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汉传佛法>> 教理释疑>>正文内容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为什么要禅修?禅修有什么受益?禅修为什么要禁语?禁语有什么受益?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4日
来源:   作者:空海(惟传)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为什么要禅修?禅修有什么受益?禅修为什么要禁语?禁语有什么受益?

   为什么要禅修?禅修有什么受益?禅修为什么要禁语?禁语有什么受益?(2010.12.07厦门)

  答:为什么要禅修?禅修有什么受益?禅修为什么要禁语?禁语有什么受益?如果你没有讲清楚,我下次禅修我就不禁语。后面这一句话是我补充的。因为他要问:为什么要禁语?禁语有什么受益?

  为什么要禅修?禅修有什么受益?佛陀所讲的解脱、迈向解脱的这个次第,是有步骤的——闻、思、修、证,我们简短的讲,就是闻——先听经闻法,闻;然后再来思——进入思考、进入消化、咀嚼。闻、思,因为前面当然你要听闻到正法,也要累积相当多的善根、福德、因缘。如果你们没有累积相当多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不会见面;如果我们因缘不具足,就算你跟我见面,也是一样,路过,见面一样不相识。

  所以你要具足相当多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才会听闻到解脱的正法、出世间法。这是第一个,闻思的阶段——“闻”、思、修、证。第二个阶段是,你听闻到这些法之后,因为在你还没有真正接触到正法之前,你一样会涉猎、接触到很多的宗派、宗教、讲经说法或是经典。那每个宗派、每个宗教,都会告诉你它的是最好的、它的是最究竟的、它的是最高的,每个宗派几乎都会这样跟你讲,每个宗教也都会这样跟你讲。这样才会吸引你嘛!

  那佛陀要我们,你面对这些的时候,你要冷静、你要理智!别人跟我们讲了之后,你不要盲目迷信、不要盲信、不要偶像崇拜;别人跟我们讲之后,我们要进一步去正思惟,闻思啊!如果你没有深入去好好正思惟的话,你会变成盲信、迷信、偶像崇拜:“哦!某某大师啊,这个是国际有名的大师啊,他讲的全部都是对,反正他讲我全部都信;这个经典,这个是经嘛,所以全部都信;这个是圣言量啊,我们不可以去怀疑……”佛陀不是要我们这样做!

  在《阿含经》里面,我们有列出一经——《葛拉玛经》。北传的对这一经非常的陌生。南传的这一经,几乎人人都要背、人人都要会——《葛拉玛经》,我们在《阿含解脱道次第》里面有列出。《葛拉玛经》佛陀就跟我们讲:你要好好的去求真求证,千万不要盲信、不要迷信。不要别人怎么讲,我们就怎么信。这个不是疑心病,这种是科学家的求真求证的精神!

  所以第二阶段,这个正思惟,就是我们要有学者、科学家这种求真求证的精神!别人这样跟我们讲,我们初步要去过滤:这个讲得有没有道理?合不合理?我们初步的去消化、去咀嚼之后,嗯!觉得不错,这个人实实在在,这个人讲话实在;那这个人讲话爱夸大,喜欢夸张;或是这个人讲话里面有名利心,你要去过滤!所以,闻→思。

  再来,包括佛陀跟我们讲的,你痛苦的原因,在于我们不了悟真理实相啊!我们背道而驰啊!你痛苦的原因在于我们在贪爱呀!在抓取呀!你听闻了之后,你就要去静虑、要去消化,真的吗?真的是这样吗?我以前我认为,我的痛苦是别人带给我的啊;我认为我的痛苦,是因为我生不逢时啊;以前我认为我的痛苦,是因为我生在五浊恶世啊,是外境造成的啊,是别人造成的啊!佛陀怎么说?我们要去看到自己的问题。

  那以前我这样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人讲得满真实的,好,我愿意进一步来思考,真的是这样吗?当你进一步去正思惟,你慢慢会发现,嗯,真的是这样!他讲得好像都合乎这个逻辑,都合乎这样的一个法则。那我以前,我看不到自己的问题,那他帮我在找出问题,嗯,觉得不错,这个人讲的值得信任!

