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534篇,用时10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慈航菩萨遗训

       奉劝一切徒众 时时反省为要 每日动念行为 检点功过多少 只要自觉心安 东西南北都好 如有一人未度 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来空寂 因果丝毫不少 自作还是自受 谁...

    慈航菩萨

    菩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6/1329409867.html
  • 虚云老和尚:怎样来学菩萨

    虚云老和尚:怎样来学菩萨  一、菩萨   诸位居士:今天邀晚学来参加贵会讲演佛法和各位见面,心灵上感觉到非常欢喜,虽然如是,一方面反省个人,惭愧万分!现在所讲题目“怎样学菩萨...,即名出家菩萨僧,上来释“菩萨”竟。底下再把菩萨应有的要素说明如下。   二、大悲拔苦   我们要是真真学菩萨,必须先要有大悲心,然后菩提心。大愿大行大果,都由此而产生的...

    虚云老和尚|菩萨

    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45428325654.html
  • 帕奥禅师答:菩萨乘思想起源自何处?

    ,并请求佛陀讲述他过去生中行菩萨及圆满波罗蜜的故事。」于是,他立刻召集恒常伴随着他的五百位阿罗汉,并且向他们宣布说:「走吧,我们去觐见世尊,并请求他讲述过去诸佛的故事。」如此表白之后,他们以快过风雷...问:菩萨乘思想起源自何处?为何有此思想的开展? 帕奥禅师答:在佛陀成道后的第二年,他回到祖国迦毘罗卫城。当佛陀抵达迦毘罗卫城时,释迦皇族们以盛大的典礼来欢迎佛陀及比丘众,并且带他们到事先安排好的...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菩萨

    http://www.fjdh.cn/fjask/2009/10/08291092404.html
  • 帕奥禅师答:修行慈心观是否会引发一个人发心修行菩萨

    问:修行慈心观是否会引发一个人发心修行菩萨? 帕奥禅师答:这视禅修者自己的意愿而定。如果他想要修行菩萨,那是可以的,或者若他想要成为圣弟子,他也可以成为圣弟子,就好像须菩提尊者、优陀罗、莎玛瓦蒂皇后及古入达拉。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慈心观菩萨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22015395265.html
  • 大乘佛教菩萨 佛教与慈善事业

    慈悲,不仅止于人类,就是飞禽走兽等六众生,也都是他救济的对象。《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佛陀于过去生中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于现世为彻底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出家证道,弘化十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药师佛为众生除病消灾;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地藏菩萨教化地狱等等。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深深影响佛教的慈善事业;千百年来,...

    佚名

    |佛教观点|菩萨|慈善事业|慈善|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392492949.html
  • 佛光山心定和尚讲授“解脱菩萨

    心定和尚为戒子们讲“解脱菩萨”,戒子们认真做笔记。 7月22日,佛光山2009年第64期短期出家修道会礼请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总会长心定和尚为戒子讲授“解脱菩萨”。和尚说,发心出家代表...录音”的功能,心意识会累积、储存档案、数据,因而产生认识、分别。我们的心就像一座大仓库,好坏全收,无法控制念头的储存。心意识透过六根不断地分别,想要的得不到,就痛苦,所以世间为“苦”。 “菩萨”...

    佚名

    |两岸|台湾佛教|菩萨|心定和尚|佛光山|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15550987210.html
  • 孔子的出世与释迦的入世

    之后,印度婆罗门教中兴,佛教渐至陵夷衰微,而中国自罗什西来,大乘靡然成风,故谈佛则不得不语大乘。若一生持戒只知回向自己,即使修到极至,玄虚寂灭,枯木死灰,不过一自了汉,早为五代时禅林豪杰所笑。大乘菩萨道欲对世界和人生追根究底,并引人去把握其底蕴。这就是所谓终极关切。佛家的话讲慈悲,“同体之慈,无缘之悲”,虽然解释不同,总含有两重意思,与一切乐与拔一切苦。   菩萨的华译,叫做觉有情。一切有情众生均...

    佚名

    |孔子|出世|入世|菩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23292110354.html
  • 巍巍菩萨

      巍巍菩萨   如本   巍然耸立的菩萨,既博大又精深,经过五十二个凡圣阶位,这无上的菩提大道是何等的庄严!一一无非动经尘劫所修所得。菩萨上求下化的精神,实在非语言文字所能赞叹,何以得知?因为...见之,心生怜悯,即为广说智慧法门以对治,普令众生智慧大开,业障净化,究竟导归菩提。  菩萨的行者自始至终,一切时,一切处,只要他经历过的人事物,都有他奉献牺牲的圣迹。菩萨由凡夫位经历三贤位、十圣位...

    如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247873.html
  • 菩萨的修行

         前言略   我将在这两三个小时内介绍什么是菩萨的修行。我们可以从What?Who?Whom?When?Where?Why?How?这几个层面来认识菩萨的修行。第一个我们先认识什么是菩萨的修行,我们先定义一下,刚刚已经讲过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晓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尽自己的一分心力。菩萨的修行,顾名思义有一个“”和“菩萨&...

    郑振煌

    菩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254021513.html
  • 总论菩萨

    同体共生”是宇宙轨则,“三十七菩提分”是福慧资粮,“上求下化”是成佛之菩萨体认法身真如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本体,所以虽有生死,而不畏惧,也不迷惑,此皆由于理解人生缘起缘灭的真理。   五、修大行:菩萨的大行,即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佛陀在未成佛道之前,历经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即使轮回六之中,亦无一时忘失菩萨慈悲的德行,无一念退失菩萨“上求下化”的本愿。例如:作狮子王时,施其身命,满足鹫鸟;为兔王身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5385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