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0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洗浴身心

    河流。古印度人认为以恒河水洗浴身体,可以去除罪垢然而佛陀却认为必须以奉行实践佛法才能消除我们的业障。 身体外在的尘垢,必须以河水洗浴使之清洁; 而内心贪痴等烦恼恶业,就必须要仰赖佛法的甘露才能净化...

    永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34982425.html
  • 缠中说禅: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

    何曾景外悬。  (十五)  有这般汉,言苦乐皆幻、贪痴皆幻、生死皆幻,妄论无苦乐、贪痴、生死,执幻为幻、拨无因果,痴之大痴矣。幻而非幻,有诸苦乐、贪痴、生死。名言空谈之辈,执无苦乐而转诸苦乐,执无贪痴而沉诸贪痴,执无生死而流诸生死,执无执而执诸实执,痴之大痴矣。  苦乐、贪痴、生死者,毕竟空也,固有诸苦乐、贪痴、生死;若苦乐、贪痴、生死者,非毕竟空,则无诸苦乐、贪痴、生死也。苦乐、贪痴、生死者,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3854502.html
  • 担当时代使命 促进世界和平

    服务的人,在不断地为人类和平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地克服自己的贪痴,消除我见和自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慈悲与智慧,也帮助别人培养慈悲与智慧,从而一步一步地证得内心的和平。另一方面,应该反对侵略和残杀,反对压迫...和平的向往与追求,是佛陀平等护念一切众生的大慈悲的体现。佛陀施教的中心任务是净化人类。佛教关于“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痴”的教义,“其重点是指导人们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使智慧开发,烦恼解脱,觉悟圆满;佛教...

    常大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82686237.html
  • 《尘埃落定》的佛教精神主题

    怨憎会苦"、"五取蕴苦"。但苦是现象,而非本质。集谛则是要解释苦的起因、根源、本性、产生或生起,而能集起三界六道生死之苦的东西,不是别的,却是人性的贪痴慢疑等恶诸业,故名为集。第三圣谛是灭谛,即是要灭苦...因果的互动与转换。  我们说,《尘埃落定》表达的是对于人生和生命的佛陀式感悟,还有一个证明,就是作品对众生在贪痴的毒焰熏炙的下的本性迷失的悲悯式描写。佛教认为人生的烦恼即贪、痴像毒焰烧烤着众生,使众生...

    李 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1763002.html
  • 宣化上人语录:持戒、忍辱、布施

          ○ 成佛哪有那么容易!既不断淫,又想成佛,那是绝不可能的事,天下间无此道理。今人多数贪侥倖、贪捷径,一听到什么玄妙法,便被迷惑而陷入魔网。  ○ 人为什么打妄语呢?因为他怕自己的利益失去,怕吃亏。  ○ 若犯淫戒,就容易犯杀戒,也容易犯偷戒、妄语戒。因此,犯淫戒,是杀盗妄都包括了。  ○ 持五戒、行十善,便生人天之界,有了贪痴之心,便堕三恶道。  ○ 你若懂戒律,对一切佛法都能深入...

    宣化上人

    |持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055125208.html
  • 知义法师答:宇宙万物最先从何来?佛与众生如何划分?

    万劫千年事,且息狂心慢慢参。   万物形形似露沤,功名如戏帝王侯。   倘能识得唯心理,处处无初处处初。   沉沦六道几多时,纵有从前那得知。   不识本来真面目,只因君意好贪痴。   先生...

    知义法师

    初机学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454911631.html
  • 佛陀的教育观

    技巧。圆满了这些就是阿罗汉,就是佛了。   在西方,谓佛陀为超人,虽不正确,倒可理解。   在佛教原典中,关于阿罗汉的素质有许多描述。如:有价值的、应供的、没了贪痴的自由人、不再执著、没有分别心、...

    本性

    |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239291211.html
  • 佛法之四现实观

    。但世人贪痴不了,常欲向无常的现实之内或之外,觅一永久常住之物以求满足。如唯物者,欲用化学分析方法以求最后单位,求一不可分的永久不变之实体,称为原子、电子之类。实则不过就现前事实,设一假想,遂有此假设...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5239563.html
  • 西藏佛教徒眼中的死亡

    情感上的执著,死亡还是会带给我们非常痛苦的失落感。  而且,如果是因为希求永恒而相信轮回,也会严重妨碍到贪痴的灭除。  因此,死亡和临终的问题,必须透过颠仆不破的缘起论来理解,才能够减轻对自我的执著,...

    伊卡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5348151.html
  • 林则徐与真如沙门之碑

    “真如沙门”4个字,高度概括赞颂了容光大师,同时也为高僧辈出的名山法地水目山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在佛教经典中,“沙门”意为勤息,即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痴的意思。按古印度习俗,凡出家人,不论何教何派,...

    张振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0866786.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