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藏传佛法>> 实修指导>>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答:对于何种人一些修止嗔的方式是有效的?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5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西法师答:对于何种人一些修止嗔的方式是有效的?

 

  生西法师:“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字面意思是:我最初在入菩萨道、发菩提心的时候,曾经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获得三界供养处的身份。那么现在见到别人获得了一点点利益,为什么要生起很大的嫉妒烦恼呢?就是说,不应生起嫉妒这种烦恼,或者生起恼害他人的意乐。

  我们分析这个颂词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从哪个方面来帮助我们修安忍?学习《入行论》安忍品之后,我们如果细心一点,把修安忍的方法、要素做一个统计,可以发现修安忍有很多不同的侧面,它从方方面面介绍了修安忍的方法。如果我们很笼统地学,会认为似乎没有什么特色,都在讲安忍。如果我们细心一点,会发现每一个颂词或者科判之下,修安忍的侧面都不一样,每个侧面都能很好地阐述出让我们修安忍的根据和理由。为什么我们要对这种情况安忍、对那种情况安忍?或者这种情况出来,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安忍,那种情况出来,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安忍?每一种方法提出的根据都能够有效地说服我们应该进行安忍,或者以佛教的术语来讲,这就是窍诀,是怎么能够有效地止嗔的方法。

  科判“实现自之愿望”里包含了一个前提和基础。是什么基础呢?用这种方法来止嗔,是指对于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而言。首先我们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内心还有想要成佛、想继续坚持修菩萨道的愿望。这种愿望没有退失,如果这种愿望退失了,科判所摄颂词的这种止嗔的理由就没有了基础,没有基础这个颂词就不具有说服力。比如随便找一个不学佛法的人、一般的世间人,我们告诉他用这个方法来止嗔,他看了之后就没有什么感觉,不会认为这个颂词、科判对他制止嗔心有什么特殊的帮助。这个前提,就是针对发了菩提心的人、希望能够继续修菩萨道的人,这种止嗔的方式应该是有效的。

  此类人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内心还有继续修菩萨道的愿望;第二,在修菩萨道过程当中,可能还有一些烦恼。现在抓住这两种因素来进行观察,对于发了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而言,既然你是想继续修菩萨道,那么这种见怨敌得利养而生嗔恨的行为,其实和菩萨道是不相应的、是背道而驰的。如果他不愿意彻底地失去修菩萨道的机会,就可以反观自己的相续:我生起这种烦恼的确和菩萨道不相应。不相应应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不是说,既然这样我就放弃菩萨道了,在多数人不愿意放弃的前提之下,那就放弃什么?放弃烦恼、放弃嗔恨心。所以,此处引导我们修持忍辱和止嗔,是在发过菩提心的前提和基础之上,从这个侧面来安立修安忍的理由。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已经提醒了我们,最初我是愿一切有情都能够获得成佛的快乐而发了菩提心的,那时我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曾愿包括怨敌在内的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成为三界的的应供处。

  在上师面前也好,佛面前也好,或者我们自己每天念诵发菩提心仪轨、受菩萨戒的时候,都是在提醒自己:为了一切有情的安乐,为了一切有情成佛受他供,我们要再再地去纠正自己不好的发心,再再地去发起菩提心,每天都在串习这个内容。

  “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既然最初我们发了愿,愿众生能够得到安乐、能够受三界供养,现在我们看到张三李四或我们的怨敌获得了利益,为何生出嫉妒烦恼呢?

---------------------------------------------------------

更多生西法师问答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