  闻、思之后,进一步来到实修。实修,如果你没有透过实修的话,那你前面的这些闻思,它都只是变成你头脑里面的知见,它不会成为智慧。记得!不管你经典研读再多,不管你装填再多的知识、知见,如果你没有透过实修、禅修的话,这些都只是脑海里面的知见,这些都只是一种知识的累积,它不会成为智慧。

  实修,就是进一步去实际的消化、去实验,实修就是去实验,进一步的去求真求证!如果你没有透过实修的话,你永远都只是在数他人珍宝;如果你没有透过实修实证的话,你讲经说法是在鹦鹉学语;如果你没有透过实修实证的话,佛陀解脱,还是佛陀解脱啊!你还是在苦海里面浮沉。所以实修就是要把观念知见、闻思来的这些知见,要把它透过实验,很客观、很冷静理智的去觉醒过来、醒过来,不带任何的成见,然后去检验、去实验、去证明,禅修就是去证明!

  当你真正透过实际的实修、实证、检验、证明到之后,一方面你会了解:喔!佛陀讲的真的都是就是真理!宇宙的真理,原来就是这样法尔如斯在运转。哎呀!以前真是无明颠倒。所以禅修,就是让你去实修、实证,让你去亲证。当你亲证之后,就好像,我跟你讲说:这一杯甘露水多么的好喝!我再解析它的水性、法性、它怎么样的甘露、怎么样的对身体多么的好、多么的重要……我讲这些对你来讲,你都是属于闻、思。不管你再怎么样信仰我的人格,再怎么样的信仰这个杯子里面的这个水多么好喝,但如果你没有亲自喝到的话,你永远不会真正的知道,你只是头脑里面的一种观念,或是因为对空海的一种相信,所以你只是相信它好喝。你没有实际喝到,你永远疑结都存在,而且不会真正的知道。

  那实修、禅修,就是让你实际去品尝,让你真的品尝到里面的这些水、甘露水。你尝到之后,你就:嗯!真的很好喝!悟啊!开悟啊!就是这样。你实际去亲证到,心领神会,那个讲得的都是实修实证,证悟到。唯有你证悟到,你才会真的、内心的疑结才会真正的破除;唯有你真正证悟到,你真正的无明才会破除,你的智慧才会开启。这时候,才会转识成智,你才会开启真正的智慧,把过去的知识、知见,变成为智慧,那才是你的。这时候,你再讲经说法,你讲的是你自己实际的体悟、体验,那是有生命的,那是活的。你不是在讲头脑里面的观念、知见,不是在讲抽象。所以,为什么要禅修?这样你们了解它的重要性了吧?

  所以禅修有什么受益?就是这样,让你把观念、知见,透过实修实证,然后你去证明,这是真是假。为什么佛陀会跟我们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为什么世间是虚幻?你要去实修实证啊。为什么佛陀要强调三法印?那我们不了解三法印,就处在无明的世界,为什么?前面是闻思,去正思惟,后面就是要去检验、去求真求证。当你求真求证到之后,你就会,啊!任凭谁再怎么样来煽动你,一百个老和尚来煽动你,也煽动不了。

  你有没有实修实证,这个很重要!佛陀在《阿含经》里面就都有讲!我们在《阿含解脱道次第》那一本书里面有讲,讲到四圣谛那一节,佛陀就坦白的讲、明显的讲,如果你不了解四圣谛的话,也就是说,你没有实际去证悟、实修证悟四圣谛的话,那你所有的听经闻法,都只是头脑里面的观念知见啊,那这些,你装填再多的知见一样,你本身的智慧没有生出来,所以,你的心还是很多的浮躁不安啊。

  那这时候,佛陀就比喻,你的心就像在大马路上的那个棉花团,那这个棉花团是怎么样呢?会怎么样?随风而飘嘛。这边一辆车子过来,你就,呜!往这边吹走了,那边一个什么有名的大法师过来,咻!你又冲那边了;这边有辆大卡车过来,你又冲这一边了。所以佛陀都很坦白讲,你没有透过去实修,没有真正了解四圣谛的话,因为你的智慧不会开启,所以你还是盲盲目目的一直在冲、冲、冲。那这时候,你没有选择的能力,所以你就是常常随风飘啊!吹东风,你就向东抓啊、追啊!你的心都是在空中飘。

  那佛陀就坦白讲,如果你有好好去闻思之后,然后你去实修、去证悟、了解四圣谛的话,你会开启智慧。这时候,一百个老和尚出现,来煽动你,也动摇不了你。因为你真的有喝到,你很清楚的知道嘛。不但自己清楚知道,而且来跟你讲的人,他有没有真正喝到,你也很清楚!所以佛陀就坦白讲,你了解四圣谛,你有证悟到四圣谛之后,你就像那个铜铁柱,很高深的那一种铜铁柱,它地基打得非常的深、非常的稳。那这时候就算台风、刮起强烈台风,这个铜铁柱还是不倒。有没有禅修、有没有去实修,它的区别就在这里!有因缘真的闻思之后,要好好去实修!

