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母语教育:构建和谐的文化人格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程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民族身份的标志。在当前人们普遍赞同“软实力”观点的情况下,我们来深入探讨基础教育中母语教育的文化使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语言文字使用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又因为母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母语教育必然肩负着神圣的文化使命。

让母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一个人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语文素养,对于他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因此,任何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母语教育。

“基础”,首先表现在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上。学习汉字,有两个问题必须明确:一是数量,二是使用。目前,我们要求中学生熟练掌握3500个常用字,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学生掌握得究竟如何,目前还没有一个大面积调查的结果。厦门大学中文系的一个教授说,他们曾对新入学的大一学生进行过3500个常用字的测试,主要测试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程度,结果是60%的学生不及格。由这3500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含成语),中学生究竟能掌握多少?现在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字和词语,是语文能力的“核”,这个“核”不牢固,语文能力就有轻飘之感,必然影响到整个语文的学习。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一个小学水平的孩子就能认读很多字、词,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总字数是2720个,除去重复,单字2000个左右,在促进儿童识字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了字、词关,就等于为完成母语教育的文化使命夯实了基础。

再说汉字的书写。它是语文教育的“命根子”,语文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汉字书写能力。要想掌握汉语字、词,离不开书写。现在,学生直接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电脑替代了手写,作文直接交打印稿,或者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教师。这一现象令人忧虑。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直接书写的优点是其他任何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祖先创造汉字就是让人来书写的。只有在动手书写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汉字的美:间架结构美、音形义结合美、线条流动美、和谐美、布局美,等等。同时,汉字书写也是认同祖国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写道:“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认识太深刻了!

当然,仅仅满足于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是远远不够的。古代汉语的精粹语言养料和经典作品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都需要学生去积累、吸收、内化。现在很多学生背英语很卖力,背古诗文就头疼,这种现象不好。我们要想办法提高学生背诵经典作品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这方面,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目前,高考规定了背诵的篇目,对强化学生的背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数量上看,篇目还可以再多一点。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还应该更加具体地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对汉语语言养料的积累和吸收上。

让语文教育培育学生的美好心灵

中学阶段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是情感发展和心灵成长的关键时期。以汉语言书写的许多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这种成长。

作为一个中国人,生活在祖国的文化土壤之中:面对内忧外患,又遭受打击,该怎么办?那就去读一读屈原的《离骚》吧。面对权贵的戏弄,理想破灭,该怎么办?那就去读一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吧。仕途坎坷,心情抑郁,该怎么办?那就去读一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吧。另外,像《出师表》、《陈情表》、《进学解》这些美文,直到今天都是学生精神成长进程中不应该逾越的佳作。我们在阅读这些优美诗文的同时,也是在认识和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对于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让中学生阅读古人的作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成为古人那样的人,而是为构建个人的精神文化大厦积累建筑材料,即塑造“文化人格”。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可以表现为弘扬“民族文化”和构建“个体文化”两个方面。“民族文化”是根基、是源头;“个体文化”是枝叶、是长流。“个体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归属于“民族文化”,二者相互依存。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更加深刻地体现在对“个体文化”的构建产生积极的影响上,体现在文化立人和人格塑造上。

语文教育的这种人格熏陶,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揣摩、涵泳和感悟实现的。那些生动感人的语言文字渗透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中,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潜移默化,滋养浸润,沦肌浃髓。就我个人的教学体会而言,不抓语言的教学容易出现课堂走空,是语文教学的大忌。精神层面的东西是附丽于语言符号之上的,抓了语言,精神跑不了;只抓精神,容易丢失语言。

给学生呈上原汁原味的文化大餐

“文化人格”的构建过程,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过程,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即便是《陈情表》、《出师表》这样的千古名篇,也可能存在着与现代社会不相吻合的因素,存在着当代中学生不愿意接受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优秀的情感品质是怎样形成的?是由哪些基本元素构成的?教材编写如何促进青少年情感的健康发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来编选课文呢?还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来编选课文呢?还是二者兼顾呢?这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从语文教育的历史上看,传统的语文教育,在体现“主流文化”上做得比较好,但忽视了“支流文化”,尤其忽视了表现个性的“支流文化”。体现“温柔敦厚”诗教的作品多,表现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的作品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在学校教育中,儒家文化相对成了主流,使得今天的中学生普遍较少接触《老子》,也很少读《庄子》、《墨子》和《韩非子》。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像《游褒禅山记》这样鼓励冒险的文章凤毛麟角,像李卓吾的《童心说》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这种具有批判精神的文章难以选进课本。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并非没有个性鲜明的代表人物,并非没有鼓励冒险、创新的佳作,并非没有具备批判精神的名篇。仲长统的《昌言》、鲍敬言的《无君论》,都有针砭社会、解放思想的实际意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勉学》是劝学醒世的良言,文词立意俱佳。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极其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圆融的,是我们自己把它变得狭窄、单一、僵化了。语文教育要把传统文化原本丰富的大餐呈现给学生,这也是其文化使命的内容之一。只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才能培育出个性鲜明的人,才能培养出各种杰出的人才,才能塑造和谐、健康的人格。

现代诗文的文化元素则更加丰富。“五·四”以后,封建文化中的糟粕遭到猛烈冲击,“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深入人心。当代社会,民主平等、尊重人权、重视生命、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等先进的理念普惠众生,这给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又一次大发展。

从历史上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加盟。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佳作,无论表现手法还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新的、很大的发展;外国文学作品的进入,使得文化的多元性更加明显。今天的语文教育已经不是纯粹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了,它加入了外国文化的元素,具有了世界意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