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难忘的“望果节”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红网   作者:文良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春华秋实,对于劳作了一年的藏族同胞来说,秋天,是他们收获的最好季节。2007年8月11日,我刚进藏不久就在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姐德秀镇度过了一个难以忘怀的节日——“望果节”。

  那天我起来很早,太阳光特别强烈。在秋天的田野里,熟透了的青稞和麦子金黄一片,从远处的山坡上眺望,随着阵阵轻风吹过,像是黄色的海洋在涌动着层层波纹。一群穿着黑色袍子,系着洁白哈达,头戴骑士夏帽的藏胞在骑马绕着田地转,而不远处身着新装的农牧民聚集在田间地头,燃起松柏枝,袅袅的香烟弥漫在空气中。藏族友人告诉我,这就是西藏有名的,诉说着农牧民希望的“望果节”。

西藏隆重的望果节转地头
西藏隆重的望果节转地头

  有人说,西藏的节日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但每一个节日都有来龙去脉和演变的过程,“望果节”也是。“望果”在藏语中意为转田地、转庄稼地,是西藏农区特有的一个节日,也许是译者有心,在音译时用了“望果”二字,正好符合了“望果节”的本意,守望丰收,预祝丰收,期望着一年的辛勤劳动能有个圆满的回报。

  对于望果节的起源,在藏区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很早以前,在一个叫“饿死羊”的草滩上,居住着几户牧羊人,他们早上没有奶茶喝,就用凉水充饥,晚上也只能有一点点肉度日子,生活很穷苦。有一年遭大旱,草滩被太阳晒成一片焦土,牛羊断水缺草,渴死饿死的难以计数,眼看没有活路了,人们不得不拔起帐篷,背井离乡。

  有一位牧羊老人,他实在舍不得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就留了下来,孤零零的守护自己的家。早上,太阳在他的祈祷中升起,晚上,在月光下,他面对神山佛地,虔诚地朝拜,他希望在神的保佑下,走到外地的乡亲们都生存下去。他多次对天起誓,时来运转之日,一定要让家乡变好,吸引乡亲们回来,过上团员安乐的日子。老牧人的至诚,被天上的地藏神知道了,地藏神手执神镜,朝地上一照,发现草原上有旱魔兴妖作怪。地藏神就派身边的三位弟子降临大地,普救众生。三位弟子降临后,对老牧民说:“你年老体衰,无儿无女无依靠,对人世没有什么希望了,我们送你到天宫,在地藏神的护佑下享乐,把人间的苦难全忘了吧。”老牧人说:“人不咽气,希望不灭,我求佛的保佑,不是靠自己能升天,愿死在家乡的泥土上尸骨变成一棵大树,树上仙桃鲜果四季累累,供千万人享用,能叫乡亲们带上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上自己的牛羊,两眼望着这棵大树,高高兴兴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来,世世代代,安居乐业。”

望果节里的雪域风情望果节里的雪域风情

  三位弟子听了牧羊人的话,大发慈悲。大弟子说:“我要化作五谷种子,你们把握洒在土里,长出五谷杂粮,供人们食用。当庄稼成熟时众人一定会回来,你们回去向大家禀报吧。”二弟子说:“我愿变成耕牛日日耕作不息,让你尽快生根、发芽、结果,解救众人。”三弟子说:“我愿化作水,我们千万年在一起,谁也不离开谁。”老牧人说:“三位大师,你们的所作所言,是我大彻大悟,原来佛和天神旨意就是普度众生,解救苦难”……说罢老牧人就在三位弟子的眼皮底下化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果树。数日之间,上面硕果累累,香气四溢。

  这件事很快就被逃到外地的乡亲们知道了,所有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人们怀着对老人的思念,对三位大师的尊敬,有的念六字真言,有的高唱赞歌,有的高举经幡,有的点燃香火,围着金果子树,围着庄稼地,围着大河,穿过森林,走呀走呀,不停地转来转去,流连忘返,心事重重,说不尽老人的功德,唱不完三位大师的恩典。有人点起了大火,燃上松针柏枝,把摘下来的第一个金果,把收下来的第一穗青稞放在火上,感谢地藏神,同时也祭奠老牧人和三位大师。从此以后,每到庄稼成熟的时候,家家户户,男男女女都自动出来,在田间地头,举行一次盛大的庆丰年,求吉祥的活动,年年岁岁,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今天古老传统的节日——望果节。

