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海外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鹿野苑—印度寺院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9日
来源:宝莲禅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鹿野苑(中文另名为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等),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aranasi)以北约10公里处,在这里释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

  地名意为鹿园;在一个佛教典故中,菩萨化现为鹿王,为了保护鹿群,将自己献给了国王,而国王也因此感动,而建立了公园,以保护鹿群。该公园目前仍存在。

  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觉悟成佛后,来到鹿野苑,找到了原来的五位侍者,为其讲演四圣谛,他们五位因此有所证悟,随即出家为五比丘僧,是为佛教僧宝成就。在接下来的雨季中,佛陀就在鹿野苑的牟拉甘陀库底精舍,僧团逐渐扩大到60人左右,后来佛陀派遣他们到各地弘法。

  在当地国王与富商的支持下,佛教在鹿野苑附近传播开来。到公元3世纪时,鹿野苑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中心,在及多王朝时期(公元4世纪到6世纪),更是达到了顶峰。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7世纪来到这里,见证了鹿野苑当时的盛况。

  鹿野苑后来成为佛教正量部的一个中心,但在鹿野苑也发现了黑汝嘎与度母的古迹,这说明佛教的金刚乘在此地也有过传播。

  12世纪后期,鹿野苑遭土耳其穆斯林的劫掠,建筑等被严重破坏。

  鹿野苑的所有建筑被土耳其人破坏殆尽,但答枚克佛塔却在废墟中保存了下来,塔高达39米,直径达28余米,属留存极少的阿育王时期建筑。牟拉甘陀库底精舍的废墟中标有佛陀在头一个雨季中的驻锡地,在这东面,就是1931年新建的根本香室精舍(Mulagandhakuti Vihara),那里有精美的壁画,介绍佛陀的生平,再后则是鹿园,仍有鹿群在那里生活。

  阿育王石柱以前虽然被破坏过,但底部仍然在原址。原来的柱高达10多米,头部雕有四面狮像,该狮像现被作为印度国徽的图案。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馆”中,该馆建于1910年,另藏有一些有印度佛教艺术的珍宝,其中包括300多副图画。

  鹿野苑也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树,是阿努伽里加·达摩波罗从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树上折枝移植而来。

  除了根本香室精舍,鹿野苑目前的佛寺还有:

  缅甸法轮寺,可追溯到1908年,是鹿野苑最早的外国佛寺,负责一部分旅游接待工作;

  西藏高等研修中央学院,在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和达赖剌嘛的倡议下于1967年兴建,由印度教育部文化局资助,是一所佛学院;

  还有中华佛寺,以及泰国、日本的佛寺等。

  这个高1米用红砂石砌成的巨大圆形讲坛,当年佛祖就坐在中心向弟子讲法,其它一个个石墩,则是弟子们听讲时的座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