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汉传佛法>> 教理释疑>>正文内容

佛学疑问解答:释疑问答(洛本仁波切答)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学疑问解答:释疑问答(洛本仁波切答)

  问:关于释迦牟尼佛原来是众生还是佛的问题,佛爷曾说,以大乘佛教的观点解释,释尊久远前早以成佛。可是弟子有个疑问-有一次,密勒日巴的弟子听闻尊者一生的修持经过,非常感动,却认为这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就向密勒日巴尊者说:「您一定是什么佛的转世。」密勒日巴尊者说:「如果以对上师的净信而言,这种想法是对我的信心;可是如果从『法』来看,却是一种邪见。我也是一个博地凡夫,依次第苦修才有今天的成就。」那么,请问佛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成就者?

  答:成就者就是成就者。该用什么心态去看待成就者,就是用成就者的心态去看待成就者。如何去看待成就者并不会让你成就,让你成就的是你自己。修行者有三种:下等的修行者,往往只求来生福报;中等的修行者则志求此生的解脱,却常是个自了汉;唯有大乘行者,能够了知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生中的父母,所以发利他的慈悲心来修行,这才是最上等的修行人。释迦牟尼佛示现娑婆,36岁未成佛之前,他是众生还是佛的问题,小乘认为未证佛果之前,世尊只是众生,这是小乘的知见。而大乘认为世尊在无量劫前早以成佛,之所以在娑婆示现十二相成就,为的就是替众生指引一条觉路,「表演」一次让我们明白如何成佛。

  问:我们在路上所遇见的人,怎么知道他们是不是佛菩萨的化身?要以怎样的心态看待众生才好?

  答:有人认为台北市万丈红尘;看到耀眼的霓虹灯,就觉得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但对我来讲,倒觉得这是琉璃世界,庄严美丽,没有红尘的染污。不要忘了!一切「境」之所以不可得,乃因由心幻化而来。那么,如何以俗义谛来看待胜义谛呢?这是无法相通的。至于如何去看待众生,如果你的心清净,可以把任何众生看成是佛是本尊,金刚乘的修持,都在出定之后,视一切声音为本尊的咒音,自身他身一切身均为本尊的化现,这就是「后得定」。如果你的心未得清净,至少也要做到视众生如母。

  问:可能是弟子对佛法的信心不够,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人为什么要成佛?当一个众生有什么不好?仁波切曾说:「轮回是苦的,有谁感到轮回不苦吗?」可是我觉得佛、菩萨应该不认为轮回是苦的,而且会感谢轮回,快乐地在轮回中生活,就跟一般众生一样。到底佛、菩萨和众生对轮回的看法有何差别?请仁波切开示。

  答:你之所以还是众生,就是因为你还不觉得轮回是苦,所以还在轮回之中。菩萨入轮回,却不受轮回,菩萨不以轮回的苦为苦,因为他们心不住于此。问题是,你不是菩萨,迷惑未净,烦恼障、所知障染习束缚,那就会有痛苦的存在;想超越痛苦,唯有学佛才能达到证佛的境界。

  问:如果痛苦都不是真实的,那就不用超越吗?

  答:如果你能了悟痛苦不是真实的话,那就没有痛苦可以超越,这是对的。以这种逻辑分析会让人相信,但却不是实情。

  问:既然万事万物皆由因缘所生,将随著时间而变异,没有永恒性,那么善业是否也这样子?

  答:是。

  问:请问利他之善行对我们了悟自性、超脱轮回有没有什么帮助或相关?

  答:当然有帮助,而且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成就利他的慈悲心,就不可能离却痛苦;没有办法离却痛苦,就会继续轮回。当然,究竟而言,是没有善跟恶,之所以还存在二元对立,乃是因为心的分别。未得证悟之前,仍受业力牵引毕竟恶业招致恶果,善业成就善果;而且诸佛菩萨无不由善业-所谓修福慧二资粮,而行菩萨行、入菩萨道,所以行善是必要的。

  问:请问「福德」和「功德」有何区别?

  答:福德和功德基本上是不同的。「福德」只是一种福报,它并不能让我们超越轮回;所以如果只知种福田,还是会在六道中浮沉。而「功德」是能够成就六度万行的庄严,是一切清净本质的种子。换句话说,「心清明」即是「功」,「心无我」就是「德」。福德是俗谛,功德则超越俗谛,但还不是究竟的胜义谛。究竟胜义谛超越一切所说。

  问: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不依「识」而依「心」去做事情?

  答:「不依识而依心去做事?」请问,心跟识之间有什么差别?「心」指的就是「意识」,心分为「心」与「心所」,心所是「心的作用」。心俱足知的能力,但是它没有分别,分别是来自心所。我们谈「识」的时候通常指的就是「心与心所」的合一,因为心与心所是不可分的,因此所谓的「识」就是有分别、有执著的心。所以众生不用识去做事,那要用什么去执取。

  问:能否请仁波切对菩提心做一个具体的开示?

