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819篇,用时2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知识之种类

    知识是引导我们到一切智位去的护送者。” 在横越一条大河之时,河中虽然有一条渡船,可是假如没有船师,此时自己 如果迳自行舟就有沉没陷溺的危险,若有船师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抵达彼岸。横越 生死大海亦复如是,若无知识为作导引,虽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仍有沉没于生 死巨流的危险。颂曰: “若无救护归依处,有舟亦难至彼岸, ...

    冈波巴大师

    |知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1532363662.html
  • 学佛路上的知识

      一.前言   “佛法难闻,中土难生,人身难得,知识难遇。”要想学佛,其实是很因难的。个人学佛多年,除了感慨“隔阴之迷”使人忘失自己面目,也感慨可以帮助找回自己的知识毕竟不多。个人也常碰到初学佛者最大的问题,便是“谁是我的知识?”有些高僧、大德、法师、上师常是初学佛者谈论的对象,从修行法门,奇迹感应法力神通,言行举止,门下徒众,法脉传承,皆是做为“知识的参考指标”,深怕修错路,...

    药师山紫虚居士

    |知识|皈依|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0920107570.html
  • 依止善知识之方法

    依止善知识的方法是: (一)恭敬与供养, (二)爱敬并承事, (三)修行及努力。 “恭敬”是说要对知识常行礼拜和周匝绕行;... “以无厌足心,频视善知识。” 这是什么理由呢?因为知识实在是难见,难出,难遇的缘故! “供养”是说要以与法不相违的食物,衣着、垫褥、医药、珍宝等财物象常 ...

    冈波巴大师

    |知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1541063663.html
  • 知识观过不成就,观德获成就

      于知识不应观过之根据,即因知识虽功德众多,然以观察过失即成成就之根本障碍;知识虽过失众多,然观其功德遂成成就之因。是故必须遮止观察上师过失。如《金刚手庄严续》所云:“察过失毁悉地因。”   以下再以问答方式遣除邪见:   反问:有何根据决定知识非佛陀?   邪见者答:因佛陀乃断尽一切过患,圆具一切功德,而知识有众多过失故。   再问:何故而言知识有众多过失?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知识|上师|恭敬|三宝|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0/21495430542.html
  • 满院馨香逐晚风

    我们末法众生的信根出问题了,我们不能相信祖师佛菩萨的教导,只好什么事情全部自己去实践一下了。这样常常碰得头破血流是正常的,也是我们信根不足的代价。   好在我们出家遇到了知识,能常常亲近知识,能追逐知识,才能避免很多的障碍。在还没有零落的时候追逐晚风,这样才能使得佛教的花香流传不息。 ...

    明一法师

    |知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23411924055.html
  • 知识

    知识  圣开法师  十回向位  一、离众生相回向—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槃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  生回向。  二、不坏回向—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无能坏者,名不坏回向。  ...等法界无量回向。  知识  信解佛法而又学识渊博的人叫“知识”。分为三种:  一、教授知识:即教授我的老师。  二、同行善知识:即和我一同修行、互相策励的同学及朋友。  三、外护善知识:即我修行...

    圣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2067678.html
  • 什么是知识

      知识在我们修学佛法中的作用,的确值得深思。关于知识的功德及如何承事善知识等的经文,“摘下来每天读一下”,的确应该这样。  显乘行人对密乘常有不解之处,其中密乘的修持以上师为核心这一点就常常被误解为“依人不依法”。实际上一个具格的上师自然会具备大慈悲、大智慧、大善巧和清净的传乘。密乘弟子以这样的知识为核心修持,这种宗风与《华严经》的思想是完全吻合的。因为“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2045357.html
  • 亲近知识

    亲近知识  菩提比丘 著 / 郑维仪 译  有一部叫《大吉祥经》(Ma-hamangala Sutta)的巴利文经典,是最受欢迎的佛经之一,也是南传佛教法会中必诵的。经文一开始说道,一位容貌殊胜的天人,在寂静夜中,来到人间,至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请教得大吉祥的方法。佛陀回答的第一句话,说道:“离恶知识,近知识。”因为经文接下来讲的都是人在世俗和修行方面的种种吉祥,这第一句偈语显然是在强调:...

    菩提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3550646.html
  • 明辨知识

      “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是“好”的意思,“恶”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认识明辨何谓是知识。今引用省庵大师所说的八个字,邪、正、...所得。   以上八个字,其中四个正、真、大、圆是要采取,要亲近的知识,另外四个字邪、伪、小、偏是知识的反面,不要去亲近,要远离。所以寻师访友,首先要明辨,确定是不是我要去依止学习的对象。 ...

    衍慈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3251705.html
  • 知识的话

    知识的话 /Ajaan Buddhadasa(佛使比丘)   什么是“精神的疾病”呢?它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和“我们所有”、“我”和“我所有”的感觉上,而且片刻不离此心。心中的细菌首先发展成“我”和“我所有”的感觉,然后在自我中心的作用下,变成贪、嗔、痴,替自己和别人带来烦恼。这些都是精神疾病的病症。为了方便记忆起见,也许可以称之为“我”和“我所有”的疾病。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

    佛使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485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