  那为什么禅修?为什么要禁语?禅修为什么要禁语?你们说,来!小珍你说。来、来,你讲一下。禅修为什么要禁语?禁语有什么好处?

  禅修,禁语很重要!我现在举个例子来讲,这一大缸的水,里面是有珠宝在下面。如果这个水,它是污浊的,你能不能看到里面的珠宝?看不到。如果这个水,它是一直的波动、波动很大的话,你能不能看清下面是什么东西?看不清。

  那如果我们让这个水,我们不要去搅动它,让它渐渐的沉淀下来、沉淀下来,静下来、静下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下面是什么东西?能不能?能。同样的,我们的心,如果你没有让它宁静、沉淀下来的话,你的心就像动荡不安的水;如果我们又充满了贪心、嗔心,嫉妒心,自卑、我慢,这个就是我们这个水里面,不但动荡而且又有很多的污垢、很多的脏东西,所以,我们看不清下面、里面有什么宝!

  众生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心、一般人的心,就像心猿意马,一直的冲、冲、冲,很难静的下来。你的心没有静下来的话,你就看不到我们问题在哪里:第一个,看不到我们那个苦因在哪里;你看不到我们自己在制造苦海,你看不到;你看不到我们起贪、起嗔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你看不到。就像动荡不安的水、污浊的水,你就是看不到里面有什么东西,好的东西、坏的东西,你看不到。我们一定要让心宁静沉淀下来,才能够清楚看到:我们的珍宝在哪里、我们的佛心、佛性在哪里。我们一定要宁静下来,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去看到,我们的贪心、嗔心、嫉妒心,我们的颠倒梦想在哪里,你才能够看得到。

  所以如果我们的身、心没有宁静下来的话,我们就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心。但是你要知道,我们这一颗心,它是透过六根向外在接触,眼、耳、鼻、舌、身、意,如果我们的六根,它一直的在向外攀缘,这个叫做六根在攀缘——喜欢讲话静不下来;眼睛喜欢到处东看西看,停不下来;耳朵喜欢听那些是是非非……那你搜集这些、这么多的讯息,你的心绝对是越动荡、越不安。

  所以你六根没有收摄下来的话,你的心一定静不下来,心静不下来,你没办法看到真理实相;你没办法看到净土在哪里。心不静,你就看不到净土。心静,你就能够看到净土。心没有静下来,你没办法用心灵去感受;心没有静下来,你看不到我们深层的那些病因、病根在哪里,你看不到!

  所以为了让大家能够清楚的去看到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的珍宝在哪里、我们的污垢、病毒在哪里,为了协助大家能够去看到,我们就必须要营造这样一个宁静、宁静的一个磁场。所以禅修的时候,都是讲求宁静、安静,没有出声音的、不出声。大家在宁静、安静,而且是收摄六根的情况之下,外境、环境安静、宁静,我们本身收摄六根不攀缘,这时候,内、外营造相当好的磁场,我们的心,就会逐渐的宁静、沉淀下来。如果你没有禁语,你是一直在攀缘,嘴巴也在讲,眼睛也在看,耳朵也在听,你的心就是动荡的。所以像这样,你再禅修多久都没用,你只是在散心杂话。

  所以为什么禅修要营造这样宁静的气氛?就是让你沉淀、沉淀,收摄六根不要攀缘,内外逐渐宁静下来,你的心就会越来越清、明。这就是带动我们逐渐进入明心的阶段。明心你才能见性;明心才能见法;明心之后你才会开启智慧。

  所以禁语就是帮助我们营造良好的气氛、磁场、环境,让我们心能够逐渐的宁静、沉淀下来,进一步后面的见法、开悟。这样你们知道禁语的重要了?因为禅修要求的都是高品质的,要禅修的环境,也都是需要比较安静。

返回目录

---------------------------------------------------------------------------------------------------------------

更多空海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