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孔门弟子眼中的孔子形象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儒学联合论坛   作者:贾陆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他所指的“孔氏书”,就是孔子去世以后,由其弟子们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辑而论籑”所形成的《论语》(《汉书·艺文志》)。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他的若干弟子的言语行事。


  孔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塑造成了不同的形象。汉代五经博士眼中的孔子、宋明理学家眼中的孔子、戊戌维新首领康有为眼中的孔子,乃至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孔子,相去甚远。我们要了解本来的孔子,最可靠的材料还是《论语》,是《论语》所记载的孔门弟子眼中的孔子。

  《论语》中孔门师徒的言语行事,是片断的,零散的,有些甚至是不完整的。研究《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尤其不能犯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错误,他说:“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毛泽东选集》第1卷300页)他借用“瞎子摸象”的故事,批评那些对事物一知半解,只见局部、不见全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地看问题的人。如果拿来《论语》中的只言片语就去做评论、下判断,就很容易犯“瞎子摸象”的错误。只有把全篇融会贯通起来,才有可能做出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

  孔子是一个很有风度的人。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会听到许多政事方面的情况。学生子禽就问子贡,这是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温、良、恭、俭、让这5个字,形象而生动地刻画出孔子的风度、性格和品行修养。正是由于他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作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因此,大家都愿意把政事告诉他。但是,如果认为孔子只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人,那就错了。在弟子们眼中,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他既温和又严历,既有威仪又不凶猛,既恭敬有礼又安详而有分寸。孔子以谦让为美德,强调以礼让治理国家(《论语·.里仁》),而这个“让”是有原则的,当让则让,不当让则不让。即便是对于他本人,也明确地鼓励弟子们,要“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他中庸之德的修养。

  孔子是一个讲究礼仪的人。他在家闲居时,每每表现出“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的神态,是那样的爽朗舒展、那样的轻松愉悦。然而在社交的不同场合,他都十分注重礼节,表现得很是得体。在本乡的父老乡亲面前,是“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非常温和谦逊,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在宗庙里、朝廷上,是“便便言。唯谨尔”,有话就明白直率地说出来,只是比较谨慎而已。上朝去的时候,与下层的官员说话,是“侃侃如也”,温和而快乐的样子。与上层的官员说话,是“訚訚如也”,正直而严肃的样子。君王在朝时,是“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恭恭敬敬,举止安详,既不紧张,又不松懈的样子(《论语·乡党》)。

  孔子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的回答是,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他反对无原则地讨好别人,主张明辨是非,仗义而行,以正直回报怨恨,以恩德回报恩德。出仕为官,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孔子任鲁国司寇时,齐国馈赠给鲁国一批歌伎舞女,权臣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理政,孔子对此非常不满,愤然离开了鲁国(《论语·微子》)。他心地平坦、心胸豁达,不但教导弟子们有过错不要害怕改正,自己就首先做到了有过则改。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微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么个小地方,用得着礼乐教化吗?在此地为官的学生子游说:我听老师说过,为官者学习礼乐之道,就会有仁爱之心,民众学习礼乐之道,就会听从命令,容易指挥。孔子感到自己言语有失,马上改口说:弟子们,“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前面说的是开玩笑了(《论语·阳货》)。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不懂礼?孔子说:懂礼。孔子走后,他就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君子不党,难道孔子也偏袒人吗?鲁昭公娶同姓的吴国女子为妻,违背礼法,如果他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呢?巫马期把他的话转告孔子后,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我真幸运,如果有过错,人家一定会指出来(《论语·述而》)。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君子的过错,就像日蚀和月蚀那样,人人都可以看得见;他光明正大地改正错误,人人都仰望着他。这个形象的比喻,恰似孔子的人格。

  孔子是一个十分执着的人。“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就是孔子为推行仁爱之道而奋斗不息的写照,以至于那些隐士们讥讽地说:他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孔子一生好学,他评价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他用起功来就忘记了吃饭,体会到学有所得的快乐就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衰老将要降临到自己身上。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由于反复翻阅,编竹简用的绳子多次断开,其刻苦精神可见一斑。孔子“学无常师”,非常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向贤者学习。有人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文王和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而是散在人间。我的老师善于抓住要领,处处留心学习,“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孔子对音乐也很擅长,他认为,舜所作的乐舞《韶》尽善尽美,故而对《韶》极为推崇,情有独钟。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以后,三个月尝不出肉味来,并且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他的专注和投入,竟然连自己也没有想到,欣赏音乐会陶醉到这种境界。

