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元亨利贞”与“成住坏空”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张从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周易》乾卦卦辞曰:“乾、元亨利贞。”

  有关“元亨利贞”四字的解释,最早见于《周易·乾·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



  从《周易》形成到汉魏,《文言》对“元亨利贞”的经典解释,长久不衰。“《左传·襄公九年》也记载了当时人们对元亨利贞的解释,除“善之长”为“体之长”外,其他无甚区别。可见这样的解释在古代影响深远。现存汉魏时代的《易》注,未见对元亨利贞的新解。王弼《周易注》,也无对元亨利贞的集中说明”(见《周易今译简注》第四章《元亨利贞说》)。到了南北朝以后,却出现了“四德解说”、“四时解说”、“四个阶段解说”等新解。

  有关“四德解说”、“四时解说”、“四个阶段解说”的含义,《元亨利贞——石鼓贾家寨古门楣字释》一文作了详尽的说明:

  四德解说:南北朝时期,周弘正同梁武帝讨论易学问题。周弘正从汉代《子夏易传》说:“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乾有元亨利贞四德。元之德为“万物资始乃统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什么事情都是从一演变开始,从一而生,“一即天下之大本”,为人也是大德。后来人们又从天、地、人三方面解释四德,以天之元亨利贞为春夏秋冬;地之元亨利贞为木火金水;人之元亨利贞为仁义礼信,并且认为此四德有生、养、成、终之意。这样所说的元亨利贞四德便开始突破了道德领域,具有了当今世界观的含义。

  四时解说:南北朝后期另一位易学家庄氏(佚名)认为:元为使万物初生,亨为使万物通畅成长,利为使万物各得其宜,贞为使万物皆得中正而成就。又把周弘正以元亨利贞配春夏秋冬四时,说明植物生长成熟的过程,引申到人的成长过程。

  四个阶段解说:唐代孔颖达作《周易正义》,又以元亨利贞为阳气生长万物的四个阶段。以为元亨利贞是阳气使万物生存、通达,具有条理和坚固。元为万物生长之始,贞为万物成长之终。到了宋代程颐也说,元为万物之始,亨为万物之长,利为万物之遂,贞为万物之成,并以此再配仁礼义智四德。朱熹则以程氏理学的观点,认为程氏讲的四个阶段即是说气的,又是理说的。“以天道言之,为元亨利贞;以四时言之,为春夏秋冬;以人道言之,为仁义礼智;以气候言之为温凉燥湿;以四方言之,为东西南北”,有元亨利贞之理,方有阴阳二气和万物万事生长收成的变化。比如谷物的生长:萌芽是元、禾苗是亨、结穗是利、成实是贞;但其果实又能复生,以至循环无穷。元亨利贞没有间断之时,总是贞了又元,生生不已,没有穷尽。“贞了又元”,后来也称为“贞下起元”,说明万物万事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在中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本质而言,这三种解说基本是一样的,都有把时间的概念应用到“元亨利贞”的解释上面的内容。

  问题是,为什么从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以上种种有别于先秦汉魏旧说的“元亨利贞”新说?而此种种新说,又很难看得出与旧说有何渊源?

  既然与旧说(即使是《子夏易传》,也不过是说“言乾禀纯阳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开通谐和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法乾而行四德”,并没有赋予 “元亨利贞”时序性的解说)无甚渊源,那么极有可能是受到其他学说的影响。而在南北朝时盛行的老学和佛学,极有可能就是直接影响当时的易学家的“其他学说”。之所以提到老学,是因为周弘正同梁武帝讨论到“元之德”时,有所谓“万物资始乃统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这很显然是源于《道德经》。不过,光是精通老学,恐怕未必能提出“元亨利贞”新说,否则“解老第一”而且精通易学的王弼,早就能提出来了。所以,我认为作为“外来学说” 的佛学才是关键。具体而言,就是佛教世界观的“成住坏空”四劫循环说。

  所谓“成住坏空”四劫循环说,就是:

