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文人为何而流泪?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龙泉之声原创   作者:陈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民国王世鼐的这两句诗道尽了文人的辛酸与无奈,可能曾受史震林《西青散记》的启发:“人生须有两副痛泪:一副哭文章不遇识者,一副哭从来沦落不偶佳人。”文人为何而流泪?为苍生、为美人、为沦落不偶的身世……眼睁睁地看着抱负、希望、追求、期待、梦想在残酷的现实中逐渐破灭,生命与激情也云烟般慢慢消逝,巨大的空虚与落寞塞满了伤痕累累的心儿,凄凉的泪双双而落,沿着时间的河床流了几千年……

中国从来没有纯粹的隐士,即使遁入山林的宗教徒也并非不问世事、只求个人的涅槃和逍遥。这从佛陀普渡众生的慈悲与庄子超然的语调中蕴含的对宇宙人生的悲悯可以看出。从小读着儒家经典长大的士子更不用说,“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训已浸透到他们的骨髓里了。“居庙堂之高”自然要经国济世,一展宏图;“处江湖之远”也不能心如止水,就此罢休。龚自珍说陶渊明“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可谓一语中的!上下五千年,能够像范仲淹那样身居宰辅的有几个?大多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即使范仲淹,也有遭贬的时候,虽然他很洒脱地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壮语,但毕竟有“经济”的圣训和残酷的现实横亘在那里,躲也躲不过、骗也骗不了。大多被拒斥的中下层文人只能无奈地“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理想的固持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折磨着千百年的文人,他们反复哀叹着“不遇”的命运,对屈原的痛苦充满了“了解之同情”:“《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划”不了天下的文人最好的慰藉就是在家中为贤妻“画”眉,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快都在红颜知己一颦、一叹间烟消云散,伤痕累累的心儿在温情脉脉的明眸中得到了抚慰,一声轻柔的问候、一痕浅浅的微笑都会使他们的眼角闪出晶莹的泪花。明白了这点,就不会奇怪为什么钱谦益快60岁了还会顶着舆论的巨大压力以元配之礼迎娶22岁的名妓柳如是。在钱被拘北上、生死难卜的时候,柳虽“沈疴卧蓐”,仍“蹶然而起,冒死从行,誓上书代死,否则从死。慷慨首涂。无刺刺可怜之语。”三个“死”字,将柳的贞刚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啊,没有一个男人时时刻刻都是坚强的:“恸哭临江无壮子,徒行赴难有贤妻。”多么真实,多么骄傲!钱谦益晚年在病榻上回忆起半野堂文宴的旧事,赋诗曰:“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生年百岁忧。”谓得柳如是一知己足矣!百岁沉忧在千金一笑中荡然无存,只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爱情的人才体悟得到!

然而,并非人人都有好运气碰到柳如是这样的知己,尤其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文人得到爱情抚慰的机会很小,于是,他们渴求的目光投向了同性间的友情。彼此抚慰,彼此鼓励,彼此嗟赏!杜甫谓李白“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商隐赠杜牧之“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黄遵宪寄友人“以我风尘憔悴色,共君骨肉别离情”,“别君泥醉杯中酒,独我愁看身上衣”;黄庭坚赠朋友“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首写给苏轼的诗更是让人嗟叹唏嘘、感动不已:“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同样的理想、同样的命运使不同的心儿以相同的频率跳到了一起,或因潦倒的身世流出酸楚的泪水,或为诚挚的友谊洒下欣慰的泪花!


文人舞文弄墨的目的是为了出仕,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如果此路不通,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便真的“百无一用”了。此时,他们所有的只能是曾经充满了希望而最终归结于绝望的“才”,此“才”又限于长期以来为博取功名(包括科举和其它非常方式)而训练的“文才”。“以文学之才干政治之用”是中国文人最大的悲哀!比如李白,一生推崇太公、张良、诸葛亮等帝王师,希望“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一清。”但他既不科考又不入幕,幻想着名高震主、立抵卿相。的确,他的诗名传遍了天下,并因此供奉翰林,但最终还是被“赐金放还”、理想破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也许是由于政治的黑暗,真如他所愤慨的“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也许是由于有人谗谤,“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但我们是否也应省察一下他那没有机会发挥的政治才干到底有多少?情感使我坚信李白真有经国济世的雄才,但理智告诉我他易于走向极端的情绪和张扬、不受羁绊的天性为“诗仙”则有余,为“政客”则不足。“经济”抱负的破灭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隐痛(这在于他内心认同这套价值衡量体系),只能怜惜着孤零零的“文才”,一边骄傲地宣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一边无奈地哀叹“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自然要以“痛泪”大哭“文章不遇识者”了。殊不知,只要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不变,文章就永远“不遇识者”,永远“不值一杯水”!

“哭文章不遇识者”与“哭从来沦落不偶佳人”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是文人自身挫折感的隐喻。“佳人薄命”、“才女福薄”与“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多么地相似啊!“同是天涯沦落人”,慧中秀外、命运多舛的佳人引起了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文人的深切同情,他们“发愤以抒情”的同时,也把手中的笔转向对佳人的塑造、歌颂与叹惋!现实遭际促成了作品世界的生成,作品世界又反过来加重了现实遭际的无奈。“青衫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吴梅村致卞玉京),一代代的文人哭着一代代的佳人,一代代的佳人怜着一代代的文人,悲哉!

漫漫几千年,就这样在一片哭声与泪水中过去了,直到曹雪芹写出《红楼梦》,才显出一丝转机的灵光。贾宝玉平生最反感《孟子》,林妹妹从来不劝他潜心时文。对于人生的意义,他们有自己的思索,开始质疑长期形成的社会价值体系。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个体责任的承担与对理想的追求,只是价值是多元的、方式是多样的,并非只有“仕途经济”一条路,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看重的价值就是了。然而,他们的悲剧在于早生了许多年,只能“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演出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罢了!

如此看来,小生该庆幸生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虽然不同维度的价值选择获得的现实回报仍是有差别的,但“于世一无用,向人何所求”,两根穷骨头还是撑得起的。

最后,用一首拙诗打住此文,以表达对那些过去痛苦、现在痛苦、但愿将来不再痛苦的灵魂的理解:


歌完梁甫歌屈赋,惜罢诗人惜美人。
真到男儿清泪涌,倩谁揾取倩谁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