张伯端所传,统归全真道,追溯王传为北宗,张传为南宗。南北宗的谱系是:其南宗者,谓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洞宾、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金王重阳,重阳授七弟子(即北七真)。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被奉为全真道北宗七祖。后五十余年,丘祖曾被元太祖召见,赐号“神仙”,爵“大宗师”,命其掌管天下道教,全真道乃广泛传布,盛极一时。

南北宗都有轻符,重炼养的特点。所不同的是:南宗强调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并留下许多内修典籍,有详尽、系统的内修方法,其提倡和光混俗,修道者不必出家,组织比较松散;北宗主张以性为主,先性后命,强调斩断情欲,立志苦行,绝对禁欲,道士出家居宫观,组织比较严密。

12、问:什么是承负?

答:道教讲“承负”即“因果”也。意思是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因为有“承负”,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贯行善,但却经常得祸;有的人一直行恶,但却经常得福。道教认为,这是由于“承负”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恶,子孙就会得祸;本人如果行善,子孙就会得福。同样,本人的命运是在为祖先承担后果,祖先如果造恶,本人就会得祸;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会得福。就如同祖辈积财,后辈享受,祖辈欠债,后辈还钱一样。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即是这种理论。

13、问:什么叫守庚申?

答: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报告人的过失。三尸分为上尸名彭倨,中尸名彭质,下尸名彭矫,所以也叫三彭。也有称为玄灵的。也有称为青姑、白姑、血姑的。道教为了除去三尸神,采取了许多办法。一种是去欲。所谓“欲生则三尸生,欲灭则三尸灭”。一种是服符诵咒,一种是厌胜,一种是服药,一种是服气,流行最广的是守庚申。所谓守庚申是在每月的庚申日,彻夜不眠,阻止三尸上天报告,或者斩却三尸神。

14、问:道教为何提倡无为?

答:无为的思想,源于《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早期道教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魏晋以后,“无为”逐渐成了道教社会观的基础。河上公的《老子注》声称:“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所谓“治身”的“无为”,应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这样才能全身、去危、离咎。所谓“治国”的“无为”,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云笈七签》指出:“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可见道教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说,“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应该按“道”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15、问:道教为何提倡清静?

答: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只有在“清静”的状态中,“道”才会来居。于是,“清静”成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种思想,追跟寻源,还是出自《道德经》。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道教强调“清静”,目的是为了“真思志道,学知清静”。《老子想尔注》主张:“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还指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止”。这是说,学道的人只有“无欲”而“清静”,才算符合“道”的规律,才有可能得道。道教认为,学道者只有先做到了“寡欲”和“无为”,才有做到“清静”的可能。

16、问:道教为何提倡寡欲?

答:所谓“寡欲”,就是少私欲或节欲。《老子》第十九章,在谈到治理社会时,要求能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教将“寡欲”作为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认为道教徒为人处世,应该时时节制个人的私欲。

唐宋以后,“寡欲”与内修术结合在一起,从而要求修道者,“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无事而不为,无时而不寂”,达到“无欲”的清高境界。《道德经》所说的“寡欲”,其实并不是“绝欲”、“无欲”的意思,只不过是应该“去甚、去奢、去泰”,即不极端、不奢侈、不过分。特别是现代社会,要求学道者绝对“无欲”是不现实的。

17、问:道教为何提倡不争?

答:在道教教义中,“不争”则是人们顺乎天理而不强求的原则。而这种原则,是天地万物的运行以及人的为人处世都必须遵循的。《老子想尔注》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并指出:“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云笈七签》有:“太上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故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是以有兵甲而无所陈之,以其不争。夫不祥者,人之所不争;垢辱者,人之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则足矣”。大家都知道,俗人所不争的事物,一般都是不祥的;俗人所不欲的事物,基本都是垢辱的。道教徒的“不争”,还不仅仅是谦让,而且还得一心为善,绝不造恶。道教认为,一个为善的道教徒,即使“不争”,也不会不胜利;即使“不言”,也会有响应的人。这是因为,“不争”的高尚行为,自然会感动周围的人。“不争”本身是无声的语言,标志着一个道教徒的思想境界。

18、问:道教怎样解释天人感应?

