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藏传佛法>> 道前基础>>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答:为什么佛弟子平时的行为应寂静调柔?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9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西法师答:为什么佛弟子平时的行为应寂静调柔?

 

  生西法师:我们继续学习“平时行为寂静”的科判。前面颂词宣讲了要自主身心,表情尽量处于平和状态等获得寂静的一些教诫。下面进一步进行宣讲:

  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

  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

  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

  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当我们移动桌子、椅子等时,不要随意发出很大的声响;平时开门、关门时,动作也不要粗暴,要经常喜欢行持寂静的行为。比如就像水鸥、猫和盗贼,他们在行动时都是没有明显的响动,在极为隐蔽情况下,成办自己所欲之事,行菩萨道的菩萨也应该如是行持。这两个颂词的主题与科判“平时行为寂静”的意义完全相合,所以我们也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此颂词。

  移动座位时不要随便发出大音声或开门时不粗暴,这都与菩萨平常寂静的行为息息相关。如果平时在移动东西时根本就不观察,什么是应理的,什么是不应理的,随便发出大的动静,或者开门使劲敲、砸,关门也很用力等粗暴的行为,都是不符合行为寂静的方式。虽然有些人性格天生内向寂静,有些人大手大脚,不注意平时的细节,但作为菩萨,必须要求平时修行过程中乃至于这些细节都应注意。

  菩萨有一个广大的目标就是要成佛利益有情,这就需要心胸要宽广,志向要广大,但真正行持的时候,不仅需要菩萨的心要很寂静很调柔,行为也必须很寂静很调柔。下面我们观察分析下它的必要性是什么。

  从世间来讲,行为随便是让人看不惯的。如果一个人随便移动东西、制造很多噪音,或者开关门时声音和动作很粗暴,都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和心态,让人感觉不舒服。世间人尚且不喜欢这样的行为,何况修持菩萨道的菩萨呢?菩萨时时刻刻想着利益众生,所以影响众生的事情,当然是不能做的。

  从修行的角度来讲,如果随便发出很大的嘈杂声也会影响别人。比如在寺庙里面修行,必须要有寂静的环境;看书或听法、打坐都要有寂静的氛围,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随便发出声音就会影响别人修行。很多人在一起听法时,自己要注意尽量不要发出大的声音,不管是咳嗽或是打喷嚏,最好用东西捂住,不要让声音传得很远、显得很大,我们应该考虑到:虽然有些方面是不可控制的,但尽量把它减到最低程度。

  听法时,也不要随便翻口袋、塑料袋等,这样发出声音也会影响别人听法;随便交谈也会影响到别人修法,本来别人正在认真地听法时,突然一个人讲话,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过来,听闻正法就很可能中断,就没有听闻、思维法义。这不单单是自己和另一个人的简单问题了,你自己没有听,对方没有听,周围很多人被你吸引也没有听法。一个人讲话,实际上会影响很多人中断相续中正法的连接,这有很大的过失。

  又比如别人打坐时,你发出嘈杂的声音,让别人没有办法专心安住所缘观修,这也是不如理的做法。这样的比喻有很多,如在城市里住的楼上楼下,门与门之间隔得很近,如果平时的行为不注意,有可能给别人造成困扰,让人感觉不舒服。作为一个菩萨,要利益众生,如果经常性故意发出很大的动静就说明我们的相续比较粗暴,已经影响到了别人,是不好的。

  另一种必要性,就是在修持菩萨行的过程中要观修法义,我们观察就会了知,如果要更多、更深广地去缘法义时,什么样的心态比较容易观修呢?在内心很烦躁、很乱时,想认真仔细地缘法义而深入观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如果心处于寂静、平和的状态时,更容易缘法义而观修。所以为什么要“常喜寂静行”,实际上和我们平时能够经常缘正法观修有很大的必要性。打坐时,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寂静,法义就容易现前。下坐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让我们的修行融入生活,也需要保持一个相对寂静的状态。

  在身心寂静的状况下,所缘法义就比较容易现前,不管是观察止恶修善的法义,还是观修菩提心、空性慧、修寂止、修禅定,就容易取舍与行持;心不寂静会被很多妄念干扰而无法行持,如果经常处于不寂静的状况,法义很难真正融入相续中。经常保持寂静,相对而言更容易和正法相应。

  “常喜寂静行”看起来和利益众生没有关系,和修持菩提心和空性见也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菩萨的修行就要落实在这些细微的地方。除了打坐、上座观修甚深的法义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注意这些细节并落实(也就是说,如果平时行为很寂静,再把这种寂静带到上座修行时),那我们的心就更加容易寂静;如果平时我们的心非常不寂静,坐下来观修马上就想让心寂静,这是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座上座下有很大的联系,平时行为很寂静,上座修法就容易和法相应,如果平时很散乱、粗暴,而不知收敛这种粗暴心和行为,一下子上座就没办法和正法相应的,要花很多时间来调整,当调整得差不多时,时间也就到了,又开始回到散乱的环境或者粗暴的状态中,这样怎么能调伏我们的心呢?这是非常困难的。

