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教你几招春季健身法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文汇报   作者:蒲志兰;吴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万事万物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体之阳气也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所谓“春夏养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养阳”就成为春季养生的原则之一。


肝气为春季的主气,这个季节肝的功能比较活跃甚至过于亢奋。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本是相克的关系。如果肝气过强就会伤及脾气,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在这一季里,脏腑的功能特点是肝强脾弱,养生的要旨是护肝养脾,尤其是中医说的肝火旺、肝气郁的人,更要注意清肝热、舒肝气,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春季的季节特点是阳气升发,风气当令,乍暖还寒;在人则是阳亦升发,肝强脾弱,体内郁热。故相应的养生原则就是养阳气,助阳升发;避风寒,清解郁热;养脾胃,防肝克脾。这三个春季养生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精神、饮食、起居、运动防病等各个方面去。

春季的饮食原则

春季的饮食调摄也应当遵循前述春季养生的总原则,即:养阳气,助阳升发;避风寒,清解郁热;养脾胃,疏肝健脾。

1、温补阳气,助阳升发。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守《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就是说,春天人体的阳气应该与自然界的阳气一同升发,故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既能温补阳气又能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根据性味原理,应吃一些味辛性温,入肺经的食物。温能补阳,辛能发阳,入肺经又可以使皮毛的汗孔打开(因为肺主皮毛),有助郁热发散。而且初春多风寒,辛温的食物能解除、驱散体表的风寒邪气,更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如韭、蒜、葱。但是,对于阴虚或阳盛体质的人来说吃这些东西并不适合。有胃病的人,辛温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大,也要少吃。

2、清解郁热,补充津液。明代养生家高濂的《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中说:“去冬以来,拥炉薰衣,啖炙炊饮,成积至春,因而发泄,致体热头昏,拥隔涎嗽,四肢倦怠,腰脚无力,尽冬所积之疾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漫长的冬季,人们为了躲避严寒的侵袭,喜欢睡暖床,盖厚被,吃热气腾腾的饭菜,有的人还喜欢喝些酒来御寒,体内蓄积了较多的郁热,轻者会头昏,烦闷,咳嗽,痰多,四肢重滞;严重者会得温病,甚至形成内脏的疾病。怎么办呢?对策就是饮食清淡,多食果蔬。如山药、莴笋、葱、韭菜、蒜、豌豆、荠菜、茡荠、菠菜、芹菜、香椿、马齿苋、马兰头、油菜、樱桃等。可以吃些低能量、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豆制品、鱼肉等。多吃些辛温的食物或者多运动发汗,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散热。

3、护肝养颜,少酸增甘。在春天,肝气本来就偏旺,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此时若多吃酸味食品,就会更加增强肝气的升发,使本来就偏盛的肝气变得亢盛而损伤脾的功能。所以,春季要少吃酸味的食物,多吃些甘味的食物。因为甘味的食品入脾,能补益脾气。

4、春季不宜食肝脏。高濂的《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有“春不食肝,为肝气旺,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尤败甚,不可救。又肝旺之时,不可以死气入肝,恐伤魂也”之说。是因为春季本来肝气偏旺,若食肝,则肝得补,肝气更旺,脾受克必更甚而弱,且肝旺之时食肝,不但伤脾,而且因死气入肝而伤魂(根据五行的对应,魂出于肝)。在春天,肝的功能尤其活跃,必定会有大量的尚未分解的有毒物质,所以春季还是少食肝为妙。而且,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含量很高,食后会使血脂升高,高血脂的人更应该少吃或不吃肝。

5、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少食多餐。由于受春季旺盛的肝气的影响,本来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欠佳,若再食用黏硬生冷、肥甘厚味之类不易消化之物(如年糕、雪糕、油腻的、辛辣味重的),都会使脾胃进一步受到损害,运化不良,气机呆滞,而容易生痰、生湿,产生疾病。

