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绍兴古城:遍地都是历史碎片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绍兴旅游网   作者:赵菊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风景秀

  绍兴飘着酒香,荡着水韵,其风情堪与苏杭媲美。漫步其间,不时能寻到王羲之、陆游、鲁迅等古今名人的足迹,浓郁隽永的人文气息才是绍兴最动人的风景。

  沈园的词

  要不是陆游和唐琬的千古绝唱,一处江南随处可见的私家园林也许不会如此游人如织。看沈园,说透了就是去看那堵刻有《钗头凤》词句的断壁,和这一对苦恋着的人儿留下的足迹和泪痕。

  沈园原本是南宋越州沈氏的私家园林。遥想当年,陆游亦不过是沈园的游客罢了,开始是与唐琬一起来的,采了菊花,弄了菊枕,后来却是离异后沈园偶遇的无限怅然,陆游所有的爱意和伤心都留给沈园了。从入口处的“断云岩”、“诗境石”,到园中的“问梅槛”、“春水亭”,哪个不是出自陆游的诗句或源于他的足迹?

  经历八百年沧桑,沈园被彻底地翻修遍了,留下的古物唯有几口古井而已。不过,到这里的人都宁愿相信这块断壁依然是当年陆游和唐琬写词的断壁,边上黄色腊梅的一缕缕清芳,亦曾被唐琬闻过。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一扫宋词纤艳之风”的陆游竟写出这样缠绵悱恻的词句,可见有一种心痛是可以改变人的习惯思维和创作风格的。忧伤的陆游却是长寿的,活得牙齿都掉光了,他依然三番五次地重游沈园,每次都留下了情深意长的词句。84岁时,也就是他离世前一年,依然不忘与沈园道个别,一句“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写给唐琬也写给自己。

  兰亭的书法

  公元353年,王羲之将文朋诗友的37首诗汇成集子,并亲笔写了《兰亭集序》,这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行书”,历代皇宫都以收藏《兰亭集序》真迹为荣。到了唐高宗时,它突然销声匿迹了,传说被唐高宗和武则天带进了乾陵。好在有“王羲之传本墨迹”流传于民间,后人才得以心摹手追这位书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神韵。

  时隔千年,兰亭依然是古山阴道上的亮点。在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王羲之眼中的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还在,游人亦可像当年的文人雅士一样游目骋怀,纵情于山水竹木、野鹤闲云之间。

  兰亭以流觞亭为中心,周围有鹅池碑亭、御碑亭、右军祠等旧景。来兰亭游玩,最好独行,缓步其间,既能慢慢享受园林的清幽,又能领略历代书法的奇妙。在流觞亭北面有一个气势恢弘的御碑亭。御碑是康熙皇帝钦旨筑造的,正面刻有康熙亲笔摹写的《兰亭集序》全文,据说为世界上最重的石碑。

  如今,在御碑亭外,心摹手追王羲之书法的是一群小孩,他们用毛笔蘸着瓷缸里的水,在石板上展示少年王羲之的风采。在我看来,兰亭里最为生动的美景就是这些认真的孩子了。

  鲁迅的家和他的书屋

  鲁迅给人的印象是勇敢的斗士,而且一度被放大,以致遮掩了他细致敏感的柔情。每次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总是那么真切地听到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鲁迅的文笔竟然优美到了极致。

  穿过低矮的屋檐、油黑的木门,百草园碧绿的菜畦一如童年鲁迅所见,而我行走其间,回想鲁迅鲜活的文字,正如“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么富有趣味的男人怎么会是铁石心肠呢?

  鲁迅故居的门面没有变,后面却不断地在扩建着,近年又弄了鲁迅笔下的风情馆。作为绍兴的人文招牌,鲁迅以及与他相关的一切都越来越有价了。不过,好在鲁迅离我并不遥远,而他又有很多文字描绘过自己的家。借此我还辨得清哪些是先生曾经见过的,哪些是他陌生的。

  “三味书屋”离鲁迅家很近,走几十步路,过一个石桥就到了。这是一个私塾,一个破落家族的院落。屋里的方桌木椅哪个是旧物?哪个留有鲁迅的体温?恐怕都已不可考了。在少年鲁迅的眼里,“三味书屋”是全城最严厉的私塾,因为里面有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这个名叫寿镜吾的老先生为何将私塾起名叫“三味书屋”,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看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一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事实上,读书何止三味,人生何止三味?

  鲁迅要不是生在乱世,他本可以不做“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的,他也许可以保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清新生趣的文风,成为一个新月派、鸳鸯蝴蝶派或什么新派的散文家,省去许多人间是非。时势造英雄,鲁迅注定是要成为英雄的,因为他有热血,而且愿意将这股热血献给自己生活着的这片土地。

  老街与古桥

  绍兴的风情已经美丽了两千多年,从春秋战国开始,它就是中国最迷人的水乡泽国。到了宋朝,“船前一壶酒,船尾一卷书,钓得紫鳜鱼,旋洗白莲藕”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文人惬意得令人嫉妒的生活。

  府山曾是越王勾践练兵的地方,有越王台、越王殿、飞翼楼等古迹。府山脚下有一座城市广场,很空阔大气,也很前卫时尚。最耀眼的是晶莹剔透的会展中心、音乐喷泉、浮雕群,与这些现代建筑为伴的竟是始建于公元504年的大善塔。这座七层古塔一下子让城市广场有了历史的纵深感。

  城市广场东南角连着一条老街,叫仓桥直街,长达3里的青石板路,两旁开着茶馆、剑铺、酒肆……淡淡的酒香总是伴着微风在老巷中漂移着。一不留神就会以为自己老去百岁,在清末民初的街市上徜徉。

  最有风情的还不是这条街,而是与街并行的环山河。住在仓桥直街的人是有福的,每家后院都有一个小河埠,撑一条小船,买个柴米油盐,运个货什么的,不知要省去多少脚力。咿咿呀呀的桨橹声,我听起来很陶醉,也不知住家是否觉得吵?看绍兴人喜欢喝黄酒,在痴醉之中那些陌生的足音和熟稔的水声,都应该是越剧悦耳的唱段吧?

  水网发达的地方必然多桥,绍兴的桥多得平均每平方公里31座。时至今日,绍兴的古韵被现代建筑和时尚生活冲淡了许多,不过绍兴人还是刻意地保留了一些老街古桥,让古典的诗意留在原地,告诉后人这里曾经存在着一个堪与苏杭媲美的天堂。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