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海外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中华大觉寺—菩提伽耶—印度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3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印度菩提伽耶正觉塔

  

印度中华大觉寺

    印度中华大觉寺位于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是释迦牟尼佛悟道的地方,为印度佛陀八大圣地之一。当年阿育王为了纪念佛陀在此成道,在菩提树的北边建造了一座大塔。中国唐朝玄奘大师游历印度时,曾对此塔及附近的其他遗迹有详细的记载。目前雄伟壮观的正觉大塔是十三世纪时由缅甸国王重新修造的,塔高五十二米,外观九层,内部两层,四面刻有佛像佛龛,雕镂精致庄严,是阿育王时代几何图形的雕刻。塔中有佛陀的金身坐像,周边另有四座小塔围绕。

  目前,每年约有两百万人前往朝拜正觉大塔,也有人在菩提伽耶住下。以菩提树及大塔为中心的周边,南北藏传各种寺庙齐聚。这里唯一的中国寺院--中华大觉寺,始建於二十世纪初,由印度华侨集资护持。当时设施虽然简陋,却是释迦牟尼佛成地道(菩提伽耶)唯一的汉传寺院。上世纪五十年代,谭云山居士发心兴建两层大殿及僧寮,首层供奉释迦牟尼佛悟道像,上层供奉观世音菩萨,成为印度各地佛弟子集会弘法、礼佛朝圣的主要埸所。

  七十年代中,悟谦长老出任中华大觉寺首任住持,经历十余年的悉心规划,先後建成斋堂、大雄宝殿及居士楼;令中华大觉寺渐具规模。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期间最佳朝圣季节,寺院均举行汉传法会,为从世界各地来到印度菩提伽耶的广大信众祈福,并提供食宿及朝圣等服务。

  一九九八年二月,中华大觉寺首次举办的国际三坛罗汉传戒胜会,由台湾佛光山主导结合当地南北藏传佛教寺院,不但成就各国南北藏传弟子在圣地受戒的殊胜因缘,更突破限制恢复了南传比丘尼的传承,同时举办的在家三皈五戒、赈济布施,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到菩提伽耶朝圣,最少要用两天的时间,从前正觉山到尼连禅河、牧羊女村、苦行林,往返只要半天;而正觉大塔、菩提树、金刚座、七周圣地,也需半天的时间。第二天则可自由参观各国寺院,如中华大觉寺、泰国寺、缅甸寺、日本寺、不丹寺、斯里兰卡寺、西藏寺等;还有一座未完成的台湾朝圣会馆以及一九八九年开光的日本大佛像、博物馆。这里,更是牧羊女苏佳答家及外道迦叶三兄弟与一千名徒众皈依佛陀的遗址。

 

  中华大觉寺首任方丈悟谦长老

  悟谦长老祖籍陕西咸阳,15岁在西安出家,18岁於大兴善寺受具足戒。1947年离陕登上徒步西行求法的艰难历程。长老经四川、青海,於1954年到达拉萨。旋于1958年离藏赴印,旅居印度五十余年,历任鹿野苑中华寺、菩提伽耶中华大觉寺、涅槃场双林寺、加城玄奘寺住持、印度佛教僧伽联合会首任主席、华侨组织佛教总会理事长等要职。长老在印创建玄奘寺暨玄奘纪念堂,深受异域僧众拥戴。

  长老爱国爱教,於1998年回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乡。老人家对家乡巨大变化感慨赞叹不已。特将自己千辛万苦得之不易的两枚佛宝舍利,奉献给法相宗祖庭-西安慈恩寺大雁塔,由增勤方丈安奉在大雁塔三层之中央,供国内外信众瞻仰顶礼。长老此行法师还会见了他五十余年未见的戒友--当代高僧常明、净天、宏林诸长老。2007年长老再次造访西安,为奖掖後学,并为一位居士画家绘就的《五百罗汉图卷》欣然命笔,第一位题写"欣赏五百罗汉圣像",开高僧题记、寺院加持之先河。

