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今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哭泣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东莞时报   作者:张若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举国向青海玉树地震中的2000余名遇难者志哀。

今天,是一个情感的容器,用以盛放悲伤,用以伫留力量。

今天,悲绪布满国中。如果说当初灾难从天而降,我们还来不及抒发悲戚,那么今时今日,正是舔噬伤口的时刻。玉树已然山河破碎,2000余名同胞已然与我们阴阳两隔,从此之后,我们会在阳光下喃喃呓语,我们会在午夜梦回之时惊悚暗生。尖利的灾难就像一颗子弹射进了一个民族的脑海,在每一个4·14到来的关口,便会隐隐作痛、脱枷而出。这是我们无处安放的悲伤,这是我们无处遁逃的命运。

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生命,或劫后余生或永沉末劫,当慢慢从恍如隔世的巨大震惊和悲恸中苏醒过来,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我们所遭遇的是怎样一场灾难,所面对的是怎样一番处境,所迸发的是怎样一种力量,所再造的又是怎样一个未来,从而必须哭泣,必须呐喊,必须行动,定要战胜现实处境,葆有人的尊严。

今天,共和国的国旗第二次为黎民百姓而降。半降的国旗,以垂怜的姿态,凝视着玉树,守望着这个中国大地上尚且猩红的巨大伤口。如果说国旗是祖国最显赫的象征,那么,这一幕意味着,中国正以其躬身,成全生命的伟岸与尊贵;如果说长鸣的笛声代表着山河的呜咽,那么,泪洒成河的汹涌激流,足以让一切通往拯救的重峦叠障退避三舍。

今天,我们可以以“国家”的名义哭泣。历经7天7夜艰苦卓绝的生死救援,历经7天7夜百转千回的心灵撕扯,在这样一个共和国历史上第二次为黎民百姓设立的国家哀悼日里,我们满怀着对灾难的恨意,对生命的哀矜,任由涕泪飘零;我们同样满怀着感恩,为着国家至爱,为着人间大义,任由情感堆积如山。

感时伤怀,今时今日,此时此刻,我们心中的欣慰与刺痛,在海拔4000米的高处并成两座更巍峨的山峰,而流淌其间的分明是文明的涓涓溪流,它通达大海,直抵人心。

国旗降时,在我们心中飘扬得更高;笛声响处,气吞万里如虎,江山竟如此多娇。我们沉浸其间,目击着因低垂而高亢的五星红旗,聆听着对生命最崇高的礼赞,热血沸腾、心灵飞升,我们真的什么都不想做,唯有悲伤溢满胸怀,唯有泪水汩汩流淌。

生命堕入黑暗的废墟,但我们的眼睛依然亮着;整个世界瞬间凝固了,但我们的心灵依然醒着。人道的洪流与国家的信念胜利会师,这场生死大救援,由此得以承载更多历史的重量,彰显更多人性的辉光。从此,万千悲恸与歌哭有了更庄严的表达,此起彼伏的祝祷与悼念有了更肃穆的国家内涵,13亿人同声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在国家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公民都是一个国家。博尔赫斯曾说,人的死亡形同水消失在水中。生命诚然如此渺小而卑微,但她显然又是如此博大而尊贵。共和国知道,领导人知道,在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向度中,国家永远只是一个珠宝盒,而存放其中的“人”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最可宝贵和最可珍视。执此理念,当此国难,国家极尽哀痛表达,响应和舒展国家意志,继汶川地震国家哀悼日之后,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文明的成长和国家的进步。而国家的意义更是在这个关口凸显得无比真切。

国家哀悼日,不仅是回望灾难、祭奠罹难者,更是对生者的慰藉和应许。我们从国家对死难者的眼神中读出对生者的倍加挚爱。人在青山在,人在力量在,只要有人,我们就能重头收拾旧山河,昂首迈步从头越。以此而言,国悼日既是一曲如泣如诉的挽歌,同样也是一首鼓舞人心、壮行前进的序曲。越过断壁残垣的阴霾、越过一颗颗破碎的心,我们必将守望相助、携手同心,无往而不利,重建壮丽河山。

国家哀悼日,悲伤无边,情义永在。死难者从中得到安息的弥撒,生还者从中看到希望的花火,拯救行动从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对国家的忠诚和信仰在此刻凝聚得更加坚定,对生命的温情与敬意在此刻生发得更加炽烈。因了国悼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晰而深刻地领悟到,我们是中国人,并愿意为了她的平安与荣耀而舍生忘死、义无反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