答:道教将“天人感应”纳入教义,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能够相通。道教有关“天人感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从天地与人体相类这方面来解释。《云笈七签》引《真文经》之说:“人之生也,头圆像天,足方法地,发为星辰,目为日月,眉为北斗,耳为社稷,口为江河,齿为玉石,四肢为四时,五脏法五行。与天地合其体,与道德齐其生”。人体所有的部位,不仅与天地相对应,还和“四时”、“五行”相联系。所以,治国就好像治身,都应当贯穿于“天道”。第二,是从神仙与世人相通这方面来解释。《神仙可说论》说:“五脏六腑,百关四肢,皆神明所属,各有主守”。所以,人的内丹修炼可以与自然相通,得天地之精华。第三,是从人的言行受到天的监视这方面来解释。

19、问:何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答:道教十分重视人的生命,因为道教讲的是长生不死,修道成仙。对于生,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说明人的生命非常有限,而且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之中,所以要求人们“深根固蒂”,追求“长生久视之道”。《太平经》中主张乐生、重生。总之尊重生命是道教的一贯主张,主要包括:一,尊重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反对轻生自杀,也反对杀害他人,要求洁身自好,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二,尊重动物的生命,认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灵性,即有道性,由于悟性有早迟之分,所以修道阶次有快慢之别;三,尊重植物的生命,认为植物和人一样具有灵性,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也能够修炼成仙;四,尊重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到上述四点既度己又度人,《度人经》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20、问:何为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答:济世利物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济世即普济世间,利物即利益万物。道教认为济世利物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有利于自己仙道的修成。老子曰:“赈穷补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葛洪曾对弟子解释云:你们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天仙,而做了个地仙,是因为“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他人得道”。故道教修道时强调“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21、问:道教哲学是根据何种学说?

答:道教哲学是由道家基於易理而来,易之无极生太极,太极分生阴阳两仪,而生四象,而成八卦。由阴阳二气变合,而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气)。而此五行,布於四方,运於四时,化育万物,变化而无穷尽。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谓道之理,即太极阴阳的原理也。

22、问:道教之学术思想以何为中心?

答:道教哲学思想,是根据易之太极原理,已如上述。至其学术思想,则以道教《五大经》为修奉的中心经典。

23、问:何为道教五大经?

答:道教以黄帝之《阴符经》。老子之《道德经》,庄子之《南华经》,及《黄庭经》(金阙后圣君著),与《文始经》(关尹子作)为五大经。而此五大经中,又以道德经为道家崇奉思想之中心,与必修之经典。

24、问:老子道德经之旨要及定义为何?

答:老子所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部,其旨要在於“自然、清静、无为”,乃为道教修奉的中心,尊为圣典。上下两篇计分八十一章。上篇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为“上经”,开章首句曰:“道可道,非常道”,故称为“道经”。下篇自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为“下经”,头一句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称为“德经”。合上下两篇,乃称为“道德经”。

25、问:何谓符?

答:符,也称“符字”、“墨”、“丹书”。为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道教谓可用它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东汉时张道陵张角等均曾以符为人“治病”或“驱鬼”。后正一派道士盛传其法。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有亲幸道坛受符事,魏太武亲受符,自是之后,每帝即位,必受符以为故事。

26、问:何谓斋醮?

答:道教设坛祭祷的一种仪式。即供斋醮神,借以求福免灾。其法为清心洁身,筑坛设供,书表章以祷神灵。斋者,戒洁行事,古人於祭祀之前,必先斋,斋必有戒,故亦云斋戒。醮者、祭也,祈祷也。道教所建祈禳法事道场,皆曰建醮,又统称为“斋醮”。

27、问:什么叫炼度?

答:道教认为,通过符或内丹术可使亡魂受炼,消除罪业,重获神形,获得度化,故称炼度。炼度,是超度亡魂中的一种科仪。

28、问:道教怎样敬香叩拜?

答:敬香,有两种,一是殿主烧香,此皆用线香,以三炷为准,插於大香炉内,炷与炷之间距,三炷平列以不过寸宽为合格,故有“烧香不过寸,过寸神不信”之谚。二是坛主拈香,此香以檀香为之,敬拈擅香,非常讲究,每炷擅香长短粗细,长不过寸,粗不过分。坛主拈香时,初炷香熟入炉中间,二炷插於左,三炷插於右,三炷香平列并拢。香炉左盒盛香面,右盒盛檀香。

叩拜,叩拜礼,是我国民族传统礼仪,有不同的敬意和不同的仪规,用不同的礼节以表示,故有九拜之仪。“擎拳恭手”,是以表示恭敬之意。后世演变成叩头作揖礼,直到现在,道教仍行叩头作揖礼。

叩头有三叩、九叩之别。

道教以一揖三叩再一揖,为一礼。与上圣高真祝寿、庆贺道场毕要行三礼九叩。叩头虽用拜垫,实际是五体投地,即双足,双手著地,头磕下去时要头著手。足站成八字形,双膝与手同时著地,左手搂著右手,手心皆向下,成十字形,身为一,表示著“八十一化”。

29、问:道教为何诵早晚功课?

答:玄门早晚功课,是道教徒早晚必诵的两部经典,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则。功课者,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修道之士要认真习诵,理解经意,深悟玄理,脚踏实地按经旨行持。道教讲结三缘,《早课》诵清静经,即分轻清之意,为祈求国泰民安,忏悔罪业,也可结仙缘。《晚课》诵救苦经,超度鬼魂,可结鬼缘。《午课》诵三官经,可赐福、消灾、解厄、赦罪,可结人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无怒则无敌
下一篇:以勉励代替责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