  悟谦长老显密俱通,禅净兼修。早年亲近妙阔长老,专学唯识法相,故尤擅因明,着有数百万字的《因摄论》,并曾传译《大幻化网导引法》。长老奉玄奘精神,九死一生舍身求法;走玄奘之路,徒步万里孤身异域;建玄奘寺、立玄奘纪念堂于他邦,备尝艰辛终具辉煌,功德无量。

  2010年11月23日,中国广东博罗佛教协会会长、博罗礼佛禅寺住持日照法师率众前往菩提伽耶举办首届国际汉传水陆法会,悟谦长老以主人身份接待并为法会主法,欣喜非常。水陆法会功德圆满,悟谦长老心愿已毕,同年12月8日,在香港圆寂,16日深夜灵柩抵广州南华寺,17日举火西归。

 

  中华大觉寺创建人谭云山居士

  1998年10月27日,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南亚学会联合在北京举行大会,纪念谭云山博士诞辰一百周年。印度圣地尼克坦国际大学也同时举行了纪念会。在北京的纪念会上,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和印度驻华大使南威哲先生热情致辞,高度赞扬谭云山博士在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印度总统纳拉雅南在谭云山百周年纪念文集的"祝词"中说:"谭云山是印度、中国文化之间深刻而持久的纽带的化身"。谭云山穷毕生之力,致力於中印友谊和文化交流,他是一个印度化了的中国学者,又是一个具有强烈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印度文化人,正如其哲嗣谭中先生所说的,他是处於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两栖动物。

  谭云山居士,清光绪戊戌(1898)年九月初五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下东乡长乐村。1919年8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後,一边在长沙一师附小教书,同时进入船山学社研究东西文化哲学思想。

  20世纪20年代前後,谭云山投身新文化运动。他追随毛泽东参加了新民学会和新文化书社,组织新文学社的文学团体,为《湖南日报》编辑《新文学》周刊。毛泽东离开长沙後,他又创办了新的文学团体中兴学社。

  1924年,谭云山在新加坡教育华侨子弟,1927年7月,他在新加坡遇见了印度哲学家泰戈尔,并受邀到印度国际大学Visva一Bharati(圣地尼克坦Santinketan大学)工作,被聘为中文教授,负责开展中国研究的专案。其後发起组织"中印学会",从事融合中印两国文化和恢复两国亲密悠久历史友谊的工作,得到当时大批政界、学术界人士的支持。他於1933年5月3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印学会,蔡元培任理事长,谭云山任秘书,具体负责学会事务。印度的印中学会於1934年在国际大学成立,泰戈尔任主席。谭云山根据泰戈尔关於中国学院的研究重点是中国佛教的指示,除了自己尽力介绍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情况外,还组织中国学者到印度来讲学和研究,和印度学者共同切磋学术,交流看法,并且出版学报、专着,使学院成了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基地。

  1957年1月30日,周恩来总理到圣地尼克坦,接受国际大学授予的荣誉学位和参观中国学院,热情赞扬谭云山"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所作出的不懈努力"。1962年l2月24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国际大学年会上演说,要大学师生记得有中国学院和谭云山这样的学者。1967年,谭云山从国际大学退休,1979年12月,接受国际大学最高荣誉学位--文学博士学位。

  1971年夏天,谭云山去菩提伽耶参加一次国际性的佛教会议。他在会上作为唯一的佛教居士发言,即席宣布要在菩提伽耶兴建一所中国人的寺院。其後他便亲自监工建设菩提伽耶中华大觉寺直至雏形初具。1983年2月l2日,中国农历大年三十,谭云山在菩提伽耶中华大觉寺溘然长逝,走完了他平凡而又辉煌的一生,世寿八十六。翌日火葬後,由其长子将骨灰奉回圣地尼克坦。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在悼词中,赞叹谭云山是"伟大的学者,是崇高的文化人","对增进印度和中国两大文明之间的了解作了巨大贡献"。

标签:印度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