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名家明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就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极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

但这还不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所在。经义所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

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圣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

比如说,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机会与诱惑重重的叩响着人们的心扉,把很多人推倒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各种畸形的社会现象。

其实,《大学》本身说的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重要的。

人的痛苦快乐与物质是有关系的,但不是第一位、最重要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在我们人的心,在我们人的精神世界,在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能力。

佛教是非常讲究因缘,同时佛教也非常讲究无常,也就是说因缘是能够变化的,因缘是能够组合的。那么怎么样改变,怎么样组合能够让我们越来越好?现在讲究优化组合,人都是组合的,外在的事外在的物同样都是组合的。所以佛教是告诉我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的方法,以及获得对事物正确认识方法的能力。

任何一件事都众缘和合,恰到好处,这都是智慧,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每天做了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这个人就有成就;只要每天过得快乐,每天过得幸福,这样的人生就有意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