  孔子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他平生最为慎重的有三件大事:一是“齐”,也就是祭祀前的斋戒,这是和生命延续有关的大事。二是“战”,也就是战争,这是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的大事。三是“疾”,也就是疾病,这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论语·述而》)。孔子在这三件大事上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命的重视和敬畏。有一次,孔子的马棚失火,他从朝堂上回来后,只问“伤人乎?”而不问马(《论语·乡党》)。那个年代,马是家庭中的重要财产,孔子在此时只问人,不问马,说明他更为关心的是马夫的生命。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每当这一天,他总是哭泣,就不再唱歌(《论语·述而》)。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礼服戴礼帽的人和盲人,在相见时,这些人虽然比自己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以示恭敬;从他们身旁走过时,一定要快走几步以示尊重(《论语·子罕》)。有位盲人乐师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啊!”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啊!”等到都坐好了,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哪里。”乐师辞别后,学生子张问:这是对待盲人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的办法。”(《论语·卫灵公》)

  孔子是一个敬畏天命又不相信鬼神的人。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身为孔门“四科十哲”之一的子贡,尚且只能听到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学问,听不到老师讲人性和天道方面的问题,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论语》中孔子讲到“天命”的有两处,一处是“为政”篇中的“五十而知天命”,一处是“季氏”篇中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认为,孔子所讲的“天命”,既非“宿命论”,亦非“天志论”,而是指人事方面的问题,是把人类社会中那些不可解的偶然性的现象,归之于“天命”。把《论语》全篇贯通起来看,这个观点是立得住的。孔子对于鬼神,则十分明确地持怀疑和“存而不论”的态度。在弟子们的记忆中,“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这就清楚地表明,他们从来没有听老师讲过“怪异”、“暴力”、“叛乱”、“鬼神”之类的问题。子路请教老师鬼神之事,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他所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孔子病重,子路请求为他祈祷,孔子托辞说:“我早就祈祷过了”,婉言拒绝(《论语·述而》)。

  孔子是一个对弟子爱之深又约之严的人。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人谦逊好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在颜渊的眼中,孔子的学说“抬头仰望高不可攀,用力钻研深不可测”。但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这是颜渊的深切感受,他体会到,老师对于如此高深的学问,能以诲人不倦的精神,由浅入深,由表入里,举一反三,循循善诱,用广博的文献丰富我的知识,又用礼的规范约束我的行为,真使我想停止学习的脚步都不可能。颜渊英年早逝,孔子哭得非常伤心,他说:“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呀!”(《论语·先进》)子路是孔门的大弟子,以政事见称,深得孔子器重,他称赞子路:“可谓具臣矣。”(《论语·.先进》)认为子路有做大臣的品德和才能。子路曾数度做官,是孔门弟子中学而优则仕的典范。子路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一方面,他有事亲至孝,为人耿直、忠诚的突出优点。在孔子周游列国的10多年中,一直跟随左右,成为孔子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另一方面,他又有鲁莽、好勇的明显缺点。因此,多次受到孔子的批评。而子路对于老师的批评,总是抱着“闻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的态度。子路还是众多弟子中敢于公开批评、顶撞、劝阻老师的人。孔子在卫国求官的时候,不得已去见名声很坏的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极为反感,当面质问孔子,急得孔子对天发起誓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我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老天一定会厌弃我! 老天一定会厌弃我!而孔子对于子路的批评、劝阻,也非常理解,他曾欣慰地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自从我得到子路,耳边再也没有听到过恶言恶语。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师徒之间亲同手足的关系。

  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精神,赢得了弟子们的无限崇敬。子贡有一段精彩的评论,既可以看作是对孔子一生的总结,又可以看作是孔门弟子共同的心声。这段话被编辑在《论语》第19篇的最后一章,是有深意的。其大意是说:我们的老师是无人可以比得上的,就像天是不可以用阶梯爬上去一样。老师如果有机会成为诸侯或卿大夫,那么,他让民众立足于社会,民众就能立足于社会;他以仁爱之道引导民众,民众就会前进;他以惠民之策安抚民众,民众就会从四面八方来投靠;他以正义和正直号召民众,民众就会和衷共济,同心协力。“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其他人如何能比得上呢?(《论语·子张》)孔子去世以后,弟子们用为父母守孝的礼节,在他的墓旁结庐而居三年。这样的师生情谊,感人至深。

  康熙皇帝为孔子题匾:“万世师表”。我认为,这是对孔子一生最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