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越南佛教>>正文内容

越南的佛教与中国南宗禅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邓荣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越南的佛教与中国南宗禅学
  作者:邓荣进

  北传佛教约于二世纪开始从中国传入越南。据越南“禅苑集英”记载,一九五年,东汉苍梧,今广西梧州学者牟子奉母流寓交趾,今越南北部。他“锐志于佛道”,著有“牟子理惑论”。这是佛教传入越南北部的开始。约在二五五至二五六年间,月氏僧侣疆良娄至到达交州。三世纪末,印度僧人摩罗耆域经扶南至交州,同时到达的还有僧人丘陀罗;在交州北宁建有法云、法雨、法雷、法电四所寺宇。
  西元二至三世纪,佛教已经多种途径传入越南。首先,由于中国中原战乱,大批士民流寓交州,将佛教带入;其次,南亚、西亚的移民及僧侣从海路进入交州;第三,也可能经由缅甸、云南进入红河谷地。史载三国东吴所属交州太守士燮,“出入鸣钟磐,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这些夹毂焚香的胡人即来自南亚、西亚或西域的僧人。
  六世纪后,越南僧团逐渐形成。五七四年印度僧人毗尼多流支到达长安,五八0年至交州,弘传禅宗,为越南佛教禅宗始祖。七到九世纪,越南佛教传播更广,寺庙遍及各地。九世纪初,无言通在交州,创立新的禅派,对越南佛教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据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唐代中国僧人到达交州弘传佛教,或与越南僧人同往印度或南海求法取经者的人数颇多。义净记述了运期、解脱天、窥冲、慧琰、智行、大乘灯六位越南僧侣求法取经的事迹。
  西元十到十四世纪越南佛教兴盛。佛教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精神支柱。从九三九年吴权称王,经过丁朝(968–979)和前黎朝(980–1009),封建国家政权主要掌握在僧侣和武将手中。国王重用僧人,赋予特权;僧人参与朝政,制定律令文书。前黎末年,国王黎龙铤在位,因僧侣权柄过重,试图压抑。以僧统万行和尚为首的僧侣集团便支援殿前指挥李公蕴,乘国王去世之机,篡夺了政权。
  李公蕴为万行之侄,建立李朝(1010–1224)后,尊万行为国师,以佛教为国教。李朝各代国王大力推崇佛教,传播禅宗佛学,各地广造寺宇,度民为僧,出现了百姓大半为僧,国内到处皆寺的局面。陈朝(1225–1399)建立后,继续推崇佛教,弘扬禅宗。李朝和陈朝前后四百年间,有八位国王出家为僧。尤其是陈朝前期陈太宗、陈仁宗先后禅位出家,创立竹林禅派,并派遣使臣到中国求大藏经,在国内印刷佛教经典和佛像。
  这一时期寺院形成一股社会势力,拥有寺田、食邑和田奴;僧侣享有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高级僧入出入宫廷、官府,位比王候卿相。僧团制度正式形成,组织严密。上有国师、僧统和僧录,各府有教门公事。寺院林立,建筑富丽堂皇。
  越南佛教深受中国南宗禅学的影响,属于大乘佛教。先后创立了下述几派:
  “灭喜禅派”:毗尼多流支所创,又称“南方派”。 毗尼多流支,南天竺人,五七四年至长安,后随中国禅宗三祖僧璨,承袭中国禅宗衣钵。五八0年到达交州,住法云寺,传授禅学。他所创立的“灭喜禅宗派”传授三祖僧璨的“心印”思想,宣传“真如佛性天生不灭和众生同一真如本姓”等思想。在圆寂前将法统传弟子法贤。这一派系存在于580–1216年,共传十九代。各代名僧如法顺、万行、惠生、庆喜和园通等均受到当朝国王的重视,封为法师、国师,被任命为僧统。
  “无言通禅派”:唐代僧人无言通所创,又称观壁派。无言通从学百丈怀海禅师,八二0年至交州北宁建初寺,传授禅学,创立该派,实行面壁禅观。他承受中国南宗禅学惠能、怀让、道一和怀海的法统,宣传佛性无所不在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等观点。这一派历经十五代,活动于820–1221年间。其中第四代祖吴真流为丁朝、前黎朝僧统,封为“匡越大师”。第七代的圆照禅师曾访回中国,被称为“高座法师”。无言通派是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越南陈朝兴起的竹林禅派直接承袭其法统。
