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易经》和《尚书》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两大源头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理论学刊   作者:孙熙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易经》和《尚书》是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两个重要源头。阴阳是支撑《易经》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阴阳两个方面的和谐与平衡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易传》在解释《易经》时提出了“保合太和”的思想。《尚书》阐发了“协和万邦”、“和恒四方”的政治理想。

从《汉书·艺文志》开始,《易经》一直被推举为群经之首,享有“大道之源”的美誉。存在于《易经》中的这个“大道”究竟是什么呢?《庄子》说:“《易》以道阴阳。”《易传》也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因此,阴阳就是《易经》所要阐发的大道。但阴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种物质力量和属性,而是处于对立统一关系之中的事物的两个方面。《易经》用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变化来说明宇宙运动的规律。《易经》六十四卦,每卦都是由阴爻( - - )和阳爻(—)构成的,卦爻的吉凶悔吝则是由阴阳的和谐状况来决定。阴阳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易经》思想的非常关键的两个概念。阴阳两个方面和谐平衡时,卦爻就吉利;阴阳两个方面不和谐、不平衡时,卦爻就不吉利;阴阳严重失和时,就会有“悔”、“吝”、“厉”、“咎”、“凶”发生。例如,比卦、泰卦、咸卦等,都是阴阳和谐吉利的卦;睽卦、否卦、损卦等,则是阴阳失和不利的卦。

拿《比卦》来说,这一卦讲的是如何治天下的问题。《比》的反卦是《师》,《师》讲的是如何打天下的问题,所以《易传》说:“比乐师忧。”比的意思是比附、亲和,它讲的是人与人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如何比附团结、和谐相处的道理。贯穿全卦的主旨就是:对内如果做到和睦亲善,就会吉利平安;对外若能做到和睦亲善,就会天下安宁。怎样去比附亲和呢?《比卦》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仁善。《比卦》认为比附亲和的首要条件是“元”,也就是“善”。《易传》认为“元”不是普通的善,而是众善之长,即所谓“元者,善之长也”。依照儒家的理解,一个人只有“内圣”以后,才能去从事“外王”的事业;“内圣”的程度越高,成就的事业自然就越大。帝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从理论上说当然也就是最富有元善之性的人,因此,《比卦》九五爻曰:“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比卦》以九五爻为卦主,该卦唯此一阳居尊,为上下所比附者也。《易经》以“天子不合围”喻九五之君的亲附光明和正大仁义之象。所谓“天子不合围”,指天子狩猎只是从三面围追禽兽,从而舍弃前奔的逃命者,只捕杀迎面而来的投网者,有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之意。该爻以此立象,旨在警示君主应亲附百姓,仁爱万物,视百姓为同胞,以万物为朋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第二,信诚。《比卦》的初爻说,一个人怀有信诚,就不会有什么咎害(“有孚比之,无咎”)。充盈的诚信,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和吉祥(“有孚盈缶,终来有它”)。三国时期的易学家虞翻认为,统治者若怀有孚信之心,虽异域殊俗之人,也会来同他比附亲和。国与国之间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輗,小车无车軏,其何以行之哉?”与朋友交止于信,无信就不能交往,更谈不上比附亲和。正如晋人傅玄所说:“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基于此,宋代的哲学家程颐说:“孚信, 比之本也。”“相比之道,以诚信为本。”诚信是人与人交往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离开了诚信,人与人就无法正常地进行交往。

第三,心正。《比卦》的卦辞提出了比附亲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正”,而且是“永正”。《比卦》六二爻说:“比之自内,贞吉。”此爻以阴居内卦之中位,柔顺,中正,又与外卦九五阳刚相应。《易经》作者以此立象,意在说明比附亲和首先应注意群体内部的和睦团结,应恪守正道,发自内心;外部关系的协调也是一样。对外亲附时,也应坚持纯正的动机,如此而往,结果定然吉利。所以,《比卦》的六四爻曰:“外比之,贞吉。”所谓“贞吉”,就是说恪守正道是吉利的。《比卦》六四爻以阴居阴,是为当位得正,外比于九五之贤,故云:“贞吉。”可见,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要想保持稳定和谐的关系,就必须恪守“贞正”的原则。群体内部的比附亲和要坚持“正”的原则(“比之自内,贞吉”),群体外部的比附亲和也要坚持“正”的原则(“外比之,贞吉”),尤其是追随亲附比自己贤明高尚的人,更要有纯正的动机。只有心诚意正,恪守正道,才会实现群体内外的和睦相处与吉利平安。

《大学》中讲“三纲领”、“八条目”,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正心”。只有做到了“正心”,才能“身修”,“身修”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治国”才能“天下平”。

