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什刹海: 京城活的清明上河图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艺术与投资》   作者:沈望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作为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中面积之首的什刹海, 应以怎样的风貌面向首都、面向中国、面向世界,来彰显其价值? 北京地方政府以持之以恒的努力, 通过抢救、发掘、保护、整治、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建设精神, 对此积极做出应答。三个略显简单的案例, 实际跨越保护与发展认识的三个台阶、三大领域, 反映着对全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典型性的问题。

一、背景: 底蕴“不变”的难度与风貌

保护之不易850余年的建都史, 逐渐形成了北京城市格局和城市文化内容的鲜明特色, 其显著标志之一为“中轴线文化”。它的核心部分, 南自永定门发端, 北到地安门外大街的钟楼收官, 其间散布着皇家文化、坛庙文化、士子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它们环环相扣, 共同组成古都的风情长卷, 是一道京师文明的脊梁。

忽略它、规避它, 会导致对北京文化风骨认识上的一系列障碍, 引发是否缺乏历史文化资质、有数典忘祖之嫌的质疑。因此存续民族文化的血脉, 传承历史文化的风貌, 留下城市关于岁月的记忆, 最直接、最简单的载体, 于是便体现在使以中轴线为代表的标志型建筑的集中街区的大体“不变”上, 体现在“保护”为基调的文化工作努力上——这在当今世界各国, 已取得广泛的共识: 保护保存文化历史地域被赋予法律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等等至高无上的特殊名义。

然而,“不变”与“ 保护”, 在现实中又十分不易。以北京为例, 面临主客观多方面巨大的冲击、压力和困难。

客观上, 城市人口已从建国初期的200万, 膨胀到2006年的1600万以上, 反映到以四合院为主要建筑形式的传统居民区, 逐渐积累着“内压”: 曾见一座初为一户七口使用的院落, 如今高密度地挤着十几户、数十口。由此原来的前廊后刹、门道柴屋, 均逐渐封闭区隔为居室。唐山地震后又进一步见缝插针, 垒起层层叠叠的小房, 令花丛、假山、水池统统消失, 院落仅剩蜿蜒于门户间的小径。80年代中后期的什刹海, 在323公顷的占地面积里, 有90多条胡同和2000多座四合院! 甚至就在34公顷的水边, 也随处可见被6万余原住民和大量流动人口的行为扰动下, 环境出现的承受力超负荷状态。另外, 成片建于明清时代、至少为民国年间的平房, 历经沧桑岁月的无情冲刷, 早已“ 风烛残年”, 受损、陈旧、危破是循自然规律而来的普遍状态。

主观上, 现代生活催化出无数的新鲜事物, 时代演变带来多种多样的影响和干扰;它们渗透进人的观念、行为, 存在于社会工作和行业的价值取向之中。与其他地区一样, 求新、求变、求享受的对现代城市生活质量的欲望,同样在文化保护区人们的头脑中涌动。常常以权利、合理名义出现的诉求, 展现着顺之者存、逆之者亡的舆论态势。“不变”与“保护”在许多场合, 又意味着天文数字般工作量的疏导、教育、沟通、管理。

二、成效:“不变”基础上的新篇与产业带动的导向

京师中轴线文化中, 什刹海的文化生态具有“较高水准惟一性”的特征。什刹海以全开放和民居、水景、园林、商业服务业交融混合的历史传统光耀古城: 银锭桥头, 一年四季活生生地上演着“清明上河图”般的民俗风情;周边四合院和胡同中, 包涵着近现代众多历史人物与风云事件的线索。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文化版图, 一块百姓与城市历史共存共荣的风貌场所。

但是在相当长时间里, 什刹海似乎被尘封、被遗忘, 居民逐渐失去了那份文化自信与自豪,“生活条件差、市政设施落后、环湖环境不美观、交通不便、经营秩序混乱、文物缺乏修缮保护”等等, 甚至还有过垃圾、污水比比皆是的时期。对此, 如果“ 不变”, 即是任由曾经辉煌的优秀文化消亡, 也是放纵污垢覆盖美丽, 沙砾掩埋宝玉。

西城区以求变的精神发掘、抢救、保护、恢复、利用那些应该不变和传承的美好文化。到目前, 什刹海确实做到了四至内的街巷肌理未变, 四合院、平房为主的建筑形式格局未变,这应归根于西城以保护为基调的坚定行为。对什刹海的保护、整治、改造的规模化努力,足以上溯到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期。应该说是近20年的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发展努力, 创造了一份精彩, 一份令什刹海足以昂然谈论明天的基础。

精彩成效有两大标志:

1. 开风气之先的“ 胡同游”。

一串串三轮车首先将零珠碎玉般的什刹海人文资源揭开盖头、扫去尘封, 来到世人面前;再者是让国内外媒体聚集于什刹海的深宅大院, 用传统京味文化的醇香、中华文明的博大, 在京城刮起一阵“时尚”之风。“胡同游”的小账是, 1994年到2004年吸引境外游客500万人次, 国内游客800万人次;大账是, 什刹海因数以千计的传媒报道, 重新走上北京文化的前台, 成为中国文化的品牌, 史无前例地具有了国际特色地域文化的视野。

