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宜丰普利禅寺—宜春—江西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7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洞见禅机——宜丰·普利禅寺     
  江西省宜丰县同安乡的洞山,古木参天,山石奇伟,风景秀丽,洞山古有普利寺,为神宗曹洞宗之祖庭。从同安乡政府所在地去洞山,走依山就势的十里古道,穿过罗汉林,越过金刚岭,近洞山山口一处牌楼耸立,上刻“古洞云深”四个庄严道劲的大字。离牌楼不远,在水流湍急的葛溪上,横跨着逢渠桥,桥为单孔石砌,是宋代人为纪念洞山良价惮师而建造的。     
  据说当年良价到云岩昙晟禅师处参禅问道,临别之时,良价向昙晟禅师说:“师父去世后,忽然有人问我还能形容师父的样子么?我将如何回答?”昙晟禅师沉默良久,然后回答说:“只是这个。”洞山良价沉今一会儿,昙晟禅师说:“你今后担当起弘法的大事,应当审慎。”良价怀着未完全了悟的心境,辞别了老师,但师父所说的“只是这个”还不时索绕脑中     
  有一天,良价来到洞山的葛溪,正当要渡过之时,忽然发现水中自己的倒影若隐若现,于是彻悟“只是这个”的禅意,因此他当下立即作了一个偈,颂:“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良价了悟之后,随即募化洞山的山场田地,建起了普利禅寺。良价建寺以后,四方的僧徒陆续来到洞山学取禅法,人也越来越多,洞山良价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寺院的规模也逐渐增修,晨钟暮鼓,香火鼎盛。就连居住在曹山(今江西宜黄县内)的本寂和尚也来向价学习,本寂尽得良价之心意,遂将良价的主张为文闸发,他们师徒共同倡导“五位君臣说”,即良价为接引、勘验悟学之人的学说和方法。用“正”(体、空、真、理、净),“偏”(用、有、俗、事、染),“兼”(非正非偏,亦即中道)三个概念,配以“君”、“臣”之位,用以分析佛教真如和万有的关系,用以教授上中下三根的学法之人。那些承认有真如本体,而不知万物由本体派生,忽视用的关系,这种人属“君位”。承认现象是假,不知求本体,忽视体,这种人叫“臣位”。承认现象为假,又追求本体,但未至极点,叫“臣向君”,承认有本体,开始由体及用,但未至极点,叫“君向臣”。而本体和用相即不二。不落有无的为“君臣道全”,这是觉悟最高的境界。   
  良价禅师     
  良价禅师(八○七一八六九年),俗姓俞,幼时从师念《般若心经》,当读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句时,忽然用手扪住脸,问:“老师,我有眼耳鼻舌等,为什么经上说没有?”其师惊异地回答:“我不能是你老师。”然后劝其到五泄山投灵默禅师出家。初参南泉普禅师,正碰上普愿在设斋祭祀已故的马祖道一大师。普愿设斋时说:“明天我们将祭马祖大师,不知马祖大师还来不来?”大家都默不作声(因为马祖巳故,如何能来)。良价站出来答道:“马祖大师等到有同伴时就会来的。”普愿听此便赞叹:“这小子虽然是后生,但大可造就”良价便回他说:“师父您可别贬低众人,抬高我呀!”     
  “马祖大师还来不来”,这意思是指马祖大师的大机大用的禅法还能不能传承下去,良价回答意思是只要后人真正了悟了道一祖师的禅法要旨,一定会慧灯不灭,代代相传。     
  良价参沩山灵佑,便举“无情说法”的公案求教,灵佑竖起拂子问:“懂吗?”良价说:“不懂,请师父说明。”灵佑说:“父母所生的嘴巴,终不肯为你说。”良佑指点良价去云岩昙晟禅师处,希望昙晟“拔草瞻风”,使良价长度开悟。     
  良价到云岩昙晟处,举述了与灵佑的对答,然后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可以听到?”昙晟:“无情的人可以听到。。”“师父听到了吗?”“我如果听到了,那你就听不到我说法了。”良价又问:“我为什么听不到?”昙晟于是竖起拂子说:“无情说法,你听见了吗?”“没听见。”“既然我说法你听不到,更何况无情说法。”良价又问:“无情说法出自什么经典?”“《阿弥陀经》说:‘水乌树林,悉皆念佛念法。’”良价于此有所省悟,随口述一颂:“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     
  看小鸟啼啾,悲怜心起,见滔滔流水,无常念起。用你的双眼慧目观世界,天地万物禅机潜隐,自然大法如何了却,这不是无情说法,又是什么呢?     
  良价和密师伯散步过河,良价忽问:“从桥过河怎样?”密师伯说:“还不是不打湿脚。”良价说:”亏你这把年纪,还说这样的话。”密师伯反问:“那么你说,怎样说才好?”良价说:“应该说是脚没打湿。”过桥不久,忽见树丛中出来一只白兔悠闲而走。密师伯见此说:“这就好比白衣平民,拜为宰相,看上去多美。”良价又开玩笑说:“你这把年纪,怎么又说这样的话?”“那应当如何说呢?”“世代贵官,暂时落魄。”     
  一正一反,无分无别,悟其禅真,就是去其分别之心,脚湿不湿,当官不当官,皆无多大关系,抓紧时间,彻悟世界人生,这确是一件大事。     一僧问良价:“什么是佛?”良价答道:“麻三斤!"     
  “麻三斤”的公案,可谓是蚌蛤禅,才开两片,露出肝肠。禅机藏而不露,一旦开启,便昭然若揭。   
  曹山本寂掸师     
  曹山本寂禅师(八四○——九○一年),泉州蒲田人,俗姓黄。少年习儒经,十九岁出家,百师从洞山良价禅师,成为真法嗣,发扬曹洞宗。     
  山本寂初参良价时,良价问:“你叫什么名字?”本寂答:“我叫本寂。”洞山良价又问:“哪个呢?”本寂说:“不名本寂。”'     
  良价对此很是看重,本寂为良价门下的高足。经过多年的修习,本寂准备向良价辞行,良价密授禅旨,于是问道:“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到不变异的地方去。”“不变异的地方,岂有去处?”本寂回答:“去了也不变异。”     
  有道是自然万物,千姿百态,循环生长,变化无穷,心守常静,不随物转,任何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平等对待,真如不动,随顺自在。     
  一弟子问本寂:“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沟壑里到处都是。”弟子似有所悟,又问:旨“如果弟子悟了以后,当在每天十二时辰里,如何才能保持巩固?”“好比路过有毒的地方,要一滴水不沾。”弟子又问:“那么刚一判别是非,就纷纷扰扰,失掉本心,该又怎么办呢?”本寂大叫:“斩!斩!”     
  设向进境,层层惟进。佛法到处都是,即佛法平常,生活中充满佛法,在于人去发现。“滴水不沾”即纤尘不染,悟了以后,仍要恒久把持,不得起恶念。“斩”,斩断是非,对立之分,超越一切思辨、判断,得大圆满之法。     
  良价和本寂的禅风以回互细密著称,后来各地僧众尊良判为“曹洞宗匠”,将他们这一派称为曹洞宗。良价圆寂后,唐懿宗追封他为“悟本大师”,并敕建慧沉宝塔于普利寺之后,人们又称此塔为良价塔。     
  十三世纪中叶,日本承阳大师道元来华学佛后将曹洞的旨传入日本,曰本开另一支洞奇葩。至今曰本有曹洞宗信徒五六百万,常常有曰本曹洞宗信徒来曹洞山参拜。     
  普利寺风光奇秀,远处层峦叠翠,郁郁葱葱,近处茂林参竹遮天蔽曰,阳光透过树缝枝际照射进来,把古老的楼阁染得圣光金辉。在葛溪两岸的山头上矗立着百座石料雕琢叠砌的佛塔,这是洞山历代名僧安葬处。当地政府在文物普查时发现洞山一处就有四十四座用花岗岩构筑的佛塔。这些佛塔坐落在山坡地,处境幽僻,背风向阳,视野开阔,其中有唐代的、明代的,而大部分是清代的。多数佛塔结构完整,造型别致,纹饰多样,雕工精细,类似洞山这样在沿河构筑的塔群在国内颇为罕见。时代各异、形式繁多的佛塔既是人们研究古建筑艺术和佛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后学佛徒参祖拜师的法器。