  成劫:世界的成立期。即山河、大地、草木等“器世间”与一切有情众生的“众生世间”的形成时期。细分为二十中劫。即由有情之业增上力,於空间生起微细之风,相继形成风轮、水轮、金轮;再渐成山河、大地、内外海等器世间;而止住器世间之有情世间亦成立。有情世间始於上方的空居天,渐次及於下方的地狱,最後至一切有情生於无间地狱,二十成劫即已终结。

  住劫:世界的存续期。即器世间与众生世间安稳、持续之时期。即自一有情生於地狱起至大三灾当现之时的二十中劫。此一时期,世界已成,阎浮洲人寿由无量寿渐次递减,至人寿十岁,是为住劫中的第一中劫;此後之十八中劫亦皆一增一减,人寿从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复由八万四千岁减至十岁。最後一中劫(第二十中劫)为增劫,由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又据《立世阿毘昙论》载,诸佛之出现,多在减劫之时,其时人寿由八万四千岁减至百岁之间。

  坏劫:地、水、风三灾毁坏世界的时期。分为两种,一是前十九小劫的有情世间坏灭,一是最後一小劫的器世间坏灭。据《大毘婆沙论》,住劫终了,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安稳丰乐,人多修十善业道,此後大地狱中有情命终,不复生彼处,坏劫开始。如此地狱中之有情渐减,无一有情残留,其次傍生、饿鬼人趣、忉利天等欲界相继坏灭;有情破坏後,世界出现七个日轮,故起火灾,色界初禅天以下皆成灰烬,次起火灾,二禅天以下坏灭,最後起风灾,三禅天以下全部吹落。

  空劫:世界的空虚期。世界已坏灭,於欲、色二界中,唯色界之四禅天尚存,其它全入於长期空虚中。此成、住、坏、空四劫之期间,各有二十中劫,总合为八十中劫,相当於一大劫。

  据《佛光大辞典》“成住坏空”词条的说明,有关四劫之记载,详述于《长阿含经》卷二十一《三灾品》、《大楼炭经》卷五、《起世经》卷九、《起世因本经》卷九、《俱舍论》卷十二等诸经论中。

  其中,《大楼炭经》译于西晉时期,《长阿含经》译于北朝后秦时期,《俱舍论》译于南朝陈时期,都是在魏晋南北朝期间被翻译成汉文的。

  《大楼炭经》中,有“成住坏空”之理,而无“成住坏空”之名。但是,由佛陀耶舍和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卷二十一《三灾品》,却明确地提出了“成住坏空”四劫之名:“佛告比丘。有四事长久。无量无限。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云何为四。一者世间灾渐起。坏此世时。中间长久。无量无限。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二者此世间坏已。中间空旷。无有世间。长久迥远。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三者天地初起。向欲成时。中间长久。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四者天地成已。久住不坏。不可以日月岁数而称计也。是为四事长久。无量无限。不可以日月岁数而计量也。”

  活动于南朝梁武帝年间(464-579)的周弘正,以及南北朝后期的庄氏,受到后秦年间(384-417)译出的《长阿含经》或更早译出的《大楼炭经》中的佛教世界观的影响,加上《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经过“中国化”的“成住坏空”四劫循环说应用到“元亨利贞”的解释上,并非绝无可能。

  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和佛学昌盛的时代。此后,中国文明的发展,在在处处都摆脱不了佛教和佛学的影响,而且是内化到了中华文化的骨血当中,佛教世界观经过中国化后,更是成为中国人的世界观的一部分了。

  周弘正、庄氏等人,可能是自觉地接受佛学影响。到了孔颖达、程颐,朱熹等人,很可能是受到佛学影响而不自知了。不过,“元亨利贞”四个阶段说,越往后发展,就越来越接近“成住坏空”四劫循环说,最后终于在朱熹明确提出“贞了又元”(即“贞下起元”)后,彻底完成了“成住坏空”四劫循环说的中国化—— “元亨利贞”四德循环说。

  所不同的是,佛学的“成住坏空”四劫循环说把重点放在“空”,这是为其解脱说服务的,而宋明以来的新儒学的“元亨利贞”四德循环说则把重点放在“元”,强调“大易流行”的“乾元刚健之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