2. 中西合璧的“沿湖酒吧”。

素以白天为什刹海消费文化主要时间段的局面, 被新世纪伊始沿湖酒吧的点点夜灯所打破。一时间, 三里屯、工体娱乐圈的风头被什刹海罩住, 到亲水民居、华式庭院、皇族楼台小酌, 是京城又一阵时尚之风;国际化、现代化开始带入地域风情和中国特色。潮流率先从驻京各国使馆、各类国际组织开始, 又因跨国公司“白领、金领、粉领们”的适时跟进而显得蔚为大观。如今的夏日, 仅通过半夜之后成片“趴活”的出租车其购销两旺的红火来看,京城现有十一条酒吧街中, 什刹海独有的价值和地位。“沿湖酒吧”的小账是整体地价的惊人上涨, 居民和商家财富的积累;它的大账是,什刹海文化资源向综合社会经济资源的转化功能逐渐强大, 发展文化经济、振兴文化产业的道路变得更宽广, 这坚定了人们今后吃文化饭、用文化使什刹海“安身立命”的共识。

当然, 两项“ 精彩”也伴随着见仁见智的尖锐争议, 但是它们毕竟实实在在地为什刹海注入活力, 它们谱写了什刹海的历史新篇。回归案例, 它们同时是西城区坚定不移保护、整治、改造环境后的产物, 是一定意义上的必然成果;反过来它们也促进了西城区相关工作的提速。

火德真君庙改造、烟袋斜街改造、什刹海精神文明建设这三个案例, 是用发展和建设来高效带动保护与整治策略的典范, 是着力发展文化经济、振兴文化产业的实践, 覆盖了事业、产业、软实力三大领域, 表达着对于政治责任、发展思路和文化生产力素质的递进式三层境界, 虽然尚有遗憾, 并非完美, 但是方向明确, 意义深远, 彰显出“迈出一步胜过千言万语”的真谛。

火德真君庙改造——民族文化责任的积极担承

初建于盛唐之际的火德真君庙, 前有1370余年文献历史, 后有重建于明万历年间、保留了400余年的主体建筑;表为崇祀对人类进化发挥重大功能的火的利用, 里为传承中国第一原生宗教——道教与中国哲学的经典一脉;还有明清两朝将火神列入国家祀典, 在此地形成的每年“6·22 火祖圣诞”的京城盛况、特有民俗;并且其在解放之初进行过教产登记, 之后又被列入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却已经危破严重, 隐患重重。西城区于世纪交替之际痛下决心, 历时6 年, 耗资巨大, 对一块占地仅4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2160 平方米的古迹, 进行抢救式建设保

护的意义。

烟袋斜街改造——地域文化情感的产业运作

老唱词中“东单、西四、鼓楼前”一句, 是对旧城传统商业区的赞美;在明代万历到崇祯三朝的数十年间, 它们是“东大市、西大市、鼓楼斜街(包括地安门外大街、烟袋斜街、白米斜街一带) ”一带, 象征百货云集、街市繁华、人声鼎沸。烟袋斜街是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 清代时因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经营比重的增加, 被赋予“ 小琉璃厂”之称, 成为官、绅、士、民各色人等的光顾之地, 是一块交汇古城文化情感的工、农、商、运( 漕运) 的产业地带。“无商不活、无市不兴”说的是城市因依托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 成为生活最为方便的地域, 成为相对于周边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烟袋斜街案例不同于单点的文物保护抢救利用项目, 有几分被动、几分政治和社会责任因素;它是从现实与长远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主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的流程运作。西城区政府与什刹海地区的建设者们目标坚定, 准备充分, 实施过程颇具现代化、规模化特征: 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制专题规划, 安排上亿元项目经费, 有主管区长挂帅的运作团队, 设定试点引路、滚动推进的阶段式工程计划……特别是一石数鸟的关联度、带动力的考虑, 使专题规划中“提升”二字得以诠释;项目用细节放大效果的安排,使无形的设想走向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冲击。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风貌地带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素质培育

文物建筑的修缮改造, 特色商业街的恢复性建设, 虽然困难重重, 成本高昂, 但只能说是浅表性的简单工作;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民族才能够长久生存于世界民族之林, 归根结底取决于特色文化精神、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民众。文物建筑可以延续城市对历史的记忆, 特色街区可以用产品和服务传播文化、培育情感, 使它们具备文化活力、张力、感染力、传播力。所以,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文化风貌社区, 将原住民摆在高于社区其他因素之上的位置, 视为真正的文化力量;文化风貌蕴藏在属地民众之中, 民众的文明程度是区域安全的保障, 区域和谐的基础, 区域发展的前提。

什刹海在不变与变中前行, 在热议和纷争中进步。但是相比陈旧破败、脏乱无序, 如今道路、设施、标识、景点、店铺, 什刹海的环境面貌已经大为改观, 整洁漂亮了, 是应该承认的共识。居民感受到发生在身边的日新月异般的改善, 游客发现增添了更多可品可赏的去处, 积小胜为大胜方针的保护区整治改造已经大见成效。

伴随恭王府全园的腾退修缮、开放期限可盼, 火德真君庙等重点独立文物建筑群修复工程完工, 水面及环湖景观走上规范管理道路,烟袋斜街传统风格立面的整体亮相, 规模板块们相互连接, 预示着数量型特征的硬件工程开始接近尾声;向居民区深入开展的保护整治工程和提升什刹海传统文化保护区内在品位的“软件”工程, 会渐渐成为第一要务。因此审视案例中的缺憾, 对于及时引起志不在小的什刹海文化建设者的重视, 早日建成魅力四射的、有强大文化消费需求吸纳力的、具备规模产业效益产出功能的品牌文化经济地带, 会有所裨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