  普利寺 
  地址: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同安乡 
  电话: 0795-291649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藏经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建设中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洞山风景区简介:洞山风景区经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内围景观四个(即洞山景区、黄檗山景区、五峰山景区、天子山景区);外围景观五个(即渊明故里景区、渊明湖景区、官山景区、南屏公园景区、天宝古民宅建筑群景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洞山普利寺景区简介:风景区森林蔚立,古木参天,且有奇峰峭石、飞瀑呜泉。最具人文意义的洞山塔林,从唐至清保存完好的墓塔目前已发现近百座,这在全国也属罕见,其中良价真身塔“价祖塔”为唐懿宗敕建,已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洞山“逢渠桥”为江西保存完好的三座北宋古桥之一;普利寺前的罗汉松。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树龄,甚为珍奇;洞山普利寺建有大雄宝殿、昆灵殿、藏经阁、僧房等,琳宇群集,蔚为壮观。此外,还有考功泉、木鱼石、夜合石、聪明泉、七仙桥、妙忠禅师塔及苏辙等名人所题摩崖石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普利禅寺]  始建于唐咸通中期,几经兴废,1988年重修。寺庙占地面积6806平方米,为曹洞宗祖庭。建有“大雄宝殿、昆灵殿、僧寮、藏经阁”等,总面积996.6平方米。