在《易经》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比如说泰卦,它的卦象是上为坤(坤为地),下为乾(乾为天),否卦的卦象和它正好相反,即上为乾天,下为坤地。在《易经》中,地上天下的泰卦是吉利的,天上地下的否卦却是不吉利的。初学《易经》的人多于此处生疑,以为天在上地在下,符合自然现象,故应当是吉利的;地在上天在下,不符合自然现象,故应当是凶险的。但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在《易经》的系统中,天属阳,阳轻清而升;地属阴,阴重浊而降。若轻清之天在上,重浊之地在下,就意味着天地相背,阴阳不和,万物不通,当然就凶险;相反,重浊之地在上,轻清之天在下,就意味着阴阳相交,天地相通,万物化生,自然就吉利亨通。泰卦的卦象虽然是地在上天在下,“违背”了自然现象,但因为在泰卦中,天地相通,阴阳相接,阴阳是和谐的,所以就是吉利的。否卦的卦象虽然是天在上地在下,“符合”自然规律,但因为在否卦中,天地相背,阴阳相离,阴阳因乖离而失和,所以就是凶险的。

我们知道,《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六十四卦特别注重阴阳的和谐与平衡,《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易传》在解释《易经》时,也多从“和”的角度予以阐释。打开《易传》,我们可以看到,在《乾卦》中,阴阳和谐了,则“万物资始”,“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在《坤卦》中,阴阳和谐了,则“万物资生”,“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在《咸卦》中,阴阳和谐了,阴阳二气“感应以相与”,则“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下和平”。

此外,《易传》还讲“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与时行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说的都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达到了这样的认识和境界的人,就是“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的“大人”、“圣人”;实现了这样目标的社会就是古人眼中的“太和”社会。因此,从《易经》诸卦和《易传》对《易经》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后世儒者孜孜以求的和睦亲善的大同社会政治理想的早期萌动,也可以看到后儒“合和”思想之源头。

与《易经》不同,《尚书》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它以“诰”、“谟”、“誓”、“命”、“典”等文体形式,为我们生动展示了夏、商、周统治者在其实践活动中的讲话、誓词、册命等。这些都是存传下来的极其宝贵的历史文献,从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源头。

《尚书》作者特别强调“德”,有着较为丰富的德治思想。但是《尚书》作者并不是空言德和德治,而是把它们和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和实现上下清明的和谐社会联系起来。

《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俊德”,就是美德。“百姓”,在春秋以前即指百官族姓。“雍”,就是和谐的意思。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修明美德者,才能实现自己九族的亲睦。九族和睦了,就可以平理百官族姓,昭明礼义。百官族姓明理彰义,就会实现天下万邦的亲睦和谐。理义昭明,万邦协和,风俗大化,天下百姓自会雍和而化,循时而进。司马迁写《史记》时,援引了《尧典》的这一叙述,称赞帝尧“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 合和万国”。这是我们迄今所见到的“合和”一词的最早出处。把司马迁的这段话和上面《尚书·尧典》中的话相对照,我们可以看到帝尧所统治下的古代“合和”社会之景观。

《尚书·皋陶谟》说:“允迪厥德,谟明弼谐。”意思是说怀敬信之心而行德,就会实现计谋的光明和弼匡的和谐。《吕刑》篇说:“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天子有穆穆之美德居于上,百官有明明之美德察于下,自上至下,这自然是一番政治清明、光照四方的和美气象。出现这一气象的原因,就是君臣百官无不勤勉于德政(“罔不惟德之勤”),正如孔颖达所说:“皆勤行德矣”。《尚书·盘庚》明确要求统治者不要“自荒兹德”,要“施实德于民”,要“积德”,要“式敷明德”,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天下百姓“永肩一心”,和谐相处。

《尚书·梓材》也对施行德政的盛世和美景象有所描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亦既用明德。”先王如能勤用明德,怀远为近,就会出现万邦来朝、四方宾服的盛况。以德服邦以后,就是以德服民,所以,《梓材》篇又说:“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这样就可以实现先王以德化民、天下和谐的理想。《洛诰》也说,只有“公称丕显德”,“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才能“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恒”,是普遍的意思。“和恒”,就是恒和,就是说万民皆处于和谐社会之中。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明德光于天地,勤政施于四海,才会呈现四方万邦之民遍享和谐的盛世景象。

《尚书·立政》在谈到商汤以德治国时,说过这样两句话:“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尔雅·释诂》释“协”为“和也”。“式”,就是法度、规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汤王在商都用和谐的德政济世安民;其在天下四方,则是通过奉行统一的法度来昭明其大德。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按照字面上的意义,把这句话理解为商汤在商都用“协”(和谐),在四方则用“式”(法度)。事实上,这里的“协”和“式”是联系在一起的,与“秦时明月汉时关”相似,使用了修辞学上所谓的“互文”手法,具体说来就是“协”中有“式”,“式”中有“协”,“式”中见“德”。在这里,德法统一的思想、和谐社会的思想都以萌芽的形式存在着了。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尚书》和《易经》一样,都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源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