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和谐奥运 和而不同——周桂钿访谈录(节选)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龙泉之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类都有共同的理想,2008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如何结合?我们不用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文化,应该是和而不同。对别人所有好的东西,我们都要学。

奥运村和平墙

  “君子不争”,中国传统文化不讲竞争,要争是跟自己争。《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竞争中胜了别人,说明力量大,能够胜自己,才能称得上强者。射箭不中,不会埋怨靶子放得不好,要“反身而诚”——回头想自己,不能埋怨客观的条件。孔子说:“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儒家首先讲礼仪,不怎么讲争,要争就是体育比赛,那时候就是比赛射箭。这种争,也还重视礼仪。先作揖,然后上台射箭,射箭完,下台还互相敬礼。

  君子之争,不是把对方搞垮,以邻为壑的争,而是光明正大地公平竞争。在争的过程中,仍然充分友好礼仪,现在我们叫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儒家思想是强调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品格和修养,趋于至善。儒家讲“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


奥林匹克休战标志

  儒家哲学讲的是一种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包容,不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都有生存的权利,别人没有淘汰他的理由,也就是说没有不让他生活的理由。例如在奥运比赛中,可以通过竞争,比赛,选拔冠军,但被淘汰的人可以继续努力,争取下一届比赛当冠军。如果自己确实不行,只要另外找到适合自己的位子,就可以谋生和发展,也可以做出与自己付出相应的成绩来。对于似乎什么作用都没有的人,养活他们,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对其他人也是一种精神教育。总之,人生在这个世上,就不应该被抛弃。

  但是优胜劣汰理论用于社会领域以后,产生了强盗逻辑,弱肉强食,使弱者经常挨打,受剥削,受欺负,受贫困,受歧视。由此生发出来的霸权主义,给天下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也制造了许多的恐怖现象。面对此,东方的智慧“和而不同”或许会给人以启发。

  “和而不同”意指我是众多意见中的一种意见,不会强迫别人接受我的意见,对别人意见也要独立思考,保持独立人格;同时也要善于与别人合作,善于协调关系,特别是要保护弱者,帮助弱者,使自己不能劳动又失去依靠的鳏、寡、孤、独以及残疾者都能享受人间的幸福。在人群中,每个人既不当奴才,也不做霸主,也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在组织成和谐整体中的一个成员,这个整体使每个人生活的幸福、安全得到保障。和而不同,强调的是每一个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不称霸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与世界各国和合共荣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发展不会成为周边国家的威胁。中国传统文化要为人类文明、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华文明自身也要发展,要与各种文明进行对话,同时要吸取其他文化的长处。


2007年第6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由中国政府提交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

传统文化 吾辈担当

  今天,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也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对话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为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和问题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家的崛起,更多的人开始珍视传统文化。

  我们也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弘扬都做了大量的推动工作,如政府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加上社会媒体的宣传,在大众中会起到回归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都在逐步提高。

  我也知道一些文化机构和企业已经有了具体的行动,国际儒学联合会推出了儒学经典初级读本系列之一中英文对照的《论语初级读本》,以后还会有《孟子》、《大学》、《中庸》的中英对照版本的出版,一些企业家也给予资助,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企业的形象宣传,都是有利的,也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对话。

  当然,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样面临各方的阻力,包括一些学者和研究专家反对。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偏见、误解和没有信心,有的也只看到近一两百年中国落后挨打的情况,但却忽视了这段时期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而已。有的人把国家的落后推到了孔子的身上,可汉代在独尊儒学后,迎来的却是汉唐盛世的辉煌。这就如同父亲做了状元,儿子自己不努力当不了状元,就埋怨父亲没有水平一样,没有道理。我们的祖先做出了辉煌的成就,无愧于我们;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出辉煌的成就,无愧于祖先。我们没有理由埋怨祖先!更没有资格埋怨祖先!


拜访周桂钿教授

  所以我们还是要自己努力。现在一些年轻人对国学感兴趣,却不知如何下手学习,我也是35岁以后才开始学习儒家经典的,初学者可以读《论语》、《老子》、《庄子》、《孟子》,每天读半小时,坚持天天学,细水长流。儒学的特点是言行一致,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精神境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儒学,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实行它而感到快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