  [逢渠桥]  位于洞山百步岸以上300米处。该桥建于宋绍圣五年(1098)。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纪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此后,当地的张雷两姓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雷四十三娘嫡玄孙官至左丞相,且在本族内无诉讼,故就有捐建洞山逢渠桥得福荫之说。该桥拱券以7个纵向单券并列组成,每券花岗石11块,77块矩形石排成7列,组成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缝皆相通。拱肩立有2个石雕武士为护桥神。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矢跨比2:1,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其“逢渠桥”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2002年10月在桥上建了仿古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夜合石]  相传该石能昼夜开合,是洞山的关锁,石下有“油盐井”。但因奸僧盗盐谋利,使自动启闭的石关和自动冒盐的盐井失去灵性。在洞山山口狭窄处有两块层叠的巨石。相传,这两块石头原来分立山崖两侧,象是两扇大门,入夜时分自行关闭,鸡鸣天晓又自行张开,故名“夜合石”(夜合山)。夜合石旁,有两个石井,会自己流出油、冒出盐来,供寺内众僧食用。后来,寺内有个奸僧假作鸡啼,诓开石门,盗卖井中的油、盐,井中从此干涸,夜合石也不再显开合之灵。北宋时期,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到洞山游览,在夜合石上题诗一首。此名“夜合灵迹”也就成了“新昌八景”之一。

  [夜合山塔林] 有塔10座。建于1644-1766年间,所葬洞山普利寺30-36世住持僧。普同塔居中,是寺院普通僧人共同归葬之墓塔。塔为(穴下卒)堵坡式,高2.3米,座宽1.2米,底座为金刚宝座式,下二层四方无花饰,第三层刻忍冬壶门。塔身圆柱体,上置莲盘刹座,正反两面都开门。后门下通石砌四方地宫,深3米,长宽各1.5米。塔门凸刻龛座与小碑。上刻“普同塔”3字。其余九塔是灵会承塔、比邱古松塔、履贞德塔、慧芳建塔、无极信塔、碧云珍塔、阗玄性塔、淑耀杲塔、自若真塔   。

  [红米埚塔林] 在洞山“古洞云深”坊左前500米左右的山头。建1741-1774年间。墓塔为蕴一禅师塔、直方来禅师塔、见月中禅师塔、雨庵澍禅师塔、墨亭海禅师塔、霁空明禅师塔。塔形相同,成一线整齐排列。塔后砌有罗围、中安墓碑,记述其生平业绩。塔林地墁石板,前有石柱。僧塔至今完好。塔林前另有僧墓14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银瀑飞练]  在逢渠桥上游的50米处,有一处近10米高的瀑布,水流跌落在直立的陡壁之下,形成了银瀑飞练的胜景,真如“白练挂幽谷,银帘抖玉珠”。每当晴天的正午,阳光直射瀑面,映出一道七色彩虹,人们疑为“佛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木鱼石]  逢渠桥西南80米处,崖畔上有一块硕大的黑石,宽3.3米,高2.6米。一头高隆,一头低凹,以其形似木鱼,叩击顶端能发出剥剥"之声而得名。相传,良价在洞山广为接引学徒,使世人纷纷信奉佛教,这可激怒了铁拐李(属道教)。他来到洞山要见住持,但不巧良价正在讲经论禅,不可骚扰。于是铁拐李在殿外大声喊叫,要良价出来回话。吵闹声惊动了良价大师,一出殿就认出了来者,说:“原来是你这八百年的不死鬼!”铁拐李接口道:“那么你就是五百年的败家精,我要叫你今日就败”。他当即抛起铁拐,良价见拐杖化成一座山丘,直往头上压来,用佛指轻轻一弹,那么即被定降在寺院右侧,成了“拐棍山”有来无往非礼也,良价随手将木鱼掷了过去,铁拐李见状逃遁,木鱼落在离寺一箭之地,化成“木鱼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价祖塔]  即良价墓塔。唐咸通十年(869)良价圆寂,唐懿宗追封“悟本禅师”,葬于洞山普利寺后山,墓塔名慧觉。墓塔前护以砌石,有拜台,石阶可通行人。塔形古仆,六方,高3.2米,宝盖宽1.2米。塔座两层,底层六方,均刻忍冬花壶门,第二层各刻如意草、万字、金钱、双金钱。塔身上有楣,下有托,楣托刻仰覆莲,角为六棱形。石柱中嵌石板,塔盖伞形,有瓦垅,六角飘檐。塔刹3层:莲瓣覆钵、相轮、宝珠。塔下面下端遗存“己丑敕建”、“师慧觉宝塔”9字。1983年省宗教事务部门曾拨款修复。

标签:江西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