  “望果节”的日期并不确定,有人说在每年的七月选择一个吉日举行。由于各地方的庄稼成熟期有早有晚,拉萨附近农村的“望果节”就早一些,而后藏日喀则一带略为晚些,但都是在秋收前的某一天。过完一个惬意舒适的“ 望果节”,就该投入到忙碌的秋收中,所以“望果节”又称得上是秋收前的一次休整。

  望果节一般要在广场上的,其中有藏戏、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相互竞争技艺,情绪十分热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充足的酒食,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或者在广场四周的草场上野餐,或者在村子里邀集亲朋好友宴饮。青年男女喜欢在晚上围着篝火跳舞,对歌调情,直到深夜。有的地方,望果节要持续三、四天,安排的文体活动根据节期的长短或繁或简,较远的农民夜里就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吃喝玩乐,尽兴方归。

西藏农牧民群众喜过望果节西藏农牧民群众喜过望果节

  一大清早,姐德秀镇以往宁静的村子热闹了起来。村子里的女同胞们互相叫喊着彼此的名字提醒着该出发了。随着身着新装、手提大小饭盒、背上还背着酥油茶和青稞酒的人群,在不绝于耳的笑声中,我来到庄稼地头。按当地的习俗,望果节转田祭神的时候,每家出一人。村民们会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村头寺庙旁的空地上。老年人在此时显得比年轻人还要风光一些,因为她们大多是能歌善舞的高手,一般是节日的庆典还没开始,她们就开始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转田的群众集中在寺庙前的香炉旁,这时“拉啦”(民间咒师)一般就已经开始在进行活动前的宗教仪式了。就要出发时,村民们按各村的排序开始转寺庙、烧香等,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寺庙前的广场上显得既庄重又热闹。这时会有村民提着青稞酒向转田的人们一一敬酒,以示美好的祝愿,让气氛变得好似出征前为将士们壮行一般。喜好喝酒的人这时会从自己的衣襟里面掏出酒碗,三口一杯之后,方才被允许通过。转田的队伍前打头的一般是两个村姑打扮的仙女,以示天仙下凡同庆丰收。妇女们没有带酒碗的习惯,这时她们只好以手当碗捧酒喝,这也是西藏酒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望果节转田祭神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人们摇动着手中的彩箭,像一条游动的长龙向村外走去。每家虽然只抽出一人参加转田,但队伍看去就已经非常壮观了。人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停下来高呼招财引福的口号。转田是围绕全村田园转上一圈,转到每一块农田前都要煨桑烧香,举行祭祀活动。祭完神后,能歌善舞的妇女们总是要高歌起舞,以此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这也是祭神活动的内容之一,表达与神同乐的感情。

  凡是转田队伍经过的地方,就必定是一片桑烟缭绕的景象,此时,不管是在田间劳动的还是正在做着其它事情的人,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面对转田的队伍高喊口号,似乎此时此刻,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招财引福的喜庆气氛中。爱美的妇女们不时地还要在路边采些油菜花、青稞穗、荞麦花等,与吉祥彩箭一起握在手中,以此表达丰收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按传统习俗,转田队伍每到一个乡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一路祝福,一路欢歌,此刻乡村的田园处处洋溢着欢快和祥和的氛围。时近黄昏,转田的队伍回到了村边,但这还没结束,他们还要绕村子转一圈。这时候,我看到,远处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一位老阿妈此时正一手端着糌粑,一手拿着“达达”,朝着转田队伍的方向不停地摇动着,表示招财引福。按习俗,这时凡是转田队伍经过的人家,都要有一人在屋顶上迎接,其意也是迎接福气。

  最后,队伍回到了出发地,村头寺庙旁开始举行宗教仪式。完后,大家在帐篷内席地而坐,各家各户端出自家带来的菜肴和煮熟的牛羊肉放在中间,全村人共同享用“百家餐”,席间已有一些人禁不住高兴劲儿,相互敬酒,哼唱起酒歌来了,不一会儿,一声声轻声的歌唱汇聚成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歌声在四处飘浮着,连林间的小鸟也被惊得全飞离了树梢。一时间鼓乐其鸣,糌粑飞扬,在无比欢快的气氛中,为期一天的望果节圆满落下了帷幕。

  (作者系湖南第五批援藏干部,现任西藏山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