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3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徐恒志答:怎样理解“不离佛性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性”?

    问:怎样理解“不离佛性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性”?  徐恒志答:学佛的人照样工作,照样生活,就在生活日用中,时时处处加上一个“觉”字,自性随缘起用,用而不著,过而不留。《法华经》说:“法住法,世间相常住。”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5301011402.html
  • 以现代佛学观点评判法相宗与天台宗之论诤(七)

    第三本(方便品v解释“法住法,世间相常住”这样说:  法住法者真如住在诸法之中,体性常有名为法住。法有  染净,离染得净分显之故名法。相者体性,世间本体  ,即常住真如实性,一乘体也。(《...“相”体性之谓,世间的本体,真如实在之谓。  之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著《法华文句》卷四下,在“法住法,世间相常住”如此解释。  法住法一行,颂理也。众生正觉一如无二,悉不出如  ,皆如法为...

    明了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3495598.html
  • 说知见

    唯心,亦非净土。  《法华经》说:“法住法,世间相常住。”也就是说,“佛之知见这一妙法长期住在真空无相的法上,而其无不相的世间生活相也长期住在这一妙法的真空法中”。所以只要参究、念佛,就都是...说知见 演 成   闻有议论说:某人知见正、某人知见邪、某人知见一般。然而知见什么?有无正、邪、一般之别呢?却没有听说其议论。  知,就是知觉。按时间说,无量寿的。见就是光明,无量光的。有...

    演 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5948294.html
  • 如何参究金刚经妙旨

    一种固执己见。」这与《法华经》云:「法住法,世间相常住 」相符的。但爱因斯坦仅从数理逻辑上推论之;能入「大慈三摩地」者乃能理论与实践结合验证之!  六祖不识字而能说法,而且反应神速、言必中肯;他...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此段经文,须发菩提心,修「慈无量心」。修至能入「大慈三摩地」时,才能究竟彻参;能入大慈三摩地,则...

    杨佛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1748342.html
  • 禅风

    接待,从初祖到六祖基本上远离上层。能够远离上层才有一种超然自在的广大的活动空间。  禅宗初期的几代祖师,比如四祖,唐太宗请他三次他不去,五祖、六祖都是这样,可以对帝王说法,但是,还是法住法,为僧只...禅风   禅风什么呀?禅风禅宗的特色、特点。禅宗根据禅理、禅行所体现出来的风格、风范,那就是所谓的禅风。禅风很难讲。为什么呢?历代祖师各有其风格,每一祖师所体现的禅风各不同。  禅,它不是说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70157094.html
  • 供佛的真实意义

    大地百草头上见。本在世间一切事上见。这就叫一归万法,不变随缘;而万法归一,又随缘不变。一归万法叫不变随缘两者统一起来,即我们常说的妙法。妙法什么?就是功德圆满,觉行圆满。《法华经》讲法住法,...上。正因为常住的真如法住在世间差别法上的原故,世间相因而亦即常住。这就“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只要搞清楚这个道理,才能将世间法与佛法统一而无碍。只要念头一转,众生所处的事物、所言所行无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4262388.html
  • 《法华经》与禅宗的境界论

    涵摄性,这也正是《法华经·方便品》“法住法,世间相常住”的境界:世上诸法既交融涵摄,同时又各住自,万物不改其本来的位置而如实地呈显,这既是《法华经》要旨,也是禅的精髓,所谓“国分其界,人部其家,各守其,岂非‘法住法,世间相常住’者耶?”《大慧录》卷18大慧还从六根互用返于眼色耳声来诠释这两句经文: 所谓“互显”者,眼处作耳处佛事,耳处作鼻处佛事,鼻处作舌处佛事,舌处作身处佛事,身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152221.html
  • 耕云先生:作者座谈会解惑录

    障碍,没有任何障碍。「法住法,世间相常住」,「色受想行识」就是「五阴本空,六尘非有」,它既然空了,对你自然就没有障碍了,对修行人没有障碍;对不修行人就有障碍,你一想,就想入非非;一受,就根本动摇...劳累,这就不愚昧。愚昧就是执著,一件不如意的事情你记它十年、八年,仇人你也恨他十年、八年,这就没意思,那你自己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而自己占有了自己性灵的空间,这都是不好的。  二十、「法住法何意...

    耕云先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4273458.html
  • 天台“三谛”

    融为一体,从而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现实性、永恒性。  智凯在《法玄义》卷一上中,便明确地揭示了“三谛”同世间诸法的关系,他说;“圆融三谛,妙法也。此妙谛本有,又云:‘法住法,世间相常住”。这里的“法”指“本有”的妙谛,也就是真如、佛性,而世间诸法本来就具有一法性”,“真如”,安住在本来就具备的“法”上,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真如”、“法性”的显现,宗法制的伦理纲常也是如此。他举例说明这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3949976.html
  • 论读佛典之难

    (case)第六种属格(genitive),故云“依属主义”。此种语法格为中文所无。若无梵文语法知识,根本无法明白此两句意义。  又如鸠摩罗什译《法华经》:“法住法,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菩提和方便。”罗什译首两句意思:“这法住与法一起常住在世间。”  隋代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解此两句云:习法住法……”一行,颂理一也。众生、正觉一如无二,悉不出如,皆如法为也。“世间相常住”者...

    吕沛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286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