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十二岁的天空--太湖受助学生家访手记(三)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仁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编者按:2008年9月29日,仁爱志愿者分两路从太湖县城出发,进村入户走访部分受助学生的家庭。经过一天的跋涉,两路志愿者总共走访了4个镇的13个家庭。通过对孩子们家庭现状的了解,以及和孩子们面对面的沟通,志愿者们感慨万千,更加体会到助学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我们选取了3篇志愿者家访手记,从中深入了解这些受助孩子的真实生活和内心状态,也去体会仁爱志愿者对孩子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慈善精神的理解与追求。


以前,我看过一些报道,说中国现在有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大多被留在农村的家中,由家里的老人抚养。祖孙两辈的隔阂,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使得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性格上的缺失。报道中说,希望全社会的人能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

作为仁爱助学的一名志愿者,我有幸能在假期接触到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并且,他们的身世更特殊。这些太湖县的孤困学生,少失怙恃,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经济上的困难,更是雪上加霜。

按照行程的安排,我们一行5人前往太湖县晋熙镇几名受助学生的家中进行家访。在资料中看到一名受助学生叫隆陈,读初一,父母双亡,经济特困。

100多人的受助学生名册上只有简短的这样一句介绍,似乎不能引起心中的触动,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家庭呢?

虽然陪同的当地校长已经介绍过,隆陈已经上初一了,个子还很小。可当我们推开那扇木门见到他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他的个子确实很小,好像不到一米二,身体长得还略微有点畸形。

他孤孤单单地站着,在阳光下显得那样的瘦小、不安。之前听校长介绍说,隆陈1岁那年,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母亲在外做环卫工人挣钱养家,小隆陈还有一个哥哥,比他年长7岁,母亲苦劳一生,在小隆陈3岁那年也积劳成疾,撒手人寰。那时新房子刚刚盖好,门窗还没有装,多年来门窗一直敞开着,像是隆陈心里永远也弥补不上的空缺。而哥哥今年才19岁,也许也是因为家庭的变故,亲情的缺失,他很早的就接触社会,成了一个没有正业的小混混。

小屋里是隆陈做饭和学习的地方。左边的灶台上还贴着一本老师批改过的语文作业,纸的一角已翘起,上面沾染了黑色的灰尘;右边一个凌乱的角落里有一张小凳子,上面铺着他的数学课本。一个矮小的水缸上面是一个12寸的电视机,上面也像其他有小孩子的家庭那样贴满了贴画,但是这些贴画看上去已经贴了许多年……

一开始,小隆陈的话语并不多,只是带我们四处走走。后来同行的两位老师尝试着问他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慢慢地打开了话题。在我们的鼓励下,小隆陈说出了“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几句简单的英语。一位老师很喜欢小隆陈,把他抱在自己的腿上,这位老师事后告诉我,他似乎很紧张,两只手紧紧的攥在一起,身体也在轻轻的颤抖,这位老师就用手握住了小隆陈的双手。也许,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被人抱过了。

另一位老师更是急中生智,分别用英语,法语、日语教小隆陈介绍自己的名字,小隆陈学的很快,他超强的语言模仿能力得到了我们热烈的掌声。也许是得到了我们的鼓励和肯定,看得出来,小隆陈正在从最初的封闭中走出来。他告诉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做好第二天的饭菜,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热饭,6点半要赶到学校早读,中午就在学校花8毛钱吃一顿饭。

我们看院子中间的墙上有一个龛室,龛室里摆放着小隆陈已故父母的照片,父亲的照片是黑白的,右下角还放着驾驶执照,母亲的照片是放大的彩色照片,相片面前有一个用来装香的杯子,每一天,隆陈都在父母的遗像前烧香默祷。

一个12岁的孩子,竟以这样的虔诚和坚持来悼念自己的父母,我给孩子的父母深深鞠了一躬。可敬的孩子在这个年纪就要一个人去面对生活,没有父母,没有依靠。他要用他瘦弱的身躯扛起生活和学习的重担。

生活这位大师带走了什么,又给他留下些什么?也许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还没来得及种下爱的种子。不过,我们的社会有爱,仁爱有爱。我不知道,他的未来将如何走下去,至少,曾经有一抹阳光照耀过他的心房,那一刻,他是温暖的。

快要分别了,我们依依不舍得拉着小隆陈的手,希望把我们的关怀和爱留在这里。一位老师抱着他,我们能感觉到小隆陈也紧紧地抱着老师。

我们上车了,当车子快要开动的时候,小隆陈突然大声地喊,哥哥姐姐再见。他挥动着手,爆发出尘封许久的情感。我回头看着他,越来越远。强忍着泪水,悲欣交集的思绪涌上心头,让我说不出话来。

再见了,小隆陈。再见了,12岁的天空。

专题链接:

仁慈善举为喜雨 爱洒万千桃李心--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安徽太湖“让爱传递”助学联谊活动启动报道

哪怕只有一时的陪伴--仁爱慈善基金会安徽太湖受助学生家访手记(一)

谁是真正的施予者--仁爱慈善基金会安徽太湖受助学生家访手记(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