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历城区唐王镇龙泉寺—济南—山东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龙泉寺:位于唐王镇中心小学院内。现存正殿一座,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后廊,歇山顶,门窗已改建,砖石木结构。元代始建,明清重修。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中心小学院内的操场上,有两株古老的银杏树和一座孤零零的古建筑。这座古建筑虽岌岌可危,但依旧透出不凡的气度。这里就是曾经古树参天、香火鼎盛、钟鼓远扬的龙泉寺,这座目前唯一幸存的古建筑就是当年龙泉寺的正殿。如今,正所谓古刹倾废独一殿,两株银杏说沧桑。 
  ■古刹遗殿鉴兴衰 
  走进唐王镇中心小学的时候,恰逢学校课间活动,孩子们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嬉闹声让人们突然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的生气。从教学楼中的过道穿过,楼后是学校的操场。一座古建筑孤独地立在操场的正中间,在学生们的喧闹声中这座孤独的大殿更多了一股沧桑。这就是当年龙泉寺的大殿。 
  这是一座单层建筑,东西长约11米,南北宽约8米。面阔三间,进深一间。这座大殿为歇山顶,正脊两端雕有吻兽,正脊以下是琉璃瓦。屋顶上的琉璃瓦虽已破损不全,但从个别地方没有褪却的颜色上,依旧能看出这座大殿曾经拥有的金碧辉煌的气势。房顶四角挑檐,因为年久失修,这四个挑角房檐下各立有一根立柱为支撑。这四根立柱明显是后来维修时立的。 
  乾隆三十八年刊印的《历城县志》中关于龙泉寺的记载只有寥寥数字:“龙泉寺,唐王道口,元修。”唐王道口,是龙泉寺所在的位置。元修,其义不明,到底是始建于元代还是在元代之前,而在元代重修?而民国版本的《续修历城县志》中关于龙泉寺的记载更为简单,仅有“乾隆二十一年重修”这样的记载。 
  龙泉寺到底建于什么年代?当地民间一直认为该寺建于唐代开元年间。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一首和龙泉寺有关的古诗——《同又耕游龙泉寺》: 
  策杖游山寺, 
  言观石上泉。 
  人登欢喜地, 
  时纪小阳天。 
  名刹开元辟, 
  源流净水传。 
  同来寻乐土, 
  兴味两萧然。 
  如果这首古诗传递的信息真实可靠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龙泉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据唐王镇中心小学校长郝云建介绍,龙泉寺的绝大部分建筑在上个世纪“文革”期间被毁,只留下了这么一座大殿。后来,他们经过走访周边村中的年长者,通过他们的回忆,大致了解了龙泉寺内的建筑布局:曾经的龙泉寺位于巨野河北岸,进山门的右侧是文昌殿,左侧是泰山圣母殿,正中就是龙泉寺的大殿,大殿后面有一排僧舍。根据这样的布局判断,这应该是一处佛道合一的道场。 
  ■两株银杏说沧桑 
  在唐王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还有两株高大的银杏树。这两株银杏树和其旁边的三层教学楼比肩。很明显,这两株银杏树一雄一雌。据郝云建讲,这两株古树到目前已经有600多年了。传说这雌雄两株银杏是由龙泉寺里的住持瑢公长老亲手所栽。果真如此的话,可以说这两株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银杏树见证了龙泉寺的沧桑变迁。 
  据称,在上个世纪60年代,附近村民们在开挖学校门前的巨野河的时候,在河底挖出来两块石碑。其中一块碑为圆柱形,碑上刻有“龙泉寺第一代住持瑢公长老之塔”,落款是“大明成化七年”。 
  目前,这块碑就立在龙泉寺大殿的门前,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从这块碑的表面风化程度,可以判断这是一块历经岁月的石碑了。碑上除了以上介绍的简短的文字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文字记载。 
  这两株银杏树是否是龙泉寺第一代长老瑢公亲手所植,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关于瑢公长老亲手栽植这两株银杏树的事,当地流传着很多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如今的唐王镇所在的位置地势低洼,滔滔的巨野河从东向西穿流而过。因为巨野河每到汛期总要发水,经常导致周边村子被淹。在河的北岸有一个小村子,村里有一大户人家。为了避免巨野河泛滥,这大户人家就带领村民修筑河堤,抵挡滔滔河水。谁知,年年修堤年年决堤,年复一年,河堤就不断长高。到后来,巨野河的河堤竟然高出地面五尺有余。高高的河堤控制了洪水,也影响了村民利用河水。于是,这大户人家就在河堤上修建了一条长长的地下隧道,用来引水灌溉。这条隧道用青石砌成,全封闭,顶部成拱形。就在隧道的出水口处,还修砌了镇水石兽。清清的巨野河水经过这条隧道流出,恰似神龙吐水,滋润一方。 
  当年,李世民率领大军东征的时候曾路过这里。李世民在隧道出水口处慨叹:“此泉壮哉!”当时,李世民并不知道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泉眼,而是一个引水隧道出水口。后来,李世民领军渡河的地方被称为唐王道口,这一隧道出水口就被称为“龙泉”了。 
  在唐代开元年间,佛教盛行。有人在龙泉附近修了一座寺庙,因靠近龙泉,就取名为龙泉寺。 
  至明朝天顺年间,来自五台山的瑢公率领徒弟云游至此,并在此住下,成了龙泉寺的住持。此后,瑢公长老带领徒弟们修缮大殿,并增建僧舍,扩大了龙泉寺的规模。 
  据传,瑢公长老在修缮大殿的时候,还对寺院进行了绿化,不仅种植了柏树,还从五台山移植过来一雄一雌两株银杏树。从那,这两株银杏就与龙泉相伴至今。 
  ■文昌殿前育桃李 
  清代乾隆年间,在当地官府的组织下,龙泉寺内扩建了文昌殿和泰山圣母殿,同时重修了寺门。后来,又在重修龙泉寺的时候,当地名人韩茂组织修建了义学馆,倡办义学。清代同治年间,在文昌殿设立了龙泉书院。 
  1928年春,国民党赶走了盘踞在山东的奉系军阀张宗昌。韩复榘主政山东后,各地方政府纷纷拆庙办学校。龙泉寺所在地方当局也在龙泉寺义学馆成立了当地的第一家完小。从此,龙泉寺便由一个佛道合一的道场变成了教书育人的场所。 
  如今,在当年文昌殿的遗址上,建起了教学楼,琅琅读书声代替了钟鼓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山东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