春季健身法

1、养生梳头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人们日常清晨起床后,早已养成洗漱梳理的习惯,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春天梳头?这是因为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而在春天的养生保健中就要求必须顺应天时和人体的生理,一定要使肢体舒展,调和气血。春天梳头正符合春季养生强身的要求,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当然也能壮健身体了。

中医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的调和输养,要靠人体中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起传导作用。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以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人头顶的“百会穴”就由此而得名。通过梳头,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止头痛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头是五官和中枢神经所在,经常梳头能加强对头皮的摩擦,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乌黑光润,牢固发根,防止脱发和白发;能聪耳明目,缓解头痛,预防感冒;能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还能健脑提神,解除疲劳,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脑衰老。

养生梳头有什么讲究?就是要全头梳,不论梳中间还是两侧,都应该从额头的发际起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每个部位起码应梳50次以上方有功效,梳理次数的上限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梳头时间以早晨最佳,因为早上是人的阳气升发之时。梳子则以牛角梳、玉梳、木梳为好。

有一种手指梳头法,有近似按摩头皮的功能,能使气血流畅,头皮光润,可防治脱发、白发。其方法是每日早、中、晚运动或练功后,以双手十指自额上发际开始由前向后梳拢头发至颈后发际,动作要缓慢柔和,边梳边揉搓头皮,每次10分钟左右。

2、六字诀 “六字诀”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提出的,他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皆出气也。”

“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健身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发声与呼吸来调整、控制体内气机的升降出入,即在呼气时发出“嘘、呵、呼、咝、吹、嘻”六个字的音,它们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再配合吸气,来达到吐故纳新,调整脏腑气机,进而调整全身气血运行,最后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健身目的。

六字诀的练习方法与要领:

预备方式分站式和坐式两种,一般人可选用站式,若因疾病等原因不方便站立时,可选用坐式。鼻吸口呼,鼻子吸气时,闭口,舌抵上腭,随着气入,胸腔慢慢扩张,吸气尽,稍微停顿后,再将气缓缓吐出,同时口中做“六字诀”;吸气时,意念里微微提肛,不用做出很大的动作;运动过程中吸气,停顿时呼气吐字;吸气时微微鼓肚子,呼气时微微收肚子,决不可用力使腹部鼓胀或收缩。

“嘘”字诀。“嘘”字音,属肝属木,发“嘘”字可以调理气机,解郁舒肝,治肝病。本功法对肝郁或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眼病、月经不调患者,肝气犯胃的胃痛患者,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及口眼歪斜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呵”字诀。“呵”字音,属心属火,发“呵”字可以安定心神,治心病。本功法对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患者有一定疗效。

“呼”字诀。“呼”字音,属脾属土,发“呼”字可以健脾主运,治脾胃不好。本功法对脾虚下陷及脾虚所致消化不良有效。

“咝”字诀。“咝”字音,属肺属金,发“咝”字可以清肺理肺,治肺病。本功法对于肺病咳嗽、喘息等症有一定疗效。

“吹”字诀。“吹”字音,届肾属水,可固肾,治肾病。本功法对肾虚、早泄、滑精等症有效。

“嘻”字诀。“嘻”字音,属三焦。理三焦之气,治三焦烦热。本功法对由于三焦气机失调所致耳鸣、耳聋、腋下肿痛、齿痛、喉痹症有效。

春季属木,练“嘘”字;夏季属火,练“呵”字;秋季属金,练“咝”字;冬季属水,练“吹”字。一年四季练“呼”、“嘻”,保你安康。

当人某一脏腑有病时,可以单独练或多练与脏腑相关的字诀,可以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来练。如春季肝气旺盛,若有肝病可以单练或多练“嘘”字诀,若影响到脾胃的功能,可以同时练“嘘”字和“呼”字诀。六字诀是以泻实为主,治实证或虚中挟实之证,呼长吸短为泻法,呼吸长短相等为平补平泻法。在练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心慌或大汗不适,因立刻停止,休息,不可勉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