  答:菩提心可从「心」跟「菩提」来解释。「菩提」是「觉」,「觉悟」之义;心就是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法最重要的部份之一。心分为心与心所,心是能知本空,心所是所知,我们所知是依所见分别而有。对外境产生分别而加以执取即是执著,这即是心。所以「分别」也是心的特性之一。这里所谓的心,是未经提炼的,也就是世俗的心,所以才有种种分别、取舍、执著。

  心的本质或称自性是空的,因为你我都找不到心的颜色,心的实质大小。它看不见、摸不著,没有大小、没有颜色。因为我们无法找出任何代表心的东西,所以说心的本质是空。但是,心若只是空便落于无知,我们还有知觉的能力,这就是心的能知。能知本身,是没有分别能力的。举个例子:以一个茶杯对婴儿来说,虽婴儿看到这个东西,但是他缺乏经验不晓得这是什么,也不加以执取,所以这个东西对他而言便无作用。杯子对各位能产生意义和作用,就是由于我们的所知,而修行所要清净的就是所知障。

  一切众生本具佛性,有佛性所以才能够成佛;好比芝麻内含油脂,所以才能提炼出芝麻油;相反的,一堆砂,怎么也提炼不出油来。如果我们没有佛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佛;之所以修行能成佛,是因为本具佛性;然而众生的佛性暂时为无明尘垢所覆盖,所以要「拨迷归觉」。觉什么呢?觉悟我们本来具足的智慧,也就是佛性。我们今天对事物会产生分别、贪执、爱恶、取舍,都是来自我们的所知、分别心的作用;如果所知灭,分别心、执取心也就一并消灭,觉悟的本身就一并显现出来。「空」只是心的特性而已,菩提心意思就是正等正觉的觉悟,成佛的心。它并不是佛性。

  问:当我们对外宣扬藏传佛教的时后,许多人误以为密宗吃荤不吃素而无法接受。我们如何提出具体的说明,让对方了解实情进而体会密宗的殊胜?

  答:如果有人认为「密宗吃荤」,你就要问他:「是谁吃荤?」不是密宗吃荤,是某些人吃荤。如果对方再表示,学密宗的人吃荤令他无法接受,那么你就告诉他,藏传佛教所有的经典仪轨,并没有任何一句话主张一定要吃荤,甚至修观音法的时候,还必须素食。只是我们藏传佛教来自西藏高原,那里牲口多,蔬菜水果缺乏,藏人为了生存,所以他们有吃荤的习性。我们今天面对藏传佛教,不是要学西藏的民俗风情,而是要学佛法。如果对方还是不能接受,说声「阿弥陀佛」,就没有再讲下去的必要了。

  问:关于杀戒的持守,我们在日常生活能不能使用杀虫剂?农夫可以使用农药吗?

  答:对于一个认识佛法的佛教徒农夫而言,如果他了解什么是生命,就不会使用农药,但是一般农夫会使用农药。我们劝人不要杀生,应该从自我本身做起。

  问:人的灵魂投胎之后,假如投生到人道,他的灵魂也会跟著他,那么灵魂等于心吗?他的灵魂到这地步,还是没有灭掉,还是跟那个人在一起,那么灵魂什么时后才会完全灭掉呢?是不是成佛之后?

  答:一般人通常认为人死后有灵魂,我要特别强调,灵魂是非实有的,它不是永恒的。佛教徒不称为灵魂,而称「意识」。一个新生婴儿的形成,就是父精母血结合,加上意识入胎三者合一。意识是生灭相续的。成佛了,意识也还没灭掉而是被清净了,转为智慧而已。

  问:关于造业,在起心动念之间与实际去做有何差别?

  答:如果你实际去做,就造了实际的业;如果只是用心去想而未执著,应该没有关系的。就怕你没去做,然后用心去想,又执著它,则形同实际造业,这业还是成立的。

  问:曾经有位仁波切说:「人不应该一直活在希望和恐惧之中」,但是一般人活著,就是有某些希望来支撑。一旦没有希望很难让人继续活下去。那么,希望到底是什么?本质为何?应该如何去看待它?

  答:希望可以分为入世与出世。如果你的希望是入世的,你希望能获得世间的一切,你自然会生活在恐惧之中;如果你的希望是出世的,希望能超越三界,那么这种希望就引领你走向光明,一旦达到光明,就能从黑暗的恐惧之中走出来。

  问:请问灌顶的意义为何?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接受上师的灌顶?

  答:接受灌顶的基本心态就是-我要修这个法。为什么要修这个法?因为要成就究竟佛果。相反的,如果为求世俗利益而接受灌顶,就是发心不清净、动机不正确,非常不好。灌顶的真实本义,就是把本尊介绍给你认识,然后好好修持。如果你只是一直接受灌顶而不修法,那么你一辈子也无法证悟。

  问:社会上常会有一些约定成俗的事,对此弟子本身并不太能接受,也不知道该怎样去接受,但因为我是众生,必须在社会上生活,包括面对家庭和工作。恳请仁波切开示。

  答:约定成俗就是世俗生活的规范或习惯,但不一定是对的。你身为佛教徒,应该要去学习并思考什么才是对的。

  问:弟子虽然有心好好修持,但毕竟是一个家庭主妇,所面对的就是女儿、先生。女儿比较叛逆,使我不知如何是好。恳请师父指点迷津,开示弟子,入世法应该怎么处理?出世法又当以什么心来对待?

