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善业道 净课仪规

      善业道 净课仪规   我上次讲的受三皈,持五戒,老实念佛。是偏重于自修方面,佛法叫做‘自利’。今天讲善业道,是从自利方面,扩充到利人方面。佛法叫做‘利他’。   善   ●问:善业道怎么讲法?答:每人作的行业,有善的,有恶的。善业者,就是种善的行业。道者是其中的道理。也可作道路讲。   ●问:那种行业是善的呢?答:善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行。四不妄语...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0986353.html
  • 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释圣严  一、前言  二、善法与大小乘诸经论  三、善是世间善法的常轨  四、善与五戒都是佛法的正道  五、善是世间善业道也是出世间无漏道  六、由善正行道而...16)  三、善是世间善法的常轨  善法的异称也不少,以业道而言,称为善业道不善业道;以行为而言,身口意的三类,可称为三恶行及三妙行。以意业的三个项目贪、嗔、邪见,称为三不善根;无贪、无嗔、...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460068.html
  • 善业道乃佛法之根本

    善业道是能生善趣和解脱的安乐之道,故不应失坏,一旦失坏,就会断送自己所有的前途。如果能安住在善业道中,则以思惟利乐众生的意乐殊胜,将会获得殊胜果报(即有了安住善业道的基础,再加以利他心,一定会出现殊胜的结果)。并非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真实努力地防护身体、语言和起心动念,佛说一切戒都在其中,“真实防护身语意”即是戒律之总摄。此善业道是无余含摄一切尸罗的根本,因此对善业道应当真实用功修持。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戒律|善|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00042025968.html
  • 善法戒

    来。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乘大集地藏轮经》中讲:要由修行善业道。世间方有诸刹帝利、婆罗门等大富贵族、四大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或声闻乘、或独觉乘、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皆由修行善业道品类差别。是故善男子。若欲速满无上正等菩提愿者。当修如是善业道以自庄严。换句话说:我们无论是权贵富豪、诸类天人,还是声闻缘觉小乘圣者、乃至得成无上菩提,都是由于修行善业道而来,不过有品类差别,深浅广狭不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4049126.html
  • 问:是先修六度,还是先修三福?

    基础,你才能学佛,这什么原因?能落实弟子规,学善业道就不难了,佛的这个根被你抓到了。 像现在一般在家居士,善业道做不到,出家人沙弥律仪做不到,什么原因?没有基础。 所以,《弟子规》才是真正的...、怎样尊师,你学弟子规就对了。 “慈心不杀,修善业”,这在《善业道经》,所以你《弟子规》学完之后,就学《善业道经》。 学完是讲落实,你真做到了;你没有做到,那个不算数...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16230585173.html
  • 倡导佛教善 促进社会和谐

    卷三记载:“此善业道,白有白报,自然升上,必至善处。”  至大乘佛教时代,进一步提出了“善为总相戒”的说法,赋予善更重要的意义。《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说善道则摄一切戒。”由此,善含摄一切戒,是规范我们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总则。  大乘佛教还把善视为出世间善行的基础,如《华严经》卷三十五所载:“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

    学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2463363.html
  • 《大智度论》的尸罗波罗蜜

    《大智度论》的尸罗波罗蜜  释厚观 著  释如戒 译  戒有五戒、比丘戒等,为何《大智度论》只以善道为尸罗波罗蜜的内容呢?  因善道可综合一切戒法,菩萨持戒系以善业道为根本,  且善道是有佛时、无佛时都存在的戒,是与业报、道德有关的性戒。  《大智度论》是注释《大品般若经》的大乘论典。其中,有关菩萨行的尸罗波罗蜜,仅以善业道为其主要内容,未见如后来瑜伽菩萨戒那样的条文。为什么初期大乘...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30669847.html
  • 善为总相戒.善摄一切戒:(摘录)

      △八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中〈地品〉的离垢地,广明善业道。因为一切众生堕恶趣中者,无不皆以不善业,所以菩萨当作如是念∶“我当远离不善道,以善道为法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注59)《地经》卷2离垢地也说∶“唯诸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时,自性成就善业道。”又说,此上上善业道,以一切种得清净故,及至成就诸佛力,及余一切佛法修证。(注60)《住经》卷1...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91957835.html
  • 略述地藏法门

    经常警觉和自省,择善去恶,提高内心的精神境界和修行层次。   二、广行善业道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无妄想执著...之语)、两舌(离间两方之语)、悭贪(悭吝贪著)、嗔恚(嗔忿恚怒)、邪见(闇眛迷理)。   身、口、意三业亦能作善,是谓“善业道”。其中有两个层次:先止恶,后行善。   “止恶”即是止息恶...

    观成法师

    |地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04212826640.html
  • 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怎么才能得人身?这一生的修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五戒十善相应,没有丝毫违背才能得人身。我们细细去反省,在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善业道、与三皈五戒,是不是完全能相应?不相应就得不到人身,然后你才想到得人身是多么困难。   佛门的谚语说,“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不偶然。佛说这些话是真话,但是他的用意是叫我们珍惜,你要晓得,一万劫当中,才有这么一次得到人身。你要好好的把握...

    净空法师

    |人身|无常|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2239583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