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48篇,用时10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注释把作意定义为视无常为无常、视苦为苦、视无我为无我、视不净为不净。这是否表示那些无法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人就完全没有作意?

    问:注释把作意定义为视无常为无常、视苦为苦、视无我为无我、视不净为不净。这是否表示那些无法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人就完全没有作意?如果还是有的话,他们是如何运用作意的呢? 帕奥禅师答:视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是观禅的作意,这是高层次的作意。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作意。相信业力果报也拥有作意。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做意

    http://www.fjdh.cn/fjask/2010/01/09201296956.html
  • 索达吉堪布:显密问答录 4、法的传法灌顶

    师首先应具备上文所说的传密法之上师应具备的九项条件;同时,上师和弟子之间还应具备二因四缘才能保证灌顶法地进行。   所谓二因是指相应因和俱生因,相应因是说弟子的风脉明点心等具足法性大乐智慧;...。”既如此,那就希望所有的显密佛教徒都认认真真地深研一下有关灌顶的问题吧。   总之,传法灌顶都是严肃的佛事活动,它们自有其严格的规定。法的传法灌顶所具功德实难以文字描述,任何对此...

    问索达吉堪布

    显密问答录|法的传法灌顶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560711241.html
  • 活在当下与作意

    活在当下与作意  /庄春江  “活在当下”,这是近几年来,大家所耳熟能详的题材。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要我们能够专注于此时此刻的身心活动,而不要瞻前顾后,结果什么事都没能处理好。  大正本大藏经(...听闻正法为预流支,作意为预流支,法、随法行为预流支。”  “内正思惟”与“作意”(yoniso-manasikara )只是翻译上的用词不同而已,“”(yoniso)就是有因果关系地、真...

    庄春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850308.html
  • 菩萨自作加行布施及其果报

      菩萨布施时能安忍难行之苦,难舍能舍,以圆满自己的菩提资粮。   以上各种布施的等流果:   《谛者品》所说:由恭敬施,感得亲友等恭敬尊重;由舒手施,感得别人承事;由应时施,感得一切事应时成办...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布施|慈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19133024800.html
  • 浅谈“作意”与“法次法向”

    浅谈“作意”与“法次法向”  /林武瑞  关于向初果,阿含经常见的定型偈是:“亲近善知识、闻思正法、作意、法次法向”,这是佛陀开示弟子们应遵循的修学步骤。我们只要也照著祂的方法,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一定可以得法眼净,证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  “作意”就是“法”的“注意”。在六根还没触境之前,我们整个心意的焦点就要“法”,简单地讲,就要注意整个世间的无常、苦、无我,因此,也...

    林武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850309.html
  • 慈诚罗珠堪布答:放生怎样做更法?

      问:放生怎样做更法?   慈诚罗珠堪布答:作为佛教徒,我们经常放生。如果法地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够法,功德就不是很大。所以,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讲讲有关放生的问题。   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纳为六种,这就是六度,六波罗密多。本来,大乘菩萨的见解、行为、修法,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事业浩如烟海,但所有这些方便,均可以归纳成为六度。   如果我们能...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http://www.fjdh.cn/fjask/2009/02/20561635492.html
  • 怎样的回向才是法的?

           无论做什么功德都应该有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如果没有后行回向殊胜,无论种什么善根,无论做什么功德,无论积什么福德,都不会有圆满的功德。   做完功德后如果不回向,...

    达真堪布

    |回向|功德|菩萨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00192421578.html
  • 敬重师承、法----德钦寺断法法会直指

    http://www.fjdh.cn/Item/94408.aspx
  • 如实、份的人间佛教行者──序《陈银华老师纪念集》

    如实、份的人间佛教行者──序《陈银华老师纪念集》  释传道  与文宗、银华贤伉俪由认识而熟悉,因熟悉而相知,乃至共同按照如实、分的人间佛教蓝图,而学习“此地、此时、此人”的关怀与净化...生命的正确态度!“佛法”,始终是理性而没有丝毫迷妄成份的!  陈银华老师,无论为人师、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友,或与骨癌为友四十年,均堪称在家居士的典范,而且一一做到如实、份的实践。她的...

    释传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2968894.html
  • 帕奥禅师答:一位凡夫比丘患有长期而极度痛苦的疾病,而且医药无效的情况之下,应如何作意,以度过或忍受痛苦?

    问:一位凡夫比丘患有长期而极度痛苦的疾病,而且医药无效的情况之下,应如何作意,以度过或忍受痛苦?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修行?例如:是否可藉着此病痛而修证道果? 帕奥禅师答:我们必须记住:即使连佛陀也免不了生病。在佛陀般涅槃之前的十个月里,他遭受严重的背痛,一直到他般涅槃为止。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免除病痛呢?当我们染患长期、痛苦而且无法治愈的疾病时,对疾病生气或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忍受...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比丘患病修行

    http://www.fjdh.cn/fjask/2009/10/0846549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