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进入乡村的水泥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阿 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什么叫乡村?在我的印象里,乡村就是一种永恒非凡的色彩。乡村属于泥土,就像高山上住着苍鹰,泥土中埋着种子,草地上游走着牛羊。每件事物都有各自所属的环境,有自身的光泽。我最初所在的村子很普通,我记着它,除了那里有我的童年,主要是因为那些温情的农人和值得记忆的往事。而人一旦记着往事,就无法放弃对原始亲情的眷顾。
  
我想到了和朋友之间的一段经历。朋友是个诗人,远在大都市。他曾说过要来我的故乡看麦子。他来的时候,我却只带他看了整座城市。朋友离开的时候有些失落,直到列车即将驶动,他才告诉我,我忘了带他去看我笔下的麦地了。对朋友的话,有些诗友不屑一顾,甚至嫌其矫情。我却不这么认为,朋友生活的城市古老而又有文化,他每天都在经历着豪华、优越与历史。朋友要去麦地,其实只是为了寻找一块没有喧嚣的净土,在拥挤的心灵间隙留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
  
我无法接受城市人对泥土的厌弃,他们坚定地拒绝与泥土亲近。他们把孩子囚禁在钢筋和水泥之中,以城市的方式训练着他们,当孩子达到了他们的目的时也变成了一个脆弱的人。谁会去听灵魂在心灵之后的真实回声?我承认,环境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为这种落差痛苦,也同样感受着巨大的快乐。比如那些高低不平的乡村土路,狭窄逼仄的田间小道,它们总能让我的生命得到令人愉悦的抚摸,内心变得平妥。在泥土和植物的环抱中,默默地承受着岁月的变更与洗礼,我甚至可以原谅自己的平凡,就连暗淡的生活也是可以忽略的。

  
以前我一直认为,乡村是属于乡亲的,就像城市只属于城市人一样,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现在,水泥已经涌向了乡村,进入泥土并使之坚硬。我并不认为,把土地喷上油漆变成了柏油路就是一种进步,在一种事物取代另一种事物的同时,其自身的意义已随之发生了改变。当昨天的幻想转化为今天的现实,我开始在时间的落差里患得患失。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拥有着自己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弱点?我不知道进入乡村的水泥,会给乡村带来什么?很多时候,一种事物的出现,不是一种文明的诞生,就是对另一种文明的践踏。假如有一天,所有的乡村都和城市一样,被水泥充斥,我不知道,回到乡村时我还能看到些什么?而乡村一旦没有了乡村的样子,我还用再回来吗?虽然我还是愿意相信,真正的乡村,它的脚永远会伸在深深的泥土中。但是有的事物,一旦失去了根,它的生存就只能像飘在空中的浮尘,不再具有真实的意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