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传承传统道德教育不可断章取义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俊卿 邢兆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各式各样的儒学堂、国学班如今遍地开花。学生们坐在装修古典的教室里,身着长袍,手捧“四书”“五经”诵读,颇有一番古代私塾的味道。

  来这样的班学习成效如何?,许多家长心存疑虑。“传统经典中有些内容非常好,尤其是在道德教育方面。但如果只是读、背,没有学以致用的实际操作,这样的学习无疑是个不能落地的空架子。”

  刚刚把孩子送到育灵童国学夏令营的北京刘女士说出了她的内心想法,“送孩子到这里,是想借鉴一些好的传统德育方法来培养孩子。不愿让孩子坐在那里死记硬背经典,想让孩子边学、边用、边实践。”

  曲阜状元文化博物馆馆长刘晓对记者说:“对当前学校教育不足的反思,让家长们的目光不约而同转向了传统教育。借鉴古人的德育方法值得提倡,但读经只是传统德育的一个表象。传统德育自身有着一整套方法,不能断章取义,应全面了解和运用,才能起到实效。”

  怎样看待传统的道德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古为今用,推动当代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命题。

传统德育不只是让学生读“四书”“五经”

  在山东曲阜,有一家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馆中用千余件文物为载体,以古代“状元”受到的教育为脉络,向人们全面地介绍和展示了中国传统教育。在博物馆里,镌刻着朱熹家训的一套古代门窗: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深深地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

  “看了这些珍贵文物,了解了古代教育,很受启发。传统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并没有过时,很值得借鉴,对我们培养孩子很有帮助。”一位家长参观后,在留言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

  刘晓告诉记者:“现在的家长对传统教育了解很少。提起传统教育,想到的只是‘八股文’。想借鉴传统德育方法,却又找不到更多适当的模式。于是很多家长便把孩子送去读‘四书’‘五经’。”

  刘晓说,传统德育是儒家文化传播教育。在传统德育体系中,蒙学是基础教育,主要是教育孩子从小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树立良好的规范意识。如蒙学课本《弟子规》,教给儿童的“孝”文化规范在生活中细化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须敬听”、“事虽小,勿擅为”等。而读诵“四书”“五经” 则是传统德育的中高级阶段采用的形式。

  传统德育讲究修以致用。博物馆中收藏的古代学生的作业中,作文题目多为从“四书”“五经”中取出的一句话。如“德不孤,必有邻”,然后让学生来写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心得。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作者去实践、思考,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古人为达到教育目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结合下,在学中树德,把所学修以致用。

  “古人在道德教化、授业育人方面比较擅长,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方法。而这正是当前学校教育相对薄弱的地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勇说,“让家长、教师了解、掌握,进而运用传统德育中的好方法来培养和教育现在的孩子非常必要。”

避免对传统德育的盲目崇信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在全国兴起,对传统文化盲目崇拜的风气也在不断滋生。在教育领域诱生了许多不良现象。”刘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不同,理念和方向、目标都存在差异。对传统教育我们不能盲目崇拜和迷信,否则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由于对传统教育缺乏全面了解和认识,人们把传统教育制度下的一些特殊现象、特定产物当做了偶像去刻意模仿和崇拜。近年来,每年中、高考之后,被炒得白热化的“状元”便是例证。

  “古代科举制度和古代教育不能等同为一体。古代科举制度是专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有着严格的规范。科举与教育有关,直到明朝才‘科举必由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勇说。

  当今时代,教育发展到了大众化时代,学科分类日益细化、学科种类庞杂交错。事实上难以确定谁是真正的“状元”,因为标准不一。刘晓说,“‘状元’接受的谦、恭、俭、约、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教育,才是我们要弘扬的‘状元’文化。”

  “在当下,不能认为传统德育可以照搬到现代社会中。时代发展了,现代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同古人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徐勇说,“如果只学传统经典中的内容,孩子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现代德育知识体系的功用是不容替代的。”

  专家建议,加强对传统德育文化的传播和介绍,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了解古代道德教育,避免盲目崇信。适当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接触传统德育文化,学习传统经典名篇,可以完善知识结构。

坚持传统德育的育人重德理念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曲阜状元文化博物馆门前的这副对联吸引着参观者。在这个大教育家孔子的诞生地,读书、教育一直是来这里游玩、参观、学习者不能不说的话题。

  “传统德育以儒家育人重德为教育理念,体现的是传统文化准则。古人所推崇的忠、信、孝、悌、谦、恭、俭、约的做人标准及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的价值观是传统德育中的核心内容。这些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都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刘晓说。

  “我国现代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西方教育文化的传入,对传统教育产生了较大冲击。我们在引进西方现代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侧重于建构现代知识传授体系。也就是只重视了‘知’的一面,而作为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另一半‘行’,则被忽略了。”刘晓说,“传统德育中‘知’和‘行’紧密结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传统德育的一些教育方法仍有现实意义

  古代汉语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堪称人类语言中的精品。“阅读古文可以培养写作时的‘气势’和‘气韵’。比如《论语》《孟子》《老子》等经典名篇,读来朗朗上口、气韵流畅、声情并茂,可以说是一种学习、审美和陶冶德性的完美结合。”徐勇说。

  相对来讲,古代汉语的文化含量更为丰富。在传统教育中,课本既是培养学生识字、写作的教材,又是道德教育的教材。不仅兼顾了学生习文、识字的需要,同时更强调了对学生行为教化的功用。

  传统德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理念;少授专精;爱养结合。”徐勇说,“传统教材偏好于用形式整齐、句子短小、押韵便读的句子或句式来编写。原因是读来韵味十足,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分析思考的积极性。”

  “古人崇尚的‘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修以致用’的教育方法,是传统教育留下的宝贵经验,应该继承、汲取和应用,从而推动现代教育的优化、发展和完善。”曲阜状元文化博物馆馆长刘晓说道。

  “作为中国人,我们也应该更多地了解传统德育,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传统德育,不能寄望过高,也不能盲目批判。应古今结合、取长补短。现代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可以通过借鉴传统教育来弥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勇认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