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藏传佛法>> 道前基础>>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答:哪种人方可称为无愧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5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西法师答:哪种人方可称为无愧者?

 

  生西法师:泄露极为隐秘语,令诸信赖者灰心,

  虽成应供亦不思,此等亦是无愧者。

  泄露一些极为隐秘的话语;令对自己信赖的人心灰意冷;即便成为应供者,但却不知思维取舍之理,此等人亦是无愧者。

  此颂宣说了三种无愧者。对于泄露秘密的过失,《格言宝藏论》、《君规教言论》等论典中都做过宣说。一个人如果不能保守秘密,则任何人都不敢相信他,也不放心让他去做一些事情。至于自己修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验相,也应保密不宣,否则会障碍自己的修行境界增上。另外,上师或道友嘱咐过自己不能泄露的秘密,也不能对任何人宣说,否则自己便会违犯一些戒律。有些隐秘之事,上师若不过问,则对上师都不应说,更何况其他人。如果自己泄露密语则为无愧者;若他人对你说一些要求保密的密语,自己如没把握能守持不宣,那就最好不要听,否则一旦泄露即成为无愧者。

  有些原本对自己很信任的人,如果因为自己的泄密行为而使其生起很大的厌烦心,并从此不再信任自己,则自己亦已成为无愧者。比如,你们原先关系很好,他因有事需外出几个月,于是便把房子等托付于你望能代为料理。谁料你却将他的财产送的送、卖的卖,自己也占用了一些,等他回来时只剩下一个空房,此种作为如何能让人不对你生起厌烦心?又如何能让人再信任你?又比如上师出于对你的信任而为你传授佛法,并指导你的修行,但你过后却不知恩报恩,反而历数上师之过失,这如何不使人伤心难过?这种人真是无愧者!

  此偈中的“应供”是一佛教术语,指应该供养的对象,比如上师、僧众等,他们有能力接受供养,并可使供养者得到利益。虽然自己也已成为应供者,人人对你赞叹、供养,但你却从不思维亦不观察自己的行为,好像一切都无所谓,根本就不注重取舍。此种行事作风可能是因你学习经论太少的缘故,以致不明取舍之理,此等亦是无愧者。

  我们应该经常思维,自己所做是对是错。如果是对,则应继续行持;若不如法,就应马上改正。

  虽闻善理及善语,于此不起欢喜心,

  亦不依止善知识,此等亦是无愧者。

  虽已听闻到善妙之理以及贤善之语,但于此却不生欢喜心,也不依止具相善知识,此等亦是无愧者。

  如海三藏中蕴含着无尽妙理,虽然听闻了经论中的善理,比如《释迦牟尼佛广传》中宣说了本师最初如何发菩提心、中间又如何不畏艰难行持六度万行以及如何以方便善巧度化众生等种种事迹,但有些人不知为何,也许是前世业力太重的缘故,他们就是不愿听闻,亦生不起欢喜心。犹如老猪只对不净物生喜一样,这些人对高僧大德的善妙行为,以及善知识所开示的有关出离心、菩提心方面的妙法一概无有任何兴趣,对恶人之劣行倒倍感新鲜、好奇。

  这些人尽管自己很愚笨,但却自认为非常聪明,因而不欲依止善知识;自己根本不自知自己哪些行为不如法,反而贡高我慢、自以为是,此等人亦是无愧者。

  无愧者的种种行为都不如法,一切行为都属自作聪明、随心所欲之造作,加上又不愿听闻善理善语,故诚为愚痴之极!

  亲近劣种恶行友,愚人群中欢欣游,

  背弃世法二规行,此等亦是无愧者。

  亲近一些种姓下劣者,比如渔夫、屠夫、妓女等人,或与行持恶法,如杀生、邪淫等行为之人交朋友,自己也会逐渐与他们同流合污起来。日久天长,自己便会违背并抛弃世间与出世间之贤妙二规,行为变得不合规矩、法度,这类人也可称之为无惭无愧者。

  四川人称这些不务正业行持恶法者为二杆子、二流子等,在大马路上,经常都能看到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到处闲逛,身上还往往套着一条很难看的大喇叭腿裤,头发也长长得粘在一起,走起路来则东倒西歪,令人看不顺眼。若与这些人交友,用不了多少时日,你也必定会与他们臭味相投。

  另外,愚笨人聚集到一处,不是闲聊就是游玩,什么卡拉OK厅、歌厅、舞厅等地,都可见到有很多愚人在那里乱唱乱吼,还将身体扭来扭去地宣泄不已,其状态就如同抽筋一样,看了让人作呕。某些疯狂者甚至可以在大街上及其他公开场合裸体奔跑,他们不仅不以之为耻,反倒自我感觉甚为新潮、光荣。这些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可怜的愚人,从西方国家那里根本没有学到真正的文明,却把人家的糟粕统统学了过来,所作所为因此而变得非常不伦不类。但他们还以为自己的行为很了不起,因而有智者见后就感到更加的可笑。

  此等言行皆属非法,如此行事者均为厚颜无耻之徒。

---------------------------------------------------------

更多生西法师问答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