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谷寺与无梁殿 钟山始称金陵山,汉代名钟山。三国时,孙权为避其祖父孙钾之讳,借汉秣陵尉蒋子文死难于此之故,改为蒋山;又因钟山古时山岩有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呈紫金色,又称紫金山。南齐称圣游山;明代...同治八年(1869年)灵谷寺僧弥修立的《重修灵谷寺功德碑记》等碑刻。 如今的灵谷寺,四周苍树环抱,花香飘逸,佛音缭绕,钟声悠扬,仍为南京名刹之一。 无梁殿在灵谷寺公园内,始建于洪武十四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1761291.html
-
谈往与无住
智铭
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须菩提向佛陀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他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已无所住,已伏降其心了,为什么还要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呢?这岂不是矛盾了吗?
、因为:“阿耨多罗”译为&...
许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1665904.html
-
分别与无分别
杨郁文
中华佛学研究所
研究员
提要
‘分别’与‘无分别’,两词在一起,若前词是则后词非,若后词正确则...分别智现观法性实相;法性实相以及重要‘名相’,用绿色字如‘无分别’提示。
正文,论述凡夫错误的‘分别’与‘无分别...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2253833.html
-
有一个人读经书遇到了难题,跑来问玄悟禅师:“什么是秘传的心呀?”密传的心即是真心传真心,而且是默然心传、不落于形迹的。玄悟禅师当下只是沉默不语,很久很久一动不动,以此告诉他什么叫密传的心。 ...
佚名
|禅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19495633887.html
-
我亦无所得。”③ 此段公案,已经开示得非常明白。禅宗所说“自性”与凡夫所执著的“自性常见”、“自性我见”内涵自然不同。此“自性”不落、“断、常”二边,即“法界”,即“诸法实相”,法尔如是,犹如虚空,...涅槃非化,非别实有不空涅槃,是故不应执此为难。”⑤此破二乘之执邪常也。学人若明此理,则于世俗谛之缘起法上,当下鉴觉其胜义性空,何需外求,此亦生活禅之理则,然胜义谛中,常与无常,自性、无自性是两头语,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0541866.html
-
平心与无所住心 - 魏明德 - 每个宗教都是在各自特有的环境下诞生,茁壮。当它脱离原有的环境,将无法避免改变其特殊的觉悟表达方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环境下壮大的宗教相互接触,却缺乏沟通的...《神操》的“平心”和《金刚经》的“无所住心”。从对比当中,我们希望就推展不同宗教对话的方式,寻得若干结论。 II “原则与基础”这篇文章的影响力是极为深远的,在此引用一段极为重要的章节: “...
魏明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51056078.html
-
无分别智与无分别理 唐仲容 无分别理是诸法的实相,悟入无分别理、证得诸法实相就得有无分别智 1、悟入无分别理要从三方面着手:①观一切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其相虽有,然如梦幻,了无实我法性,故密意...法善巧,是为悟入诸法离言自性。③如认为它是个什么,就意味着一定不是“是”以外的什么;如认为它不是个什么,就一定意味着是“不是”以外的什么,是则皆属两边戏论。例如:是上,就一定不是下;不是有,就一定是无。...
唐仲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5850418.html
-
道一禅师与无了禅师 道一禅师与闽禅僧 道一禅师在建阳佛迹岭传法吸引了不少僧人前往投依参问,特别是福建的僧人。但当时往建阳佛迹岭投依参学的闽僧究竟有多少已无从查考。从现有的史籍记载可知,其中著名者...无了坐亡于咸通八年(867年)。(③②)又《祖堂集》龟洋和尚传载:无了临终所书之偈有“八十年来辩东西”之句(③③)。据上述所引《碑铭》与龟洋和尚传记载推测,无了生于唐德宗贞元初年。而道一禅师则去世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34658095.html
-
无分别心与无分别智
黄国达
阿含经有无相三昧,般若经强调无相、无分别,禅宗的信心铭有:“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可见“无分别”是修行的重要...所有的分别相都只是方便施设、约定成俗而已。
所以无分别的定(三昧)与无分别的般若智慧是不同的,主要的区分在于:定的所依是于相无念,而慧的所依是一切相的“无自性”。
...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1749218.html
-
试析西方极乐世界的有与无
前 言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①时值末法,人根陋劣,佛教法门虽千差万别,但唯净土法门,自利利地,带业往生,普利群机,出离苦海,...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②只是,对于净土的有与无,人们依旧疑惑,以至于影响了人们的归信净土。有感于此,后学浅薄,却妄想试图说明这样一个并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希望以此坚固自己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055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