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兖州兴隆寺—济宁—山东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兖州兴隆寺
  历史上兖州佛教兴盛,寺庙众多。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兖州僧人法性奉安舍利于普乐寺,公元983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易名为兴隆寺,兴隆塔因兴隆寺而得名。兴隆寺鼎盛时有28院,曾有堂、殿、阁40余间,土地千余亩,僧人70余人。兴隆塔高54米,共13层,下7层宽大,上6层急剧缩小,形成“塔上塔”奇观。2008年8月,在兴隆塔地宫维修加固过程中,出土了一批具有极高历史文化研究、佛教史研究、绘画艺术研究、制作工艺研究价值的佛教文物精品,还有数量众多的舍利等佛教圣物。经鉴定,地宫出土的石函、鎏金银棺、金瓶、安葬舍利碑刻为国家一级文物。兴隆塔地宫佛教圣物的出土,为兖州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兖州的九州文化、大禹文化、李杜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资源中,尤以佛教文化资源最具开发价值和潜力,最有可能形成品牌效应。

  兖州兴隆寺之名最早见于隋代仁寿二年(602),名为“普乐寺“,是隋文帝诏令第二批在全国建塔安置佛舍利的五十三(一说“五十一”)个州寺之一。该寺院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二月改名为“中兴寺”。于神龙三年(707)二月复改名为“龙兴寺”,是该寺院沿用时间最长的寺名。自此,该寺与全国八十一州所置“龙兴寺”一道,成为该州地方官府于国忌日举行行道散斋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该寺院在元代初年曾经因兵乱被焚毁。明代初年该寺院重建之时,因政治原因改名为“兴隆寺”。在明代,该寺院仍然是当地寺院和僧侣管理机构“僧纲司”所在的重要寺院。该寺寺塔首度修建于隋代仁寿二年,以安置朝廷颁送的佛舍利。现存之塔基与唐代咸通十一年(870)十月所造立之“朱常庆等《陀罗尼经》幢”之间有一定关系,故其基座甚至基座之上的若干层塔身,也可能是唐代甚至更早的遗物。现仍保存在兖州市博物馆的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2)正月龙兴寺残碑中亦提及寺塔,故可以推断,唐至五代时期,该寺院始终存在着寺塔。宋代嘉祐八年(1063)再次建塔。该寺塔于清康熙年间因地震被毁,在对基本保持完好的下部七层稍作修整后,再于其上修建石栏和六层子塔,形成现在所见寺塔之形制。
  2010年11月16日,兖州兴隆寺举行开工仪式。现在兴隆寺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兴隆文化园面积浩大。据说,分为两个园区,东边正在建设可升降的观音莲花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山东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