  此处说的寂静行,只是把搬动桌椅板凳和开门、关门作为例子告诉我们:日常的一切行为都应保持寂静。佛陀对出家人走路应有的威仪都有很严格的规定:眼睛怎么看、走路的姿势和速度、禁止大跑大跳的行为等,原因也和这有关系。如果在日常行住坐卧都能够保持规范的话,那么在调心时,真正开始观修法义时,就更容易和正法相应。

  如果菩萨的行为很寂静也能够让其他人生起信心。在上师的讲记中讲了关于舍利子尊者的故事:他在还没有正式接触正法之前,先是被马胜比丘的寂静的行为所吸引,然后观察:这么好的行为到底修的是什么法?依止的是哪位善知识?才会使身心如此地调柔、寂静?舍利子尊者问后得知马胜比丘依止的是觉悟者佛陀,讲的胜法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俱舍论》中记载有这个公案,马胜比丘只是讲了一句“诸法因缘生”的偈颂,因为舍利子尊者是利根者,一听当下就证初果。后来舍利子尊者给目犍连尊者讲了三遍,目犍连才证了初果,最后他们到佛面前出家获得阿罗汉果。

  佛陀的两大弟子之一舍利弗,他最初值遇佛法,显现上也是被一个修行者非常完美的威仪所打动。现在这种行为也适用很多人,当然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的,有些人喜欢比较随意,而大多数的人也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看起来让人舒服而容易对他产生好感。以前上师编纂的《智海浪花》中,就有很多修行者最初进入佛门的故事,他们就是看到了佛教修行人或出家人寂静、如法的威仪从而产生兴趣和信心。

  菩萨要接引众生就要让自己身心寂静,以此作为接引他人入佛门的因缘,让众生生起欢喜心。尤其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行为越来越随意,虽然不管哪个时代众生的烦恼都很强,但相对而言,古代人的行为还是比较收敛的,因为民众心里有种道德规范,现在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众生都喜欢大跑、大笑等大动作。如果在嘈杂环境中,有人的行为特别寂静,就像污浊的空气中有了一阵清风,感觉非常不一样,通过这种清新的风,让人们对正法、对修行者、对修行的法要产生信心。

  所以,菩萨在利益众生、给众生宣讲正法时,可以利用显示神通等一切方法调化众生,有时身体的寂静也是可用的方法。因为很多人看到修行者行为寂静柔和,很容易对他和他所修行的法门产生兴趣,这也不失为一种接引众生趋入正法修行的善巧方便。虽然这样的行为只能接引一部分众生,他们依此因缘而趋入正道,但是哪怕只是对一个众生有利益也值得去做,何况这样做对菩萨本身修行有利。所以,一方面对本身有利,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接引众生,那菩萨何乐而不为?肯定会去做的。“常喜寂静行”对于菩萨自利利他、安住法义方面都有很大的利益。

  下面讲相关比喻,“水鸥猫盗贼”。“水鸥”如河鸥或海鸥,它们以捕鱼为生,经常在海面或河面上捕鱼,在捕鱼时,它没有震动翅膀飞行而是慢慢地,悄悄地滑行在水面上,突然下水把鱼抓上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办自己所欲之事。再比如猫捉老鼠是天性,不管吃还是不吃,就有这样的习气。

  猫在抓老鼠时,行走时悄无声息,有时为了等老鼠可以趴在一个地方长时间不动,静静地等待老鼠的出现。它们是通过无声、隐蔽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所欲之事。第三个是盗贼,他们偷东西时不可能大呼小叫地去做,如果这样就是强盗而不是盗贼了,盗贼总是毫无声息、悄悄地潜藏在所偷东西的旁边,然后伺机下手。

  他的行为是非常隐蔽的,夜晚入室的盗贼尽量让声音最小,走路的方式、穿的鞋子,都是让声音尽量不发出来,为了让自己的行为更加隐蔽,平时都要训练。古代的小偷都要穿夜行衣,就是和夜幕颜色相同的非常隐蔽的黑衣服,再加上轻手轻脚,穿的鞋子也不容易发出声音,而且专门走黑暗的地方,这些都有讲究。

  另外,现在在火车上、公交上的小偷,他们也很刻意隐藏自己的行为,除非是一些训练有素的警察,一般的人根本看不出来。水鸥、猫、盗贼都是通过隐蔽的行为和方式来成办所欲之事。

  “能仁如是行”,和上述保持寂静有相似的地方,但前面几乎都是造罪业(水鸥抓鱼、猫抓老鼠、盗贼偷东西)。菩萨所行持的行为是和它们相反的、利益有情的大事业。这些动物在成办事情的时候,都是非常寂静,能仁要成办利益有情、成就菩萨等大事情,也应该如是而行。“能仁”是佛的一种名号,“释迦”就是能仁的意思。“能仁”有时是指佛,此处是指修持佛道的诸菩萨们。如果修菩萨道的能仁们、菩萨们能够如是地寂静行持,也能够成就自己所欲之事。清净业障、生起善心、行持善行或者是达到某种证悟,乃至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果,如此一切所欲之事都是通过自己身语意行持寂静的方式实现的。

  因此,我们平时的行为要寂静,尤其要刻意地通过训练让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寂静,这样我们的神智才会越来越清楚,所做的所欲之事才能发挥巨大的效应。所以行为寂静也是我们修菩萨道过程当中不可或缺、不可忽略的一种窍诀、一种修行的方式。

---------------------------------------------------------

更多生西法师问答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