  “草堂禅派”:北宋云门宗僧人草堂所创,亦称雪窦明觉派。草堂为雪窦重显的弟子,曾至占婆(Kingdom Champa)弘传佛教,后到达越南北方,受李圣宗重视,封为国师,赐居首都升龙,今河内开国寺。草堂创立该派,主要传“雪窦百则”,提倡禅净一致,即实行禅宗的修禅与中土宗的念佛相结合。该派共传五代。其中有三个国王、两名太搏。
  “竹林禅派”:相传为陈仁宗所创,实际始于陈朝开国皇帝陈太宗。陈太宗曾受教于由中国赴越的天封禅师,又从宋朝禅师德诚参学。越南史学家陶维英则认为这一派是由禅月禅师传位陈太宗,后经定香长老、圆照大师,至道惠禅师,皆无言通禅宗派名僧,时分为三个支系,其中主要的一支由逍遥禅师传绘慧忠上士,再传给调御觉皇,即陈太宗。陈太宗所著“课虚录”提出“四山”之说,认为生、老、病、死,乃四座大山,人能求佛学禅,勤行修忏,便可“超苦海,渡迷津”,越过四山,解脱轮回。该书为竹林禅派的基本著作。
  慧忠将禅宗要旨传给陈仁宗。竹林禅派以陈仁宗为初祖,他笃志禅学,即使后日理朝政,夜至宫内资福寺研习禅学。后禅位出家,在海阳东潮县安子山花烟寺出家修行,讲授禅弹法,正式创立竹林禅派,亦称竹林安子禅派。自号香云大头陀,竹林上士,人称调御觉皇。著作甚多。该派承袭无言通禅派法统,以唐代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为主,认为佛法亦即老子的“道”与孔子的“中庸”。宣扬佛法不离世间法。主张坐禅和采用临济宗的“四宾主”师徒问答方式传道。认为心即是佛,佛在众人心中。陈仁宗之后,有二祖法螺,三祖玄光,会称“竹林三祖”。法螺创立琼林院,编撰佛经,著有“参禅旨要”等。
  玄光,状元出身,后出家从学法螺,一三一七年继承竹林派衣钵,著有“玉鞭集”等。该派因得皇室大力扶持,成为陈朝时期越南佛教的主要派别,对越南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佛教禅宗不讲究烦琐的礼仪,不重戒律,主张坐禅修行,甚至可居家修禅,著书立说,其教理把中国和印度的佛学与儒学思想结合起来,适应越南封建阶级的需要,对于知识阶层也具有吸引力,因而在越南中古时期各王朝获得广泛发展,并对越南的哲学、文学艺术、建筑、音乐等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十四世纪以后,由于儒学的发展,儒士阶层势力上升,僧侣集团开始失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陈朝末年,朝廷多次沙汰僧徒,并限制寺院僧侣势力的发展。后黎朝(1423~1526)建立后,独尊儒学,执行抑佛重儒政策,道教日益兴起,佛教由此日趋衰落。朝廷禁止新建寺宇,将寺田、寺庙领地收归国有,勒令不知诵经不持戒律的僧尼还俗,并以改革民俗之名,在民众中宣传佛教为迷信异端。至十五世纪后半叶,僧侣人数大减,通达佛教教义者寥寥无几。从1500年起,黎氏朝廷下令只许庶民信奉佛教。从此,越南佛教便由皇室庇护的贵族化宗教转化为以平民信仰为主的民间宗教。
  十六至十七世纪,天主教开始传人越南。越南佛教虽不似以前兴盛,但仍绵延不绝。当时,封建中央政权衰落,形成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佛教有所振兴。北方郑氏王府和南方阮氏王府都曾延请中国高僧讲解佛经,修建寺院。
  一六六五年,郑王选拔国内有名佛师,为御用寺宇塑造几百尊佛像,禅宗再度复兴。隐居安子山的竹林禅派名僧白梅麟角将竹林三祖的教义和净土宗融合为一体,在河内的婆,石多寺开创新教派“莲宗”。主张禅教双运,以教为眼,禅是佛心,以阿弥陀佛为禅的公案,但实修上专念弥陀名号,由此而得悟平生。此外,在越南北方有中国和尚拙公创立的拙公派,这一派以临济宗为主,并受净土宗影响,亦称竹林新派。
  同时,还有曹洞宗的水月派。南方阮王府于一六0一年在顺化修建了大乘佛教的寺院天佬寺。中国僧人道明、原绍等在越南传授禅宗佛学。原绍创建临济正宗的原绍禅派,造平定十塔寺,宣扬禅净并修的教义。迄今,莲宗在越南北方仍有一定影响,而临济正宗教派在南方势力则较大。
  十九世纪初,阮朝建立。阮朝初年执行保护临济正宗、歧视莲宗的政策。僧纲的职位皆授给临济正宗派僧侣,对莲宗僧侣限制颇多。但莲宗派仍在北方民间活动。一八五八年,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越南佛教徒参加了爱国抗法运动。进入近代时期,越南兴起佛道儒三教合一运动。十九世纪宋,随著天主教之传播,又出现“四数一源说”。这一时期建立的“高台教”则是把佛、道、儒和天主教及民间信仰糅合起来的新宗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