  答:有个故事说:在恒河畔有一位妇人一手抱著孩子在喂奶,另一只手拿著一尾烤好的鱼在吃,旁边一只狗靠过去准备要吃地上的鱼骨头,这妇人却厌恶地把它一脚踹开。这时候,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经过,看到这一幕便用神通观照,结果得知妇人所抱的孩子竟是她上一世的仇人,所吃的那条鱼是她的爸爸,旁边那只狗是她妈妈。个中因果很值得我们深思。也许你的女儿上辈子就是你的母亲,而你上辈子经常跟她顶嘴,所以她现在对你特别叛逆。无论如何,你要有视一切众生如母的心,给予关怀、教育和启发;但是也要给她空间,不要过份约束或刻意塑造。如果你能够对以上例子有所体会,今后你面对女儿就会比较自在一点。

  问: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直觉的方式看问题,或是培养一些艺术的气质,对于破所知障会有帮助吗?

  答:我想这不但没有帮助,反而还会增加。因为你想要艺术气质便会流于造作。破我执要先从观无常做起,生起无常观才能去我执,如果你没有无常观作基础,往往会有许多造作和执著。譬如现在要修止息,就去准备一个很舒服的宝座,坐上去之后,最好旁边还要有人,告诉他我要作止息,摆出一个pause来,在你还没有真正去作之前,你的执著便更多了。

  问:人的「思考」,其本质是心的作用,还是一种业力的化现?也就是因为以前所造的种种业,才会有这样的思想?

  答:思考是心的作用,但受制于业力的束缚。

  问:弟子想说一说自己平常对心的认识,请教佛爷看这种想法对不对?平常自己因困窘、羞耻……种种情绪干扰,而变得混乱的时后,好像还有一个东西在看自己,这其实就是真正的我,是吗?

  答:这个「我」如何才能去看「混乱的我」?是不是还要「另一个我」来看「这个我」。你眼睛可以看到自己的眼睛吗?没有办法,你眼睛可以看到后脑吗?没有办法。

  弟子:可以感受到那个东西。

  答:你感受「那个」好像是在看混乱的我,又是另外一个感受。

  弟子:那不是一直无穷尽下去吗?

  答:对!所以这是不对的。

  问:康德哲学认为要叙述一个东西一定要有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素存在,因此不能说一件事情存在不依附任何空间,没有时间,而会发生。所以好像一切事物都要有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素才能存在,那么心是不是也是这样子?自己的心反而构成时间和空间的存在?

  答:心如果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那么就是一颗平凡的心,超越时间跟空间,才是究竟的实相。

  问:佛爷以前要我们想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眼睛有时后会视而不见?弟子百思不得其解,能否请佛爷进一步开示?

  答:因为你不专心,所以才视而不见。

  弟子:但是如果我们专心看,就听不到别的东西,心为什么这么奇怪?

  答:我问你,心有几个?

  弟子:我猜是一个。

  答:因为心只有一个,所以你专心用眼睛看,耳朵就听不到;你用耳朵专心听的时候,眼睛就看不到了。

  弟子: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在一刹那间,只会有一个念头,而不会有很多念头?

  答:因为心只有一个,所以在一刹那之间只有一个念头。

  问:四弘誓愿-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和对自性思惟的批判,这自性有什么差别?

  答:「自性」本身没有人能够否定它,也没有人能够肯定它。而你所提两种的差别就是在于所执,所知不同,认知不同。

  弟子:是不是可以解释为观点和立场的不同使然?

  答:立场可以是一个原因,而他的所知也会是一个原因。

  问:所谓「对自性思惟的批判」,这个自性应该如何理解?

  答:既然有人举出对自性思维的批判,那么他必然认为自性是「有」的,所以才能批判;那么这离究竟的自性已经太远了。

  问:意识是一种永恒的东西吗?

  答:如果你已经证悟到佛的境界,自然了悟永恒的真谛;如果有执著就会有生灭,有生灭当然非永恒。

  问:既然众生的慈悲心都有我执在,那么像我们这样帮助别人,程度还是很有限啊!而我每次碰到人家都想跟对方介绍佛法的殊胜,可是一方面又怕自己有很多见解并不了义,会误导别人。不晓得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答:要向别人介绍佛法有多好,倒不如先从自身做起,让别人感受到你的修养与慈爱。如果别人因此觉得你做人不错,而他想了解什么是佛法时,你再告诉他佛陀的故事,这样子在结缘、度众方面较没有障碍。因为所有的宗教都有它独特的思想体系;这些理论只适用于自己教派的系统,对于其他,几乎是针锋相对、互不认同的。唯有人性才是人类所一致认同、共有的,也唯有以人性为出发点,才能超越国籍、超越种族、超越言语。所以,如果你能显扬人性的慈悲,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温暖,才有可能进一步的把佛教的思想告诉他、影响他。

  录自:三乘杂志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